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支撑相初期和末期 竖脊肌活动达高峰 ,确保行走时躯干保持正直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臀大肌 髋关节伸肌
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中期(全足触地)时达到高峰
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目的是使向前摆动的大腿减速 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髂腰肌
¤ Í µ È Ö §³ Å Õ ¾ Á ¢ Ö Ð Æ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ó É ¹ ì Ç û · É Í ² â (ó ¬/Ó Ò ) ý ¶ ¸ È Ð ý ¬ § £ ¨Ï ò Í © ² £ ¦ ý ¶ ¸ È Ð ý ¬ § £ ¨Ï ò ¶ Ô ² £ ¦ º ² Ò Ì §· ß ó Ç ¹ á ©á Ç Ç ý Ç Ð ©² º ¬ á ¸ Ç Å è ý ¹ Ð ó ² º ¬ á ý ¶ ¸ È Ð ý Ç © ý ¶ ¸ È Ð ý ¹ ó © ² Í Ï Â ½ µ Ô ² ¶ Ï Â ½ µ ³ Ö Ð × ´ Ó « ¥
4.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5.缝匠肌(sartorius) 6.腘绳肌(hamstring 7.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8.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
步行中参与的主要肌肉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竖脊肌 下起骶骨、髂骨,
上止于椎骨、肋骨、枕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胫前肌 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踝
关节趾屈度,防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
拍击地面的情况。 足趾离地时,胫前肌收缩,再次控制或减 少此时踝关节的趾屈度,保证足趾在摆动 相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小腿三头肌 在支撑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
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其他部位
上肢 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肢的摆动方 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 旋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 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足跟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 地时为最大屈曲,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 同时支撑时期改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 共约40°范围。 上肢与下肢 上肢摆动方向与下肢相反,才可以达到维持身体平衡, 减少转动。 肩关节 自由摆动约30 °(屈曲约6°,后伸约24°)。
中间位
向后4~5©
髋关节
屈30©
屈30©
屈30~0©
过伸10©
膝关节
完全伸直
屈15©
屈15~0©
完全伸直
踝关节
中间位
趾屈15©
背屈10©
中间位
摆动相下各关节的变化
部位 摆动前期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骨盆旋转
向后4~5©
向后4~5©
中间位
向前4~5©
髋关节
中间位
屈20©
屈20~30©
屈30©
观察内容与方法
(二)观察方法 1. 确定观察角度 2. 观察分析表的应用
步态分析观察表
该表由美国加利福尼亚RLA医学中心 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 该表分析踝、膝、髋关节、骨盆及躯 干在步行周期各个分期的表现 该表包含47种临床常见异常表现
· ¹ Ö × ¬ Ê Î ´ Å ¬× µ © Ç Å ½ Æ Õ Å ¬× µ ¨ È á ¬¬ µ Å ¬× µ á ¬Ä Å ô º × µ æ à ý ¸ È ¶ Å õ ü Ç ý ¸ È ¶ ³ ªü Ç Ú Ä ª « à Í ª « á ¬ú · ë À × µ Þ Î á ¬ú · ë À × µ á ¬¹ Ö ò º © Ç Å ½ Æ Õ Ï Í × µ Ô ¶ ² © Ç Å ½ Æ Õ Ú õ ð Æ ý ¸ È ¶ ì É ¸ Õ ¨ £ Ï É Ì Ç ¦ £ ì É ¸ Õ º ² â ³ Ö « ý ¸ È ¶ ü Ç ú Ç Ð ³ × Ö ´ «¥ Ó
站立时的生物力学
地面反应力从脚中间的地面开始 延伸,穿过踝和膝关节的前面及 髋关节的后面 髋关节的后伸力矩被髂股韧带抵 抗 膝关节的前伸力矩被膝后的关节 囊和韧带相抵抗
踝关节的背屈力矩被踝跖屈肌 力矩相对抗 安静时需不停活动的下肢肌肉 是踝跖屈肌
双脚站立时, 足底力的分布
足部的骨骼和足弓 前足:14块趾骨 趾骨
支撑相
双支撑相 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
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蹬踏离开地面时期内,另一侧下 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动作。
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
步行速度越快,双支撑相越短。跑步时,双支撑相为零。
摆动相
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 周期的40% 63.6% 足尖离地,下肢向前摆动的加速期
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 周期。 是行走步态的基本功能单元。 承担着支撑相(包括双腿支撑和单腿支撑)的承重和摆动相下肢的 向前挪动的功能。
支撑相
单支撑相 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1.足跟着地 2.全足底着地 3.重心转移到同侧 4.足跟离地 5.膝关节屈曲增大 6.足尖离地 7.6% 负荷反应期,预负荷 偏瘫、关节疼痛、平衡能力低时间缩短 41.5% 站立相末期 54.1%开始 60% 迈步相前期
第二个 较小的收缩的活动见于足跟离地后,足趾离地后 达峰值,此 时它有两个作用:其一,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相。 其二,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 初期、中期向后的摆动,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缝匠肌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为屈膝、屈髋,。
— 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结果的准确性或 可靠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有直 接关系。 — 患者的精力和体力都使其不可能耐受反复的 行走直至检查者完成对步态的分析;
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腘绳肌 主要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 足跟着地时达到活动高峰并持续到支 撑相。 在摆动相末期作为屈膝肌,使小
腿向前摆动减速,配合臀大肌收缩活
动,为足跟着地做准备。 足跟着地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肌,
协助臀大肌伸髋,同时稳定骨盆,防
止躯干前倾。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ú £ ¹ Ê Ü Ï Þ û Ê Ï § ý ¶ ¸ È ì Õ É ¸ ² º ³ â « Ö Ï ¤ ¸ × ½ Ú º Î ² È ¶ ¨ ý É ¸ ì Õ ¸ ¤ « Ï ´ Õ Å Ú « Ä ª à « Í ª Ô ² ¶ Ï ¤ ¸ ý ¶ È Ç ü Ç ú ³ Ö Ð × ´ Ó « ¥
支撑相中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使髋关节从支 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 髂腰肌第二次收缩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 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收缩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到最大值。
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从而使 支撑相中期免于出现因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
膝关节
正常步行时膝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为65°(摆动中期)、最 大伸展为0°(足跟着地) 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外旋,约4°,摆动中期为最大内旋,约12°,共 16°范围,其顺序为从足跟着地(内旋)到足底着地(内旋),以 后外旋直到足跟离地。
踝关节
正常步行时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中最大背伸发生在足跟离地, 约15°,足跟离地时为最大跖屈,约20° 除屈伸运动外,踝关节还有旋转、内外翻运动。踝关节外旋8°、内 旋2°,共约10°范围;外翻3°、内翻12°,共约15°范围。
1.足上提
2.膝关节最大屈曲 67.9% 下肢恰好通过身体的正下方 3.髋关节最大屈曲 84.6% 完成下肢向前摆动 开始减速至足跟着地
4.足跟着地 完成100%步行周期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行走时关节的运动轨迹
支撑相下肢个关节的变化
部位
支撑前期
支撑初期
支撑中期
支撑末期
骨盆旋转
向前4~5©
向前4~5©
步态
Gait
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基本参数 1. 步长 50~80cm
2.步幅
3.步宽 4.足角
100~160cm
8±3.5cm 6.75°
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5 .步频 6.步速 95~125 steps/min 65~95 m/min
7.步行周期
8.步行时相
1~1.32 s
支撑相 摆动相
步行周期
膝关节
屈35©
屈60©
屈60~30©
屈30~0©
踝关节
趾屈20©
趾屈10©
中间位
中间位
骨盆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 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向前移动而上下移动大约5cm,侧方移 动约5cm 当摆动腿向前迈步时,骨盆向前及向对侧发生一定的旋转,正常约 4°
髋关节
正常步行时髋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30°(摆动相中期),最 大伸展约20°(足跟离地) 内收、外展运动中最大外展约6°(足跟离地)、最大内收约4° (足底着地) 内外旋运动中外旋4°(足趾离地到足跟着地的摆动相)、内旋4° (从足跟着地到足跟离地的摆动相)
足弓
横弓
内侧纵足弓
距下关节的运动轴
步态的定性分析
分析步骤
了解病史
体检 —— 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本体感 觉以及周围神经检查。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观察步态
观察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内容 1.步态的总体情况 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 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在行走中的趋向性、上肢 摆动、辅助器具(矫形器、助行器、假肢)的使 用、行走中的神态表情 2.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特点 3.观察身体各部位情况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步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下肢及躯干的肌肉作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 肌肉活动具有保持平衡、吸收震荡、加速、减速和推动肢体运动的 功能。 1.竖脊肌(erector spinae) 2.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3.髂腰肌(iliopsoas)
¤ Í µ È Ö §³ Å Õ Á ¾ ¢ Ð Æ Ö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 缺点:
¤ µ È Í § Ö Å ³ ¾ Õ ¢ Á Ð Ö Ú Æ ¾ Õ ¢ Á ¦ Ä Ú Æ õ Â ½ ² © Ç Ú Æ
Ú ©¯ ¶ È Í ò Ï © Ç õ  ø ½ õ  ½ ² õ ³ Ú Æ õ  ½ ² Ð Ö Ú Æ õ  ½ ² ¦ Ä Ú Æ
主要问题: 1.负重期 2.单腿稳定 性 3.摆动腿向 前迈
中足:5块跖骨
跖骨
后足:楔形骨
舟状骨
骰 跟 距 骨 骨 骨
跗骨
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
• 足是多关节部位,共包括30多个关节,增强足弓 的弹性,有些关节属于微动关节
•主要的运动关节包括:
距下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 跗跖关节、 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
足弓结构及功能 纵弓 外侧纵足弓 •吸收部分震荡力 •减轻足部关节及肌肉的负荷 •减少肌肉在步行时所需能量
¤ Í µ È Ö §³ Å Õ Á ¾ ¢ Ð Æ Ö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ú £ ¹ Ê Ü Ï Þ û Ê Ï § ý ¶ ¸ È Å ô ¸ × ó ¹ ³ « ½ Ú à Ð Í ý Ú Ð Ä ý Ú Ê Ä Õ à Õ Í ¸ ì Õ É ¸ ² º ³ â « Ö ³ Ö Ð × ´ Ó « ¥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臀大肌 髋关节伸肌
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并于支撑相中期(全足触地)时达到高峰
摆动相后期臀大肌收缩,目的是使向前摆动的大腿减速 在支撑相臀大肌起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维持髋关节于伸展位的作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髂腰肌
¤ Í µ È Ö §³ Å Õ ¾ Á ¢ Ö Ð Æ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ó É ¹ ì Ç û · É Í ² â (ó ¬/Ó Ò ) ý ¶ ¸ È Ð ý ¬ § £ ¨Ï ò Í © ² £ ¦ ý ¶ ¸ È Ð ý ¬ § £ ¨Ï ò ¶ Ô ² £ ¦ º ² Ò Ì §· ß ó Ç ¹ á ©á Ç Ç ý Ç Ð ©² º ¬ á ¸ Ç Å è ý ¹ Ð ó ² º ¬ á ý ¶ ¸ È Ð ý Ç © ý ¶ ¸ È Ð ý ¹ ó © ² Í Ï Â ½ µ Ô ² ¶ Ï Â ½ µ ³ Ö Ð × ´ Ó « ¥
4.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
5.缝匠肌(sartorius) 6.腘绳肌(hamstring 7.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8.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
步行中参与的主要肌肉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竖脊肌 下起骶骨、髂骨,
上止于椎骨、肋骨、枕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胫前肌 足跟着地时,胫前肌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踝
关节趾屈度,防止在足放平时出现足前部
拍击地面的情况。 足趾离地时,胫前肌收缩,再次控制或减 少此时踝关节的趾屈度,保证足趾在摆动 相能够离开地面,使足离地动作顺利完成。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小腿三头肌 在支撑相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
以防止身体向前倾斜。
其他部位
上肢 正常行走时双上肢交替前后摆动,其方向与同侧下肢的摆动方 向和骨盆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如当左下肢与左侧骨盆向前摆动和 旋转时,左上肢向后摆动,右上肢向前摆动。此时,上肢的关节运 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足跟着地时为最大伸展,为21.1°,足跟离 地时为最大屈曲,为17.4°,共约40°范围。肘关节屈伸是在双足 同时支撑时期改变运动方向,最大屈曲为38.9°,最大伸展为-0.4°, 共约40°范围。 上肢与下肢 上肢摆动方向与下肢相反,才可以达到维持身体平衡, 减少转动。 肩关节 自由摆动约30 °(屈曲约6°,后伸约24°)。
中间位
向后4~5©
髋关节
屈30©
屈30©
屈30~0©
过伸10©
膝关节
完全伸直
屈15©
屈15~0©
完全伸直
踝关节
中间位
趾屈15©
背屈10©
中间位
摆动相下各关节的变化
部位 摆动前期 摆动初期 摆动中期 摆动末期
骨盆旋转
向后4~5©
向后4~5©
中间位
向前4~5©
髋关节
中间位
屈20©
屈20~30©
屈30©
观察内容与方法
(二)观察方法 1. 确定观察角度 2. 观察分析表的应用
步态分析观察表
该表由美国加利福尼亚RLA医学中心 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 该表分析踝、膝、髋关节、骨盆及躯 干在步行周期各个分期的表现 该表包含47种临床常见异常表现
· ¹ Ö × ¬ Ê Î ´ Å ¬× µ © Ç Å ½ Æ Õ Å ¬× µ ¨ È á ¬¬ µ Å ¬× µ á ¬Ä Å ô º × µ æ à ý ¸ È ¶ Å õ ü Ç ý ¸ È ¶ ³ ªü Ç Ú Ä ª « à Í ª « á ¬ú · ë À × µ Þ Î á ¬ú · ë À × µ á ¬¹ Ö ò º © Ç Å ½ Æ Õ Ï Í × µ Ô ¶ ² © Ç Å ½ Æ Õ Ú õ ð Æ ý ¸ È ¶ ì É ¸ Õ ¨ £ Ï É Ì Ç ¦ £ ì É ¸ Õ º ² â ³ Ö « ý ¸ È ¶ ü Ç ú Ç Ð ³ × Ö ´ «¥ Ó
站立时的生物力学
地面反应力从脚中间的地面开始 延伸,穿过踝和膝关节的前面及 髋关节的后面 髋关节的后伸力矩被髂股韧带抵 抗 膝关节的前伸力矩被膝后的关节 囊和韧带相抵抗
踝关节的背屈力矩被踝跖屈肌 力矩相对抗 安静时需不停活动的下肢肌肉 是踝跖屈肌
双脚站立时, 足底力的分布
足部的骨骼和足弓 前足:14块趾骨 趾骨
支撑相
双支撑相 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
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蹬踏离开地面时期内,另一侧下 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着地动作。
占一个步行周期的20%
步行速度越快,双支撑相越短。跑步时,双支撑相为零。
摆动相
从一侧下肢的足尖离地,到同侧足跟着地的阶段,一般占一个步行 周期的40% 63.6% 足尖离地,下肢向前摆动的加速期
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 周期。 是行走步态的基本功能单元。 承担着支撑相(包括双腿支撑和单腿支撑)的承重和摆动相下肢的 向前挪动的功能。
支撑相
单支撑相 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 1.足跟着地 2.全足底着地 3.重心转移到同侧 4.足跟离地 5.膝关节屈曲增大 6.足尖离地 7.6% 负荷反应期,预负荷 偏瘫、关节疼痛、平衡能力低时间缩短 41.5% 站立相末期 54.1%开始 60% 迈步相前期
第二个 较小的收缩的活动见于足跟离地后,足趾离地后 达峰值,此 时它有两个作用:其一,作为髋关节屈肌,提拉起下肢进入摆动相。 其二,作为膝关节伸肌通过离心性收缩来限制和控制小腿在摆动相 初期、中期向后的摆动,使下肢向前摆动成为可能。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缝匠肌 在支撑相末期和摆动相初期,作用为屈膝、屈髋,。
— 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结果的准确性或 可靠性与观察者的观察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有直 接关系。 — 患者的精力和体力都使其不可能耐受反复的 行走直至检查者完成对步态的分析;
在摆动相末期和支撑相初期,使膝关节旋内。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腘绳肌 主要收缩活动始于摆动相末期, 足跟着地时达到活动高峰并持续到支 撑相。 在摆动相末期作为屈膝肌,使小
腿向前摆动减速,配合臀大肌收缩活
动,为足跟着地做准备。 足跟着地后,腘绳肌又作为伸髋肌,
协助臀大肌伸髋,同时稳定骨盆,防
止躯干前倾。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ú £ ¹ Ê Ü Ï Þ û Ê Ï § ý ¶ ¸ È ì Õ É ¸ ² º ³ â « Ö Ï ¤ ¸ × ½ Ú º Î ² È ¶ ¨ ý É ¸ ì Õ ¸ ¤ « Ï ´ Õ Å Ú « Ä ª à « Í ª Ô ² ¶ Ï ¤ ¸ ý ¶ È Ç ü Ç ú ³ Ö Ð × ´ Ó « ¥
支撑相中期开始至足趾离地前,髂腰肌呈离心性收缩,使髋关节从支 撑相末期由伸展转为屈曲。 髂腰肌第二次收缩始于摆动相初期,使髋关节屈曲,以保证下肢向前摆 动。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收缩始于摆动相末期,至支撑相负重期达到最大值。
此时作为膝关节伸肌,产生离心性收缩以控制膝关节屈曲度,从而使 支撑相中期免于出现因膝关节过度屈曲而跪倒的情况。
膝关节
正常步行时膝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为65°(摆动中期)、最 大伸展为0°(足跟着地) 足跟离地时为最大外旋,约4°,摆动中期为最大内旋,约12°,共 16°范围,其顺序为从足跟着地(内旋)到足底着地(内旋),以 后外旋直到足跟离地。
踝关节
正常步行时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中最大背伸发生在足跟离地, 约15°,足跟离地时为最大跖屈,约20° 除屈伸运动外,踝关节还有旋转、内外翻运动。踝关节外旋8°、内 旋2°,共约10°范围;外翻3°、内翻12°,共约15°范围。
1.足上提
2.膝关节最大屈曲 67.9% 下肢恰好通过身体的正下方 3.髋关节最大屈曲 84.6% 完成下肢向前摆动 开始减速至足跟着地
4.足跟着地 完成100%步行周期
正常步态的运动学变化
行走时关节的运动轨迹
支撑相下肢个关节的变化
部位
支撑前期
支撑初期
支撑中期
支撑末期
骨盆旋转
向前4~5©
向前4~5©
步态
Gait
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基本参数 1. 步长 50~80cm
2.步幅
3.步宽 4.足角
100~160cm
8±3.5cm 6.75°
正常步态的基本构成
5 .步频 6.步速 95~125 steps/min 65~95 m/min
7.步行周期
8.步行时相
1~1.32 s
支撑相 摆动相
步行周期
膝关节
屈35©
屈60©
屈60~30©
屈30~0©
踝关节
趾屈20©
趾屈10©
中间位
中间位
骨盆
骨盆移动可以被认为是重心的移动。 行走时,身体重心随着骨盆的向前移动而上下移动大约5cm,侧方移 动约5cm 当摆动腿向前迈步时,骨盆向前及向对侧发生一定的旋转,正常约 4°
髋关节
正常步行时髋关节屈伸运动中最大屈曲约30°(摆动相中期),最 大伸展约20°(足跟离地) 内收、外展运动中最大外展约6°(足跟离地)、最大内收约4° (足底着地) 内外旋运动中外旋4°(足趾离地到足跟着地的摆动相)、内旋4° (从足跟着地到足跟离地的摆动相)
足弓
横弓
内侧纵足弓
距下关节的运动轴
步态的定性分析
分析步骤
了解病史
体检 —— 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本体感 觉以及周围神经检查。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观察步态
观察内容与方法
(一)观察内容 1.步态的总体情况 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 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在行走中的趋向性、上肢 摆动、辅助器具(矫形器、助行器、假肢)的使 用、行走中的神态表情 2.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特点 3.观察身体各部位情况
参与的主要肌肉活动
步行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下肢及躯干的肌肉作用,在一个步行周期中, 肌肉活动具有保持平衡、吸收震荡、加速、减速和推动肢体运动的 功能。 1.竖脊肌(erector spinae) 2.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3.髂腰肌(iliopsoas)
¤ Í µ È Ö §³ Å Õ Á ¾ ¢ Ð Æ Ö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价格昂贵的设备。 缺点:
¤ µ È Í § Ö Å ³ ¾ Õ ¢ Á Ð Ö Ú Æ ¾ Õ ¢ Á ¦ Ä Ú Æ õ Â ½ ² © Ç Ú Æ
Ú ©¯ ¶ È Í ò Ï © Ç õ  ø ½ õ  ½ ² õ ³ Ú Æ õ  ½ ² Ð Ö Ú Æ õ  ½ ² ¦ Ä Ú Æ
主要问题: 1.负重期 2.单腿稳定 性 3.摆动腿向 前迈
中足:5块跖骨
跖骨
后足:楔形骨
舟状骨
骰 跟 距 骨 骨 骨
跗骨
足部的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筋膜、血管和神经
• 足是多关节部位,共包括30多个关节,增强足弓 的弹性,有些关节属于微动关节
•主要的运动关节包括:
距下关节、距跟舟关节、跟骰关节、 跗跖关节、 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
足弓结构及功能 纵弓 外侧纵足弓 •吸收部分震荡力 •减轻足部关节及肌肉的负荷 •减少肌肉在步行时所需能量
¤ Í µ È Ö §³ Å Õ Á ¾ ¢ Ð Æ Ö Ú Õ Á ¾ ¢ ¦ Æ Ä Ú Â ² õ ½ ©Æ Ç Ú
Ú ¶ © ¯ Í È Ï ò Ç ©Â õ ½ ø Â ² õ ½ õ Æ ³ Ú Â ² õ ½ Ð Æ Ö Ú Â ² õ ½ ¦ Æ Ä Ú
· ¹ Ö × Ê ´ ¬ Î Å µ ¬ × ü Ç Ç ú £ ¹ Ê Ü Ï Þ û Ê Ï § ý ¶ ¸ È Å ô ¸ × ó ¹ ³ « ½ Ú à Ð Í ý Ú Ð Ä ý Ú Ê Ä Õ à Õ Í ¸ ì Õ É ¸ ² º ³ â « Ö ³ Ö Ð × ´ 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