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的研究对策 安乡一中 龚德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朋友
——浅谈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的研究对策
德清县筏头中心学校陈慧芳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已经日益突显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弱势人群,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针对班中一个单亲孩子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措施及做法,努力改变这个单亲孩子的行为与认知,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为建设和谐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单亲家庭单亲孩子自信和谐
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全国有上千万的单亲孩子,并且每年以50到60万的数量递增。单亲孩子多表现出孤僻、抑郁、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和心理特征。不专注学业,打架斗殴,甚至有暴力倾向等行为特点,犯罪率更是高达40%。瑞典有一项近10年之久的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高两倍以上,而且更容易染上酗酒和吸毒的恶习。此外,还时常发生自残和自杀等行为。
逐渐增多的单亲孩子和单亲家庭,已经日益突显为社会上又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帮助这部分弱势人群,成为目前急需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我针对班中一个单亲孩子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措施及做法,努力改变这个单亲孩子的行为与认知,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为建设和谐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阶段——广泛接触并进一步深入调查了解单亲学生,对单亲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和研究。
通过多次家访以及对孩子的广泛接触,我基本掌握了有关宣××平日的行为表现、家庭情况,发现这个单亲孩子的异常心理及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孤僻、任性、自卑与敏感。二、逆反、撒谎、好斗和报复。三、意志薄弱,成绩下降,厌学、逃学。四、自由散慢,不思进取,破罐破摔。
对此,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其一,孩子的孤独感,缺少积极性情感和对他人的信任。父母的离异,使他在心灵深处感到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尤其是这两年来,母亲一直没来探视过他(但就算母亲来探视,父亲也不允许),而父亲对他又是不管不顾,两年来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抚养,形成了隔代教育。每当看到同伴们在父母面前撒娇时,他会更加感到心灵的痛楚,过早地领略了人间的痛苦。再加之周围同伴的耻笑,他害怕与人交往,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参与集体活动,不与同伴玩耍交流。甚至从仇视父母发展到了对社会的仇恨,才会有潜入他人家中大搞破坏的行为发生。日本犯罪心理学家森武夫说:“家庭是人个性的塑造场”,父母是子女个性形成的
首任和最重要的教师。无母的家庭,造成了孩子的情感障碍,形成了自我封闭。
其二,孩子的自卑感,匮乏自信心。家庭的破裂和解体,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不幸,造成了心灵上莫大的创伤。致使他丧失了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父母离异后,他失去了原来的校园(三年级第二学期由武康小学转入我校)。失去了以前的同学、玩伴,原来成绩就不够好的他越来越无法安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加上个别知情同学对他的耻笑,他甚至厌学、逃学、自暴自弃。回到家中,他再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没有了母亲,见不到父亲,享受不到人间的幸福和快乐。他只能听天由命。接受来自隔代的情感,爷爷奶奶的主观愿望是好的,而且非常尽职尽责。但是,爷爷病重,经常犯病,一直支撑着家庭的奶奶压力相当大。每当面对年幼的孩子,他们不够理解孩子的心理,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一味的严格要求使得孩子心生叛逆,以至犯下错误,面对犯错的孩子,恨铁不成钢时总会有打骂孩子的现象出现。这使得孩子更加自卑,心灰意冷。每每放学总是迟迟不肯回家。哪怕是奶奶已经为他预交了车费,他也宁可独自走回家去。面对有时来接他的爷爷奶奶,他总会远远躲开并逃走。
其三,孩子仇视社会,粗暴缺少冷静性。在这个不和睦的家庭中,从父母离
婚前的争吵,打闹,直到离婚后爷爷奶奶及父亲对母亲的指责、唾骂,使孩子产生了冷酷悲戚的心情,讨厌看到同学谈及父母对的幸福模样,认为这是老天爷的不公,他要破坏他认为不公平的现象。于是,在逃学的几天中,他来到了同学家(养鸭农户家)大搞破坏。
第二阶段——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为单亲孩子营造温暖快乐的环境,努力改变孩子的行为与认知。
针对以上调查了解与分析研究的情况,我确定对该生的辅导采取行为调整与认知调整相结合,教师指导和集体帮助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进行的综合指导方法。
一、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恰当的心理疏导。
1、无痕的关爱是打开孩子心锁的钥匙
宣××这种家庭背景的孩子往往敏感而自尊,如果很直接地关心反而会适得其反。于是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在不经意中给予他较多的关注,让他有种被人重视的感受。
例如:在上课时只要他比较认真,我就会说:“有些同学不认真听讲了,大家看看宣××,他这时听讲可专心了。”于是宣××坐得更直了。其它同学投向他的目光,让他有种自豪感。
又比如:偶尔一次大扫除中,他连续倒了三次垃圾,在结束时,我特地表扬了包括他在内的三位同学(其余两位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无形之中,他便有了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
就这样,我在仔细观察孩子的言行时,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与鼓励,不着痕迹的关爱渐渐打开了孩子的心锁。
2、平等的交流是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
根据宣××的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事,关心他、帮助他,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当他遇到困难时,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解决困难。在与他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这孩子非常依恋以前的家庭生活,他非常不喜欢现在这种孤单的生活,他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希望能和父母一起生活。逐渐地,孩子愿意与我交谈,把我当成了朋友。
3、细心的关怀是疏导不良情绪的关键。
宣××的情绪时有反复,一天早晨他到校很晚,而且头发零乱,无精打采的,下课后,我走到他身边说:“宣××,还没吃早饭吧?”他点了点头,我拉着他的手到小卖部去为他买了份早餐,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的心里难受极了,我对他说:“等一会儿回教室去认真上课,中午我们再聊聊天好吗?”他此时已恢复了精神,边走向教室边说好。
中午,宣××告诉我说他爸爸昨夜喝醉了,把他一顿狠打。我问他:“爸爸为什么打你?你有没有做错事情?”他告诉我说,昨天傍晚,他和班里另一个同学打球,由于玩得忘了时间,害怕回家受到责骂,便等到天黑溜回家,谁知……我对他说:“宣××,有关这件事情的情况,哪天我去跟你爸爸好好谈谈。但是,你也有责任,你昨天玩得晚了,有没有想过奶奶可能在等着你回家吃饭?有没有想过你迟迟不敢回家,奶奶和爸爸心里多着急,多担心?你是一个小男子汉,做事应该敢做敢当。回家晚了,敢于面对,讲清情况,千万不要选择逃避。”宣××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我补充说:“如果再碰到类似的事情,记住老师的话,逃避不是办法,要勇敢面对、努力解决。实在不行,你可以打电话给老师,老师愿意帮助你。”
二、教育班内学生,努力在班内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环境。
1、开展主题中队活动,引导每个孩子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
在一次自由组合小组活动的班队课前,我事先请科学老师让他帮忙整理器材为由,把他支走。然后,我在班内不提宣××的名字而给全班讲了他的不幸遭遇,班上的同学都纷纷叹息,表示自己一定会帮助他。此时,我说:“咱们班的宣××就是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孩子。他经历了那么多不快乐的事,还这么坚强,但我发现你们不怎么跟他玩,甚至有的同学还取笑他呢?”很多孩子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接着说:“等一下搞活动时,我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手来,邀请宣××参加你们这组的活动。”等他回来时,同学们都争着邀请他,这次活动课上,宣××成了班上同学的焦点,他也因为同学的友好而激动得脸红红的。事后,我与他谈起这堂课,他告诉我这是他最开心的一堂课了。
此外,班里还陆续开展了“找优点”、“理解万岁”、“602——我们共同的家”等一系列主题中队活动。班里的孩子也越来越懂得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了,宣××也在班里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来自同学们的关爱,性格也开朗多了,自信多了。
2、平时鼓励班内同学,引导他们与他同玩耍、同学习、同交流。
鼓励班上的同学与他多交往,在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当他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为他排忧解难。鼓励他多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
宣××渐渐地融入了班集体,在课内外,他不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而是表现出积极的参与状态。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引导孩子树立自信,让阳光充满孩子心田的每一个角落。
1、我前后数十次进行家访,与家长(孩子的父亲与爷爷奶奶)展开推心置腹的交谈,劝说他们调整心态,做到以下几点:
①夫妻尽释前嫌,不冷漠,敌视对方,允许孩子的妈妈探视孩子。孩子是双方共同的,孩子的教育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只有平静商谈教育孩子的事,才能使孩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