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校勘与校勘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7-14
23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 的书面材料。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 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 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 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 适书评序跋集· 校勘学方法论》)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或接 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特定 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 法。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 自序》也说:“以元本及诸 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余条。” 24 2013-7-14
中国文献学
×
第九讲 校勘与校勘学
2013-7-14 2
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勘与校勘学的基本知识
2
掌握校勘的基本方法
领会校勘在学术上的价值
3
2013-7-14
3
新课内容一
校勘与校勘学基本知识
2013-7-14
4
(一)校勘的概念

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 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 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通 称校勘。
2013-7-14
14
这说明古籍的各类错误之多。具体来说: 1、讹文 讹文,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晋 代葛洪说: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 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 内 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豕”。造 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
2013-7-14 21
4、倒文 倒文,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 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古时钩改文 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乙”。倒文 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其中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 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的现象。 如,《淮南子· 人间训》:“家富良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富” 相对为文。 又如,《荀子· 议兵》:“明道而分钧之。” 清卢文弨说,《史记》、《韩诗外传》引该文作 “均分”,“钧”、“均”相通,当依《史记》、《韩 诗外传》乙转。
2013-7-14
17
俞樾认为,当以《韩诗》为正。因古代抄写重叠 句时,写作“适二彼二乐二土二”,就逐渐讹误为“适 彼乐土,乐土乐土”。 另如,《大戴礼记· 武王践祚》:“机之铭曰:皇 皇惟敬,口生 ,口戕口。”卢辩注:“ ,耻也。 言为君子荣辱之主,可不慎乎? ,詈也。” 孔广森认为,“ ”有两训,认为原文应作 “ 生 ”,即“君有耻之言,则致人之詈也。”因 传写脱“ ”,故作“囗生 ”,后来逐渐讹误为 “口生 ”。
(二)“校勘”一词的来 源

校勘作为双音词,可能产生于六朝时期,最初并 不专指比较审定书籍的异文,往往指审核记载、
评定其是否与事实或制度相符。
如:南朝宋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博士 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唐《封氏闻见记· 定谥》:“太常博士掌谥,执事三品以
上薨者,故吏录行状,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 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奏闻。”
2013-7-14 11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人们对校勘规 律进行了不断探索。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注 出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周 必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关校勘方 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由于其条理与 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称赞说:“此书乃校雠 之楷模,岂独读《英华》者资其是正哉!”(《思适 斋集》卷15《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 平,其《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 后序》列举各种“误 例”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
2013-7-14
20
在唐代《初学记· 果木部》、《白氏六帖》九十五 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飞之,三日不 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3、衍文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文, 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 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家 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 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 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见到元大德本《后汉 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 “不”字为衍文。

2013-7-14 6
刘师培:“校,训木母。母字或误为
‘田’,今本‘囚’,并非,本横木之称。 校雠本字,盖当作‘榷’,《说文》„榷, 敲击也’,《广雅· 释诂》„榷,击也’,古 籍之文,凡义涉比核穷究者,恒以‘击’义 引申,并旁击深捭,以期核实也。隺、交同 部,故假校为榷,较为校别,作较亦同,是 犹榷辜或作较辜,扬榷或作扬校也。”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学 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 勘。”(《全梁文》卷27)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应 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 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 故曰雠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 原始意义。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 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 或接近本来面目。
校是查校古书中文字的异同,勘是勘正
古书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校勘作为 一个双音节词,本义为比较、审定 。
2013-7-14
5
“校”之义
(一)“校勘”释义 《说文》:“校( ),木囚也。从木,交 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如《周 易· 噬嗑》:“何校灭耳。”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 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 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 “比勘、核对”的意思。 如《国语· 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 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就是 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2013-7-14
25
唐宋时期,也指对古籍文字的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宋代已很常见,如:
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群书, 见有八十余篇,然多错乱重复。又有民间应募献书 者献三十余篇,其间数篇在八十篇外,乃知董生之 流散不全矣。方俟校勘而予得罪彝陵。”
2013-7-14
7
王叔岷《校雠学》:“校雠之字盖当作‘斠’,
《说文》„平斗量也’,段注‘月令,角斗甬,正全 槩。郑注:角、正,皆谓之平也。’角者,斠之假 借字,今俗谓之校,音如教。因书有校雠字作此 者,……校、榷、较诸字,与校雠之义无涉,虽皆 可用,实假借字也。”
2013-7-14
8
“勘”之义
2013-7-14 12
类型的角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 标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孙的基础 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 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 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 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 学。”(《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专门 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最精。”(朱一 新《无邪堂答问》卷3)
2013-7-14
18
(2)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音而异 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造成误字。 如,《荀子· 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为“谲”之讹误。因“谲”、 “决”古音通,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韩非子· 有度》:“攻尽陶魏之地。” 顾千里指出,“魏”当为“卫”。《韩非子· 饰邪》: “魏数年东向攻陶卫”,可为佐证。于鬯又加以补正,列 举《吕氏春秋· 应言览》:“魏举陶削卫。”《战国策· 魏 策》:“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列。”
2013-7-14 16
王念孙认为,“筐”、“蓬”均是“筳”字之误。 筳读若“庭”、“挺”,《尔雅》:“庭,直也。” 《考工记· 弓人》注:“挺,直也。”小簪形直,因此 称为“筳”。柱与筳,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 举之。此言大材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 持屋,而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筳”字隶书或作“莛”,与“蓬”相似,“筐”与 “筳”草书亦相似,故误“筳”为“筐”、“蓬”。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引作:“誓将 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
2013-7-14
19
2、脱文 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 夺文或阙文。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 语· 卫灵公》)可见脱文现象出现甚早。古代简书因编 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 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简”。 如,《洛阳伽蓝记》卷1《永宁寺》:“时太原王 (而朱荣)位极心骄,功高意侈,与夺臧否肆意。” 周祖谟认为:“与夺”下脱“任情”二字。见《魏 书· 孝庄帝纪》。 又如,今本《墨子·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说文》“勘,校也。”《玉篇》“勘,覆 Nhomakorabea也”。古
代审案、考察灾情、核对印符等,都叫“勘”。勘,“校” 的近义词,词义侧重在“审查核定”。“勘”,也作
“刊”。《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 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 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如汉应劭《风俗通 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 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 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 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 《魏书·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 韩神固、刘燮等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 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2013-7-14 9
2013-7-14 10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事校 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 慎行论· 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 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 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 ‘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作 “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夏根据文义 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这作为校勘学的萌 芽。
2013-7-14
15
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简 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字形致误 的类型。 如,江南本《汉书· 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万自 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广雅》:“匃,与 也。”《汉纪》“出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 书“匃”作“匄”,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 “自” 。 又如,《淮南子· 齐俗训》:“柱不可以摘齿,筐不可 以持屋。”高诱注:“筐,小簪也。”《太平御览· 居 处十五》引作“蓬不可以持屋。”
2013-7-14 13
二、文献存在的错误与校勘学的功用 (一)文献存在的错误 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是极 其普遍的现象。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 自序》说: “盖是书(《广雅》)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所及, 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十,脱者四百九 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 者十九,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
2013-7-14
22
5、错乱 错乱,又称错简,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籍, 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世刊印书籍的 错页。 如,《汉书· 百官公卿表上》元狩三年“御史大夫” 栏:“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 杀。” 《史记·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元狩二年”。 《汉纪》载:“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 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汉书》将“元狩二年”史 事错乱为“三年”。 (二)校勘学的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