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冬至养生
冬至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
冬至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
- 早睡晚起以养阳:《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这样可以有效保护阳气。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早睡可以存阳,晚起可以补阳。
- 衣着保暖以护阳:冬至时日,阳气始生,而“寒则涩而凝之”,人体气血运行会在此时变得更加缓慢。
此时应注意保暖,避免阳气为寒邪所伤,周身气血发生拥堵。
- 酌情进补以补阳:冬至过后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但也要因人而异。
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北方人民冬季进食肉类等肥甘厚味较多,容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内热积聚,更易引发疾病。
- 适度运动以藏精:运动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冬至时节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而应在“藏”字上下功夫。
从运动强度上来说,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消耗肾精。
从时间上来说,冬天运动时间最好在下午三四点钟最为适宜,以免阳气过度消耗。
总之,冬至时节我们应该注重养阳、护阳,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让身体保持在一个健康的状态。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原文冬季养生原文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释义:冬季3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
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
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这时节人要早点睡觉,太阳出来再起来,以便顺应大自然的冬“藏”之机。
在五脏中肾主水,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就是伤了肾。
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
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
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说说冬字“冬”是本来意是“终了”的“终”。
甲骨文左就像是一根绳子,两头都打了结,表示终结,冬季又是一年中最末一个季节,所以借用“冬”来表示“未了”之意;金文中把日头放在绳子当中,表示太阳不温暖了;小篆右把太阳去掉了,换成了“冰”字,没有太阳,又结了冰,以示冬季之寒。
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冬天夜长日短,人们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在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
晚11点之前要上床休息。
冬天避免“冷”健身冬泳、冷水浴等,当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大多体质以偏虚为主,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自身热量阳气来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人来说尤为不宜。
冬天里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
冬天不要把皮肤外露,不在冬天减肥,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和减肥的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属于“泄”的范畴,减肥不适于在冬天进行。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1、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冬季3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
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
(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这时节人要早点睡觉,太阳出来再起来,以便顺应大自然的冬“藏”之机。
在五脏中肾主水,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就是伤了肾。
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
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
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2、黄帝内经的内容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
原书十八卷,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为圭臬。
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
3、黄帝内经的主要贡献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的历史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黄帝内经的冬季养生法则有什么1、经常通风冬天天冷,有些人喜欢紧闭门窗或蒙头入睡,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除了白天要开启门窗,让空气对流外,晚上应开小气窗通风。
人体细胞白天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腺苷,可以增强细胞功能;晚上则分泌高浓度的环磷酸鸟苷,具有减弱、抑制细胞功能的作用。
深夜时人体抵抗力下降,对虚弱、患病的人要加强监护,观察呼吸、脉搏是否正常,以利及时采取措施救治。
2、多吃坚果秋冬季,各种坚果纷纷登场,平时多吃一点,对身体具有很好的补益养生作用。
冬至节气与健康养生有何联系
冬至节气与健康养生有何联系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标志着寒冷季节的正式开始。
在中医理论和传统养生观念中,冬至具有特殊的意义,与健康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至一阳生。
”意思是说,从冬至开始,阳气开始逐渐萌生。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如同大自然一样,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而阴气则较为旺盛。
因此,在养生方面,需要特别注重保护阳气,以适应季节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饮食方面,冬至时节宜多吃温热性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和营养,增强抵御寒冷的能力。
例如,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富含蛋白质和脂肪,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此外,核桃、栗子、桂圆等坚果和干果,也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黑色食物,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以滋养肾阴。
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要适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消化不良。
除了饮食,起居作息也需要根据冬至的特点进行调整。
冬季宜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冬至这一天,尤其要注意早睡,以养精蓄锐,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头部、脚部和腹部,避免受寒。
另外,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外出时要及时增添衣物,防止感冒。
运动对于健康养生同样重要,但在冬至时节,运动的方式和强度需要有所调整。
由于天气寒冷,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损伤阳气。
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运动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阳光充足的时段,如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之间。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后要及时擦干汗水,更换衣物,防止着凉。
在精神调养方面,冬至时节要保持心情平和、乐观。
冬季天气寒冷,户外活动减少,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调节心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中医认为,喜则生阳,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阳气的生发。
《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概述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概述《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的养生方法。
一、春三月《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解释: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生机,此时养生应该注重保护这种生机。
建议:应该夜卧早起,多到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饮食上多吃一些具有生发阳气作用的食物,如韭菜、香椿等。
二、夏三月《黄帝内经》:“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解释:夏季是自然界万物茂盛的季节,此时养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建议:夜卧早起,应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同时,适量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荷叶粥等。
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身体干爽和健康状态。
三、秋三月《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解释:秋季是自然界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养生应该注重收敛、滋润。
建议:早卧早起,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莲子等。
同时,避免过度贪凉而暴食冷饮。
四、冬三月《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解释:冬季是自然界万物休眠的季节,此时养生应该注重收藏、补阳。
建议:冬季应该早卧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鸡肉等。
《内经》冬季养生
引导语:冬季是一个生机闭藏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因此,冬季养生效果也是最好的,在我国古典医学名作《黄帝》中就有关于养生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黄帝内经》说,冬季三个月,宜早睡晚起。
冬季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此时讲究养藏进补。
应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再起床;使情志埋伏、深藏;远离严寒之地,靠近温暖之所,不要让肤腠开启出汗使阳气大量丧失。
这是顺应冬气、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法则。
中医认为生命的关键在于平衡。
然而,现代文明的人类,却处在一个极不平衡的环境中,生态的破坏、生活的恶习、社会的压力等诸多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使得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养生话题也日益热议,全民养生的浪潮已经掀起。
四季之中,冬季是补养的最佳季节。
故笔者从中医角度,结合后代医家的认识浅谈冬季养生。
《内经》与冬季养生
冬季是指从立冬开始到立春结束,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
冬季于五行为水、五味为咸、五色为黑、五化为藏、五气为寒、五方为北、五季为冬、五脏为肾、六腑为膀胱、五官为耳、在形体为骨、在情志为恐。
◎《内经》与冬季疾病
《黄帝内经》有言: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相对缓慢,应顺应自然,养护人体闭藏机能的规律,倘若违背,伤害肾气,甚至到春季还会导致四肢痿弱逆冷。
正所谓“冬伤于肾,春必温病”。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大雪 冬至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大雪冬至黄帝内经中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方法和理念,通过不同的节气来指导人们的日常养生。
在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大雪即将来临之际,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关于大雪和冬至的养生法,帮助人们度过寒冷冬季,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
一、大雪节气大雪节气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
这个时期,大部分地区已经降下了大雪,严寒进一步加剧,天气异常寒冷。
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大雪是一个阴寒渐至的时期,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寒邪外袭、湿气凝聚。
因此,我们在大雪节气里应该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
二、养生法则1. 调养饮食:大雪节气的饮食要以温热为主,适量增加热量的摄入,滋补肾阳。
可选择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等,同时适量摄入温补食材,如姜、葱、大蒜等。
此外,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如柑橘、苹果、橙子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2. 注意保暖:大雪节气是冬季寒冷的高峰期,因此保暖尤为重要。
在户外活动时要多穿衣保暖,尤其是加强对头颈、胸腹和四肢末端的保护。
室内也要保持温暖,通过适当调节室内温度来保持舒适。
3.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在大雪节气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瑜伽、健身操等。
这些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免疫力。
4. 调节情绪:冬季天气寒冷,容易让人感到郁闷、沮丧。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与亲友聊天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同时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和身体免疫力。
三、冬至节气冬至节气是每年阳历12月21日或22日,是冬季最寒冷的日子,也是阴阳交替的重要节点。
黄帝内经指出,冬至节气是阴气最重的时期,应该根据冬至的特点来进行养生。
1. 调养饮食:冬至节气的饮食要以温养阳气为主,可适量增加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如猪肉、鸭肉、核桃等,以滋补身体。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法黄帝内经的冬季养生法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冬季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是万物收藏之季。
人类是自然界的生物之一,道家中医倡导天人合一,与自然相应,与万物沉浮,即《史记》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从现代科学角度来看,人体由近100万亿个细胞组成,在寒冷的冬季,每个细胞的活跃度、代谢水平都会有所降低。
人体整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整个人的表现应该是多静少动,冷静内敛的,如同蓿根植物、冬眠动物,顺应了自然的规律,便能得到自然的帮助,便可借助自然之力来祛病养生,以“闭藏”的方式度过冬季,使我们身体更好地储备能量,以期来年春天更好地生长。
早卧晚起闭藏阳气所谓闭藏乃是闭藏“阳气”。
简单说,阳气就是“身体的热能”和“生命的动力”,冬天阳气收敛,深藏于体内,闭藏阳气就是要封闭、隐藏阳气,勿使其外泄,以使阴阳相对平衡。
所以冬季养生在起居上的要求便是“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里的“早卧晚起”应该是太阳落山睡觉,太阳出来起床,对于没有电的古人来说,完全可以做到。
但对今人来说很难,因为大家一早就要去工作,很晚了才下班,还要看电视、上网,各种应酬,夜生活丰富。
这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冬季更易使深藏内敛的阳气受到扰动而损伤。
对现代人来说,不要求和古人一样,但是可以学习古人的这种作息时间。
在冬天早睡会晚起一小会就好了(根据自己时间,上班不要迟到哈) 适度运动无扰乎阳鸟因迁徙而羽丰,兽恃蛰伏而体壮,人靠冬藏而健强。
冬季气温低,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黏滞性增高,韧带弹性和关节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应尽量避免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运动前应做热身,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增加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对于洗凉水澡、冬泳这类自我挑战的活动,一般人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冬季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后身体大汗淋漓而受风寒,因出大汗时毛孔开泄,寒邪可长驱直入,损伤阳气;喜欢在冬季泡温泉蒸桑拿的人们,也要适度,防止腠理疏松寒邪直入。
古人冬日养生典故
古人冬日养生典故
古人注重冬日养生,认为冬季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养生的措施来调养身体。
以下是一些古人冬日养生的典故: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之一,其中有关于冬季养生的重要记载。
书中强调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藏精养神”,即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对身体的侵害。
还提到冬季饮食要富含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以滋补身体。
《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关于冬日养生的论述,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冬季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精神宁静。
对于饮食,提倡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等,以增强体内阳气。
岳飞的《青谷子》: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军事将领和文学家,他的《青谷子》中提到:“立冬之后,阴气始肆,阳气始收。
则天地之气交,和而成岁。
”他在书中强调冬季要避寒防疾,保持人体的阳气,以利于整个冬季的养生。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收集了东汉至南朝时期各类典故和轶事的著作,其中有一则记载了庞统的养生智慧。
庞统在冬季用一口小缸盖住,再用地炉取暖,他称这样可以“温煖四体,全无寒冷之苦”。
这些典故中反映了古人在冬季养生方面的一些智慧和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暖避寒、调养精神等方面的建议。
这些养生原则在当今依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人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黄帝内经是一部中医养生经典,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内容,蕴含了深刻的养生智慧,对于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围绕四季养生原文展开,带您一起探索黄帝内经中的智慧。
春季养生篇黄帝内经中提到:“春者,发陈乃应,故多风。
……物以时时和,不以时时和,邪气乃生。
”这表明春季养生应注重舒展肝脏、调畅气机,避免疾病的侵袭。
在春季,可以借助适当的饮食疗法调理肝脏,如多食用具有疏肝作用的食材,如柠檬、苹果、菠菜等,以帮助舒缓肝火,并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夏季养生篇夏季是阳气最旺盛的季节,黄帝内经中指出:“夏四月,其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正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时刻。
在夏季,人们需要避免暑湿邪气的侵袭,注意清凉降暑。
饮食上,宜多食用清淡、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以滋润体内的阴液,调节体温。
秋季养生篇秋季是天地阳气渐收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开始收敛的时候。
黄帝内经中提到:“秋三月,其天气凉飕飕”、“此谓天衰”。
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养肺防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合理的饮食安排包括多食些梨子、白果等润肺食物,同时避免过食辛辣、燥烈的食物,以防对肺脏产生不利影响。
冬季养生篇冬季天寒地冻,人们需要更加注重保暖和防寒。
黄帝内经中指出:“冬至阳气绝,地气上腾,故以平旦卧,与时俱起。
”在饮食方面,应多食用温热食物,如姜、辣椒、大蒜等,以帮助体内产生热量,维持体温平衡。
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受寒。
总结黄帝内经提出的四季养生原则,以适应自然的阴阳变化,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人们在不同季节保持健康。
春季舒展肝脏、夏季清凉降暑、秋季养肺防燥、冬季保暖防寒,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四季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人们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的智慧已经传承至今,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经验。
《黄帝内经》中的24节气养生大全
《黄帝内经》中的24节气养生大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助阳生发,激发生命原动力养肝重在疏泄:中医学五行还认为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瘀滞不畅而成疾。
养肝要戒怒,因此在立春时节,要力戒暴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雨水:谨防寒湿,养肝莫忘调脾胃防湿邪,不伤脾胃:春季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但人体在这雨水的长期“滋润”下,不仅浑身会感到黏腻、不舒服,往往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
惊蛰:排毒祛邪,警惕肝病的侵扰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惊蛰时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
《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惊蛰时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
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须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
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保护肝脏。
春分:天门开户,顺势养阳正当时加强运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除了保障脏腑、气血、精气等器官生理运动外,也要保持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和谐一致,达到“供销”关系的平衡。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是到郊外踏青运动的好时候,可在这个时节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增强体质。
清明:踏青越野,与自然同气相求警惕过敏:花粉的传播程度跟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很大关系,春暖花开时节,气温高、空气干燥、风速大,花粉的扩散量就大。
冬至与中医养生的关联
冬至与中医养生的关联冬至是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具有特殊的养生意义。
本文将探讨冬至与中医养生的关联,并介绍一些冬至养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冬至与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冬至被视为阳气最衰退、阴气最旺盛的时刻,这与中医的阴阳理论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指出:“阴阳之理,寒暑之变,正邪之感,时其所从,冬为阴之长也。
”冬至这一天,阳气达到最低点,阴气达到最高点,人体的阴阳平衡也较为脆弱。
因此,中医提倡在冬至这一时刻进行调养,以增强阳气,调整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二、冬至养生的方法1.合理饮食:冬至是进补的好时机。
中医养生认为,冬至时节人体消化力较强,适合进食。
合理饮食可以增强体质、保护免疫系统。
推荐食物包括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禽肉、鱼类,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温热食物如姜、蒜、红枣等。
2.保持温暖:冬至之后,寒冷的天气会更加严寒。
保持温暖是防寒御寒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观念。
适当增加衣物,尤其是腹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以帮助身体保持正常的体温,避免寒气入侵。
3.防寒祛湿:冬至时节,湿气逐渐聚集,容易导致关节不适、疼痛等问题。
中医养生强调祛湿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来祛湿,如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如姜、蒜、大蒜等,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湿气排出。
4.保养肾气:冬至被认为是肾气最旺盛的时刻,因为肾主藏精。
中医养生强调保养肾气的重要性,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均衡作息时间、合理运动等方式来增强肾气。
5.按摩调理:按摩是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改善气血循环,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冬至时节,可以通过温暖的按摩油进行全身按摩,尤其是背部和腹部,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
三、冬至养生的注意事项1.适应气温变化:冬至之后,气温逐渐下降,要及时增添衣物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2.合理调整作息:冬至之后,白天变短,夜晚变长。
房勇 黄帝内经与冬季养生
肾的功能
• 3、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记忆力减退应补肾) • 凡是与智力相关的问题都是肾的问题, 无论是儿童智障,还是老年痴呆,治疗都 是以补肾为主(心脑肾同治)。 • 同时一切的骨关节疾病都和肾有关联
肾的功能
• 4、肾主水和气化(人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 泄由肾主管) • 肾还有主水的功能,大家看到一个水肿的 病人,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人是肾出了问 题
羊奶的作用
•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载:羊奶甘温无毒、补 寒冷虚乏、润心肺、治消渴、疗虚劳、益精气补 肺肾气和小肠气。 • 南朝齐梁时期医学家陶宏景说:“羊乳实为补肾 ,故北方人食之多强健。
羊奶的作用
• 姚可成著《食疗草本》记述:羊奶亦主消渴、 治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和小肠。合脂作羹 ,补肾虚,利大肠。 • 《食医心鉴》记载:“益肾气,强阳道,对体 虚之人,无论何种病症皆宜,即使健康之人,服 之亦可增加体质。”
冬季养生
• 中医学“天人相应” 的观点认为,人体也 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 化规律而避寒就温, 敛阳护阴,以合“养 藏之道”。
冬季养生
• 《黄帝内经》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 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因此,中医 对于冬季养生尤为重视,认为肾为先天之 本,肾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命 活动过程皆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养生 的关键在于对人体肾脏及肾精气的保养, 而肾脏“通于冬气”,因此,在冬季进行 养生保健很重要。
肾的功能
• 5、肾主纳气(声音发飘可能是肾 虚)
• 在中医的理论里,呼吸除了关系肺, 同时与肾还有很密切的关系。肺是主呼气 的,我们呼出气的功能是肺,肾是主纳气 的,就是我们吸进来,是肾的功能。
肾的功能
• 6、肾藏志(人的志向也和肾有关)
• 肾的第六个功能是藏志,藏志是什么意 思?关系到我们的思维活动,这个志有记 住、记忆力的意思,我们的记忆力是由肾 所主的,它和我们前面所说的主骨生髓通 于脑的功能是相连贯的。同时,志还有志 向的意思,这个人有没有志向,其实很大 程度上是决定于这个人的肾气是否充足。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冬季篇下笔记张景明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冬季篇下笔记张景明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之一,也被称为中医养生的圣经。
其中关于冬季养生的篇章,总结了有关冬季养生的智慧和经验,对于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冬季是寒冷干燥的季节,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冬三月,此谓闭藏之时。
”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收藏,它们躲藏在人体的内部,以保持体内的温暖。
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保护好自己的阳气。
黄帝内经指出,冬季养生的核心原则是保持温暖。
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影响人体的气血循环,导致气血流动不畅,从而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我们在冬季应该注意保暖,远离寒冷的天气,穿足够的衣物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的伤害。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体温,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蒜、辣椒等,有助于提高体内的温度。
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到了冬季养生的其他一些要点。
例如,冬季是肾脏的主要季节,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护好肾脏的健康。
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适当的锻炼、按摩等来增强肾脏功能。
另外,冬季也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并避免呼吸道感染。
总的来说,冬季养生的关键是保持温暖。
通过保持体温、加强肾脏保护、呼吸系统保健等方法,可以有效应对寒冷的冬季,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冬季的环境。
黄帝内经中的冬至养生
黄帝内经中的冬至养生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法中的重要节气之一。
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冬至期间是保养身体的关键时刻。
在这一天,天气寒冷干燥,人体的阴阳平衡容易失调,如果不注重养生,容易导致身体亚健康或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因此,冬至期间的养生至关重要。
一、调整饮食冬至时,应注重脾胃的养护,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此时可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高纤维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虾、豆腐等,同时补充一定量的优质脂肪,如橄榄油、核桃等。
此外,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柑橘、猕猴桃、菠菜等,帮助提高免疫力。
同时,要保持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并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及寒凉食物,以减少消化系统的负担。
二、注重保暖冬至期间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冻。
在室内,应保持室温适宜,可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导致皮肤干裂。
在室外,要选择适宜的穿着,衣物可采用层叠穿戴的方式,以便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同时,要注意手脚保暖,可以使用暖宝宝、暖手袋等保暖用品,避免受寒导致四肢末梢血液循环不畅。
三、适度运动冬天天气寒冷,很容易让人变得懒散,但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不可忽视。
冬至期间可以选择室内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或者进行一些适宜的户外运动,如慢跑、散步等。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缓解冬季寒冷带来的情绪不畅。
四、良好作息在冬至期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能量的重要方式,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身体亚健康甚至疾病。
总结起来,黄帝内经中的冬至养生注重调整饮食、保暖、适度运动和良好作息。
在寒冷干燥的冬至期间,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这些养生原则,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至节。
《黄帝内经》教你冬季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教你冬季如何养生冬季如何养生?冬季养生重在养“藏”。
冬天的天地之象是什么样的呢?《黄帝内经》中形容说:“水冰地坼。
”水本是主散的,但冬天像水这么散的东西都结冰了,就是要发挥它的收藏之性了;地坼就是地都开裂了,好东西全都要藏在地下了。
大自然在冬天把“藏”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的生活也应遵循自然的规律,冬季养藏。
养“藏”是冬季养生的关键,养“藏”就是要收藏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春天的生发。
那么中医认为冬季应该如何养藏呢?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养生也从睡觉谈起。
冬季的睡眠要早卧晚起,就是早点睡,晚点起。
冬天早点睡是为了尽量收藏,晚点起是避免无谓的耗散。
《黄帝内经》中说,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必待日光”的意思就是一定要等太阳升起来以后我们再起床。
太阳升起来了,天地的阳气就起来了,我们人的阳气这时才能让它生发起来。
这是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化来决定作息时间的问题。
冬不炉,夏不扇中医认为,从天象的角度讲,冬天,天地的阳气都是要闭藏的,所以冬天不应该打雷。
冬天打雷,就叫扰乎阳。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要想做到不干扰阳气,冬天要“去寒就温”。
所谓“去寒就温”,就是要躲避开寒冷,尽量在温暖的地方呆着。
人到了冬天,阳气全部内敛了,藏在丹田处。
我们要穿厚一点的衣服,注意保暖;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热。
古语有:“冬不炉,夏不扇。
”中医的养生原则是:夏天我们应该拼命地去出汗,不要怕热;冬天我们不要过分地接近炉火,过分地接近炉火也是属于扰乎阳。
因为我们冬天养生的宗旨是让身体内的气机不要宣散出来,保温就可以了,没让你太热。
这是一个原则。
《黄帝内经》中除了说到“去寒就温”外,还提到要“无泄皮肤”。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过分地开泄皮肤,因为我们人体气机的宣散都是从皮肤出去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呼吸系统。
中医讲的皮肤包含两个层面:皮和毛。
皮主收敛,毛主宣散。
对于人体而言,要收敛大于开泄。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引言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养生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根据《黄帝内经》,人体和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因此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黄帝内经》中关于四季养生的口诀,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春季养生口诀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宜调养肝脏和脾胃。
根据《黄帝内经》,春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护肝脏:春季养生应注重保护肝脏,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清肝明目。
2.调理脾胃:春季是脾胃阳气充足的时候,可以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姜、葱、蒜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和增强体力。
3.适度运动:春季宜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晨练、散步等,有助于健康和增强体质。
夏季养生口诀夏季是炎热的季节,人体易出现阳气亢盛和阴气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夏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饮食清淡:夏季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清爽、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鲜等,有助于消暑和补充水分。
2.避免过度疲劳: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疲劳,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充足的休息。
3.心情愉快:夏季阳气旺盛,宜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和脾气暴躁。
秋季养生口诀秋季天气逐渐干燥,人体容易出现肺燥和阴液不足的情况。
根据《黄帝内经》,秋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补充阴液:秋季宜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芝麻、莲子等,有助于滋润肺脏和养护阴液。
2.锻炼健身:秋季适宜进行适度的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改善肺功能。
3.预防感冒:秋季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宜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提高免疫力。
冬季养生口诀冬季气候寒冷,人体易受寒邪的侵袭。
根据《黄帝内经》,冬季养生的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保暖防寒:冬季宜多穿衣保暖,防止受寒,切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减少感冒和其他寒冷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大雪、冬至)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大雪、冬至)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大雪时空气中的寒冷度和湿度都会加大,在大雪到冬至的15天内,因天地之间的气仍然较虚,所以养生的主题跟小雪节气一样,以温补为主。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整个冬季都是以进补为主,大雪时更应该进补。
说到进补,要因人而异。
并且食疗只是进补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温寒等综合调养来达到养生进补的目的。
也就是说除了食补,还可以进行药补、酒补以及神补。
大雪食补以补阳为主,但应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
像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
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1/ 6这里我们说一下酒补。
酒为百药之首,说的是酒在中药里的排位。
既然酒有药性,就要慎重地饮用。
从大雪起至春分这段时间,不适宜饮酒。
因为在大寒至春分两个月中,人容易肝气过盛,而酒是壮肝气之物,此时饮酒会火上浇油。
此外,像面红或脾气急躁者也不宜饮酒。
对于肝气不足的人,可适量饮用红高粱酿制的酒以补充阳气,因为红高粱的种子直接受太阳的曝晒,储存了太阳的能量,所以酿制成酒就好比把这种阳气的能量储存在液体状态。
同时,喝酒尽量在晚上。
酒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应肾,晚上酉时是肾经最旺,肾主藏精气。
晚上适量饮酒可使手指凉、气短者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可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不爽者可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则可养肝阴。
但人们也应记住:酒是双刃剑,可养人,也可伤人,要正确对待它,不宜过量,只有正确饮用,才有利于健康。
现在大部分人对“补”的意识比较强烈,但却不明白“通”才是健康的关键。
黄 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划分的,它不仅反映了季节、气候的变化,更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依据。
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的经典之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养生智慧。
春之节气,生机勃发。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但阴寒未尽,此时养生重在养肝。
肝主疏泄,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恼怒抑郁。
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物,如韭菜、洋葱等,以助阳气生发。
雨水增多,湿气渐重,需注意健脾祛湿。
可多吃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涌动。
此时应早睡早起,多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过多油腻、辛辣之物。
春分之日,阴阳平衡。
此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协调,调和阴阳。
在作息上,要做到规律有序,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上,力求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清明时节,气候温暖,是踏青扫墓的好时光。
但此时花粉飞扬,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防护。
养生方面,应注意养肝润肺,可食用枸杞、百合等。
谷雨时节,降雨增多,空气中湿度加大。
此时要注意防湿邪入侵,居住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
饮食上,可食用一些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冬瓜等。
夏之节气,炎热渐盛。
立夏到来,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此时心火渐旺,要注意调养心神,保持平和的心态。
饮食上,宜增酸减苦,多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等。
小满时节,气温升高,人体消耗增大,要注意补充营养。
同时,要预防暑热之邪,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
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多吃西瓜、绿豆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要注意保护阳气。
作息上,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
饮食宜清淡,不可贪凉饮冷。
小暑炎热,暑气蒸腾,容易出现心烦、失眠等症状。
此时要注意养心安神,可食用莲子、大枣等。
大暑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养生重在防暑祛湿,避免中暑。
冬至冬季养生的经典著作与养生之书
冬至冬季养生的经典著作与养生之书冬至是中国24节气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寒冷季节已经来临。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冬季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需要发生变化,才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冬季养生知识,以下是关于冬至冬季养生的经典著作和养生之书,供读者们参考。
一、《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是许多人民生活中必备的书籍之一。
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主要介绍了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等知识,是了解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针对冬季,书中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温暖、多吃温热食品,并适当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抵御力。
二、《饮食须知》《饮食须知》是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关于饮食保健的专著。
该书旨在通过讲解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并摆脱疾病的困扰。
针对冬季,该书引导人们在饮食方面注重养生保健,推荐多吃食物,如莲子、栗子、南瓜、胡萝卜等,以及热饮、热食、热水洗澡等方式,来保持身体的温度和血液循环的顺畅。
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药学家李时中所著的医学经典,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
该书对冬季养生提供了很多的建议,推荐使用各种不同的草药和植物来疗养身体,例如枸杞子、当归、人参等,以及充足的睡眠、减轻压力等方式。
四、《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是明代医学家陈藏器所著的补遗书,内容涵盖了《本草纲目》中没有涉及或者描述不完整的药物和保健方法。
该书推荐了许多针对冬季养生的药方和养生方法,如采用芝麻、银杏、山药、黑豆等食材来煮粥,喝姜汤驱寒、用砖热烤脚等方式,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冬季养生的经典著作和养生之书的简介。
这些书籍中所包含的养生知识和经验,都是非常珍贵的。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些知识和经验,制定适合自己的养生计划,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长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养生
明天(2011年12月22日)是冬至了,厦门讲课的时候讲到冬至是坎卦。
厦门的妈妈们有易经基础,应该记得吧?
坎是中间一点阳,冬至一阳生,就是冬天到了极致了,最寒冷的时候来了,数九寒天开始了。
数九是几九呀?三九。
明天是第一天。
冬至是最寒冷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生成的开始。
我们讲冬天是闭藏的季节。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今年冬令补,明年打老虎”,说明冬天的补益对第二年的身体影响很大。
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心胸有量。
不要为烦事所扰。
知道为什么吗?听过课的应明白。
还有不要过度的用脑,保持心态平和。
其次,避免劳累。
早睡晚起。
叫做不妄劳作。
这个劳是什么意思?不是劳动,辛劳,而是房劳。
作才是劳动,古代有耕作,我们现在是工作。
心身的压力大。
再次要注意防冻保暖,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老虎和乌龟,谁厉害?冬天的时候最强大的寿命是最短的。
所以乌龟更厉害。
所以冬天特别是冬至后,我们的锻练都要动中有静。
最好是静静的养。
有时间条件允许就晒晒太阳,对衣服被褥也要多晒太阳。
可以面对,行的话晒肚皮。
冬天按摩都不做,更别说拔罐了。
拔罐是泻气的,春天可以开始,最好夏天做。
灸的话有春灸气海。
就是助阳气的升发。
所以要冬不扰阳。
要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早卧晚起必待阳光。
早上要等太阳出来再起。
所以冬练三九很早起来和练得满头大汗都是错误的,为什么冬泳我反对也是这道理。
既然冬至是坎卦,那么睡子午觉的效果就会特好,可以有助于心肾相交。
就是没有睡打个瞌睡也是好的。
我们冬天的补就是为了坎中的一点阳能在一年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就是要补足能量。
所以,我们在冬天进补。
可以吃些大补的中药,建议吃些膏丸。
不建议喝汤药。
膏方和大补丸。
冬至前后几天是最好的。
所以冬天我们也不要吃生冷寒性东西。
大补丸就行了。
别的不要吃了。
药补已经有双补丸。
还可以找医生开些。
咱们今天主要讲吃的,倡导食疗为先为主。
首先食物是,羊肉汤、鸡汤、狗肉。
放药可以,但量要少(枸杞可以不?可以。
)。
当归党参黄芪白术都可以,枸杞红枣,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
肉食也要清淡,鹅肉可以。
厦门的气都虚,量轻点,给个比例,黄芪2g党参8g当归8g白术8g,红枣放几颗自己定。
鲫鱼也是好东西,主要是以补脾肾为主。
还有就是吃的时候不能太咸,太咸了就动肾气了。
这样心气就更弱了。
福建的好象心气都特别弱。
还有在中午可以吃些苦味,象苦瓜。
这个以前说过,补益一下心脏。
体质很寒的可以吃苦瓜吗?不是让你多吃,是吃点,不是多吃。
每天可以吃一点点。
就像午睡。
还有些象莴苣、大头菜、娃娃菜,是不是也有苦味?就这些。
芥菜也是苦的。
补的食物有坚果,这东东在平时吃会上火,在冬天就不会了。
如核桃,栗子、红薯。
炒花生瓜子也可以吧?可以的。
还有芝麻、萝卜。
冬天吃的要温热,还要松软。
吃热性的不要吃太多。
隔几天吃一次就行了,能清淡还是清淡点好。
冬天干燥还要补充水分。
白菜、甘蔗、荸荠、番茄、菌类、南瓜、芹菜、菠菜、山药等。
甘蔗可以放汤里。
水果可以吃。
苹果、桂圆、桔子、柚子都行。
香蕉少吃,可以烤了吃的。
橙子也可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