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校体育课程价值释义

(一)价值的哲学意义

关于价值的哲学意义,国内广泛接受的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使用价值”和“商品交换价值”的解释。对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界定,包括所谓的“主观需要说”、“客观属性说”和“主客关系说”三种观点。“主观需要说”认为“事物本身不具有价值,某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被人们所欲求、所爱好或者它令人快乐、令人感兴趣、令人满足。因而价值完全取决于或者说最终根源于人的需要”。[1]这种观点强调价值的主体地位,但是仅仅把价值视为主观需要的产物,而忽视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把价值的选择放在社会之外。“客观属性说”认为“价值是事物本身固有的物质,独立于我们是否欲望和享受评价它们,某物之被欲望是因为它有价值”。[2]这种观点把事物的功能和属性等同于价值,混淆了二者的关系,忽视了主体的存在。“主客关系说”则强调“价值是主客体相互关系中,客体的属性或功能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的客观关系。价值不是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客观关系存在”。[3]这样的阐述更贴近马克思的观点,揭示了价值的深刻本质,是从客观对对象的存在和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中理解价值。价值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实际运用,主体的内在尺度是价值的根本尺度,客体和主体的一致性程度是价值的基本标志。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客体对主体就有价值,而且满足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用主客体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容来规定价值本质,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实践论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

(二)体育课程的价值

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与学生和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4]学校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在价值上有“同”也有“异”。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体育课程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要起着关键作用。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课程同数理化等课程一样,应该而且必须具备课程所具备的所有元素,这表现在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同”的方面。但体育课程又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体育课是以运动为媒介,以生理、心理的活动状态,运动技术练习、身体练习,教学比赛,娱乐、游戏、健康为内容的教育活动。体育课的功能远远超出一门课的范围,因而被列为“三育”之一,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对体育课程下过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人的生成为终极目的,以增强学生的健康为直接目的的一系列体育的知识内容文件和活动以及由此而不断创新的意义结构。”[5]该定义从系统论角度强调了课程的整体性以及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三)体育课程价值生成的基础及实现的动力

体育课程是以“人”的生成为终极目的,那么界定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就必须从课程对主体的“意义”、“需要”,主体的“接受”、“满足”出发。新课程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维度描述了体育课程价值。即新课程所具有的性质和功

能通过体育教学实践使学生需要得到满足,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协调发展,具有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和掌握从事体育锻炼的技能和方法。新课程的价值体现了重视知识技能传授、重视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重视情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价值生成和实现受诸多因素影响,因为体育课程不是独立于学生的纯粹的客观存在,也不是学生靠自我力量就能实现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孤立的主体或客体都不存在“价值”这种属性。影响体育课程价值生成和实现的因素,一是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择是否科学,与学生的需要是否一致;二是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以及确立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三是与体育课程配套的政策、设施是否齐备。新的体育课程提出了全新的目标体系,课程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学生需要和被满足的程度,归根到底在于体育课程对学生“有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的载体,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相互作用是学校体育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需要和满足的不断实现是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实现的内在动力,体育课程内容、教学各环节科学、规范有序是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的重要保证。

二、我国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历史追溯

(一)体育课程价值的选择

价值选择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是主体为满足需要以及社会诸多因素,通过价值主体分析比较和评价,从客体对主体可能产生的不同价值中选择最佳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效果的活动过程。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是在理论研究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目标体系,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改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他们代表社会主体,从有利于国家民族发展,也包含了从学生的发展的视角选择价值目标,而学生个人则是从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的视角去选择和确立价值目标,这两种选择有差别和不同。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把关注点从社会、学科转向关怀学生和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在价值选择上的一致性。

(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演进

价值取向的产生源于某种需要,其现实性是主体需要的满足,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实践活动,表现出特有的规范、凝聚和定向功能。“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和特定的价值方向。”[6]根据上述观点我们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概括为,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总看法和认识,是对体育课程价值的抉择倾向。学校体育课程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否满足学生需要,必须经过“面对价值的选择”或“提供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引进了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强调国家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该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学校体育课程价值,以提高学生体质、传授运动技能、保家卫国、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取向,构建了“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学校体育课程模式。“文革”期间体育课程“变异”,用军训生产劳动代替体育课程,体育有名无实,违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规律。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突出社会本位,强调体育课

程的工具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需要,也严重影响了体育学科的自身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学校体育课程以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本位”价值取向。“学科本位”价值取向是把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课程选择的依据,学科本位成为体育课程发展的强大动力,也促进了体育学科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学科本位”对社会需要考虑的较少,社会需要没有真正纳入到课程设计者的视野。

(三)回归教育的价值取向

2001年实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价值取向上实现了一次重大转变,提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理论到实践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进行全面的革新,突显了体育课程从课程向人文关怀、学生的需要和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了体育课程向人的发展回归和教育的本质要求。学校体育课程的目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发展就是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社会的人,人是社会的主体,因此不能离开社会需要去强调人的发展。同样也不能离开人的发展去谈社会的需要,个体的发展会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人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且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特别是从社会需要的宏观层面认识并推动人的发展是课程价值的新理念。

体育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和技术元素,在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就要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体育课程的科学知识、运动技能是课程价值的基石,动摇这一基石,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作为课程的存在也就失去了合理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强调人对内在的意识观念的取向和追求,它的实质是对人的价值肯定,以人的本身发展为中心目标,培养一种从人自身的角度所形成的对体育课程的理解和情感,新的体育课程不仅满足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发展需要,而且精神层面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自我培育、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生命本性。

三、体育课程价值选择的冲突

(一)价值客体功能的流失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在困扰着人们,如体育课程要不要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过程要不要以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技能为主?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和教学的规律,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一段时间里,有一些人否定传教式教学方法,提出“淡化运动技术教学”,不要身体锻炼和运动负荷,不要严格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系统规范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没有要求和约束,也没有权威和主导性,用“体验代替知识”,用“生活代替科学”,用“玩、乐”取代传授。于是,“各种类似活报剧的体育教学粉磨登场;充斥着幼稚化的游戏内容登堂入室,不属于体育内容的多米诺和魔术乘机而入,扁担、南瓜、玉米、豆芽等荒诞道具在体育教学中鱼目混珠。”[7]这样做实质上否认了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轻知识和技能”,过分强调感悟、体验、情感。体育课程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