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意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龈 出血 ,治 以 清 阳明 亢 盛 之 火 、化 太 阴 黏 腻 之 湿 , 临床 可用 白虎 加苍 术汤 、清 胃散 加 减 。陈师 认 为 ,对
者在 临证 中亦 常学其 法 用 于 治疗 脾 胃湿 热 证 ,屡 获 奇
效。
2 注 重 调 畅 中 焦 气 机
脾 胃同居 中焦 ,脾 气 宜 升 而 主运 化 , 胃气 宜 降而
燥湿 、寒 能 清 热 ,但 苦 寒 之 药 有 凉 遏 之 弊 。湿 为 阴 邪 ,其 性黏 腻 ,非 苦温 之 品无 以泻 其 盛 。苦 温 药 以其 性温 化 湿 ,使 热邪无 以依 附 ,味 苦 清 热 ,而达 化 湿 清
热之 效 。故 湿热 内盛 当 以苦 温参 以苦 寒 ,方 可化 缠 绵 之湿 邪 ,清 亢盛 之 热 也 。况 湿 热 之 病 ,以湿 为 主 , 以 热次 之 ,故 选 方 立 法 ,以苦 寒 清 热 药 佐 苦 温 燥 湿 药 。 陈师 在 临 证 中 多 投 以 不 换 金 正 气 散 佐 苦 寒 清 热 药 加
塞 ,郁 而化 热 ,湿热 相生 而成 脾 胃湿 热 证 ,形 成 虚 实 夹 杂 ,以实 为主 之 证 。湿 热 之 因 ,原始 于 脾 ,虽 脾 虚 为本 ,湿 热 为 标 ,然 投 以 甘 温 益 气 之 品 ,则 甘 易 助 湿 ,温易 助 火 ,非 但 不 达 健 脾 之 效 ,更 易 助 湿 生 热 。 陈师 临证 时 多 以先 清 热 化湿 ,尤 以舌 苔 黄 腻者 ,以期
治其 标 ,缓则 治其 本 之法 。善 后 之 剂 ,陈 师 多 喜用 香
砂六 君辈 以健 脾 固本 ,因其 药性 补 而不滞 。
4 兼 证 治 疗 丝 丝 入 扣
脾 胃湿热 证兼 证较 多 ,临证 中患 者往 往 多 以兼 证
而来 求 医 ,不 可 不辨 。脾 虚湿 滞 ,气 机 不 畅 , 中运 无
减 ;对 太 阴 有 湿 、 阳 明 有 热 者 ,以 白 虎 加 苍 术 汤 加 减 ,乃 以 白虎抑 其亢 盛 之热 、苍 术 化 其 缠 绵 之湿 。笔
权 而致 溏 泄 ,治 以清热 化湿 、健 脾 和 中之 法 ,方用 香 砂 六君 、葛根芩 连 汤合 方 化裁 ;湿 热之 证 致 胃脘 受 纳 无权 , 胃不 和 则 卧 不 安 也 ,治 以 清 热 化 湿 、 和 胃安 神 ,方用 黄连 温胆 汤 、平 胃散 佐 安 神 药加 减 ;龈 为 胃 之大 络 , 阳 明 胃火 燔 灼 ,太 阴湿 热 留恋 , 口腔 糜 烂 、
以脘腹 痞 满或 痛或 灼热 、 口渴 少 饮 、 胃脘 嘈杂 、大便 溏 而 不爽 ,舌 质红 、苔 黄 腻前 来 就 诊 。可 兼 有肢 体 困
重 、身热 不扬 、汗 出不 解 、 口苦 而 黏 等诸 证 。因 湿 邪 与 热邪 两 邪搏 结 中焦 ,病 情 缠 绵 难 愈 而 易反 复 。今人
浙江 中医杂志 2 0 1 4年 2 月第 4 9卷 第 2 期
陈 意 治疗 脾 胃湿 热 证 经 验
章 源
浙江 中医药大 学 浙江 杭 州 3 1 0 0 5 3 摘 要 总结 陈意 治疗脾 胃湿热 证 用 药经验 ,临 证 中善 用苦 寒 清 热 药佐 苦 温燥 湿 药清 热 除 湿 ,注 重调 畅 中焦气机 ,清热 除湿 消滞 兼投 并进 。湿 热证 虚 实夹 杂 , 以 实为 主 注重 清 热化 湿 ,待 湿热 退 再 以健 脾 固
多 恣食 膏 粱厚 味 ,又处 江 南 潮 湿 之 地 ,故 而 脾 胃湿热 证 在 临证 中 已成 为常见 疾 病 。 陈意 主任 中 医师是 第 四批 全 国 老 中 医药 专 家 学术 经验 继 承工 作 指导 老 师 。 陈师 从 医 五 十余 载 ,对 脾 胃
病 的治 疗调 理 有其 独特 而 全 面 的临证 特 色 。笔 者 有幸 跟 随 陈师数 年 ,在 其教 诲 下 读 名 著 、学 名 方 ,获 益 良
本 为治 法 。对脾 胃湿热 兼证 的 治疗 ,临证 中做 到 用 药与治 法丝 丝入 扣 。
关 键 词 脾 胃 湿 热 证 陈 意 临床 经 验
脾 胃湿 热 证乃 脾 胃实 证 中 的常见 证 型 ,病 者往 往
而腻 等 症 。脾 胃升 降 失 常 ,气 机 壅 塞 ,则 水 反 为 湿 , 谷 反为滞 ,湿 阻 、食 积 、痰结 、气滞 、血 瘀 、火 郁 亦 即相应 而生 。由于湿 滞 为病 机 之 要 ,故 在 治疗 脾 胃病 时 ,以行 其 滞 、利其 湿 、复其 升 降 为其 要 旨 。陈师 在 脾 胃湿热 证 治疗 中注 重 调 畅 中焦 气 机 , 以配合 清 热 化 湿 之法 。常 用调 气 之 品 ,如平 陈汤 、柴 胡 疏 肝散 、越
多 ,今 总 结 陈师治 疗脾 胃湿 热 证 的临 证 用药 经 验 ,以
飨 同道 。 1 善 用苦 寒清 热 药佐 苦温 燥湿 药 中焦气 机 被 阻 ,脾 胃运 化受 纳
失 常 ,饮 食 不化 精 微 ,反 生湿 浊 ,清浊 相 混 ,隧 道 壅
苔黄 腻退 ,湿 热清 除 ,再 以健 脾 之 法 巩 固 。正 是 急则
湿 为氤 氲 之邪 ,热乃 亢盛 之 气 ,两 邪 相 合 ,其 势 缠绵 ,大 多成 为慢 性疾 病 过 程 。湿 热 之 证 ,热 易 清 而
湿难 祛 也 ,以药 物性 味 论 之 ,治 当苦 寒 立 法 ,谓 苦 能
鞠 丸等 ;如 遇 暑 季 结 合 时 令 特 点 ,投 以藿 朴 夏 苓 汤 、
三 仁汤 、连 朴饮 辈宣 通三 焦气 机 ,清化 湿热 。
3 急则 清 热化湿 。缓则健 脾 固本 脾 胃湿 热 证 的病 因病 机 是 多 方 面 的 ,七 情 内伤 、 六 淫外感 、饮食 不洁 、房 劳 致 虚 等 皆可 致 使脾 土 之 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