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汤的现代运用
常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下列病证: 1、表证。如感冒、流感等。 2、咳喘。如急支、支哮等。(多去桂枝)咳痰 者,加半夏、苏子、前胡、葶苈子等。 3、鼻塞及发音失常。 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加苍耳子、辛荑、白芷等);失音(加桔 梗 、贝母)等。 (多去桂枝)
4、小便不利或浮肿。如急性肾炎、前列 腺肥大等。常加防己、泽泻、茯苓等利水 消肿药。 5、身痛。如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肌肉 痛等。加附子、威灵仙、当归等。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表里同病) 恶寒发热,头痛肢楚, 无汗,口苦微渴, 苔白或黄,脉浮 功效: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表实证 风 寒 夹 湿 证 里 有 蕴 热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脉浮 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
外寒为主,内饮为次。治当解表化饮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药物: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麻黄兼利水消肿,桂枝兼化气行水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臣) 半夏——辛苦温燥,燥湿化痰以助平喘 白芍—甘酸益阴敛阴,防过汗、温燥伤阴 佐 五味子——酸敛肺气而止咳喘, 且防辛散解表而耗伤肺气; 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辛散酸收药性 佐使


体外
体内 宣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热)
肌表 (口鼻)
正气

概述· 分类
解 表 剂
风寒表证——辛温解表 风热表证——辛凉解表
表证+正虚——扶正解表
概述· 使用注意
解 表 剂
1.当掌握好适应证,以外有表证为准,并应辨 别表证的性质及有无兼证。 2.若表邪已解,或表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 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失血及热病 后期津液亏损者,均当禁用解表剂; 3.不宜久煎; 4.出汗以全身微汗为佳; 5.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增衣被,以助汗祛邪。
芍药、生姜、大枣 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
发汗散寒力弱,重在调和营卫 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外感风寒表证 风寒表虚证,
恶风发热,汗出不喘,脉浮缓
分述· 辛温解表
解 表 剂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组成: 羌活一两半(9g) 防风一两半(9g) 苍术 一两半(9g) 细辛五分(3g) 川芎一两(6g) 白芷一两(6g) 生地黄一两(6g) 黄芩一两(6g) 甘草一两(6g)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方解:
君:羌活——祛风散寒除湿 臣:防风、苍术——祛风散寒除湿 佐:细辛、川芎、白芷——散风寒,行气血 黄芩、生地——清热、制燥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肌表
气血运行不畅
里热(邪)
伤阴
风寒湿(邪)
羌活 防风、苍术 细辛、川芎、白芷
黄芩 生地
清热,制燥
(桂、芍1:1,意在平调营卫或平调阴阳)
c. 表实无汗、表寒里热而无汗烦躁者,以及 温病初起禁用; d. 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桂枝汤的现代临床运用
1、外感风寒表虚证。如感冒、流感。 2、病后、产后营卫不和、阴阳失和之低热证。 因能实卫益营。气虚者+黄芪,血虚者+当归。 3、外感风邪所致的皮肤瘙痒。如冷性荨麻疹等。 常+黄芪、川芎、蝉衣、荆芥等。 4、寒凝经脉证。+葛根治落枕、肌肉麻痹证;去 生姜+当归、赤芍治疗冻疮;变生姜为干姜+当归、 小茴香、益母草治疗寒凝之痛经。 +当归、黄芪、 鸡血藤、姜黄、制附子治疗产后身痛、关节痛。


解 表 剂
定 定义 义 适 应证 分 类
使用注意
概述· 定义
解 表 剂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邪外出等作用, 以治疗表证的方剂, 统称为解表剂。 (属八法中之“汗”法)
概述· 适应证
解 表 剂
1、表证。 2、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见 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 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
麻黄汤
(《伤寒论》)
辛温解表· 麻黄汤
解 表 剂
组成: 麻黄三两(9g) 桂枝二两(6g) 杏仁七十个(6g) 炙甘草一两(3g)
辛温解表· 麻黄汤
解 表 剂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重证)
即“太阳伤寒证”。本证以感寒为主,而寒主凝滞收 引,致肌腠、卫阳、营阴郁滞而见恶寒、头身痛、无 汗、脉紧等闭实症状,故曰“表实证”。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解 表 剂

主治证候分析:
温邪犯卫 外 感 风 热 热蕴成毒 邪犯肺系 发热,微恶寒,头痛, 无汗或有汗,脉浮数 咽痛 咳嗽
邪热伤津
温热袭表
口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解 表 剂
方解:
君: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 臣: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 目,解毒利咽 荆芥、淡豆豉——辛温,开腠散邪 佐:桔梗——宣肺止咳,兼解毒利咽 竹叶、芦根——清热生津 佐使: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即 风寒束表,寒饮伏肺(表里同病)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主证病机分析: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心下有水气
(寒饮上壅于肺)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 喘咳,痰多色白清稀,胸痞, 甚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 无汗,脉浮紧 头面四肢浮肿,苔白滑
辛温解表· 麻黄汤
解 表 剂
主证病机分析:
风(
以 寒寒 邪 外为 主 袭)
卫阳被遏 肌腠闭塞 营阴郁滞 肺气郁闭 而上逆
恶寒发热,无汗 苔薄白,脉浮 头痛身疼,脉紧 咳喘
肌( 腠治 营当 卫解 肺表 气平 郁喘 滞)
药物:
麻黄
辛温解表· 麻黄汤
善入卫表,宣卫解表以散风寒 (君) 又可入肺,宣散肺气以平喘
小青龙汤的运用
使用要点:治痰喘证方 外寒内饮证
解 表 剂

感风寒表实证症状 + 痰多色白清稀,或头面四
肢浮肿,苔白滑。(因麻桂兼有化饮平喘之功,
故临床应用时,凡有咳喘,痰多清稀,舌淡 苔白滑者,无论有无表证皆可应用。)
使用注意:
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小青龙汤的运用
随证加减: 外寒轻者,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 兼尿少肢肿,肢厥畏寒者,加附子、茯苓、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
杏仁甘草四般施。
干妈贵姓
分述· 辛温解表
解 表 剂
小青龙汤
(《伤寒论》)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解 表 剂
组成:
麻黄三两(9g)白芍三两(9g)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6g)炙甘草三两(6g)桂枝三两(9g) 半夏半升(9g)五味子半升(9g)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解 表 剂
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汗出,脉缓或弱
风性开泄 卫不固营 营阴泄弱
肺胃不和
鼻鸣,干呕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方解:
君:桂枝——解肌散寒,温经通脉,扶助卫阳(散) 臣:白芍——敛营养阴(敛、补) 桂芍相配, 散中寓收,汗中寓补,调和营卫 佐:生姜——助桂枝发汗,兼温胃止呕 大枣——助白芍益阴,兼补脾益气 姜枣合用一助桂芍调和营卫,二则调和脾胃 佐使: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生姜辛甘化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大枣味甘) 合白芍酸甘化阴
甘草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 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太阳经:羌活;阳明经:白芷;少阳经:川芎
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细辛;厥阴经:川芎
防风为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随证加减:

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 痹痛甚剧,加独活、威灵仙、姜黄; 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 内热不著,减生地、黄芩用量; 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辛凉解表· 银翘散
风热(邪)
银花、连翘 牛蒡子、薄荷
口鼻
分述· 辛凉解表
解 表 剂
银翘散
(《温病条辨》)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解 表 剂
组成:
连翘一两(30g)金银花一两(30g)苦桔梗六钱(18g) 薄菏六钱(18g)竹叶四钱(12g )生甘草五钱(15g) 荆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18g) 鲜芦根适量
辛凉解表· 银翘散
解 表 剂
猪苓、泽泻。因脾肾阳虚、水饮迫肺所致。
体虚且咳喘常因风寒外袭引发者,常加黄芪 咳喘甚者,加杏仁、苏子、葶苈子以增降逆
平喘。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桂芍麻,
干姜夏草辛味加。 或 小青龙汤甘草配, 半芍姜汁麻辣味
分述· 辛温解表
解 表 剂
桂枝汤
(《伤寒论》)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辛温解表· 小青龙汤
肌表
水饮(邪)
风寒(邪)
麻黄、桂枝 干姜、细辛 半夏
麻黄、桂枝
五 味 子
芍药
甘草
小青龙汤的配伍特点
一是散中有收(指肌表)。即以麻桂解散 在表之邪,又配白芍益营敛阴,使散不伤正; 二是开中有合(指肺)。即以干姜、细辛、 麻黄、半夏温散在肺之寒饮,配五味子敛肺止 咳,使开不伤正(即肺气),合不留邪(即寒 饮)。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肌表
桂枝、甘草
卫强 营弱
芍药、甘草
生姜
肺胃失和
风寒(邪)
桂枝 生姜
营卫不和
桂枝、芍药
生姜、大枣
辛温解表· 桂枝汤
配伍特点:本方配伍特点有二:
一是调和营卫。即桂枝配芍药一调营卫为主, 生姜配大枣二调营卫为辅; 二是调和阴阳。即以桂枝、生姜配炙甘草、 大枣辛甘化阳,以芍药配炙甘草、 大枣酸甘化阴。
分 述
第一节
解 表 剂
辛温解表
第一节
肌表 (口鼻)
辛温解表
体外
体内


风寒(湿)邪

正气
分述· 辛温解表
解 表 剂
适应证:外感风寒(湿)表证。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
肢体酸疼,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或浮缓等。 配伍规律:辛温解表药+通经活络药 +宣降肺气药
分述· 辛温解表
解 表 剂
辛温解表· 桂枝汤 ??
解 表 剂
本方证中已有汗出,
为何还用桂枝汤发汗?
如何区别“病汗”和“药汗”?
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如何理解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附:
方剂比较:
麻黄汤与桂枝汤 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 有何异同?
麻黄汤
桂枝、甘草 桂枝汤 辛温解表
麻黄、杏仁
入卫表,可助麻黄解肌发表 与麻黄 桂枝 又善入脉络,畅营血而止痛 (臣) 相须配伍,则发汗散邪之力倍增。 杏仁——肃降肺气,合麻黄则宣降肺气 而利于平喘(佐) 甘草——既减缓麻桂相合之峻烈,又能调和 (佐使) 麻杏之宣降。
麻黄汤的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配伍, 既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又透营分之郁以 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使本方成 为辛温解表之峻剂;二为麻杏合用,宣降 相因,则平喘之效甚著。

辛温解表· 麻黄汤
卫遏
营滞
风寒(邪)
麻黄、桂枝
肺气闭郁
肺 失 宣 降
麻黄 杏仁
甘草
肌表闭塞 缓峻汗;调宣降
麻黄汤的运用
使用要点:辛温发汗之峻剂
表实证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非表实无汗者禁用;
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麻黄汤的运用
随证加减: •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者,去桂枝,
加苏子、半夏; •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荑; • 夹湿邪兼骨节酸痛者,加苍术、薏 苡仁; • 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
解 表 剂
使用注意:
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辛温解表· 九味羌活汤
解 表 剂
?九味羌活汤中黄芩、生地的
配伍意义为何?
分 述
一、辛温解表剂 二、辛凉解表剂 三、扶正解表剂
解 表 剂
分述· 辛凉解表
风热
体外
口鼻
咽喉
体内



风寒(湿)邪
正气
郁而化热
(风热)
肌表
分述· 辛凉解表
解 表 剂
适应证:外感风热表证。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无 汗,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 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规律:辛凉解表药+清热解毒药+ 宣降肺气药
组成: 桂枝三两(9g) 炙甘草二两(6g) 大枣十二枚(3g)
白芍三两(9g) 生姜三两(9g)
辛温解表· 桂枝汤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风寒轻证)
解 表 剂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风 寒 表 虚 证
风性升散 ( 卫阳浮强
太 阳 中 风 证 )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证治要点: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浮弱 随证加减: o 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o 体质素虚者,加黄芪、白术; o 兼见咳喘者,加杏仁、苏子、桔梗
辛温解表· 桂枝汤
解 表 剂
使用注意:
a. 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以助酿汗; 温覆以助汗出 b. 桂、芍用量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