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较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创设提问的机遇使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会问,创设提问的悬念使学生善问三方面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问题是思想的火花,能够发现问题,就是一种创造的萌芽。当前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品质,而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教学,其实就是学生再创造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能初步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会用科学的思想认识事物、分析问题,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习:动手实践,动脑探究,动口创新,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探索问题,那学生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如何把握住关键,从“问”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提问的机遇,使学生敢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学生好奇心强,求之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都想问个“为什么”,甚至展示“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蕴发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否得到

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提问题的氛围和机遇。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心里,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质疑,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例如,教学“圆锥体积”时,很多老师都会采用自己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的方法,学生是记住公式,也能够套公式计算,但这种方法太陈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动机,抹杀了学生跃跃欲试,亲自动手的求知欲望。而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论断时,首先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为12个小组,给每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第一至六组所用的圆锥是等底等高,其他六组是不等底等高的),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需要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或不等高的情况,很快就有了实验的结果:第一至六小组得出相同的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往圆柱内倒入3次就装满。而另外六个小组却提出反对意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产生疑问,老师乘机点拨,让他们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通过再一次的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学生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在愉快的学习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会问

学生能问不等于会问,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不切主题,这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充分挖掘的智力因素,引导学

生开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训练,使他们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培养他们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如:“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教学中,我问学生:能否用刚学到的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很快判断出可用正反比

例解答。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还有没有其他解法?看谁的解法最佳?有学生认为:12÷(1.5÷3)=24(天)。在这基础上,在启发学生,这种解法根据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解题思路怎样?之后3÷1.5×12=24(天)的解法出现了,紧接着,有的组用倍比法计算出来:3×(12÷1.5)=24(天)。最令人高兴的是,学生能用3÷(1.5÷12)=24(天)解出来,说明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是清晰的。学生参与讨论,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解题思路开阔了,敢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充分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三、创设提问的悬念,使学生善问

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不要重复别人解题的老路,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反思常规解题方法,另辟蹊径。而且还要让学生养成“从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悬念,让学生学会捕捉“问”的契机,养成“爱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要

真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克隆”式教学,我们必须还给孩子们一片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发展。我们应以“问”为燃点,擦亮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他们的小宇宙里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