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地铁也逐步发展,如何控制地铁工程施工过程成本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分析了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的影响要素,探讨了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迎来了地铁交通建设的高潮,但建设地铁所需要的投资是巨大,这一直也是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地下工程,从初期投资的造价上看,比一般的城际铁路、高铁都高。
如考虑工程的社会效益或是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建设地铁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但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如何做好成本控制,既快又好的生产施工显的尤为重要。
目前以地铁建设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许多大城市的地铁建设规模日益扩大。
但随着参建企业的增加,地铁建设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施工企业很难以理想的价位承揽到令人满意的地铁工程。
与此同时,业主和建设单位对投资和变更索赔的控制越来越严,二次经营的难度也日益加大。
这种形势下,地铁施工企业为了确保收益,必须挖掘企业自身潜力,通过提高施工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以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的影响要素
1、材料采购管理
地铁工程建设的材料费在工程项目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通常占到工程项目成本的50%左右,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近些年,受市场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地铁工程材料采购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更加突出。
材料采购与其相应的供应市场关系极大,管理的关键是项目施工阶段应建立与市场相对应的材料供应体制。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方案中,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等内容是计算分项工程单价的基础和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临时设施和辅助企业的规模、生产工艺以及施工总体布置、施工顺序和总进度,又是计算临时工程投资、价差预备费必备的基础数据。
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严密、优良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就不可能合理组织各项资源的投入、保证资源在现场有效流动,也不可能在工程结束后统计出准确合理的竣工决算数据及工程造价指标。
3、建设管理模式
地铁建设管理模式是指地铁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等阶段的管理组织模式,根据投资、建设、运营组织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专业化”和“一体化”两类管理模式。
“专业化”的管理模式是把地
铁的投资、建设、运营、沿线商业开发分别由专业的公司来承担,各公司之间可以是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形式,也可以是完全独立的市场化契约关系。
“一体化”的建设管理模式是融合了地铁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乃至沿线商业开发统一运作的公司制模式。
二、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材料采购费用控制及现场材料管理
(1)尽可能地对材料实行计划、供应、结算、管理、调度的全过程统一。
提高材料的管理效率,实现材料零库存,降低材料的管理成本和采购单价,减少材料消耗损失。
(2)加强对材料质量、供应进度的检验与监督,以及对现场设计和施工现场变更材料的管理,减少不合格材料和材料变更引起的经济损失。
(3)明确材料供应责任,加强与施工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确保材料的供应顺利。
(4)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及采购市场情况合理选择材料供应方式,例如在合适条件下采用甲供材料与甲控乙供材料相结合为主、零星材料的自购方式为辅的方式。
(5)加强对入库的材料的验收、清算及保管,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等方面对材料费进行控制.
2、优化施工方案、改善施工工法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流水性、
平衡性和协调性的相互关系,这是工程施工的基本组合方式,是作为分析和配置各种资源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建设工程能够最经济地得以实施,从而避免重复、窝工、赶工等施工问题的出现。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施工方法进行全方面的对比选择。
例如对于站台的施工方案,可对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smw法等方法的技术经济效益进行对比,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选取适合工程要求的施工方法,以节省工程费用。
(2)完善对地铁轨道施工新技术、新施工方法的相关实施规范及验收标准的制定,减少新施工方法在使过程中的障碍。
3、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专业化”模式的优点在于:将投资、建设、运营分别成立专业化公司,结构清晰,有利于集中精力,组织力量完成大规模的建设、运营任务;政府将轨道交通产业不作为纯公共产品,而作为准公共产品,把体制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区分开来,即将公共产品中通过良好运作能力能够实现价值回报的运营部分划出进行独立运作,以提高经营企业经营效率、减轻公共财政的支出;有利于投资渠道由过去的国家单一投资转换为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有利于地铁建设、运营主体多元化的市场良性竞争格局的形成。
缺点在于:由于投资、建设、运营职能分别由不同的法人承担,在地铁建设管理全过程中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在工程标准、管
理衔接、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地铁工程项目整体建设效果和工程造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虽然能合成报表,但各公司要单独纳税,不利于避税。
“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投资、建设、运营作为公司内部的几项工作,便于分工协调;地铁工程的各种资源高度集中,绝大多数矛盾都可以内部协调,有利于对各方利益的协引、导调,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的成本低,不会出现资金不到位、设备停滞不使用等问题;在地铁线路建成后,客运业务与商业等辅助业务可以合并收入,减少地铁运营过程中的税务开支,实现合理避税。
缺点在于:承担职能太多,随着地铁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机构庞大,企业管理成本增加,对企业管理水平有极高的要求,不利于大规模的地铁投资、建设、运营;集建设、运营、沿线商业化开发于一体,资源、权力过于集中垄
断,使整个机构缺乏相互制约的机制,导致经济效益差,难免“人浮于事”,不利于地铁建设、运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以及市场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专业化”管理模式与“一体化”管理模式究竟孰优孰劣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
对于这两种管理模式,分别给出相应建议,通过对二者各自体系的完善和改进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铁建设
及其造价管理。
(1)对于“专业化”管理模式,建议以现有体制为基础,规范建立地铁投资、建设、运营沟通协调机制,定期通报管理工作进展和协调事项情况,弥补其在统一把握地铁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上的不足,形成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共识并加以落实。
(2)对于“一体化”管理模式,建议一方面提高各个职能部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以适应地铁建设繁杂的专业分工和地铁造价管理的复杂性、系统性;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机构的监督体制,提高管理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整体经济效益。
(3)对于以上两种模式,建议引入竞争体制,提高地铁建设管理水平。
通过公开招标进一步放开地铁建设管理的门槛,吸引国际国内先进建设管理单位参与本城市地铁工程建设,通过市场竞争锻炼和扶持城市地铁建设管理公司向专业化地铁工程管理公司发展。
总之,建筑企业只有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将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并且在地铁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中,始终贯穿目标成本管理,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手段,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制度,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毅. 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 .
[2] 王华. 降低地铁设计与施工成本的对策[j]. 现代隧道技术, 1996,(01) .
[3] 康宇. 地铁项目成本策划[j]. 市政技术, 2011,(s1) .
[4] 徐浩. 高等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与管理[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