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_明太宗实录_对建文帝形象的_省略_造_兼论传统史学的曲笔与直书问题_谢贵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1期
(总第192期)
学 习 与 探 索
S t u d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N o .1,2011
S e r i a l .N o .192
试述《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描写与塑造
———兼论传统史学的曲笔与直书问题
谢 贵 安
a ,b
(武汉大学a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b .历史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明太宗实录》是以朱棣为传主的帝王专史,为了突出朱棣这个主角,该实录将他的对手建文皇帝塑造成反派配角,对其形象进行了有意的弱化、矮化和丑化,将建文帝描写和塑造成僭伪者和昏君的形象,经常受到朱棣感召的被动形象,以及听任“奸臣”摆布的庸君形象。对建文帝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实录修纂具有主观性的一面。然而,该实录在记载建文事迹时,在不太敏感的内容上也保持了据实直书,也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关键词:《明实录》;建文帝;形象塑造;传统史学;史学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K 248;K 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 (2011)01-0219-04
① 《太宗实录》始修于仁宗洪熙朝,但仁宗即位不足一年即崩,由宣宗及其史臣继续纂修而成。参见谢贵安《明实录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收稿日期:2010-07-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实录修撰与中国传统史学流变”成果之一(06J J D 770020)
作者简介:谢贵安(1962—),男,湖北襄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明清史与中国史学史研究。
关于《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塑造,未见前人有过直接的论述,但在明朝史事的考实和史书的介绍中,仍有一些学者涉及《太宗实录》对建文帝的丑化问题,如黄云眉《明史考证》卷四《恭闵帝考证》[1]50、吴德义《建文史学编年考》[2]45等。本文则直接以《太宗实录》对建文帝形象的塑造为题进行探讨,可望对此问题作一集中而系统的研究,并进而探讨传统史学的曲笔与直书问题,以及史学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关系问题。
朱棣帝系抹杀建文帝的合法性,不为建文一朝修纂实录,建文帝的历史杂载于《太祖实录》与《太宗实录》的第1—9卷中。在《太祖实录》中,建文帝朱允炆的事迹基本上被淹没,甚少有直接的记述与载录,寥寥数处记载,又多有贬斥的微言在内。该录特地强调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次子,他的前面有“皇嫡长孙”雄英,但并不点明雄英与朱允炆的关系。在记载朱允炆时,特别强调他的“皇太子次子”身份(
《明太祖实录》卷一一六,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其实,雄英就是朱允炆的兄长,朱标“生子五,长雄英,次建文皇帝,次允熥,次允熞,次允熙”(
《明史》卷一一五《兴宗教廉皇帝传》)。雄英死后,朱允炆就是皇长孙:“◆◆皇帝讳允炆,字◆◆,太祖高皇帝嫡长孙。”(姜清:《姜氏秘史》卷一)《太祖实录》模糊雄英的身份,强调朱允炆“皇太子次子”身份,实际上是想淡化朱允炆依序继承的合法性。到了《太宗实录》中,1—9卷记载了朱棣的“靖难”过程,不能不面对“靖难”的对象皇帝朱允炆,于是该录的纂修者,将建文帝的形象塑造成朱棣扮演的“靖难”闹剧的反派配角,进行了弱化、矮化和丑化处理,反映出宣宗朝君主与史臣修史所持的鲜明的倾向性立场。①
一、将建文帝塑造为僭伪者和昏君的形象
《明太宗实录》将建文帝塑造成非法继承者和僭伪者的形象,以烘托朱棣靖难和登基顺天应人的正确和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的身份。
通过明朝创建者太祖朱元璋之口,强化皇太孙立非其人的印象。据《太宗实录》一载: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属意于上(指朱棣)。一日,召侍臣密语之曰:`太子薨,长孙弱不更事,主器必得人。朕欲建燕王为储贰,以承天下之重,庶几宗社有托。'翰林学士刘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长可继承矣。'太祖默然,是夜焚香祝于天曰:`后嗣相承,国祚延永,惟听于天耳。'遂立允炆为皇太孙。”然后,直接描写或暗示朱允炆是僭越者,是
阻挠朱棣合法继位矫诏篡位之人。《太宗实录》卷一载:“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大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又露骨地称:“乙酉,太祖崩。是夜即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踰月,始讣告诸王,且止毋奔丧。上闻讣哀毁几绝,日南向恸哭,而朝廷政事一委黄子澄、齐泰二人,擅权怙势,同为蒙蔽,政事悉自己出,变更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诸王矣。”
《明太宗实录》还将建文帝描述成昏君的形象。《太宗实录》卷一★载: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当剪除周王等诸藩后,“自是朝廷日益骄纵,简宗庙之礼,兴土木之役,遣宦者四出,选女子充后宫,媚悦妇人,嬖幸者恣其所好,穷奢极侈,亵衣皆饰珠绣,荒淫酒色,昼夜无度,临朝之际,精神昏眩。百官奏事,唯唯而已。宫中起大觉殿于内,置轮藏而敬礼桑门,出公主与尼为徒。倚信阉竖,与决大事,进退大臣,参掌兵马,皆得专之。凌辱衣冠,虐害良善,纪纲坏乱,嗟怨盈路,灾异叠见,恬不自省。新宫初成,妖怪数出,起而索之,寂无所有,亦不介意。”这些昏君形象的描述是否符合事实呢?黄云眉引《明史》卷四《恭闵帝纪》“诏行三年丧。群臣请以日易月。帝曰:`朕非效古人亮阴不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绖,食则饣亶粥,郊社宗庙如常礼。'遂命定仪以进”,然后指出:“举此以例他事,《实录》之矫诬亦何疑!”证明《太宗实录》对建文帝的描述是故意抹黑。该实录还利用“天人感应”观念,极力将朱允炆的行为与天变联系起来,说明建文帝之亡出于天意:“于是太阳无光,星辰紊度,彗扫军门,荧惑守心,飞蝗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疾疫,在在有之。文华殿、承天门及武库相继灾,君臣之间恬嬉自如。”(《明太宗实录》卷一,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宗实录》卷一★还指责建文帝“昏悖”: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成祖在告祀天地于南郊的祝文中,对建文帝进行了直接的诋毁:“允炆嗣登大位,崇信奸回,委政近侍,改更祖宪,戕害诸王,祸机之发将及于臣,臣不得已举兵清君侧之恶,以为万姓请命。允炆自弃于天,阖宫自焚。”在回奉天殿后所下的诏书中又指责建文帝:“少主以幼冲之姿,嗣守大业,秉心不顺,崇信奸回,改更成宪,戕害诸王,放黜师保,委政宦竖,淫佚无度,天变于上而不畏,地震于下而不惧,灾延承天而文其过,蝗飞蔽天而不脩德。”在书谕世子朱高炽时又攻击建文帝道:“建文君之过,彼盖生长富贵,不知太祖皇帝创业之难,肆情纵欲,又为奸臣所愚侮,戕害骨肉,昏悖如此,岂能久居天位者乎!”(《明太宗实录》卷一★,洪武三十五年七月壬午朔)还在卷一六所载永乐元年正月丙戌驳立太子一事中,敕称“允炆嗣位,几坠邦家”。以上的记载,是“成者王侯败者贼”的历史观指导下的惯常书法。
《明太宗实录》有时候通过对建文帝的政策进行攻击,来塑造其昏君形象,如在甘州中卫左所军张真的上疏中,指出:“昔太祖高皇帝选任智谋之将以制四夷,是以边境宁谥,宇内晏然。建文间杂以袭职幼官、膏粱子弟,不遵约束,数犯刑宪。今凉州卫幼官尤多素昧武略,而骄奢日纵,嗜酒贪淫,游猎为务,其于边事略不究心。”(《明太宗实录》卷一三,洪武三十五年十月丙子)
一般情况下,《太宗实录》用铺垫和对比的手法进行叙事,将建文帝塑造成庸懦的反派配角,来衬托主角朱棣的英明和伟大。
二、将建文帝塑造成被对手朱棣所感染的陪衬形象
《明太宗实录》还矮化建文帝,将之写成朱棣的反派配角,以突出后者的高大形象。
首先,《明太宗实录》故意借朱元璋之口,盛赞朱棣而贬低朱允炆。称太子薨后,太祖认为长孙弱不更事,打算立燕王为储贰,以承天下之重。当大臣反对改储后,太祖焚香祷告“惟听于天”,表现出不得已的心态。实录通过太祖一贬一褒的评价,将朱允炆写成了朱棣陪衬,以突出朱棣的正面形象。
其次,《明太宗实录》总是把建文帝写成被朱棣的陈情所感动的形象。该书卷一载:太祖崩后,建文君臣决定首先向燕王的同母弟周王橚动手,将他降为庶人。还特地让周王之兄燕王“议其罪”,当时朱棣“居丧守制,忧悒成疾,见敕惴惴不知所为”,于是写了一封十分感人的奏疏,请求建文帝宽宥,“其言恳恻深至”,结果是“建文君观之戚然”,将奏疏给齐泰和黄子澄看,并说:“事莫若且止。”(《明太宗实录》卷一,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乙酉)《太宗实录》卷八载,(建文)三年闰三月癸丑,朱棣兵至大名。朝廷派大理少卿薛嵓赍诏至燕军中。薛嵓受燕王之托,回来后劝道:“燕王语直而意诚,累千百言皆天理人心之正不能难也。其将士虽不及吾十一,而皆与王一心,父子不过焉。吾军虽众,然骄而懈,疎而寡谋,且诸将不和,未见有胜之道。今日之事,朝廷但当处之以道,不当以力。”结果,“建文君以语孝孺曰:`诚如嵓言,曲在朝廷。齐、黄误我矣。'”把建文帝塑造成燕王的应声虫。同卷又载,(建文)三年五月庚寅朔,朝廷将领吴杰、平安、盛庸俱发兵扰燕兵粮道。燕王遣指挥武胜等“奉书于朝”,结果建文帝再一次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