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学案
(含答案)
第2课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目标导航
1.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亲历隋末农民大起义,认识隋朝的灭亡对唐太宗励精图治的影响。
2.掌握“贞观之治”的出现,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3.分析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理解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者,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一.东征西讨定基业
1.举兵反隋隋炀帝的暴政使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618年,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李世民受封为秦王。
2.统一全国617624年,李世民率军先后击败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军事集团,唐朝统一了全国。
3.夺取帝位626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自己当上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思维点拨正确认识玄武门之变1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2影响骨肉相残,增加了政变的血腥;政变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击破东.西突厥民族政策
1.击破东突厥1东突厥颉利可汗率10万铁骑兵临长安附近的渭水北岸。2唐太宗采取了多种策略应敌,包括积极备战.和谈及分化敌方的策略。3629年,李世民派大将李靖.李责力出击东突厥,630年初,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4安置东突厥降部,册封突利可汗.颉利可汗及其他各部酋长,巩固了北方边防。
2.击破西突厥1为打通中原和西域各国之间的商路,635年,唐太宗派李靖等率军深入吐谷浑腹地,击败其精锐部队,其主帅自杀,其子投降。2642年,唐军沿天山南麓伸展,不久唐军灭掉西突厥。
3.和亲吐蕃唐太宗和吐蕃建立了密切关系,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唐朝的先进技术.文化传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
4.影响1唐朝国威远播到地中海沿岸,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2唐太宗被漠南.漠北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重点精讲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1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三.贞观之治
1.表现封建政治比较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艺术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2.原因1虚心纳谏,重用贤能之士,尤以对魏征的态度和做法最为典型。2心存百姓,不断反思。3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与民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思维点拨贞观之治主要表现为选贤任能.善于纳谏.克制私欲.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史论要旨“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知识图示主题一贞观之治史料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贞观政要崇儒学史料二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贞观二一年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中的可以得出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为德行.学识。由可以得出其人才培养观为博学成就美德。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唐太宗爱惜人才,可知其知人善任,反映唐太宗重用正直之才,从谏如流,反映唐太宗平
等对待少数民族。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择人标准与人才培养观点。2据史料二,归纳唐太宗治国成功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你对选人与用人的看法。提示1标准德行;学识。观点博学成就美德或学习提高个人素养。2做法爱才惜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民族平等。积极影响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3看法德才兼备;以人为本.人尽其才.宽容包容。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1隋的统一与发展经济的措施为唐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3经济上,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4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5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6对外关系上,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7广大劳动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主题二评价唐太宗史料一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史料二贞观二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下令重修玉华宫
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史料三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史料解读1由史料一中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穷奢极欲的暴虐统治是其灭亡的原因。2史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统治后期追求豪华,大兴土木的情况。由得出,唐太宗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奢侈浪费。3由史料三中可知史料全面肯定唐太宗。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2与史料一相比,史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有何影响3史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史料简述理由。提示1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措施任用贤能之人;善于纳谏;轻徭薄赋;注重民族团结等。2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奢侈浪费。影响加重了百姓负担,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3不全面。李世民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唐太宗的功绩与作用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