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性灵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论
袁枚与性灵说
教师:马建智
学生:李越
专业: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084班学号:200830401137
袁枚与性灵说
“性灵”一词是由“性”与“灵”两个字组成。

“性”的本意是人类本性,论语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也指人的性情,即人的秉性气质。

灵的
本意甚多,与性灵美学相关的涵义有:人的主观精神:人的聪明灵活。

“性灵”一词出现较迟,不会早于南北朝时期。

首先采用“性灵”一词的文论著作是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

其中《原道》篇说:“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惟人参之,性
灵所钟,是谓三才。

”唯有人具有灵智的天性,才能产生文章。

后来南北朝的
钟嵘、宋代的杨万里、明代的李赞、公安三袁等人都对“性灵”加以丰富与发展。

袁枚总结先人经验,吸收历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精华,完善并进一步发展了
性灵说。

使之成为“清代四派重要诗论中最有活力,也最有革新精神的一个诗派,在诗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1
性灵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

明代前、后七子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给文艺创作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使诗文普遍陷入了模拟蹈袭的死胡同。

李贽在《童心说》中就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的问题,认为只要写出了“童心”即是好作品,这是
对复古主义文艺思想的有力的抨击。

公安派正是进一步发挥了李贽这个思想,
提出了一个“变”字,指出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必须具有独创性,才
是好作品。

性灵派的代表人物袁枚主要活动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这个时期,复古主义已不象明代那么猖獗。

前期乾隆有王士镇鼓吹神韵说, 片面倡导清远、冲淡、含蓄之作。

翁方纲推崇的肌理说刚刚出现,主张以考据为诗。

左右诗坛的主要是沈德潜标榜的格调说,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复古主义的风气。

这些诗学主
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使清诗面临着僵化的危机。

为此, 袁枚独辟蹊径, 从历代诗歌理论中吸取关于诗歌吟咏情性、抒写性灵的观点,
加以丰富发展, 再次树起性灵说大旗, 与上述诗学观相抗衡, 以开创诗坛的新
局面。

袁枚( 1 7 1 6一1 7 9 8) 字子才, 号简斋, 一号存斋, 因居于江宁( 今南京) 小仓山随园, 世称随园先生, 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仓山史。

浙江钱塘( 今杭州) 人, 祖籍浙江慈溪。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乾隆四年
24岁的他参加朝廷科考,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
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
督尹继善的赏识。

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购置隋氏废园,改名
“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自此,他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

袁枚一生反理学,批汉学,反派传统。

他的性灵说与其思想是密切相关的。


至可以说,性灵说是其哲学思想所衍生的产物,或者说是在诗学领域的表现形式。

2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袁枚主要著作有: 《小仓山房文集》, 《小仓山房外集》, 《小仓山房诗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新齐谐》( 又名《子不语》)、《袁太史稿》等,钱泳《履园谭诗》中记载他“著作邓山, 名满天下”。

这些著作印行后, “上自朝廷公卿, 下至市井负贩, 皆知贵重之”3。

袁枚出生于清代康熙晚期,一生主要活动在雍,乾两朝,与嘉庆朝初期去世。

这一历史阶段正是所谓“康熙盛世”,民族矛盾有所缓解,经济发展,社会
相对稳定。

从空间上看,乾隆元年袁枚20岁前于家乡杭州求学读书。

乾隆七年外放江
南县令,在涑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任职。

乾隆十,四年袁枚34年隐居后
则一直生活于江苏南京,经常出游苏杭一带。

袁枚一生除了乾隆元年至七年在
北京应试,学习数年,并于苏北沭阳及陕西短期任职外,其他时期一直生活在
江南地区。

康乾盛世,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各种文化思想发展势头迅猛,撞击激烈;统治思想钳制亦空前严密。

这些特点与袁枚所在的江南地区,表现得最为集中
突出。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因此在盛世江南经济,文化发达的大背景下,产生包括袁枚在内的各种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亦
是地域思想文化之花结出的硕果。

性灵说的理论核心是从诗歌创作的主体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
“性灵说”的真情论。

袁枚的“性灵说”特别强调“性情”或“情”。

“性情”或“情”被当作“性灵说”的主要内涵。

他的理论著作《随园诗话》
中“性情”一用得最多。

袁枚诗论中的“性情”主要是指诗作要以抒写性情为
内容,同时要具有感发人心的特殊美感。

袁枚对《诗经》就有与传统不同的独
特看法,他十分赞同“《三百篇》:《颂》不如《雅》,《雅》不如《风》。

”的观点。

“《雅》、《颂》,人籁也,地籁也,多后王、君公、大夫修饰之词。

至十五《国风》,则劳人、思妇、静女、狡童矢口成者也。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赞扬《诗经》“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妇人女子,村氓
浅学,偶有一二句,虽李、杜复生,必为低首者”。

他对戏曲、小说也都很重视。

他们认为不论是官僚大夫还是士女百姓,只要能咏得真性情便是好作品。

“性灵说”的个性论。

袁枚“性灵说”表现性灵,抒写性情,其最重要的
意义是强调真实,也就是强调个性。

他主张诗人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及艺术表
现要个性化或独创性,就构成了性灵说内涵的有一重要因素。

袁枚强调“但须
有我在,不可事剽窃”。

这里的个性强调的是他们各自的思想气质、艺术修养
等方面的个性特征。

诗人要有独自的个性,表现为诗人具有独自的思想,生活、艺术方面的积累,有其自己的审美感受,并采取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艺术手
段反映其抒情对象的特征,从而形成独具一个的作品。

“性灵说”的诗才论。

袁枚认为,并非诗人有真情、有个性即可写作,他
还具备表现性灵的诗才。

性灵者只有在进行艺术构思时才能长生灵机,才能自
然如天籁地描写形象,抒写性灵。

因此,诗才论也是袁枚“性灵说”内涵的有
一重要组成部分。

袁枚的思想高于公安派,最突出的一点是于性情外强调学问,于真之外还强调雅。

他说:“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否则敷衍成文矣。

”这既是总结了公安派末流的教训,也是受到清代重学问之时风的影响。

但他重
学问,决不是为了在诗中堆垛故实或作考据,而是要以学问来增长才、识,以
便能更好地抒写自己的性情。

值得注意的是,袁枚认为学问都是不可缺少的,
却不是第一位的,而是从属的,这正是清代性灵说的特色。

袁枚“性灵说”中
的诗才论既反映了清代性灵说的特色,又是对历代性灵说的补充与完善,成为
它区别其他性灵说的重要特征。

在乾嘉时期袁枚的思想影响广泛。

这与当时社会经济比较繁荣,思想观念
相对开放,袁枚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有关。

“学林士子,青年男女以
为袁枚的弟子为荣,甚至一些封疆大吏,文武权臣也甘为弟子”4
袁枚对乾嘉时期影响很大,但在近代却达到的了很多负面批评。

这与袁枚
本身的轻薄,轻佻有关。

但是最主要原因是袁枚的思想不适合但是时事政治的
需求。

只有龚自珍不但领会了“性灵说”的思想精髓,还将其发展升华,对
“性灵说”后来的发展贡献很大。

袁枚的思想在国内影响之大,是清代其他诗人所无法比拟的。

而且其影响
远达日本与朝鲜。

“海外琉球来求其书者众”5。

袁枚的思想对日本等地批判
复古风气,倡导用诗歌表现性情与个性,鼓励创新精神,写出感动人心的诗句
有积极作用。

这一点是清代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

袁枚对文学史的贡献还在于《随园诗话》收录了大量诗作。

他采诗的原则
是“门户须宽, 采取须严”。

正因为“门户须宽”的采诗原则, 《随园诗话》采诗不拘时代;不拘流派;不拘作者的身分、性别。

最后一点最为可贵。

《随
园诗话》所引的诗的作者, 既有诗坛高手, 亦有无名小卒; 既有公卿将军, 亦
有布衣寒士; 既有青衣童子, 亦有僧尼道士; 既有命妇闺秀, 亦有妓女歌姬。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袁枚反对“女子不宜为诗”。

他广收女弟子, 而且《随园诗话》中广泛收录女弟子的诗作。

这对于二三百年后的我们研究康乾诗坛的状况
有很帮助。

袁枚的“性灵说”作为对东方文学影响很大的思想,与西方某些思想有共
通之处。

在林语堂美学思想体系中,他认为中国性灵派与西方表现派在美学精
神上的联系,以及相类同的文学创作倾向。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


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戏剧
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特别。

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是精神、情绪、思
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

他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
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

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和
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在技巧上,表现主义文
学粗野豪放。

其中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的思想与“性灵说”的真情论的主张有相
通之处。

都主张诗作要以抒写作者主观性情为内容,着重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

通过诗作表现作者的思想气质、艺术修养等独特的个性。

但是“性灵说”并不
像表现主义一样粗野,而是如中国其他诗作一样有极强的美感与文学性。

1霍松林主编《中国诗论史》 1075页
2王英志《袁枚评传》394页
3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4王英志《袁枚评传》583页
5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