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道德的培养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
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 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 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英雄,我们爱你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
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 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理倾向或特征; 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品德是个体道德价值观
念不断内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 从品德的心理构成来看,品德是复合体; 从品德的表现方式看,品德体现在个体的一系列
道德行为中。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
进的。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
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 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 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 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 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 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 观念发展的水平。
机,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后果; • 在如何惩罚违规行为问题上,自律阶段的儿童赞
成回报的惩罚。
2. 关于道德发展的原因
年幼儿童的道德发展为何处于他律阶段,皮 亚杰认为,他律水平的道德与个体的两种心理倾 向密切相关,即道德实在论与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能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 到自律水平,皮亚杰认为是因为:认识的成熟及 社会性的发展。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这四种成分是相互 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
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 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的影响 环境教育的影响 主观能动性因素
品德发展的 影响因素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面对不良诱惑,你可以hold住吗?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
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 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
Biblioteka Baidu
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
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 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 什么?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1. 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2岁到5岁) 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5岁到10岁) 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后)
(1)前道德阶段(2岁到5岁) 儿童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 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只按
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规则,自己给自己定规 则; 游戏的意义在于轮着玩,从中获得乐趣。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后) • 从道德绝对论变为道德相对论; • 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则的动
青少年道德的培养
本章内容 • 品德心理概述 •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及实质 1.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 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理解品德内涵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从品德的特性来看,品德是一种内隐和稳定的心
3. 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发展一般认知能力来为道德思维的发
展准备必要的条件; 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道
德教育。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 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 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 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 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 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 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 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研究结果认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 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 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 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 输结果的传统观点。
对偶故事法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 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 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 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 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 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
惩罚与服 从定向
相对功 利定向
以“好孩子” 定向
遵从权威与维护 社会秩序为定向
社会契约 定向
普遍的伦理 原则定向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1.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
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 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 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2.水平二: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 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 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 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 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 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 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 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 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 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 律与权威的标准。
体验。这种情感既反映了人们的道德需要,又表 现出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 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
英雄,我们爱你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
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 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理倾向或特征; 从品德形成的过程来看,品德是个体道德价值观
念不断内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 从品德的心理构成来看,品德是复合体; 从品德的表现方式看,品德体现在个体的一系列
道德行为中。
3.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割裂开来的,而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
进的。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研究
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 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 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 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 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 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 观念发展的水平。
机,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后果; • 在如何惩罚违规行为问题上,自律阶段的儿童赞
成回报的惩罚。
2. 关于道德发展的原因
年幼儿童的道德发展为何处于他律阶段,皮 亚杰认为,他律水平的道德与个体的两种心理倾 向密切相关,即道德实在论与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能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 到自律水平,皮亚杰认为是因为:认识的成熟及 社会性的发展。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这四种成分是相互 联系、协调发展的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道德规范
及其履行意义的认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道德 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的影响 环境教育的影响 主观能动性因素
品德发展的 影响因素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面对不良诱惑,你可以hold住吗?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
言论和行动。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 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
在品德结构中,品德的四种心理成分是处在
Biblioteka Baidu
一个互动的、开放的统一体中。它们的发展虽然
是有阶段性的,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不能单独地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 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 什么?
一、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1. 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
前道德阶段(2岁到5岁) 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阶段(5岁到10岁) 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后)
(1)前道德阶段(2岁到5岁) 儿童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 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只按
照自己的意愿执行规则,自己给自己定规 则; 游戏的意义在于轮着玩,从中获得乐趣。
(3)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后) • 从道德绝对论变为道德相对论; • 是非判断的主要根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则的动
青少年道德的培养
本章内容 • 品德心理概述 •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影响因素 •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及实质 1.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在遵守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准 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 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理解品德内涵时,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从品德的特性来看,品德是一种内隐和稳定的心
3. 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发展一般认知能力来为道德思维的发
展准备必要的条件; 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道
德教育。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 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 研究方法改进为道德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 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 事,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 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他还设计 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 此来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 研究结果认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 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 熟而发展。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 认为品德仅仅是社会进行道德灌 输结果的传统观点。
对偶故事法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 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 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 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 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 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
惩罚与服 从定向
相对功 利定向
以“好孩子” 定向
遵从权威与维护 社会秩序为定向
社会契约 定向
普遍的伦理 原则定向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1.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还没有内在的道
德标准,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他们用来 作为道德判断的基准取决于人物行为的具体 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2.水平二:习俗水平
该水平的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 体或国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 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大理会这些行为的直接 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 考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 遵守执行这些规范。
3.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努力在脱离 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 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 则和良心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 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 律与权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