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1

合集下载

校勘学

校勘学


2、因注疏文字而衍。
是指误把注疏文字当作正文,或者依据注疏
文字而误增正文。 如《淮南子· 人间训》:‚非其事者,勿仞也; 非其名者,勿就也;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 无功而富贵者,勿居也‛。 王引之《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第十八》说: ‚无故有显名者勿处也,义与上句无别,当 即是上句之注,而今本误入正文也。‛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 认为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 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 遂成一专门学。‛(《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 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最精。”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3)
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说:‚我为赵将, 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 居我上‛。 王念孙《读书杂志· 史记第四》说:‚‘大’后人所 加,攻城野战之功,对下文徒以口舌为劳言之,而 其大自见,无庸更加‘大’字。‛ 而唐宋人著作中引用此段文字时,就没有‚大‛字。 王念孙从道理上,并通过丰富的例证,足以证明 ‚大‛字确为后人所加,当为衍文。

顾炎武《日知录》,现在看到的本子是经过
后人删改的。著名学者黄侃曾根据清朝雍正 年间的一个旧抄本进行核对,发现刻本因为 怕触犯清廷禁忌,而删改的地方不少,卷六 的‚素夷狄行乎夷狄‛、卷二十八的‚胡 眼‛,整条都被删去。
3、衍文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 称衍文,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 郑玄传》所载《戒子书》: “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 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 郑公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见到元 大 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句中 也

校勘学

校勘学

3、他校法 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 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后 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 书校之。” 4、理校法 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学者当发现 文献中的确存在着错误,没有足够的旁证资料可供比勘时, 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学者使用理校法, 主要是从语言、体例、史实三个方面着手的。
校勘字义
• 校勘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本义为比较审定。 • 《说文》:“校,木囚也。”刘师培:“校,训木母。母 字或误为‘田’,今本‘囚’,并非,本横木之称。校雠 本字,盖当作‘榷’,《说文》‘榷,敲击也’,《广 雅· 释诂》‘榷,击也’,古籍之文,凡义涉比核穷究者, 恒以‘击’义引申,并旁击深捭,以期核实也。隺、交同 部,故假校为榷,较为校别,作较亦同,是犹榷辜或作较 辜,扬榷或作扬校也。”王叔岷《斠雠学》:“校雠之字 盖当作‘斠’,《说文》‘平斗量也’,段注‘月令,角斗 甬,正全槩。郑注:角、正,皆谓之平也。’角者,斠之 假借字,今俗谓之校,音如教。因书有校雠字作此 者。……校、榷、较诸字,与校雠之义无涉,虽皆可用, 实假借字也。” • 勘,“校”的近义词,词义侧重在“审查核定”《说文》 “勘,校也。”《玉篇》“勘,覆定也”。古代审案、考察 灾情、核对印符等,都可以叫“勘”。
校勘的方法
关于校勘书籍的方法,清人叶德辉提出“死校”与“活校” 二法。 陈垣先生提出了新的校勘四法: 1、本校法 本校法,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掌握本书 的文法文例,韵文掌握韵例,目录与正文可以互校,注文 与正文可以互校。因此,要求熟读全书。 2、对校法 对校法,就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读,发现差异和错 误就标示出来。对校法自汉代刘向校书就开始了,即我们 前面所说的“校雠”。直到清代仍有学者使用这种方法。

校勘学

校勘学

1、字句的校勘 (1)校误字(讹文、譌文)古书常见误字有以下几种: 第一因行近而误:A因不识字而误。《墨子· 所染》: “晋文染于舅犯、高偃。”高偃史书无考,王念孙以为是 郭偃,《读书杂志· 墨子第一》以为后人传抄时中不识郭古 文而误,郭字古文为“高一早”误抄成高。B因不识俗字 而误。《淮南子· 原道》:“欲寅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 何况狗马之类乎?”王念孙《读书杂志· 淮南子第四》寅 是肉字之误,肉俗做“宍”。《广韵》《干禄字书》有此 字。C仅因两字相近而误。《管子· 法禁》:“聚徒威 群”,郭沫若《管子集校》认为“威”是“成”.《史 记· 项羽本纪》:“毋从俱死”,清人张文虎《校刊史记 集解· 索隐· 正义杂记》认为“從”是“徒” (今仍作从) 《史记· 魏世家》 “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邺”,《索隐》 “《战国策》邺作鄰字为得。”(今本仍未改)《容斋随 笔· 卷二》说洪迈一次从曾祐处得曾紘抄的陶渊明《读山 海经诗》:“刑天無干岁,猛志固常在。”洪迈翻山海

两宋最著名的校勘学家是岳飞的孙子岳珂,字倦翁,相 州汤阴人。生于1183年宋孝宗时,卒于1234年,宋理 宗时,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校勘学家,广搜异本,总 结出一套校勘方法。他校勘理论著作《刊正九经三传沿 革例》,此书今存,收《四库全书》中,足以反映南宋 校勘学发展水平,也是版本学著作。清代校勘学钱泰吉 《曝书杂记》评价岳珂校勘群书经验说:“宋岳倦翁刊 九经三传,以家塾所藏诸刻,并兴国余氏,建安余仁忠 本凡二十本,此外又以越中(绍兴)旧注疏本,建本有 音韵注疏,蜀本,专属本经名士,反复参订,始命良工 入梓。其所撰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本书 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考异皆罗列条目,可见其详 审矣。”可见岳珂提出了用专业人士校勘的原则,从本 书到考异这七个环节提出一整套校勘的程序,第一要广 征异本,精审字画,订正注疏,详明音释,点定句读, 查明脱简,考订异同。至此校勘工作的程序基本确定, 后人多沿用此例。由专家经过校勘付梓方能称良本。

校勘学名词解释

校勘学名词解释

校勘学名词解释古代读书人为求得正确的古籍文本,往往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校勘工作。

在长期的校勘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校勘原则,后世学者认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原则,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校勘学。

一、校勘原则校勘要遵循校勘原则,最基本的就是要坚持古籍整理的“四项基本原则”。

(1)保存古代典籍文献的原则(核心)。

即将原始文献进行科学整理。

(2)维护历史真实的原则(3)保持历史原貌的原则(4)整理科学规范的原则二、校勘方法1、三校法:是校订、补订、改订相结合的校勘方法。

是指用三种版本的文献对同一部古籍进行校订补订,使之完全符合各自的文字面貌。

2、四校法:是校订、改订、重订相结合的校勘方法。

四种方法:对初步定本、通行本、疑误本、新刊本进行反复校订。

3、五校法:是指对通行本、疑误本、新刊本、初步定本、改订本进行五次校订。

4、校勘时间5、校勘目的。

三、校勘分类1、卷校法。

按照古籍所用纸张的优劣分为四种方法:残叶卷校法。

以古籍散叶片为卷,主要依据它所呈现出来的语言特征来推知其原本的文字形体,如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卷校。

朱墨卷校法。

主要是利用朱墨两色不混的特点来纠正讹谬。

清徐文靖《说文解字义证》的卷校。

写本卷校。

对于写本而言,主要根据书卷页面的格式及其形制来校读原本,再参照别本补足别卷错误。

2、句校法。

主要用于古籍的句读。

清姚振宗《越缦堂读书记》的句校。

主要利用句子的句读来考释古籍的词义。

清吴任臣《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句校。

采用句读来校订文本。

清王筠《古文释义》的句校。

主要是利用句读来校订古籍的文字。

3、章校法。

主要依靠古籍文字自身的因素或者文字外观上的内容来进行校勘,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章句,也就是在一篇文章中不同的章节之间进行对比;二是字词,即在相关的句子当中同一个字、词有不同的用法;三是文意,即对于古文来讲有没有歧义。

清阮元《校勘学释例》的章校。

用于文字的异同、注文的是非。

4、校勘时间5、校勘目的。

校勘学

校勘学

校勘学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这种古籍校勘工作通称校勘。

校:比较、考订勘:审查核定,校勘基本含义:比较审定。

后来特指对书籍文字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校勘的目的和任务是努力恢复古籍的本来面貌,提供尽可能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其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

原书在内容、语言上存在的错误和欠缺,不属于校勘工作的范畴。

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产生的错乱讹谬。

校对是单向的,原稿有绝对权威,以校样完全改同原稿为最终完成;校勘是双向或多向的,原稿不存于世,用来比勘的二本或多本互相平等,没有绝对权威,发现并录出异文只是第一步。

校读:校勘+句读。

把校勘字句和断句、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正确读懂、读通古籍。

校读包括:校勘、断句、标点。

文献古籍主要形态:先秦到隋唐,主要形态为简牍、帛书、写本(今呈现为出土文献);晚唐五代之计,版刻书籍出现,并在宋代以后称为书籍的主要形态(传世古籍多为此类)。

先秦校勘记载:(周)正考父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子夏与“晋师三豕涉河”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主持宫廷藏书校理,这是校勘学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一例。

开创校勘规程。

汉末校勘代表性学者:郑玄(《毛诗》郑笺、《三礼》郑氏注)、高诱(《淮南子注》《吕氏春秋疏解》)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开创了一种脱离专书而广泛讨论各种书籍所见讹错的笔记形式,体现校勘开始作为一种学术独立发展的趋势。

陈、隋间陆德明《经典释文》,汇集经典文字注音的专著,同时汇集大量经典异文,概括异文产生的原因和判断依据。

宋代著名的校勘专著:余靖《汉书刊误》;张淳《仪礼识误》;毛居正《六经正误》;方崧卿《韩集举正》;洪兴祖《楚辞补注》;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开始出现于宋代。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体现这一趋势,提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法则。

《相台书塾勘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分七类说明文字去取原则。

校勘学

校勘学

4、倒文
倒文,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 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古时 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 乙”。倒 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其中有字倒、句倒、篇章 倒等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的现象。 如,《淮南子· 人间训》:“家富良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富‛ 相对 为文。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 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 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 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 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 于发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 写在缣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抄脱,指凡无意脱漏一二字的,都属此类。抄脱的 情况,又多种多样,诸如重文抄脱,即因前后两字 相同而脱其一;义近抄脱,即因词义近似,而容易 抄脱尾字或近义词;串行抄脱,即因抄者看串了行 而脱漏。 如《汉书· 朱云传》:‚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 一人,以厉其余‛。王念孙《读书杂志· 汉书第十一》 说:‚佞臣一人’,原有‘头’字,而今本脱之。 《后汉书· 杨赐传》注,《初学记》人部中,《白帖》 十三、九十二,《太平御鉴》兵部七十三、人事部 六十八、九十三,引此并作‘断佞臣一人头’,汉 纪《通鉴》同‛。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 认为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 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 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 遂成一专门学。‛(《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 专门术语。朱一新说:“国朝人于校勘之学最精。” (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3)

校勘学

校勘学
脱简,即漏掉文字。 2.脱 即脱文,也叫夺文、捝文、脱简,即漏掉文字。 《汉志》:“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 汉志》:“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 》: 梁丘经, ‘无咎’‘悔亡’”,“刘向以中古文(《尚书》)校欧阳、大小 无咎’‘悔亡’”, 刘向以中古文(《尚书》)校欧阳、 ’‘悔亡’” (《尚书》)校欧阳 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 。《酒诰 ,《召诰 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 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 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 宙合》: 《管子·宙合》:“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著业 管子 宙合》:“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 不得不多,人之名位不得不殊方。 淮南子·泰族》:“ 泰族》: 不得不多,人之名位不得不殊方。”《淮南子 泰族》:“天不一 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绪业不得不多端, 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绪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 方。” 脱文有两种常见的情况: 脱文有两种常见的情况: 一是重抄脱文,即本来连续重复的两次文字,而被省落掉一次, 一是重抄脱文,即本来连续重复的两次文字,而被省落掉一次, 墨子·鲁问 鲁问》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 如《墨子 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 下。” 二是烦复脱文,即前后基本相似但又有不同的两组连续文字,被 是烦复脱文,即前后基本相似但又有不同的两组连续文字, 省落掉一次, 淮南子·说山训 说山训》 魄问于魂曰: 省落掉一次,如《淮南子 说山训》“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 以无有为体。 魄曰: 无有,有形乎? 魂曰: 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
3.衍 衍文就是多余的字, 3.衍。衍文就是多余的字,由后人在传写传刻中不小心混入或者重 复而造成,也有无知者擅自补入而造成的。 复而造成,也有无知者擅自补入而造成的。 不明文义而衍。 ①不明文义而衍。 论语》: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 《论语》:“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 憾。’” 司马迁《报任安书》: 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 》:“ 司马迁《报任安书》:“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 荀子·富国 富国》 上好攻取功而国贫,上好利而国贫。 《荀子 富国》:“上好攻取功而国贫,上好利而国贫。” ②不明训诂而衍。 不明训诂而衍。 论语·乡党 乡党》 入公门,鞠躬如也。 礼记·聘礼 聘礼》 《论语 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礼记 聘礼》“执圭入 鞠躬如也” 门,鞠躬如也”。 淮南子·氾论训》:“履天子之图籍,造刘氏之貌冠。 高诱注: 氾论训》: 《淮南子 氾论训》:“履天子之图籍,造刘氏之貌冠。”高诱注: 高祖于新丰所作竹皮冠也,一曰委貌冠。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本纪》: “高祖于新丰所作竹皮冠也,一曰委貌冠。” 《史记 高祖本纪》: 高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及贵,常冠。 “高祖为亭长,以竹皮为冠。及贵,常冠。” 擅自补入:如类书《艺文类聚》是初唐欧阳询等所撰, 擅自补入:如类书《艺文类聚》是初唐欧阳询等所撰,于武德七年 成书, 》、“ (624)成书,但其“正月十五日”条收苏味道《夜游诗》、“洛水” 成书 但其“正月十五日”条收苏味道《夜游诗》、 洛水” 条收李峤《游洛诗》、 寒食”条有沈佺期、宋子问诗。 》、“ 条收李峤《游洛诗》、“寒食”条有沈佺期、宋子问诗。苏味道 )、李峤(?645-?617)、沈佺期(?-? )、沈佺期(?-?713)、 )、宋子 (648-705)、李峤(? )、李峤(? ? )、沈佺期(?-? )、宋子

校勘学[1]

校勘学[1]

校勘的功用
首先,古书经过校勘,还原了其真相, 文字通达,才能让人易于阅读,易于 理解。清人俞樾曾在《札迻序》中说: “夫欲使我受书之益,必先使书受我 之益。不然,‘割申劝’为‘周由 观’,‘而肆赦’为‘内长文’,且 不能得其句读,又乌能得其旨趣乎?” 所以要读懂弄通古书,领会书中的主 旨,只能读校勘过的书才能做到。
郑 樵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书目答问》附录清代校勘名 家有:何焯、惠栋、卢见曾、全祖望、沈炳震、沈廷芳、谢墉、 姚范、卢文弨、钱大昕、钱东恒、彭元瑞、李文藻、周永年、戴 震、王念孙、张敦仁、丁杰、赵怀玉、鲍廷博、黄丕烈、孙星衍、 秦恩复、阮元、顾广圻、袁廷梼、吴骞、陈鱣、钱泰吉、曾钊、 汪远孙。这些校勘大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求实的学风,经他们校 勘过的书可称为善本。其中代表人物为卢文弨、顾广圻、戴震、 王念孙、段玉裁。根据校勘理论的根据不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 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作更改。因继承宋学传统,以 对校为主要手段,又称对校学派。一派以戴震、段玉裁为代表, 要求广泛搜集包括版本以外的各种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 用文字、音韵、版本、训诂和有关的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和 正误,明确主张订正刊误,敢于改正误字。因继承汉学传统,主 张考异文字正误,以理校为主,又称理校学派。清人的校勘名著 有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的《群书拾补》、王 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廿二 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等。
刘向
陆德明
宋代,校勘学独立门户,中央专设校书机 构,由校书郎校理群书,并制定了校勘条 例樵等。其中郑樵 贡献卓著,他所著《通志· 校雠略》,极大 的推进了校勘的理论建设。宋代校勘学专 著有张淳《仪礼识误》、方崧卿《韩集举 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岳珂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校勘学

校勘学

第一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第一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比较审定,专指古籍的校勘。

即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比较它们的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第二节校勘不是校对校对:书刊出版中的一项专门工作,如专家们对《二十四史》进行校勘、分段、标点,属于古籍的整理工作,书局把经过整理的《二十四史》排版印刷成书,要根据整理的底稿本,一再核对排好的版样,达到一致无误,这就是出版工作中的校对。

校对是指有明确可靠的底稿本作为断定刊印本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内容。

校勘:需要搜集各种版本,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文字语句,判断正误。

甚至需要在没有直接材料作为依据的情况下,力求对错误、疑难作出符合原意的判断,同时又不可替古人修改文章。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形式:校对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

”内容①发展之一:校勘搜集不同版本,比较文字异同,订正错误,清除重复,审定篇章次序,完成一部可供缮写的稿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供刊印出版的整理好的稿本。

前人使用校雠一词,更多指校勘。

刘向《列子叙录》:“所校中书《列子》五篇。

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

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重复十二篇,定著八篇。

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诸篇。

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及在新书有栈。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

书可缮写。

”②发展之二:校雠:指整个古籍整理工作,包括古籍分类、文字校勘、版本考证、内容提要和编撰目录。

《汉书·艺文志》:‚(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

校勘学[1]ppt课件

校勘学[1]ppt课件
2
校勘与校雠
▪ “校勘”常被称为“校雠”或“雠校”,尤其在古书中,这 两个词的含义是等同的。但在今天,应当明确加以区别开 来。“雠校”始见于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 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 曰‘雠’也。此处校勘是等同于校雠的,具体工作就是指 古籍整理工作,包括古籍分类、文字校勘、版本考证、内 容提要和编纂目录。南宋学者郑樵撰写《通志》一书中 《校雠略》篇具体内容是论述收藏整理、经营管理书籍的 理论和方法。他所说的“校雠”是指整个古籍整理而言。 清学者章学诚著《校雠通义》更是进一步明确“校雠”为 一种根据学术源流派别、并用以区别学术流派的古籍分类 著录的整理工作。至近代,出现了“校雠学”的专门学术 科目。因此,一方面“校雠”曾经等同于“校勘”,另一 方面,今天已经发展为两种不同学术科目。“校雠学”即 “古典文献学”包括“校勘学”的基本内容,但不等同于 “校勘学”。反之,“校勘学”是“校雠学”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但独立的“校勘学”所研究的内容要更专门, 3
8
刘向
陆德明
9
▪ 宋代,校勘学独立门户,中央专设校书机 构,由校书郎校理群书,并制定了校勘条 例。宋代校勘名家有刘涣、刘恕、刘羲仲、 宋祁、沈括、赵明诚、郑樵等。其中郑樵 贡献卓著,他所著《通志·校雠略》,极大 的推进了校勘的理论建设。宋代校勘学专 著有张淳《仪礼识误》、方崧卿《韩集举 证》、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岳珂 《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
10
郑 樵
11
▪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书目答问》附录清代校勘名 家有:何焯、惠栋、卢见曾、全祖望、沈炳震、沈廷芳、谢墉、 姚范、卢文弨、钱大昕、钱东恒、彭元瑞、李文藻、周永年、戴 震、王念孙、张敦仁、丁杰、赵怀玉、鲍廷博、黄丕烈、孙星衍、 秦恩复、阮元、顾广圻、袁廷梼、吴骞、陈鱣、钱泰吉、曾钊、 汪远孙。这些校勘大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求实的学风,经他们校 勘过的书可称为善本。其中代表人物为卢文弨、顾广圻、戴震、 王念孙、段玉裁。根据校勘理论的根据不同,主要分为两个流派: 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 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作更改。因继承宋学传统,以 对校为主要手段,又称对校学派。一派以戴震、段玉裁为代表, 要求广泛搜集包括版本以外的各种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 用文字、音韵、版本、训诂和有关的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和 正误,明确主张订正刊误,敢于改正误字。因继承汉学传统,主 张考异文字正误,以理校为主,又称理校学派。清人的校勘名著 有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卢文弨的《群书拾补》、王 念孙的《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义述闻》、钱大昕的《廿二 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等等。

校勘学——精选推荐

校勘学——精选推荐

校勘学校勘学校勘:把⼀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较它们⽂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这种古籍校勘⼯作通称校勘。

校:⽐较、考订勘:审查核定,校勘基本含义:⽐较审定。

后来特指对书籍⽂字正误真伪的⽐较审定。

校勘的⽬的和任务是努⼒恢复古籍的本来⾯貌,提供尽可能接近原稿的善本,因此,其根本原则就是存真复原。

原书在内容、语⾔上存在的错误和⽋缺,不属于校勘⼯作的范畴。

校勘要解决的是流传中产⽣的错乱讹谬。

校对是单向的,原稿有绝对权威,以校样完全改同原稿为最终完成;校勘是双向或多向的,原稿不存于世,⽤来⽐勘的⼆本或多本互相平等,没有绝对权威,发现并录出异⽂只是第⼀步。

校读:校勘+句读。

把校勘字句和断句、疏通⽂义结合起来,⽤以指导正确读懂、读通古籍。

校读包括:校勘、断句、标点。

⽂献古籍主要形态:先秦到隋唐,主要形态为简牍、帛书、写本(今呈现为出⼟⽂献);晚唐五代之计,版刻书籍出现,并在宋代以后称为书籍的主要形态(传世古籍多为此类)。

先秦校勘记载:(周)正考⽗校商之名颂于周太史;⼦夏与“晋师三⾗涉河”西汉成帝时,刘向、刘歆⽗⼦主持宫廷藏书校理,这是校勘学史上有案可查的第⼀例。

开创校勘规程。

汉末校勘代表性学者:郑⽞(《⽑诗》郑笺、《三礼》郑⽒注)、⾼诱(《淮南⼦注》《吕⽒春秋疏解》)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家训书证》开创了⼀种脱离专书⽽⼴泛讨论各种书籍所见讹错的笔记形式,体现校勘开始作为⼀种学术独⽴发展的趋势。

陈、隋间陆德明《经典释⽂》,汇集经典⽂字注⾳的专著,同时汇集⼤量经典异⽂,概括异⽂产⽣的原因和判断依据。

宋代著名的校勘专著:余靖《汉书刊误》;张淳《仪礼识误》;⽑居正《六经正误》;⽅崧卿《韩集举正》;洪兴祖《楚辞补注》;彭叔夏《⽂苑英华辨证》校勘向理论发展的最初趋势开始出现于宋代。

彭叔夏《⽂苑英华辨证》体现这⼀趋势,提出“实事是正,多闻阙疑”的校勘法则。

《相台书塾勘正九经三传沿⾰例》,分七类说明⽂字去取原则。

校勘学——精选推荐

校勘学——精选推荐

校勘学第⼀章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第⼀节校勘学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较审定,专指古籍的校勘。

即把⼀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搜集起来,⽐较它们的⽂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第⼆节校勘不是校对校对:书刊出版中的⼀项专门⼯作,如专家们对《⼆⼗四史》进⾏校勘、分段、标点,属于古籍的整理⼯作,书局把经过整理的《⼆⼗四史》排版印刷成书,要根据整理的底稿本,⼀再核对排好的版样,达到⼀致⽆误,这就是出版⼯作中的校对。

校对是指有明确可靠的底稿本作为断定刊印本正误的依据,原则上不涉及书籍内容。

校勘:需要搜集各种版本,⽐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考证原稿⽂字语句,判断正误。

甚⾄需要在没有直接材料作为依据的情况下,⼒求对错误、疑难作出符合原意的判断,同时⼜不可替古⼈修改⽂章。

第三节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形式:校对刘向《别录》:“⼀⼈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持本,⼀⼈读书,若怨家相对,故⽈雠也。

”内容①发展之⼀:校勘搜集不同版本,⽐较⽂字异同,订正错误,清除重复,审定篇章次序,完成⼀部可供缮写的稿本,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供刊印出版的整理好的稿本。

前⼈使⽤校雠⼀词,更多指校勘。

刘向《列⼦叙录》:“所校中书《列⼦》五篇。

⾂向谨与长社尉⾂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向书六篇,⾂参书⼆篇。

内外书凡⼆⼗篇,以校除重复⼗⼆篇,定著⼋篇。

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诸篇。

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

及在新书有栈。

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

书可缮写。

”②发展之⼆:校雠:指整个古籍整理⼯作,包括古籍分类、⽂字校勘、版本考证、内容提要和编撰⽬录。

《汉书·艺⽂志》:?(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传说,皆充秘府。

⾄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夫刘向校经传、诸⼦、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技。

每⼀书已,向辄条其篇⽬,撮其旨意,录⽽奏之。

校勘学

校勘学

LOGO
校勘的作用
一、校勘是古籍整理的基礎性工作 二、為正確理解古書提供可靠的文本 三、推動相關學科的研究
下編 校勘學
LOGO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眾妙之門。
下編 校勘學
LOGO
下編 校勘學
LOGO
誤的原因。其次是無異本互勘,或有別本而無法定其傳授的 次第,不得已而假定一個校者認為最近理的讀法,而標明原 作某,一作某,今定作某是根據何種理由。如此校改,雖不 能必定恢復原文,而保守傳本的真相以待後人的論定,也可 以無大過了。 ——胡適《校勘學釋例·序》
下編 校勘學
LOGO
下編 校勘學
LOGO
杜甫《春日喜雨》詩:“好雨知時節,當春及發生。隨 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及發生,一本作“乃發生”。詩 題“喜雨”,爲“知時節”之雨。“及”,及時,恰趕上, 與“知時節”相呼應。“乃”爲“然後”之意,姍姍來遲, 更談不上“知時節”了。陸遊《春雨》詩:“午夜聽春雨, 發生端及期。”端,的確,實在。及,及時。陸遊此詩顯然 是仿用杜詩之意,可見陸遊所見杜詩作“及”不作“乃”。
嗟乎!學者讀古人書,而不能正其傳寫之誤,又取不誤 之文而妄改之,豈非古書之大不幸乎! ——王念孫 嘗謂好著書不如多讀書,欲讀書必先精校書。校之末精 而遽讀,恐讀亦多誤矣。…… ——王鳴盛 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讀書先宜校書。 ——張之洞
下編 校勘學
LOGO
子曰:可言不可行,君子弗言;可行不可言,君子弗行。 則民言不行,不言。《詩》云:“淑慎爾止,不侃於義。” ——郭店簡《緇衣》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故 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 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詩》云: “淑慎爾止,不諐于儀。 ——《禮記·緇衣》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緡;王言如索,其出如䋖。故 大人不流,《詩》云:“誓爾出話,敬爾愄義。” ——郭店簡《緇衣》

陈垣 校勘学释例

陈垣 校勘学释例

陈垣校勘学释例1、什么是校勘学?校勘学是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版本、校勘、校对、释例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比较研究和校正,校勘学可以还原原始文本的真实面貌,为后人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提供准确的基础。

2、陈垣的贡献陈垣是中国古代校勘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校勘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主持校勘了许多重要的古代文献,如《诗经》、《论语》等,对这些文献的版本校勘和释例工作极为细致精准,使得这些文献的版本更加准确和可信。

3、校勘学的方法陈垣在校勘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勘方法。

他坚持从古代文献的文字、语法、体例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文献,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变异,进而找出注释错误或版本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他注重研究文献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求得更准确的释例结果。

4、校勘学的意义校勘学不仅可以还原古代文献的原貌,更重要的是可以揭示古代文献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校勘学的工作,人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文献的意义和特点,进而深入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

校勘学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垣作为中国古代校勘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对古代文献版本的校勘工作,更在于他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学术自律,以及他总结出的经验丰富的校勘方法。

校勘学的意义在于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面貌和历史价值,为后人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应当继续发扬陈垣的学术精神和方法,持续推进校勘学的研究和应用。

第六讲 校勘学

第六讲 校勘学

2. 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 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较之;有为后人所引 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 之书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比如: 《荀子·劝学》“昔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 《大戴礼记·劝学》作“沉鱼”。以文意,应 当作“沉鱼”。
3. 本校法:不采用他书来校本书,而是以 本书前后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
第六讲 校勘学
历史文献的校勘
第一节 校勘的源流与内容
一、何谓校勘?
校勘,古称“校雠”或“雠校”。何谓 校,校的原意是考核查对。如《汉书·食货志》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后引 申为校订文字。如骆宾王《帝京篇》:“校 文天禄阁”。何谓雠?《说文》:“双鸟 也”;《玉篇》“雠,对也。《韵会》:“雠, 犹校也。谓两本覆校,如雠仇也。”可见雠 合有角比检考之意。
《日知录》卷18:“山东人刻《金石录》,于李易 安《后序》:‘绍兴二年,……壮月朔’不知壮月 之出于《尔雅》,而改为牡丹。”按《尔雅》释天: “正月为陬, 二月为如, 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 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 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清黄廷鍳《第六弦溪文炒〉卷1”校书说”:
《吕氏春秋·慎行论》:“子夏之晋,过卫, 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 ‘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 豕与亥 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 涉河也。’
由政府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大规模 的校书始自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 《汉书·艺文志》:“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 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 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伎”。
第二节 书籍校勘的重要性及校书的依据
一、书籍校勘的重要性:
如《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郑玄 注云:“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 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宋代 毛居正《六经正误》怀疑“偏”字应该是 “徧”字之误。又如《礼记·王制》:“有虞 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库;夏后氏养 国老于东序, 养庶老于西序;┉┉养国老于 东郊,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而《北史·刘芳传》引做“虞庠在国之四郊”。

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

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

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浅谈关于浅析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方法随着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文献学研究的深入,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已经成为音乐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校勘学、目录学的定义、学科内容、方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音乐文献学校勘学、目录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校勘学的定义校勘学,是指根据文献的演变、流传和整理,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的学问,是一项重要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也是一项必要的后勤工作。

校勘学为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音乐学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文献支援,帮助人们从多角度全面了解和认识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

而在音乐领域中,校勘学主要是指校勘音乐古籍和文献的过程。

音乐古籍是指音乐相关的古代书籍资料。

校勘音乐古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可以从古代书籍、文献中找到有关音乐的内容;其次可以将音乐古籍按时间和种类进行分类,并进行整理和比较;最后就是通过对音乐古籍的比较、补充和校勘,逐渐改进音乐史学和音乐教育,并加深人们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二、目录学的定义目录学是指对图书文献进行分类、标引、编制目录、撰写附注和书目以及形成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科学。

通过目录学可以帮助读者查阅图书文献、查找相关资料,并为读者提供标准化服务,提高文献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在音乐领域中,目录学主要是指对音乐文献进行分类、标引和编写音乐目录等方式进行研究和整理,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工作。

三、校勘学与目录学的学科内容校勘学和目录学的学科内容相辅相成,有许多共通之处。

在音乐文献的研究中,校勘学和目录学的学科内容是相互结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音乐文献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达到协同发力的效果。

校勘学和目录学的主要学科内容包括:1、校勘音乐古籍:校勘音乐古籍主要就是找出古籍中有关音乐的内容,包括音乐的历史、音乐理论、音乐表演等。

同时,还要进行音乐文献的比较、补充、整理和校勘,以便更好地了解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历史。

古书的校勘(一)

古书的校勘(一)

第5讲古书的校勘(一)一、校勘及其历史校勘亦称校雠,刘向《别录》:“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若冤家相对,故曰雠也。

”据此,校勘就是利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及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恢复原文的真貌。

达到“以贾还贾,以孔还孔,以陆还陆,以杜还杜,,以郑还郑”的目的的学科。

校勘是进行训诂的第一步工作,是传统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唐代以前,没有雕版印刷,全靠手抄行世。

这些手抄本,文字带有错讹、衍脱,加上抄书的人水平不等。

其所用的本子也时有差异,这都需要校订。

晚唐以后,发明了雕版印刷,紧随着也就出现了版本问题。

版本不同,难免就有文字方面的讹误、衍脱等毛病出现。

加上古代学术各有流派,师承不同,虽然同说一经,文字亦有不同。

其章节断句,往往有异。

东汉以后,以注附经,又出现了经注混淆的现象,或注误入经中,或经混入注中,这些都需要分清楚,否则古代文献就无法理解。

校勘之学,由来已久,春秋是校勘学的源头。

孔子删定《诗》《书》《易》《礼》《春秋》,据《国语·鲁语》记载:周宣王时,孔子七世祖宋正考父任周室大夫,于周太师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

后来孔子对《诗》、《书》、《礼》、《乐》进行“删”、“定”,也就是对先秦典籍进行校勘、整理。

据《公羊传》载:孔子的学生子夏长于校勘。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但是这时的校勘是偶一为之。

不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校勘活动。

但这时的校勘是偶一为之,不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

真正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校书活动是从汉代开始的。

汉初,图书散乱,高祖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

”(《汉书·高帝纪》)这里面就有校勘古代文献的内容。

汉皇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于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校经书、注经书的活动。

第十三章校勘学

第十三章校勘学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 也作“ 。《玉篇》:“ 玉篇》: 削也、定也、 除也。 可见, 刊有“削除覆定”之义。 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 古制》: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 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错误时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 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勘”有 改正文字之义。 改正文字之义。 合用, 勘校” 校勘”。《魏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魏 崔光传》: 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 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勘校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 》:“ 另如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学士谙究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全梁文 全梁文》 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全梁文》卷 27) 27) 可见, 勘校” 校勘” 可见, “勘校”或“校勘”都有发现并改正文献中的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错误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校勘等同于校对。
王念孙认为, 王念孙认为,“筐”、“蓬”均是“筳” 均是“ 字之误。 读若“ ,《尔雅 尔雅》: 字之误。筳读若“庭”、“挺”,《尔雅》: 直也。 考工记·弓人 弓人》 “庭,直也。”《考工记 弓人》注:“挺,直 小簪形直,因此称为“ 柱与筳 也。”小簪形直,因此称为“筳”。柱与筳,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 大小不同,而其形皆直,故类举之。此言大材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 不可小用,小材不可大用,故柱可以持屋,而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不可以摘齿;小簪可以摘齿,而不可以持屋。 字隶书或作“ 相似, “筳”字隶书或作“莛”,与“蓬”相似, 草书亦相似,故误“ “筐”与“筳”草书亦相似,故误“筳”为 “筐”、“蓬”。 又如, 诗经·硕鼠》:“誓将去女, 硕鼠》: 又如,《诗经 硕鼠》:“誓将去女,适彼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韩诗外传》 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 引作: 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 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 得我所。 得我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勘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开课的目的设想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考书:《校勘学释例》陈垣中华书局1959年版、上海书店1997年版《校雠广义•校勘编》程千帆、徐有富齐鲁书社1998年版《斠雠学》王叔珉中华书局2007年版《读书杂志》[清]王念孙版本不限其他:《古籍点校疑误汇录》,1-6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中华书局1984-2002;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清俞樾《群经平义》、《诸子平义》、《古书疑义举例》于鬯《香草校书》课程进度安排:一、二章共3次,第三章2次,第四章3次,第五章4次,第六、第七章各1次,第八章自学。

成绩计算方式: 作业及讨论占40%,期末考试60%。

第一章绪论分三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二、校勘与校勘学;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

一、什么是校勘?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1、校勘(1)字义:校勘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本义为比较审定。

《说文》:“校,木囚也。

”刘师培:“校,训木母。

母字或误为‘田’,今本‘囚’,并非,本横木之称。

校雠本字,盖当作‘榷’,《说文》‘榷,敲击也’,《广雅·释诂》‘榷,击也’,古籍之文,凡义涉比核穷究者,恒以‘击’义引申,并旁击深捭,以期核实也。

隺、交同部,故假校为榷,较为校别,作较亦同,是犹榷辜或作较辜,扬榷或作扬校也。

”王叔岷《斠雠学》:“校雠之字盖当作‘斠’,《说文》‘平斗量也’,段注‘月令,角斗甬,正全槩。

郑注:角、正,皆谓之平也。

’角者,斠之假借字,今俗谓之校,音如教。

因书有校雠字作此者。

……校、榷、较诸字,与校雠之义无涉,虽皆可用,实假借字也。

”勘,“校”的近义词,词义侧重在“审查核定”《说文》“勘,校也。

”《玉篇》“勘,覆定也”。

古代审案、考察灾情、核对印符等,都可以叫“勘”。

校勘作为双音词,可能产生于六朝时期,最初并不专指比较审定书籍的异文,往往指审核记载、评定其是否与事实或制度相符。

南朝宋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宜选史传博士谙究流品者为左民郎、左民尚书,专供校勘。

”唐《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谥,执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录行状,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奏闻。

”到唐宋时期,也用于对古籍文字的正误真伪的比较审定。

宋欧阳修《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群书,见有八十余篇,然多错乱重复。

又有民间应募献书者献三十余篇,其间数篇在八十篇外,乃知董生之书流散不全矣。

方俟校勘而予得罪彝陵。

”这个时期,其他意义上也还有所使用,并非专指。

吴缜《新唐书纠谬》:“盖成书之初其失有八:……八曰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容。

……何谓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容?方新书之来上也,朝廷付裴煜、陈荐、文同、吴申、钱藻使之校勘,夫以三百年一朝之史、而又修之几二十年,将以垂示万世,则朝廷之意岂徒然哉?若校勘者止于执卷唱读,案文雠对,则是二三胥吏足办其事,何假文馆之士乎?然则朝廷委属之意重矣。

受其书而校勘者安可不思?必也讨论击难、刊削缮完,使成一家之书,乃称校勘之职。

而五人者曾不闻有所建明,但循故袭常,惟务喑嘿,致其间讹文谬事历历具存,自是之后遂颁之天下矣。

岂非校勘者不举校勘之职而惟务苟容欤?”到清代,这个词的使用仍然相当含混。

《四库全书》纂修、缮写过程中的一些诏旨中,既包含订正古书传写过程中的文字讹误、篇章错乱,也包含对违碍文字的审查删改、误写庙讳的纠正,以及新写本的校对。

自乾嘉以来,在学术发展中,“校勘“作为古文献学一个单独门类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校勘”术语化的完成,大约在近代。

(2)校勘学所研究的校勘,是古籍的校勘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其文字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通称校勘。

与此相对,现代的、今人的著作因原稿尚存或作者在世,通常不存在校勘问题。

另一方面,这门学科实际上是“中国古籍校勘学”,日本、韩国称之为“汉籍校勘学”。

欧美“textual criticism”——“文献批评学”,与之有相近之处,而不尽相同。

2、为什么古籍需要校勘?古谚云“书三写,鱼成鲁,虚(帝)成虎。

”乕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芋也’,乃为‘羊也’。

人馈羊肉,答书云‘损惠蹲鸱’。

举朝惊骇,不解事义。

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聊斋志异》卷四《驱怪》篇末“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竄者雄’,此非空言也。

假令翻被狂喊之后隐其所骇惧而公然以怪之遁为己能,天下必将谓徐生真神人不可及。

”(上海古籍出版社会校会注会评本)两个误字,多种异文:C A B D↓C A1 B1 D↓↓C A2 B2D C1 A1 B1 D1[宋]范镇《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公家藏书三万卷,日集子孙讨论繙绎,以为娱乐。

”繙绎——翻绎翻绎——翻绎——译?古籍校勘的必要性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古籍历时久远,多经损失散亡,特别是先秦古籍,经历了秦火、战乱,往往残缺错乱,不经整理,无法阅读;二是古籍流传中因传抄刊刻,展转致误;*水、火、战乱、使用磨损等造成古书残缺漫漶及相关传写之误。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抄本,“笑杀徐妃半面妆”,“妃”字缺,朱笔补小字“如”。

*传抄中的疏忽、为方便书写而简化、书体演变、形近音近,也会带来传写讹脱。

宋玉《高唐赋》“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李善注“一本作子当千年万世遨游”。

“当年”乃“尚羊”,即“徜徉”,古书或作“常羊”。

羊、年草书形近而误。

三是后人对古籍任意增删改乙,造成错乱。

包括:有意识的改订、编录者擅断臆改、无知妄改、任意删改等。

*出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宋黄公度《知稼翁集》卷上:《春日怀王庆长》:“敌骑潜沙碛,关河息战场。

”“敌骑潜沙碛,关河息战场。

”胡虏《秋兴三首之一》:“朔野玄黄多战骨,江湖风雨一蓑衣。

”“朔野玄黄多战骨,江湖风雨一蓑衣。

”胡虏乾坤《和龚实之闻戎人败盟》:“请缨未快终军志,置火须燃董卓脐。

”《和龚实之闻戎人败盟》:虏“请缨未快终军志,置火须燃董卓脐。

”系单于颈岳珂《桯史》卷一“艺祖禁谶书”:“唐李淳风作《推背图》,五季之乱,王侯崛起,人有倖心,故其学益炽。

开口张弓之谶,吴越至以遍名其子,而不知兆昭武基命之烈也。

宋兴受命之符,尤为著明。

艺祖即位,始诏禁谶书,惧其惑名智以繁刑辟。

然图传已百年,民间多有藏本,不复可收拾,有司患之。

一日,赵韩王以开封具狱奏,因言犯者至众,不可胜诛。

上曰:‘不必多禁,正当混之耳’,乃命取旧本,自己验之外,皆紊其次而杂书之,凡为百本,使与存者并行。

于是传者懵其先后,莫知其孰伪;间有存者,不复验,亦弃弗藏矣。

”*学者以己意改,为后人所沿袭这种改动有时会高出原稿,所以后人更乐于接受。

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早期记载及版本多作“望”。

*因失解而妄改看上去通俗易懂,有时也会长期流传。

《晋书•阮瞻传》:“举止灼然,见司徒王戎,……戎嗟叹良久,即命辟之。

”“止”字衍。

*错上加错发现错误,但不得其真正。

二、校勘与校勘学校勘——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收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审定其中的正误,在最大限度上恢复古书原貌的工作。

校勘学,以古籍校勘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科学。

其内容是校勘的性质、特点、范畴、一般规律和方法。

常见误区有三:1、研究古籍;2、研究古书中的错字错句;3、研究古籍校勘的通例。

校勘通例:对古书在长期流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的致误原因、错误类别的归纳。

虽然古书中的每一处错误都是具体的,但其中总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规律,加以总结,说明产生这些同类现象的一般条件、即产生同类错误的一般原因,用简单的术语概括起来,就是校勘通例。

校勘与校勘学的关系校勘学是在校勘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理论源于实践,又为具体实践提供指导。

学习校勘学的目的、意义课程特点三、与校勘相关的几个概念不是校勘学专用名词,而是近义词辨析。

1、校勘与校对(略)2、校勘与校读3、校勘与校雠2、校勘与校读校读,意思与“点校”接近,但实际涵义除定句读之外,还包括弄清全书的思想内容,因此涉及错字错句等的发现、分析、判断,但整体工作原则上通常强调文义,重在把全书的内容弄懂弄通。

胡朴安《古书校读法》序言:“古书之真有二,一版本之真,一著作者之真。

略言之,前者谓之校,后者谓之读。

”校读古书包括:1、通训诂;2、定句度;3、征故实;4、校异同;5、定羡夺;6、辨声假;7、正错误;8、援旁证;9辑佚文;10、稽篇目。

可分四类:3,名物之学;2,章句之学;1、6,训诂之学;4、5、7、8、9、10,与校勘有关。

3、校勘与校雠“校雠”,是与校勘相关的最古老、使用最经常、概念也最接近的一个词。

在一定意义上,它是校勘的同义词。

对这个词的把握,可注意以下几点:1)“校”、“雠”分开来讲,各有特指。

是比勘同书不同文本的两种工作方式。

*教材“校雠的一个含义是校对”——校雠作为双音词,始见于《别录》,并由此基本定型,作为一个有相对固定概念的词汇被反复使用。

2)概念上的发展*其含义包括校勘而不仅指校勘。

*随学术的发展,这个概念的重心又有所偏移。

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讨论的主要是目录学方面的东西,涉及图书搜求,而不涉及校勘。

清代章学诚《校雠通义》进一步说明“校雠”是一种以学术源流为主要着眼点的、对古籍作分类著录的整理工作——目录学。

*近代,“校雠学”作为一个学术科目出现,人们有意识地对这个概念做全面准确的界定。

清末范希曾《校雠杂述》——“古典文献学”。

*“校雠”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古文献学,狭义——校勘学或目录学。

*注意:校雠、校勘1、曾是同义词,也一直有人在这个意义上使用;2、实际含义有发展变化,今天已指两个不同学科(古文献学/校勘学)。

3、历史上,曾指古文献学的另一个分支——目录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