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思考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摘要】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一致、监督机制不完善、部门职能不清晰等突出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在于体制设计不够科学和灵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决策难以落实、权责不清晰等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通过深化机构改革、完善监督机制、优化职能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推动政府能力提升。
为了推动改革,需要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治理体系、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公民参与和监督、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等措施。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在于提升政府效能、保障人民权益、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而改革的方向和推动措施将为未来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权力、责权、监督、部门职能、改革、建议、必要性、发展、推动、集中、不一致、不完善、职能不清晰、我国、目前、突出问题、分析、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权力过于集中、责权不一致、监督机制不完善、部门职能不清晰等方面。
在现实中,政府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均衡现象,一些部门或官员的权力过大,导致相关政策执行时出现偏颇或不公平的情况。
责权不一致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部门在权责划分上不够明确,导致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监督机制不完善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监督不到位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和权力滥用的情况。
部门职能不清晰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难题,一些部门的职能重叠、界限不清,导致了政策执行时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需要通过相关改革和措施来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其更加合理和高效。
1.2 问题产生的原因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历史原因: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对策
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对策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然而,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审批权过于集中、权力运行监督不足等,这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为此,本文将从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入手,探讨行政管理体制现状对策。
一、行政管理体制现状(一)权力下放有限目前,我国政府在事务管理上仍存在大量权力集中的现象,地方政府在执行许多政策时,必须要征求上级的意见,并时刻注意上级的指示和意见。
地方政府中普遍存在的“向上管理”的作风也体现了这一点。
此外,当前财政体制与行政权力结构的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中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在行政管理和服务方面又受制于上级政府的安排和指示。
(二)审批制度过于繁琐行政审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但是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仍然存在审批环节过多、流程繁琐、时限不明确等问题。
这种审批制度过于繁琐、流程复杂的情况,导致行政审批期限过长、审批成本过高,不仅影响了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和创业,也制约了政府部门的效率和能力。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执行来保障政府部门的行为合法性和公正性。
但是当前我国监督体系的监管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失误、违法行为等追责机制的不完善也制约了公共服务运行和质量。
二、行政管理体制对策(一)深化事权下放应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通过适度的权力下放和转移支付,划清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促进政府职能的重塑和调整,同时加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和自我管理,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二)简化审批流程应当进一步深化和优化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注重整合相关资料和信息,降低前置审批手续和环节,加快公共服务流程,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创业,促进经济发展。
(三)完善监督机制应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公共事务监督体系,推进从政务公开到公众参与的全链条式监督体系,并探索新的监督模式,例如税务征管及税收返还监督等模块化设计,多方参与、全流程监管,形成政府管治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共治格局,提高政府部门服务的公开透明和法治化水平。
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对于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影响。
因此,必须对行政管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构设置重叠,职责不清。
例如,在某些地区,存在着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同一事务的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是管理流程繁琐,审批环节过多。
这不仅影响了行政效率,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三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些行政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行政人员素质不高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的具体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管理的质量。
当前,我国一些行政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些行政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同时,一些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缺乏服务意识,难以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一些行政单位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激励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许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工资和奖金等物质激励方式,而忽视了精神激励的重要性。
其次,激励力度不足,无法满足行政人员的实际需求。
这导致一些行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二、解决对策(一)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针对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要优化机构设置,明确职责分工。
要精简机构,减少重叠现象的发生,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要简化管理流程,减少审批环节。
要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实现管理流程的电子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
最后,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人员的监督和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行政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
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行政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一、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的现状通过对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都存在问题,集中表现为行政效率不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机构设置不合理当前,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对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关注不够,思想上的不重视造成了行动的跟不上,使得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呈现出诸多问题。
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机构庞杂,行政管理机构多则几十个,少则十几个。
这种冗杂的机构设置已经超过了职业技术学院所需的业务机构设置数量,会加重职业技术学院的运行负担。
同时,机构人员设置和岗位设置也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1.2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机构要运行,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体系作保障,然而实际上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在这方面存在漏洞。
比如,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的行政管理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行政管理行为比较随意,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政。
其次,行政管理各部门间缺乏一个完善的运转体系,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紧密、沟通不畅,影响了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的效率。
1.3行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当前,职业技术学院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
职业技术学员的行政管理人员要么身兼几职,既要负责教学工作,还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这会造成行政管理人员精力的分散,让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搞好行政管理工作。
其次,职业技术学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大多不是行政管理专业出身,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背景,他们行政管理工作多是靠实践中累积的经验进行,这使得他们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处理行政问题。
再次,很多职业技术学院都把定期培训的名额和指标分配到了教学和学术领域,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缺乏重视。
这就使得多数行政管理人员都没有参加过进修和培训,造成他们的行政管理观念落后,行政管理业务能力不高,影响了行政管理效率。
对目前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对目前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对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目前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有些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不够透明和公开,导致难以监督和评估。
2. 行政决策过于集中化。
一些行政部门决策过于集中,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局限性强。
3. 行政效率低下。
行政流程繁琐、耗时久,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给公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
4. 缺乏公平和公正。
某些行政部门在执行一些政策和规章时存在不公平和不公正的现象,给公众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不满。
5. 缺乏创新。
一些公共服务机构缺乏创新性,难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公共服务质量不高。
对于这些问题,应该积极推动“阳光行政”机制,加强行政部门
的公开透明度和公共信息公开,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加强权力分散和监督机制,优化行政流程,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注重公平和公正,促进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使管理职责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管理体制也在演变和完善。
在此,本文将从概念、特点、问题、优化等方面浅谈行政管理体制。
一、概念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的机构、体制和制度安排,包括政府组织体系、行政机构和行政程序等。
它涉及国家政权、行政管理、制度安排等多个层面,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特点1.规范性强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政治体系,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各级政府机构的行为。
这种制度化的规范性强,有利于确保政府机构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2.职能多样化行政管理体制涉及到的职能非常多,包括指导经济、维护社会安全、管理环境、处理纠纷等。
这种多样化的职能,要求行政管理体制具备高效、专业、熟练的管理能力。
3.层级分明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
从中央到地方,从省级到县级,层级关系清晰,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实现全局的统一规划和目标。
三、问题1.权力过分集中行政管理体制中,由于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
导致权力机构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加强法治权威。
2.部门之间配合不理想行政管理体制中,部门之间配合不理想,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决策效率低下,甚至可能相互冲突。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共享,优化协调机制,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运作效率低行政管理体制中,由于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政策推行难度大。
需要政府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优化政府工作流程。
四、优化1.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政府机构应加强信息收集、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实现政府信息化和数字化。
2.重视人才培养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中,需要有专业化人才来提供相关服务和决策支持。
因此,政府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职业素养,提高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
试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试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也的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尤其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更加重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要性,对于改革的组织结构优化也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论证与分析。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必要性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靠法律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行政管理制度则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体制,具体是指行政组织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人事制度及运行机制等的关系模式。
行政管理体制在政治、经济、社会的运行中占重要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为了适应以市场取向为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培植资源的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些行政管理观念尚未摈弃,诸如直接干预、微观管理、人治管理等,在部分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相反,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观念,如民主参与的管理、法治化管理、自治管理等,又尚未建立起来。
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将难以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竞争。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就是推动决策者和行政领导进行体制改革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对改变行政管理体制的需求。
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不可能真正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充分认识到这些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压力,但更是我们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政企不分、职能交叉、机构庞杂、人员臃肿、权责脱节、以权谋私等问题。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近年来,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放的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需要与时俱进,以提高政府效能,推动社会进步。
下面,我将从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的方向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行政管理体制是必要的。
行政管理体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权责不清,行政力量过于集中,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府效能的提升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影响了民众和企业的切身利益。
因此,行政管理体制迫在眉睫,以应对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首先是权责不清的问题。
在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中,由于职能重叠和管理混乱,造成了一些事情无人负责,或者多个部门都认为自己有权负责,导致了决策乏力和执行不力。
其次是行政力量过于集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部门权力过大,没有有效的制衡机制,容易出现滥用职权等现象。
再次是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僵化,决策效率低下,导致了政府服务的不及时和滞后。
最后是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导致了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
最后,行政管理体制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市场化和法治化。
多元化强调破除行政垄断,让社会力量参与行政管理,推动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化强调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法治化强调加强依法行政,推进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权责的明确。
要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和责任,通过建立起权责清晰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次是权力的分割。
要推进权力下放,强化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和市场主体的自主权,减少层层上报和审批。
再次是机构的优化。
要对政府机构进行优化调整,减少重复的职能和冗员人员。
另外,还要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公务员的执行力和责任感。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行政管理体制是一项关系国家和民众利益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政府效率、加强公共服务、优化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行政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
首先,行政管理体制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在过程中,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构建人民满意的行政管理体制。
其次,行政管理体制应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过于注重权力运行和控制,导致政府职能僵化、过度集中,影响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
新时代的行政管理体制应推动政府职能向优化服务和促进发展转变,强化政府的服务导向和市场导向,提高政府运行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
同时,要坚持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政府机构和人员的权力边界,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第三,行政管理体制应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以防范权力滥用、遏制腐败行为。
在过程中,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机构和公务员的监督,提高监督的全程覆盖和全员参与。
同时,要推动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便于监督和评估。
第四,行政管理体制应加强内外部治理能力建设。
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具备内外协同、上下衔接的治理能力。
内部治理能力包括提高政府机构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外部治理能力包括加强与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多元共治的模式,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交流共享,增强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
最后,行政管理体制应注重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
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优化举措。
要鼓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创新,探索适应本地区或本行业需求的方案,发现和推广行政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浅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过多年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行政改革就到位了。
一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其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领导职能相互混淆。
在当前,我国领导体制中领导职能划分不清是一个突出问题,比如党委,政府,人大这三个机构,它们之间的职能究竟应该如何区分,长期以来没有一个科学严格的说法和做法。
再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理论上尽管洋洋洒洒多有呼吁,但在体制上这些年一直是似分不分,以至于时至今日我们一方面大力倡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对企业负责人的任免,还仍要以代表党委政府的组织人事部门认可为准。
2、领导权力过于集中。
领导权力是领导体制的核心,权力实施以权限划分为前提。
权限划分包括党政权限的划分、国家机关横向与纵向权限的划分,以及政府与企业、事业和其它社会组织之间的划分等。
当前,我国领导权限的最大弊端是权力过于集中,即领导权过分集中于领导机关和领导部门,在领导机关和领导部门中,又过于集中在为数很少的几个主要负责人身上。
由于权力下放不足和过于集中,使基层单位和基层群众缺乏工作上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也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在我国,掌权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
3、领导机构高度膨胀。
领导机构是实现领导职能的组织实体,是领导体制的组织表现形式,机构设置合理,领导工作才能完整有序地运转,达到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统一。
长期以来,我国领导机构尽管历经多次精简,但每一次精简过后又迅速膨胀。
因此可以说,在当前,机构臃肿仍然是我们当今领导体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顽症。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摘要】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监督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清、资源配置不合理、职能重叠冲突等问题。
体制性障碍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行政权力失控,权责不清导致责任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资源浪费严重,职能重叠冲突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监督机制,明确权责分工,优化资源配置,规范职能行使,以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未来发展方向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只有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监督机制、权责不清、资源配置、职能重叠冲突、改革建议、发展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体制性障碍、监督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清、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职能重叠冲突等方面。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约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在体制性障碍方面,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各种繁琐的程序和冗余的机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有效应对复杂问题。
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和流程,容易导致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监督机构多、职能分散、监督方式单一,导致监督难度加大,监督效果不明显。
监督对象与监督者之间存在利益关系,易受外部干扰影响,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权责不清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另一大难题。
由于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权力下放不到位,导致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执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问题。
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使用效率低下,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约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职能重叠冲突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难题。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思考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总结改革的成绩、经验、不足及症结所在,就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理清的认识问题,认为科学的改革目标应包括体制目标、政府目标、机制目标和效应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要找准改革的发力点、突破点和创新点,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进一步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现状问题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职能不清、机构交叉。
各级政府程度不同的体现出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
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多项职责交叉。
第二,结构不合理、权责脱节。
宏观套微观,发改委和财政部宏观调控的项目直接管到县;国务院只设发改委,而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个在设发改委的同时还设经委;中央高度集权并且强势部门权力过大,地方权力有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权责分离,要么有权无责,要么有责无权;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关于保险费征收的意见,财政部指示由财税部门收,劳动保障部指示由劳动部门管,大家都为有利而争;政府与政府之间是权力在上面、责任在下面,而政府内部则是权力在下面、责任在上面。
第三,协调不力、运行不畅。
由于三权(人权、财权、物权)在上,一权(事权)在下,平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不能协调,往往是上级政府出面靠上压解决;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都管,但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和机制,往往相互推诿和扯皮,中央规定水力由建设部管,而有些省市由水利局管,有些省市由水务局管,运行起来关系不畅。
第四,效率低下、成本偏高。
政出多门,层级繁多,环节重叠。
一项救灾款,没有两个月到不了灾民手中;对于市场由谁来调控、怎样调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大多数基层的项目都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耗时耗力;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收权,不出一天主管部门就拿出方案,而向下级政府放权,往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下文;地方会议成灾,省市长参加加分,省市委书记参加再加分,大会发言加分,会后发文再加分,牵涉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量精力,被戏称为“领导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没保证”,还有“5+2”、“白加黑”、“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等。
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对策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人事管理等多个方面。
一个健全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当前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门间协调不畅、制度执行不力、人事管理混乱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如何优化企业行政管理成为了当前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现状:1. 部门间沟通不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部门,但是这些部门之间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了信息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
2. 制度执行不力企业往往制定了很多行政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难题,员工对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管理混乱。
3. 人事管理混乱部分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用人不当、人事异动频繁、人事管理手续不完善等,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优化对策:1. 加强部门间沟通为了解决部门间沟通不畅的问题,企业可以建立更加灵活的沟通机制,推动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合作,增加协作性的管理模式,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
2. 健全制度执行机制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力度,避免制度形同虚设。
3. 规范人事管理流程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需要规范流程,完善岗位权限、职责范围等规定,加强岗位培训和轮岗交流,减少频繁的人事异动,在人事管理上做到公正公平。
4. 强化信息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ERP、OA等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透明度,降低管理成本。
5. 加强员工培训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员工对制度执行的认同感,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
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也同步在进行调整和改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组织法》作为全国范围内规范行政机关组织运行的法律文件,旨在推动行政机关建设阳光、高效、廉洁的政府,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民的服务。
然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些不尽如意的现实情况。
因此,在这篇文档中将对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思考做一些探讨。
一、行政职能的转变在当前环境下,政府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者转变成了建设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在此基础上,要出台更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对全社会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兼顾全局的发展策略,将众人的智慧有效地转化为行政管理的动力。
例如,在医疗领域,当需求升级、人口老龄化、疫情发生时,政府应该及时制定有关医疗保障、疫情防控等操作规定。
二、机构设置的优化在行政机构设置方面,应该研究优化机构架构。
政府过于庞大的机构在实现现代服务理念、提高行政工作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要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可以先制定一些试点方案,在逐步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最终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机构设置。
三、人才引进体制在当前社会中,竞争之激烈,人才之稀缺,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共识。
面对这一问题,行政系统必须勇于探索先进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完整的人才梯度管理机制。
这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深化的一个难点,人才是一个体系既靠领导层思想先进,又靠机制保障,最终还要靠完善的激励机制来鼓励更多的精英人才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还可以与企业、高校等合作建设行业实验室、创新中心等。
这样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人才引进的优化和效率提高。
四、改进工作流程我们的工作流程应该是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且紧紧围绕群众需求而进行。
要想成功运作我们的工作流程,需要引入现代化测评、优化等机制,以优质、高效、经济、责任为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流程。
政府行政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政府行政管理的现状与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政府行政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行政管理涉及到政府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然而,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政府行政管理的现状以及这些挑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政府行政管理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政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到经济、环境、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政府机构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然而,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政府行政管理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资源不足和决策缺乏科学性等挑战。
其次,政府行政管理还面临着公民参与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对政府的参与和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公民参与渠道的不畅通,许多公民往往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政府决策和管理中来。
这导致了政府的决策和管理往往缺乏民意的反馈和监督,容易出现滥权和腐败的问题。
另外,政府行政管理还面临着技术创新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政府行政管理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工具。
然而,政府机构往往存在技术能力不足、信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
政府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行政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提高公民对政府决策和管理的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和数据,让公民更加了解政府的工作和决策过程。
其次,政府应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政府应注重培养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政府还应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政府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引言行政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进行组织、决策、执行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探讨其相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突出问题一:权责不清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权责不清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部门之间互相牵制、责任推诿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情况导致了行政决策效率低下、工作推进缓慢、责任难以追究等问题。
造成权责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行政体制中的垂直划分不明确。
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限模糊,导致工作中的决策权限不清晰,责任难以明确。
此外,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力过于集中,一些重要决策由少数高层干部决定,容易产生个人恩怨、权力寻租等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同时,应加强对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突出问题二:缺乏市场化机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市场化机制。
在一些领域,行政决策过于干预市场经济,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
造成缺乏市场化机制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行政机关在一些经济领域的监管职责过重,没有给予市场主体足够的自主权,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其次,行政决策过于依赖政府行政命令,缺乏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手段,导致了市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到限制。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主体自主决策。
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的监管,防止市场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发生。
突出问题三:行政决策不科学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行政决策不科学的问题。
一些重大行政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缺乏系统性分析,导致决策结果与实际情况脱节,影响了决策的执行效果。
造成行政决策不科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摘要】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摸清目前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运行还存在深层次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事项过多,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基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二是政府结构不合理:横向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职能梳理不清、设置不当、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纵向结构的层级过多、成本较高。
三是政府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包括长期持续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问题,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突出,政府诚信受到很大挑战。
目前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体制建设都还是一大弱项,有待大力加强。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行为经过三十年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行政改革就到位了。
一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其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
目前,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三个层面上。
一、政府职能层面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政府职能,亦即行政职能,包括运行性职能和基本职能两部分,是整个政府建构的基石,也是整个政府运作的源头和依据。
行政职能的认知、梳理、规划、确立、设定和配置将基本决定后续整个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
行政编制、行政人员、行政权力、行政关系、行政资源、行政规范、行政文化、行政过程、行政行为、行政结果与行政效率等等都将因此而定。
行政职能问题是引发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等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所在。
几十年来的行政改革虽然似乎总在追求行政效率,但实则总在不断探索行政职能科学化。
由于行政职能问题太复杂而实践太急需,所以行政职能调整就常是看见多少就改多少,着急什么就先改什么,而来不及深入研究、系统考虑和全盘设计,或零敲碎打,或大而化之,深入不了,难以突破,致使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已出现,甚至改革活动本身也因不够科学而添累加烦,至于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就更是所顾不暇。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困境和现状与对策思路的研究
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困境和现状与对策思路的研究引言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透明度和责任感,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然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国行政管理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现状。
本文旨在对这些困境和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困境1.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自1994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但改革的进展却相对缓慢。
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重视,重心仍然放在经济发展上,导致改革难以实施。
另一方面,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集团,改革任务艰巨,各方面利益的协调往往难以达成一致,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1.2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利益考量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和官员往往会考虑个人利益和政绩考核的问题,导致改革举措的实施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可能担心改革可能会对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造成影响,因此对改革持观望态度。
此外,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常常需要调整和优化机构设置,可能会涉及到一部分人员的转岗、职位调整或者裁员等问题,这对一些官员来说是一种考验。
1.3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乎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权力运行等重要问题,因此存在一些难点。
其中一个难点是如何合理划定政府职能边界,从而使各级政府的职责清晰明确、协调配合,避免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重叠和资源浪费。
另一个难点是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实现权力运行的规范化、透明化并增强政府执行力。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2.1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现状是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以往,政府主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动事务,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政府的命令、指挥和强制力。
现如今,政府逐渐转变为市场管理者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浅析。
一、制度设计不合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化,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亟需进行改革。
但在实际操作中,制度设计存在不少缺陷,如权责不清、机制僵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影响了政策执行效率。
对此,应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建立科学、严谨、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并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确保政策实施效果。
二、内部管理存在问题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高效、快速地完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政府机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由于某些原因,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着人员管理的问题,例如人员编制过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使得行政管理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应加强对政府机构的管理,严格落实人员编制制度,突出人才优势,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三、治理现代化面临挑战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运作方式正逐步实现数字化,但一些政府部门面对技术发展和资源投入不足等等问题,还不能适应这一新的工作方式,这使得政策执行效率不佳,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因此,应大力发展数字化行政管理,提高数字化行政管理的能力,落实网络安全防控制度,在干部、技术和流程等方面不断优化,推进数字管理治理现代化。
总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广泛倾听和充分考虑,认真落实改革方案,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做好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实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更好的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四、权责方面问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权责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权力过于集中,权利滥用等。
部分政府机构权力被扩大,使得其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些机构的部分负责人也因此滥用职权,处理事务不规范,不合理。
此外,行政机构间的合作关系掌握不当,各机构对南面建设意见的意见涉及父亲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现象。
浅谈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改革
浅谈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改革浅谈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体制改革行政管理的一般含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政务、社会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的组织管理活动。
第一,行政管理是一种国家活动,是国家职能之一,它不仅服从于国家,而且由国家性质决定其性质和发展变化,只有把行政与国家的阶级实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真正认清行政的本质。
第二,行政是一种组织活动,是以对国家事务进行直接组织和指挥为主要特征的活动。
行政管理具有执行国家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二重性。
第三,行政具有强制作用。
由于阶级统治的不断加强,政府所担负的事务越来越多,使行政机构的作用和规模呈急剧增长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臻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直接统领着公有制经济体系、行使着宏观经济管理功能、承担着国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等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旧体制的惯性作用尚未完全消除,市场经济管理制度和措施还不完善、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行政效率难以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出以下问题。
问题之一:行政机构庞大臃肿。
我国的行政机构过于庞大臃肿,虽然以往的机构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强调“精简、效能”的原则,但几度精简,收益甚微,结果是“精简、精简,有增无减”,没有必要设立的行政机构大量出现,尤其是近年来许多政府机关的临时机构不断膨胀,致使机构重叠,领导职数增加,冗员有增无减,吃“皇粮”的人越来越多,各级财政不堪重负的状况仍在继续发展。
问题之二:部门林立政令不畅。
由于“庙多神多”,都要供奉,造成部门林立,政出多门,甚至政出多人,加之一些政府部门上划,条块分割,“条条专制”,各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和地方之间,对自己有利的事抢着办,无利的事则互相推诿扯皮,以致造成政令不正,政令不通,对人民事业严重不负责任的消极腐败现象。
问题之三:权力集中缺乏制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思考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总结改革的成绩、经验、不足及症结所在,就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理清的认识问题,认为科学的改革目标应包括体制目标、政府目标、机制目标和效应目标,在改革过程中要找准改革的发力点、突破点和创新点,制定配套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进一步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现状问题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职能不清、机构交叉。
各级政府程度不同的体现出经济管理强,市场监管弱、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
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多项职责交叉。
第二,结构不合理、权责脱节。
宏观套微观,发改委和财政部宏观调控的项目直接管到县;国务院只设发改委,而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21个在设发改委的同时还设经委;中央高度集权并且强势部门权力过大,地方权力有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权责分离,要么有权无责,要么有责无权;征求《社会保险法》草案关于保险费征收的意见,财政部指示由财税部门收,劳动保障部指示由劳动部门管,大家都为有利而争;政府与政府之间是权力在上面、责任在下面,而政府内部则是权力在下面、责任在上面。
第三,协调不力、运行不畅。
由于三权(人权、财权、物权)在上,一权(事权)在下,平级部门之间出了问题不能协调,往往是上级政府出面靠上压解决;在城市供水、地下水管理方面,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都管,但缺乏统一的协调部门和机制,往往相互推诿和扯皮,中央规定水力由建设部管,而有些省市由水利局管,有些省市由水务局管,运行起来关系不畅。
第四,效率低下、成本偏高。
政出多门,层级繁多,环节重叠。
一项救灾款,没有两个月到不了灾民手中;对于市场由谁来调控、怎样调控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大多数基层的项目都要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耗时耗力;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收权,不出一天主管部门就拿出方案,而向下级政府放权,往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没有下文;地方会议成灾,省市长参加加分,省市委书记参加再加分,大会发言加分,会后发文再加分,牵涉党政主要领导的大量精力,被戏称为“领导白天保证不休息,晚上休息没保证”,还有“5+2”、“白加黑”、“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等。
第五,法治疲软、公平偏移。
法规法律之间不协调,省级以下财政怎么做都违法。
按照《预算法》规定,省级以下是不能赤字的:但其它法规定行业投入不能少于多少,或当年投入不能少于多少。
由于地方财政无法做到投入指标完成,如执行《预算法》,实现收支平衡,则违反了其它法;如执行其它法,则违反了《预算法》。
机构和编制无法可依,往往造成超编是惯例、不超编是例外。
第六,原则失落、监督乏力。
政府部门有法管,办事机构没法管,改革形成轮回,政府部门少了,办事机构却多了,每改一次实际上就扩大一次;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导致黑砖窑、黑煤窑、批假药、假商标屡禁不止,生产和生活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二、现状评析必须理清的重要认识第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评价现行体制的总体状况。
应该肯定,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在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效仿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在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路子中逐步尝试和调整而成的,客观上对实现我们党制定的重大战略目标,促进和保障我国的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昌盛,不断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的行政管理作用。
不能由于体制在设计上和运行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就简单地从根本上加以否定,也不能由于某些政府和部门在管理中出了问题,就草率地在整体上加以否定。
看不到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自身所处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任何阶段的体制状况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这一事实,必然导致思想和行动的偏颇。
第二,以相互关联的观点深刻分析现行体制的客观存在。
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各种现象,都是有原因的,疆域呈现的幅员辽阔,历史形成的地区差异,指标导致的行政压力,心理促使的相互攀比,利益造成的关系集群交织在一起,使各种行政现象成为特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的必然结果。
比如,西、中、东北部的许多地方政府还不能象东部地方政府那样,豁达地履行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难为他们面对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部门见利就揽无利便推,并不仅仅是职责不规范,还有部门利益从中作祟;有时中央的政令在一些地区没能很好执行,并非信息传输通道阻塞,而是地方利益发挥了屏障作用;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和编制膨胀屡禁不止,是因为法规在人情面前显得异常软弱;论说财政转移支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态度迥然不同。
因此,用主观的、表面的观点作分析,必定找不准问题的结症,拿不出有效的方法。
第三,以科学发展观的境界严谨谋划体制改革的方略。
确保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正当效率和公平价值,无疑是体制改革永恒的主题,而深化体制改革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如愿以偿。
依据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体制改革必须走创新之路,政府职能架构要创新,府际关系要创新,管理方式要创新,运行机制要创新;依据作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政府必须成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的机构;依据作为根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体制改革应当在理性的框架内大胆思考、慎重决策、协调全局,循序渐进,急性思维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依据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各级政府改革的方案必须做到统筹全国一盘棋,兼顾各地特殊性。
三、现状症结深刻认识和把握以上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是理清深化改革的思路、确定改革措施的发力点和顺利推进改革进程的关键。
行政体制与行政机制、部门动力、政府法治的不对称关系,是造成各种体制问题的根本结症和最终缘由。
只有着力理顺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行政体制内含职能、机构、人员三个要素,行政机制内含权力、责任、关系三个要素,部门动力内含利益、能力、作为三个要素,政府法治内含标准、规则、程序三个要素。
行政体制在实际中的运行既制约行政机制,又仰仗行政机制创设运行轨道;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发挥作用,既导引部门动力,又依靠部门动力形成实际效能;行政体制在行政机制中通过部门动力实现效能,既决定政府法治,又诉诸政府法治提供规范化保障。
在现实中,由于行政体制中的职能、机构、人员的设置不合理,便导致行政机制中权力、责任、关系相互脱节,导致部门动力中利益、能力、作为产生偏向,导致政府法治中标准、规则、程序的苍白,从而使行政体制置身于权力为首、责任为次、关系不顺的行政机制,受制于利益作祟、能力不显、作为不当的部门动力,沉湎于标准模糊、规则随意、程序不严的政府法治,必然产生大量的问题,很难实现应有的行政效能。
四、未来目标一是实现正确的政府定位。
要有效避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反向作用,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使各级政府成为切实创造公共价值,维护公共利益,服务公民社会的公权机构,并得到社会的公认。
二是构建合理的政府职能。
要有效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从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的关系中合理确定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从国务院与省、市、县、乡镇政府的关系中,合理确定四项职能的配置体系,从东部、西部、中部、东北部地区的差异中,合理确定政府四项职能的兼顾关系。
三是建立适当的政府机构。
要有效解决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问题,通过实现“三定”方案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探索建立大部制,凝练管理方向,汇聚管理职能,减少管理层级,降低管理内耗;确立科学并富有弹性的定编标准,合理匹配事务量与编制额,规范事业编制,增强行政机关对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性。
四是建立协调的政府关系。
要有效解决横向扯皮和纵向不顺的问题,通过建立明晰的权责体系和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中央与地方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事权与财权的配置机制,形成政府内部、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各司其责、协调有序的关系五是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
要有效解决决策不科学、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得力的问题,在政府内部机构设置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对应权利关系中,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分离又制约的机制,并构建各级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体系,优质、高效、公正执行的体系,以及政府、社会、舆论公开、透明、有力的监督体系。
六是加强行政法治建设。
要有效解决机构、编制、审批缺乏法律约束,行政性规章与法律的关系不清,行政立法缺位、执法缺乏手段、法律责任追求难以落实等问题,加强各级政府组织法、行政程序法等法制建设,将各级政府的权力配置、权力与权力的关系、权力的运行纳入法治体系,并赋予各级政府更多的科学、严格、公正执法的手段,做到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反必究、执法必严。
七是加强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要有效解决政府预算不透明,缺乏科学性,非公平项目投入过多,行政保障与社会保障不协调等问题,建立财政预算决策、执行、监督分离并相互制约机制,建立合法的项目审批授权机制,规范专项性转移支付的规则和程序,取消戴帽项目的资金拨付方式,逐步实现公共财政公平化和均等化。
八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要有效解决公务员在职业伦理、专业技能、责任感和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公务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并重的意识,提升公务员负责、廉洁、高效履职的优良素质,增强公务员的退出机制、激励机制、工资机制的有效性,全面通过公务员队伍的行政效能。
五、思考建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点明了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必须作好顶层设计这一根本之处,非常正确。
所谓“总体”,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既是领域概念,又是层级概念,应该把总体方案理解为着眼于从表层到深层,从职能到体制,从当前到未来,经过多年和多方面的努力,逐步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1. 确定科学的改革目标科学的改革目标也是一个整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体制目标: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吻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一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相协调,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中国特色公共行政管理体制。
这一体制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充分考虑各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效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效坚持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有效解决行政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政府目标:通过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信用体系,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