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是通过对地域结构形成与演化的一般特征、机制和趋势;地域结构中各类经济地域单元的特征及相互关系;区域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其演变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的形成过程、类型和特点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重点是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特征、机制和趋势以及城镇体系、农村聚落的结构及演变。

教学难点: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的形成脉络及各种类型地域空间的特点。

课、学时: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与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一)区域经济空间的非均衡活动

区域经济空间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他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

区域经济空间运动的非均衡性,是说组成这些区域经济空间的各子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的、均匀的,这就导致了地域单元之间、区域经济空间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聚集规模势差的动态作用。

(二)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1、相关理论

(1)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模型

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扩散效应:包括核心区对外围区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

回流效应:包括资本、劳动、商品和服务从外围区向核心区的流动,从而对外围区产生不利影响。

(2)佩鲁的增长极模型

佩鲁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非均衡增长的必然性来自于少数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支配。所谓支配指少数经济单位通过不对称的和不可逆或部分不可逆的效应控制着其他经济单位的现象。

支配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地区间创新能力的差异。

(3)赫希曼的中心-外围模型

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其进一步集中。

(4)威廉姆森的倒“U ”字型理论

这是一种长期的非均衡理论。

威廉姆森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非均衡过程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区域发展差异的缩小又构成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增长极或核心区的极化与扩散,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在这种区域经济非均衡作用下,在区域经济空间内就形成了由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和受核心支配外围区所组成的地域空间的二元结构。

2、对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理论的评价

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理论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二、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的三元结构

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

(一)山鹿诚次的阶段论

从商品化角度归纳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产品的商品化阶段:从一般性农业向商业性农业转换

2、劳动的商品化阶段

3、土地的商品化阶段

(二)科曾的周期性增长理论

以城市开发的复杂性和有序性作为角度

加速期: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呈放射状快速向外扩展,农业用地大规模非农化,城市作用占主导地位;

减速期:城市扩展呈环状推进,城乡作用力进入交互作用状态;

静止期:乡村作用力占优势,城乡边缘区地域范围较为稳定,进入内部填充阶段。

(三)埃里克森动态模拟理论

从人口和产业的空间扩散角度研究

城乡边缘区的阶段推进,主要取决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其能量的集聚。

外溢-专业化阶段:主要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城市边缘,以城市的各种功能向周边地区外溢而形成一些专业化的生长点,扩散主要发生在城市附近地区,对中心城市依赖性较大。

分散-多样化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40~60年代末期之间。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边缘区扩散的主导力量。这阶段城区内各类功能区数目明显增加,且结构日趋多样化,功能区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结构。 创

新 集中 主导

业 集中 增长极 等级体系 二元结构

非均衡增长

填充-多核化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的各要素和功能仍迅速向城乡边缘区扩散,但在城乡边缘区的空间反映上则已内部填充为主,城乡边缘区的地域扩展进入相对静止稳定阶段。

(四)劳动在空间上的重新分工理论

三、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

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是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的结果,是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变动的空间映象。

(一)生产力变动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与新的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而新的重大科学技术的出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会形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不同的技术决定了各种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结合方式。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资源的结合方式和组合比例。

2、技术进步不断改变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3、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4、技术进步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和劳务。

5、技术进步引起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

地域结构的变化趋势:从极化导致的二元性加强,向核心扩散导致的二元性削弱演化,最终实现区域空间在新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均质化,从而形成逐级传递和逐级推进的动态演变过程。

陆大道关于区域空间地域结构演化的四阶段论:

1、低水平平衡阶段:以农业为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若干分散孤立的小城镇为中心,形成小地域范围经济活动的封闭式循环。如: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贫困落后地区

2、聚集、二元结构形成阶段:区域经济的基本部门结构和城市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城镇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等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为主。

如我国的东部、中部广大地区

3、扩散、三元结构形成阶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核心区功能提升、扩散和作用加强,地域结构出现了城乡边缘区和不同等级的核心。各核心之间的横向联系密切;核心、城乡边缘区和外围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形成了三元结构。

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

4、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整个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科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社会成员的收入达到很高水平,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消失。区域地域结构上,形成各种核心之间的联系网络,并以区域城市体系为核心,实现地域结构的均衡,地域结构处于稳定阶段。

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地带、纽约-芝加哥地带、日本东京地区

第二节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研究的视角

一、区域结构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一)同心圆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