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康复(概述)
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

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
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手部受伤或手术后进行的康复训练,旨在恢复手部功能和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早期康复:术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按摩、冷热敷、疼痛缓解技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减轻肿胀、疼痛和瘀伤,并促进血液循环。
2. 动态稳定训练:通过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手指伸展和屈曲、手腕运动等,来增强手部肌肉和韧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 功能恢复训练:进行一些与日常活动相关的功能恢复训练,如拿取小物件、握力练习、多指协调等,以恢复手部功能。
4. 指导正确使用手:康复师会教授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手部,如如何握笔、拿餐具等。
这有助于患者恢复到以前的书写、进食等日常活动中。
5. 使用辅助器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器具,如手指支撑器、手腕支撑器等,来辅助康复训练。
6. 康复锻炼的维持: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以保持手部功能的恢复和稳定。
患者应按照康复师的建议进行定期的维持性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手外伤术后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应根据
患者的伤情和手部功能状况来确定,并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及早开始康复训练,并按照康复师的建议进行,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医学)手外伤康复宣讲培训

手外伤康复的注意事项
1 遵循医嘱
按照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康复治疗,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注意饮食
饮食对手部康复也很重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避免影响康复的不良饮食习惯。
3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和评估手部康复进展,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治疗方案。
康复医学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
专业设备
康复医学提供各种专业设备, 如矫形器、康复器械等,促进 手部康复。
手外伤康复宣讲培训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手外伤康复的重要性,包括分类和常见原因、 基本原则、常用方法和技术、注意事项,以及康复医学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 用。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精彩的旅程吧!
手外伤康复的分类和常见原因
骨折和脱位
手部骨折和脱位是最常见 的手外伤形式,常见原因 包括意外事故、运动伤害 等。
物理治疗
康复医学的物理治疗帮助患者 通过运动和练习,增强手部功 能和肌肉力量。
手部治疗
康复医学的手部治疗针对手部 特定问题,通过手动技术和康 复手段进行。
总结和展望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深入了解了手外伤康复的重要性、分类和常见原因、基 本原则、常用方法和技术、注意事项,以及康复医学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 希望你对手外伤康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软组织损伤
手部的软组织损伤包括扭 伤、肌腱炎等,常见原因 包括过度使用手部、姿势 不良等。
感染和疾病
手部感染和疾病,如化脓 性皮肤炎、风湿性关节炎 等,也是手外伤的常见原 因之一。
手外伤康复的基本原则
1 保护与休息
在康复过程中,保护手部受伤区域并给予充分休息至关重要。
2 温热与冷敷
通过温热与冷敷的交替使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过程。
手外伤康复诊疗规范

手外伤康复诊疗规范【概述】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临床表现】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或)功能障碍。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辅助检查】(一)常规检查1.血尿便常规;2.常规血液检查、生化检查;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可选择检查(有适应症并经副主任医师以上批准)1.神经电生理检查适应症:适用于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的手外伤患者。
2.肺功能检查。
3.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康复评定】1.躯体功能评定握力评定、捏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感觉评定、反射评定、协调性评定、植物神经功能评定。
2.精神心理评定、人格评定、情绪评定等。
【康复治疗常规】1.物理治疗常规(1)运动治疗:手外伤患者早期主要以保持功能位、手部关节被动运动(含CPM)和主动运动训练为主,若未伴有肌腱损伤后的吻合术,早期还可进行肌肉肌腱的牵伸。
随着骨折和肌腱愈合程度的增加,则进行受限关节的关节松动术、手部肌肉的抗阻训练等,损伤神经者则需要进行感觉再训练。
(2)理疗:早期:止血、镇痛,防止水肿及控制感染的发生。
后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和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功能。
控制肿胀:冰敷法、压力疗法、超短波疗法、磁疗法;控制伤口感染:超短波疗法、紫外线疗法;缓解疼痛:TENS、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毫米波疗法、微波疗法、超声波疗法;增生性瘢痕处理: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蜡疗法。
手外伤康复护理课件

智能化康复设备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开发智能康复设备,实现个性化康复 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生物反馈与电生理技术
利用生物反馈和电生理技术,实时监 测患者康复状态,为医生提供科学依 据,实现精准康复。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患 者提供沉浸式的康复训练体验,提高 康复效果。
手外伤康复护理在社区和家庭的应用前景
社区康复中心
建立社区康复中心,为手 外伤患者提供便捷、专业 的康复服务,满足患者日 常康复需求。
家庭康复护理
推广家庭康复护理理念, 培训患者及家属掌握基本 康复技能,实现长期、持 续的康复护理。
远程康复指导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 程康复指导,让患者在家 也能得到专业医生的指导。
03
手外伤康复护理方法
物理疗法
冷敷与热敷
在受伤初期,使用冰敷收缩血 管,减少出血和肿胀;后期可 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
疼痛。
压迫包扎
通过加压包扎控制出血,并减 轻肿胀。
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手部抬高,以利于血 液回流,减轻肿胀。
运动疗法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 适当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功能恢复。
提高手外伤康复护理的普及率和效果
健康教育
加强手外伤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手外伤康复
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专业培训
加强康复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 高其技能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
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手外伤 康复护理事业的发展,提高其普及 率和效果。
感谢观 看
手外伤康复护理课 件
目 录
• 手外伤康复的重要性 • 手外伤康复护理方法 • 手外伤康复护理案例分析 • 手外伤康复护理的未来展望
康复医学课件:手外伤的康复(一)

康复医学课件:手外伤的康复(一)康复医学课件:手外伤的康复手部是人类身体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手部外伤时常发生。
通常的手部外伤包括断裂、挫伤和手指损伤等。
此时,患者应找到康复医学专家进行康复治疗,以便更快地恢复手部健康。
本篇文章将介绍康复医学课件中关于手外伤康复的内容。
1. 安全显眼的伤口包扎在手部外伤后,第一步就是尽快进行伤口包扎。
这对于减少出血和感染十分重要。
首先,清洁伤口并消毒,然后慢慢包扎。
注意敷料的材质应为亲水性纤维材质。
同时,在伤口不影响行动的情况下,应当采取固定措施,以便最大程度避免伤口再次受伤。
2. 康复训练在伤口愈合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通常是通过针对手指和手的运动,恢复手部的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
除手部外伤外,像腕部骨折等问题,也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帮助恢复活力。
3. 公司康复保健在一些工业企业中,由于劳动条件的特殊性质,手部损伤问题非常普遍,为此,企业应该开展手部康复保健计划。
课件建议在大型工业企业中,设立一些康复中心,供员工免费或者收费使用。
并且,企业还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教育他们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进行手部的运动和伸展,防止手部损伤的发生。
4. 应对常见的手部外伤在手部外伤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手指挫伤、骨折、脱臼等等。
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手指挫伤,常常采用的方法是热敷,而对于手骨折问题,则需要进行固定。
课件中提供了详细的治疗方法,供学生进行参考。
总之,掌握手部外伤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医学课件中有了这方面的详细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手部损伤的情况,并且为手部康复提供更好的保障。
通过常规的康复训练,我们可以迅速恢复手部健康,并且避免一些可能的并发症。
手外伤的康复课件

功能位: 手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很快地做出不同的动作 张手、握拳或捏物,便于手更好地发挥功能: 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外展对掌位,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 骨折固定和包扎固定伤手应尽可能使手处于功能位,否则将会影响手功能的恢复。
主动运动禁忌证: ① 严重创伤后的3~4天 ② 神经和肌膀修复术后3周 ③ 关节急性炎症 ④ 不稳定性骨折 ⑤ 手术后需要推迟的抗阻运动
(2) 附加运动 生理运动: 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运动,通常是主动运动。 如掌指关节的屈和伸、内收和外展 附加运动: 指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完 成的被动运动,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运动,通常自己不能主动完成,由他人或健侧肢体帮助完成。 如关节的分离、牵拉、相邻腕骨间的滑动
(四) 量诊 1、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主动及被动活动度 关节强直或畸形的角度 2、肢体周径的测量 肌肉萎缩、肿胀程度 双侧肢体同一水平的周径 3、肢体长度测量 远近部位找出两点标志并测量之间的距离 4.肢体体积的测量 萎缩、肿胀、水肿
2.控制伤口感染 (1) 超短波治疗 急性期: 无热量,对置法,10分钟/次,1次/日 慢性期: 微热量,对置法,10~15分钟/次,1次/日 (2) 紫外线疗法 早期急性阶段: 中心重叠照射法 伤口表面用超红斑量(20~30个生物剂量) 伤口周缘皮肤用红斑量(5~10个生物剂量) 伤口肉芽增生阶段: 小剂量可促进肉芽生长,l~2级红斑量
二、功能评定 (一)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总活动度(TAM)=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关节(PIP)远侧指间关节(DIP)主动屈曲角度之和减去主动伸直受限角度之和。 作为一种肌腱功能的评定的方法, 能比较全面的反应手指肌腱功能情况, 也可对比手术前后的主动、被动活动情况, 实用价值大。
手外伤康复培训护理课件

功能障碍
手部组织损伤可能导致握力减 弱、灵活性下降等。
心理影响
手外伤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生活质量下降
手部功能受限可能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
02 手外伤康复的重 要性
康复的定义与目标
定义
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因疾病或损伤导致身体功能受限的患者恢复或 提高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
在手外伤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康复 的主要目标是减轻肿胀、疼痛和炎症 反应,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康复 计划,不要自行更改或 停用康复治疗。
02
在康复过程中,要保持 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 绪,不要过度焦虑或沮 丧。
03
注意手部的保暖和保护 ,避免过度使用或受伤 。
冷热敷
根据需要采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 以缓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ຫໍສະໝຸດ 保护受伤部位固定制动
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制动,避免 不必要的活动和摩擦。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的手部运动和活动,以 免加重伤情。
注意保暖
注意保持手部的温暖,避免受到 寒冷刺激。
04 手外伤康复训练 的方法与技巧
关节活动度训练
总结词
通过被动、主动或辅助主动运动,增加手部关节的活 动范围,恢复手部功能。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的关心、理解和鼓励对患者 至关重要,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 实际帮助,促进患者康复。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亲友、同事、社会 组织等,能够为患者提供物质和精神 上的支持,减轻患者的负担。
06 手外伤康复的未 来展望与研究方 向
手外伤的康复

1. 治疗泥训练
2. 弹力带锻炼
65
(六)康复工程治疗
66
67
桡神经损伤 静力型 动力型伸腕伸指夹板
68
手外伤的中医康复疗法
1. 中药疗法 (1)中药口服疗法 (2)中药熏洗疗法 2.针灸疗法 3.推拿疗法
69
作业:在A4纸上画出屈肌腱分区与伸 肌腱分区
外观形态评定
❖上肢及手的完整性、运动和感觉情况、有无肿 胀、瘢痕、僵直、畸形等 ❖骨骼的了解需借助X线片 ❖软组织可用核磁共振评定
手的肿胀程度评定
运动功能评定
肌力测定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ROM 灵活性及协调性评定
28
肌力评定
29
v
a.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相捏 b.拇指与示、中指相捏 c.拇指与示指桡侧相捏
30
肌力评定
31
肌萎缩评定 手外伤后肌肉长时间失神经支配及骨折后长时间固定
等,可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检查时左右侧对比,评 定单块肌肉或肌群的萎缩程度。 评定记录方法按“-、+、++、+++、++++” 五级记录。 “-”正常。 “+”肌肉轻度萎缩,肌力无明显改变或略差(M4~ M5)。 “++”肌肉萎缩比较明显,只为健侧肌肉周径的1/2, 肌力减退但仍有功能(M3)。 “+++”肌肉萎缩超过健侧的1/2,肌力仅M1~M2 级,不能完成基本动作。 “++++”肌肉萎缩严重,皮包骨,功能完全丧失。 注意:此法对肌肉萎缩的评定必须与该肌肉的功能检 查相结合。
➢结构精巧,功能复杂 ➢在进行手功能评定时必须先熟知手的功能解剖特点
44
水肿
(一)防治并发症 1、水肿 2、瘢痕 3、挛缩
治疗方法: ①抬高患肢:使其高于心脏平面,同时将手固定在功能位
手外伤康复——精选推荐

手外伤康复定义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分类手外伤常为复合性损伤,手外伤常为复合性损伤,涉及手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关节、涉及手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关节、涉及手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骨、关节、神经、血管等。
神经、血管等。
通常分为骨折、肌腱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烧伤、断指再植等[1]。
临床表现1、开放性损伤:此类损伤常合并出血、疼痛、肿胀、畸形和(或)功能障碍。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损伤由于皮肤完整,而皮下组织在损伤后严重肿胀,容易导致皮肤将肿胀的软组织紧紧地勒住,使得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部分病人甚至会因此导致远端肢体或软组织的坏死。
或软组织的坏死。
临床处理原则(一)(一)手外伤可能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
但同时要注意手外手外伤可能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应首先抢救患者的生命。
但同时要注意手外伤的处理。
伤的处理。
(二)必须对伤员进行全面的病史分析,认真检查伤情,确定治疗方案。
(二)必须对伤员进行全面的病史分析,认真检查伤情,确定治疗方案。
(三)消灭创面,防治感染,修复重要的组织,保留手指的适当长度,早期活动伤手和在劳动中逐步使用伤手,是恢复伤手功能的关键。
在劳动中逐步使用伤手,是恢复伤手功能的关键。
根据损伤组织的不同,具体如下:根据损伤组织的不同,具体如下:1、甲下血肿、甲下血肿指端受挤压伤后。
组织内出血积聚于甲下时,称甲下血肿。
手外伤的康复 PPT

能力,纠正挛缩,控制疤痕等。 康复措施:主动活动与抗阻性活动,功能性作业
活动,模拟性工作训练等。
小结
❖ 1、手外伤康复的概述(定义、手的姿势与临 床特征)
❖ 2、手外伤康复评定(触诊、关节活动度、肌 力、感受、肢体体积、灵巧性与协调性)
❖ 3、手外伤康复治疗(手外伤常见问题处理、 肌腱修复术后与周围神经修复术后)
考虑题
❖ 1、手外伤康复的定义 ❖ 2、手的姿势 ❖ 3、手外伤的临床特征 ❖ 4、手外伤的触诊及感受评定 ❖ 5、手外伤水肿的处理 ❖ 6、手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 ❖ 7、正中神经损伤的康复处理
感谢您的聆听!
制动6周。 ❖ 掌骨骨折 制动6周。 ❖ 指骨骨折 制动4-6周。
康复治疗的原则
❖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促进骨折的愈合,制动 与保护骨折部位,并保持关节于功能位
❖ 减轻骨折部位的肿胀 抬高患肢,活动非制动 的关节,局部采纳冷疗等。
❖ 保持制动以外关节的活动能力 ❖ 渐进地恢复关节的活动度、肌力与手功能
1、配戴掌指关节阻挡 夹板, 预防环、小指 爪形指畸形
2、视觉代偿保护手尺 侧缘皮肤感受丧失区
3、神经无恢复(重建 内在肌功能手术)
桡神经损伤的康复处理
1、使用腕关节固定夹板, 维持腕关节、掌指关节 伸直、拇指外展位。
2、通过活动对肌肉训练, 如抓提与松弛动作
3、必要时施行伸腕、伸 拇、伸指功能重建手术。
手功能缺失
❖ 伤情严重、感染或初期 处理不当;或术后缺乏功 能锻炼,固定关节于非功 能位,均会导致手功能丧 失
临床特征
❖ 症状 有外伤史,疼痛、 肿胀、畸形。
❖ 体征 压扣痛、异常活 动或骨擦音,运动与感受 异常,肌萎缩、关节僵硬。
手外伤的康复课件

*后期:用超声波、音频电疗、蜡疗等,减轻
组织粘连和软化疤痕
手外伤的康复
36
康复治疗方法
❖制动
*修复组织断裂或骨折、关节脱位的再移位 *利于组织的愈合 *软组织的粘连和关节僵硬 *决定制动时间与范围 *几种组织损伤时,要全面考虑
手外伤的康复
37
康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
手外伤的康复
56
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康复活动程序
❖术后第四至第六周 除去石膏托(夹板的
动力性装置),让患者进行下列训练活动:①轻微 的主动屈曲手腕、手指的活动;②主动伸展掌指关 节和指间关节;③持续、大范围地被动屈曲手腕、 手指的活动;④在掌指关节充分屈曲的情况下,持 续、小心地被动伸展指间关节;⑤开始松动腕关节, 但注意在伸展腕部时,要保持手指屈曲;在伸展手 指时,要保持腕部的屈曲,不能同时伸展两处。在 练习间隙及夜间,需继续佩带石膏托,以确保安全。
手外伤的康复
61
伸肌腱损伤的康复治疗
手外伤的康复
62
概述
❖ 传统观点认为:
*无需采取特别的措施就可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事实上:
*虽发生粘连的机会及粘连的程度远不及屈肌腱修复术 *一旦发生粘连,同样影响手功能
近来研究证明:
*尤其是Ⅳ~Ⅶ区的损伤),早期进行有控制的活动,
不但可减轻或防止粘连,而且有助于瘢痕组织重新塑
*主动活动 *被动活动
生理性活动 附属活动
*助力性活动
手外伤的康复
38
并发症的治疗
❖ 肿胀 ❖ 疤痕与粘连 ❖ 挛缩 ❖ 感觉过敏 ❖ 感觉减退或消失
手外伤的康复
39
并发症的治疗
❖肿胀
手外伤的康复指导

手外伤的康复指导手骨折的康复一、第一阶段(0-3周):【障碍评定】(一)疼痛的程度与性质。
(二)肿胀的范围、程度、性质。
(三)伤口感染的程度与范围。
【康复目标】(一)伤口一期愈合。
(二)肿胀减轻。
(三)疼痛减轻。
(四)生活自理。
【康复措施】(一)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二)使邻近骨折部位的关节完全制动,但肌肉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练习。
(三)伤肢未固定的关节主动运动。
(四)健肢和躯干尽可能维持正常活动。
(五)行物理疗法,如超短波、微波、低频脉冲磁场、冰袋冷疗等。
(六)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提供辅助用具,教会单手技能。
二、第二阶段(4-6周):【障碍评定】(一)肿胀的程度、范围、性质。
(二)疼痛的程度与性质。
(三)畸形的原因,如骨折复位不良、神经麻痹。
(四)交感性营养障碍的表现,如灼性神经痛、肿胀、皮肤红、出汗等。
(五)愈合情况。
【康复目标】(一)肿胀与疼痛消失。
(二)预防畸形和僵硬。
(三)预防交感性营养障碍。
【康复措施】(一)可除去石膏,改夹板固定。
(二)每天可在一定时间内除去夹板,对损伤区附近关节进行轻柔按摩和辅助屈伸活动,促进主动运动。
(三)对疤痕和肿胀可应用弹性手套或压力衣治疗法。
(四)红外线照射。
三、第三阶段(7~12周):【障碍评定】(一)关节僵硬程度。
(二)肌腱粘连情况。
(三)肌肉萎缩的程度、性质。
(四)交感性营养障碍表现,如手肿胀发亮僵直、灼痛、皮肤红等。
【康复目标】(一)恢复关节活动度。
(二)增强肌力。
(三)增加手指灵活性。
(四)缓解疼痛,阻断恶性循环,抑制交感反射。
【康复措施】(一)进行温热治疗,如蜡疗、气泡浴、中药烫洗。
(二)利用各种手部器械进行主动训练。
(三)按摩和被动运动。
(四)超声波或音频电疗。
(五)行作业疗法,如应用治疗粘土、橡皮泥等训练,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六)行经皮电剌激疗法。
四、第四阶段(12周以后):【障碍评定]同第三阶段。
【康复目标】恢复工作能力。
【康复措施】(一)进行较强的主动活动、被动活动和抗阻力活动。
手外伤的康复治疗

手外伤的康复治疗手外伤是指由于各种意外所造成的手部损伤。
由于手部长期暴露于外部环境,受伤机会较多,手外伤发病几率占创伤总数的三分之一。
手外伤多为骨骼损伤与软组织损伤同时存在,许多患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组织损伤及手术等原因,可发生肿胀、粘连、瘢痕形成、挛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从而导致手部功能障碍!手的基本动作手的基本动作分为抓握和非抓握两类,抓握又分为精确性抓握和力量性抓握。
(1)精确抓握:如捏、拈、夹、撮等动作,必须有拇指、食指和中指相对的动作。
(2)力性抓握:如握、提、钩等动作,必须有手指屈曲动作,食指、中指起主要作用,紧握必须有无名指和小指参与。
(3)非抓握:如推、托、戳、搅、掀等动作,其特点是手指向外的动作。
手的姿势手的姿势有休息位和功能位。
休息位:手的休息位指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时的位置,呈半握拳姿势。
此时手的内在肌张力处于平衡状态,腕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远节指尖关节的桡侧,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呈半屈曲状态,其屈曲程度从食指到小指逐渐增加,在手损伤的诊断、畸形的矫正或是在肌腱修复手术时,都需要用“休息位”。
如下图所示:功能位:即手握茶杯的姿势,腕关节背屈30°,伴有约10°的尺侧倾斜,掌指关节屈曲30°~4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60°~80°,远端指间关节轻度屈曲约10°~15°。
手指分开,拇指表现外展对掌位,处于功能位时能使手发挥最大功能,故手受伤后手骨折,一般需将手固定在功能位置。
如下图所示:常见的康复问题1、运动功能障碍:手外伤后由于肿胀、粘连、瘢痕形成、肩手综合征等,导致肌肉萎缩、无力、关节僵硬等,常出现运动功能障碍;2、感觉功能障碍;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4、职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下降;5、心理障碍。
康复治疗方法手外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包括:预防和减轻肿胀,促进组织愈合,减轻疼痛,避免肌肉的误用、废用和过度使用,避免关节损害和损伤,预防畸形,提高手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手的灵巧性及协调能力,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手外伤的康复 (修改版)

手功能的一般评定
手的触诊
• • • • 温度 弹性和质地 血液循环 压痛
手的动诊
•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 主动与被动(active and passive)
手的量诊
• • • • 关节活动度-量角器 肢体周经-双测对比 肢体长度-双测对比 肢体体积-体积测量 仪,阿基米德定律
两点辨别试验
• 正常人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的两点区分试验 距离距离为2~3㎜,中节4~5㎜,近节为5~6㎜.
• 两点区分试验是神经修复后,常采用的检 查方法。两点辨别试验的距离越小,越接 近正常值范围,说明该神经的感觉恢复越 好。
Moberg拾物试验
• 检查用具有木盒,5种常用日常小物件,如钥 匙、硬币、火柴盒、茶杯、纽扣和秒表。 让病人在睁眼下,用手拣拾物品,并放入 木盒内,每次只能拣拾一件,用秒表记录 患者完成操作所花费的时间。然后,让患 者在闭眼下重复上述动作,并记录时间。 • 用来检查患者的拇指、示指、中指感觉或 正中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
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的检查
• MP、PIP、DIP • TAM=A (MPf+PIPf+DIPf)A (MPe+PIPe+DIPe) • TPM=P (MPf+PIPf+DIPf)P (MPe+PIPe+DIPe)
肢体体积测量
• 测量仪包括有一个排水口的大容器及量杯。 • 测量时,将肢体浸入容器中,容器中有水 平停止杆。使肢体进入容器中的一定位置。 排出的水从排水口流出。 • 用量杯测出排水的体积,即为肢体的体积。 • 测量双侧,进行对比。
二 手外伤的原因
• • • •
锐器伤 利器伤 钝器伤 挤压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肢体体积测量
27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 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 •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 复合感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实
体觉、材质辨别觉、重量觉
28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1.Semmes-Weinstein(赛姆斯-温斯坦)单纤维感觉测定器检查
Semmes-Weinstein单纤维感觉测定器是一种精细的触觉检查,测定从 轻触到深压的感觉。可客观地将触觉障碍分为5级,以评定触觉的障碍程 度和在康复过程中的变化。测定器由20根不同编号的尼龙单丝组成,最 细的是1.65号,单丝直径为0.064 mm,最粗的是6.65号,单丝直 径为1.143 mm。号码代表折弯单丝所需的力用10的对数取值。检查时 需要有一个安静无干扰的环境,受试者闭眼,只凭感觉回答知或不知, 10次中答对7次即为正确。
10
手的功能解剖
11
手的功能解剖
12
手的功能解剖
13
手的功能解剖
14
手的功能解剖
手的姿势
手的休息位 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 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处于相 对平衡状态下手的姿势。腕关节背伸 10°~15°,轻度尺偏;MP及PIP关节呈 半屈曲;从食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 曲越多。在手部损伤的诊断、畸形的 矫正或肌腱修复手术时,需要手的休 息位。
一块13cm×13cm的木板,上有9个孔, 孔的深度为1.3cm,孔与孔之间的距 离为3.2cm,每孔的直径为0.71cm, 插棒为9根长3.2cm,直径0.64cm的 圆柱体
利手:15-16秒 非利手比利手慢1.3秒
9孔插板试验
34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Jebson手功能测试(杰伯森) • 又称七项手功能测试 • 由7个小测验组成:
手的临床诊治
21
手外伤
手外伤的康复 评估
手
手功能
的
基本功能 整体功能
形
态
感觉
关节活 肌力 动度 协调性 灵巧性
23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一般评定:包括望诊、触诊、动诊和量诊四部分,可对手的 结构与功能变化有个总体的评价。 望诊包括皮肤的营养情况,色泽、纹理、有无瘢痕,有无
伤口.皮肤有无红肿、溃疡及窦道,手及手指有无畸形等。 触诊可以感觉皮肤的温度、弹性、软组织质地,以及检查
手的功能解剖
手的功能位 • 腕关节背伸10°~30°;拇指处于对掌位,拇指MP及IP关节微
屈;其它手指略微分开,MP关节、PIP和DIP关节微屈曲。 如手中握球姿势 • 手的功能位是保持侧副韧带尽量伸展,维持对指,避免短 缩后限制关节活动 • 手在功能位上可以进行不同的动作。
17
手外伤
手的临床诊治
掌指关节MP
腕掌关节CP
手的功能解剖
• 手前臂运动及感觉主要由尺神经、桡神经和正 中神经支配
M 正中神经 U 尺神经 R 桡神经
9
手的功能解剖
• 猿手:由正中神经损伤所致。 • 爪形手:由尺神经损伤所致,
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 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 关节屈曲畸形。 • 垂腕: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 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
评定标准分级: (1)正常轻触觉1.65~2.83。 (2)轻触觉减退3.22~3.61。 (3)保护性感觉减退4.31~4.56。 (4)保护性感觉丧失4.56~6.65。 (5)感觉完全丧失>6.65。
29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2.移动触觉 铅笔橡皮头在感觉正常区域轻压,并慢慢向指尖远 端移动,要求患者体会轻重刺激感觉的变化。 3.恒定触觉 首先用铅笔橡皮头在感觉正常区域施加作用力,然 后缓慢向远端移动,当刺激强度改变时注意患者反 应。 4.振动觉评定 使用30Hz音叉检查振动觉。为了避免桌子的影响, 医师轻轻举起患者患手,将音叉轻轻放置在患手手 掌近端,逐渐向远端移动,直到患者不能分辨振动 感为止。检查时需要让患者区分压力和振动。当患 者指尖能探测移动触觉和恒定触觉后,按相同方式 检查256Hz振动觉。通过对振动觉评定,反映周围 神经损伤后功能丧失或恢复程度。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5.两点辨别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 2PD) 人体任何部位皮肤都有分辨两个点的能力,但不同的部位,两点 之间的辨别距离不一样,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便难 以分辨两点。两点辨别觉是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感觉功能恢 复的一种定量检查。只有指尖能感受恒定触觉才能测试两 点辨别觉,两点辨别觉测定更能反映手功能是否完好。根据美国 手外科学会的标准,2PD的正常值与手功能的关系见下表。
32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手整体功能性测试:灵巧性、协调性
➢9孔插板试验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卡罗尔) ➢Jebson手功能测试(杰伯森) ➢Purdue钉板测试(普渡) ➢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innesota rate of
manipulation test, MRMT)
33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25
ROM评定标准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TAM=屈曲角度(MP+PIP+DIP)-伸直受限角度(MP+PIP+DIP) 优:TAM=260° 良:大于健侧的75% 中:大于健侧的50% 差:小于健侧的50%
肌力测试
1.MMT 2.握力、捏力检查: 手的握力; 拇指分别与示、中、环、小指的捏力; 拇指与示、中指同时的捏力; 拇指与示指桡侧的侧捏力
38
外伤的康复评估
明尼苏达操作等级测试(minnesota rate of manipulation test, MRMT) 此测试主要评估手部及上肢粗大活动的协调与灵活性。测试内 容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上肢和手部前伸放置物件、翻转物件、 拿起物件、单手翻转和放置物件、双手翻转和放置物件。测试 结果以操作的速度和放置物件的准确性表示。
手的临床诊治
检查要点
一般:外伤部位、大小、损伤
性质和皮肤状况或瘢痕
血液循环情况
周围神经损伤
肌腱损伤
临床处理原则:
骨关节的损伤
早期急救处理
早期彻底清创
深部组织处理
早起闭合伤口
术后处理:功能位、皮瓣移植处理
手的临床诊治
运动和感觉器官 功能障碍原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 肌萎缩、组织缺损、伤口不愈合、感觉丧失或异常 康复目的: 外在的完整美观 提高运动功能; 预防和减轻水肿; 预防畸形; 预防肌肉误用、废用和过度使用; 帮助组织愈合; 减轻疼痛; 避免关节损害或损伤; 感觉重塑。
皮肤毛细血管反应,判断手指的血液循环情况。 动诊是对手部关节活动的检查。动诊又可分为主动及被动
活动。 量诊包括关节活动度、肢体周径、肢体长度和容积的测定。
24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关节活动度测量 评定方法: 掌指关节80°(MP) metacarpophalangeal point 近节指间关节110°(PIP)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point 远节指间关节70°(DIP)distal interphalangeal point 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
常见疾病康复
手外伤的康复
(概论)
医学技术学院
目录
1 手的功能解剖 2 手外伤的临床诊治 3 手外伤的评估
手外伤
手的功能解剖
手的功能解剖
• 手是人类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器官。 人类双手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能够 灵活而准确地完成捏、握、抓、夹、提、拧等 动作。
• 由于手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受伤机会较多, 手外伤发病率占创伤总数的1/3.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 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体感诱发电位
40
感谢聆听!
• 伤情严重、感染或初期处理不当;或术后缺乏 功能锻炼,固定关节于非功能位,均会导致手 功能丧失。
5
手的功能解剖
6
手的功能解剖
分类
• 常为复合性损伤
• 常见损伤类型:骨折、肌腱损伤、周 围神经损伤、烧伤、断肢再植等
7
手的功能解剖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掌骨
腕骨
远侧指关节DIP 近侧指关节PIP
31
手外伤的康复评估
6.Moberg拾物试验(触觉识别)
螺母、回形针、硬币、别针、尖头螺丝、钥匙、铁 垫圈、约5cm*2.5cm的双层绒布块、直径2.5cm左 右的绒布制棋子或绒布包裹的圆钮等9种物体 尽快地、每次一件将桌面上的物体拾到纸盒内 先用患手睁闭眼各做一次,再用健手各做一次 观察患者拾物时用哪几个手指,何种捏法 在睁眼时,利手需7-10秒,非利手需8-11秒 在闭眼时,利手需13-17秒,非利手需14-18秒
① 写一句话 ② 翻书本大小的卡片(模仿翻书) ③ 拾起小件物品 ④ 堆放棋子 ⑤ 模仿进餐 ⑥ 移动大而轻的物品 ⑦ 移动大而重的物品
36
purdue pegboard手指评估
• 又称普渡钉板测验 • 检查手-眼协调、手灵活性 • 4个分测验:
– 右手操作 – 左手操作 – 左、右手同时操作 – 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