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好“三个服务”
——在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
(2007年9月6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研究落实“优先发展运输业”要求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继2001年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以来,专门研究和部署道路运输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部党组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今天上午,李盛霖部长亲自主持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

下午,还将邀请与会各省厅负责同志召开节能减排座谈会,当面听取大家意见。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李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总结近年来的道路运输工作,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道路运输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道路运输业发展水平,努力做好“三个服务”。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道路运输业已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武汉会议以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调整结构,加快发展;依法治运,规范市场;依靠科技,安全高效”的道路运输工作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满足需求为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基础管理,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主要体现在:
(一)道路客货运输快速增长,服务国民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道路运输业成为服务范围最广,承担运量最大、运输组织最为灵活、运输产品最为多样的运输服务业,基本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旺盛需求。

2006年,日均运送货物4017万吨,全年货运量达到146.6亿吨,占综合运输总量的72%;日均运送旅客5097万人次,全年客运量达到186.1亿人次,占综合运输总量的92%,其中高速公路每天运送跨省旅客100万人次以上。

全行业实现增加值4363.7亿元,对GDP 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1%。

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在应对春运和“黄金周”客流高峰、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抢运煤电油粮、抢险救灾等重要时段和重点物资的运输中,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机制,道路运输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春运期间,江苏常州出现了大量
旅客滞留,部省两级启动应急预案,江苏、安徽两省及时调配运力,组织专人带队,在一天半内抢运旅客1.3万人,高效地完成了应急运输任务。

(二)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法行政能力显著增强。

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道路运输条例》,结束了道路运输行业无法可依的局面。

到去年底,《道路运输条例》的七个配套规章相继发布实施。

各省交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道路运输立法工作,全国已有27个省份出台了地方性道路运输条例。

湖北省道路运输条例还解决了货运代理、汽车租赁、检测站等方面的立法空白点。

以国家《道路运输条例》为龙头,以部颁配套规章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道路运输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各地结合贯彻实施《道路运输条例》,加强运政队伍建设,狠抓执法人员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了打击“黑车”和非法营运专项行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客运市场非法营运、宰客、甩客、倒客现象得到遏制。

货运市场以治超工作为契机,恶性竞争局面得到扭转,货运价格逐步回归,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各地还普遍实行了政务公开,推广应用了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

上海、甘肃、重庆、四川、山西、河南等省份建立了面向社会的道路运输信息服务网站,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便利了人民群众。

甘肃、新疆、湖南、江苏、云南等省份稳步推进运政管理机构改革,解决了运管机构的职能定位和编制问题,理顺了体制,精简了人员,
道路运输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西部省份实施区域合作,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开展“顺畅为民”工程,采取“执法联动”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行业监管效率。

浙江、江苏等地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信誉记分考核等措施,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臵资源,推进了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遵循“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针,道路运输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十五”期间确定的结构调整目标。

企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

以资产为纽带,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步伐加快,涌现出中远物流、中外运、山东交运、江西长运、杭州长运、辽宁虎跃、北京汽车修理公司等一批具有全新经营理念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规模化企业。

全国排名前30名的道路客运企业,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8.3亿人次和1094.1亿人公里,分别占全国道路运输客运总量的15.2%和10.8%,初步形成大型专业集团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市场格局。

运输装备明显改善。

各地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车型结构,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2006年,全国营运客车达到162万辆,其中
中高级客车达到61.2万辆,占营运客车总数的37.8%,比2001年增长近1倍;营运货车达到648万辆,其中大吨位、高效率的大型货车快速发展,所占比例达到31.8%,平均吨位比2001年增长了73%。

运输服务业协调发展。

全国汽车维修业户达到34. 4万户,比2001年增长了2万户。

汽车维修行业连锁经营、专业维修迅猛发展,上海、北京、杭州、青岛等大中城市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推广快修连锁经营模式。

青岛市拥有了全市统一的汽车快修商标,江苏省推行了车辆“病历”本。

基本理顺了驾驶员培训管理体制,驾校数量与市场需求同步增长。

云南、山西等省实施了培训记录约考制度,提升了驾驶员培训质量。

(四)农村运输条件全面改善,道路运输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把解决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货难”问题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组织实施了农村客运网络化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了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2003年至2006年三年间,交通部安排专项资金13.2亿元用于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全国交通系统共投入资金63亿元,建设农村等级客运站9040个、停靠站点14.7万个。

农村客运车辆达到34.4万辆,客运班线达到7.4万条,全国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83.2%。

“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已经形成,全长
已达4.3万公里,提高了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同时,国家将农村客运纳入中央财政燃油补贴范围。

2006年发放了7.6亿元,平均每辆车2000多元,2007年又提高到12亿,有效减轻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

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农村地区的物资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安全管理基础性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事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的管理职责,按照“明确职责、找准规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的安全管理思路,全面加强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完善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

规模化道路运输企业坚持“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注重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安全生产发展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开展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制定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组织编写了《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系列丛书和《驾驶员安全行车手册》,清理整顿了驾驶员培训学校,完善了驾驶员培训考试衔接制度。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还组织实施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为道路运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各地开发应用了GPS 监控技术,重点加强对客运班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监管。


去年底,以企业为依托,全国已经建成13个省级GPS监控中心,有18个省份应用了客运监控系统,14个省份应用了危险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在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根本好转。

近年来,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群死群伤恶性交通事故稳中有降。

特别是2006年,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控制在30起以内,死亡人数控制在500人以下,万车死亡率同比下降了20%,在道路运输领域基本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本届政府任期内,道路交通事故由高发到遏制直至逐年下降的目标”。

(六)行业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把行业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臵,从“窗口”服务抓起,从运送环节抓起,从服务质量抓起,取得了明显成效。

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和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广泛开展了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文明窗口、文明岗位创建活动。

广州汽车站坚持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就不平凡”为主题,教育职工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严格规范,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需要在行业中大力推广。

在春运工作中,各地客运企业明确提出“不让一个旅客在车站过年三十”的目标,精心组织,热情
服务,圆满完成了旅客运送任务。

在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中,道路运输业都有自己的代表。

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着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体现着交通行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作的努力和贡献。

回顾近年来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实践,有五条基本经验是我们要认真坚持和发扬的。

一是必须把做好“三个服务”作为道路运输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新时期交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发展道路运输业,不断提高道路运输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体现了交通工作的大局意识,体现了交通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做好“三个服务”是道路运输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是必须统筹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公路交通工作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一是道路运输工作。

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中,哪一项工作上不去,公路交通工作的总体绩效和社会评价都会受到影响。

坚持“公路建设是手段、发展运输是目的”的基本思路,坚持“路运并举、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做到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两不误、两促进,实现公路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公路交
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长期任务。

三是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

道路运输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是安全生产高风险行业。

近些年,我们把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摆在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突出位臵,认真落实“三关一监督”工作职责,不断完善安全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安全生产形势出现明显好转。

注重安全发展,是道路运输工作践行“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四是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道路运输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完善综合管理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能够有效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实现运输资源的优化配臵。

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做好道路运输工作的有效手段。

五是必须把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通过理念创新,树立为公众服务的价值观;通过管理创新,不断优化资源配臵;通过体制创新,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这是促进道路运输发展的持久动力。

道路运输工作取得的这些成绩和经验,是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社会
各界广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道路运输企业广大干部职工、从业人员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向关心支持道路运输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奉献在一线的全国道路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从业人员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看到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成绩,充分肯定工作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道路运输工作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体现为“六个不适应”:一是运输发展政策还不能适应发挥道路运输比较优势的需要,不利于形成便捷高效、分工协作、安全畅通的综合运输体系;二是运输服务质量还不能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运输需求,安全生产隐患依然存在;三是运输能源消耗还不能适应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货运装备水平不高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四是运输市场秩序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运输场站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和社会公众出行的需要,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农村客运场站建设需加快推进;六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设还不能适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一些运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队伍膨胀问题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道路运输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
键时期。

这一时期,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

处在这个时期的道路运输业,也必然有着自身发展的基础、需求和条件,这是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的。

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要求道路运输业进一步提高运输保障能力。

今后5-15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国民经济将继续在较高的平台上运行。

到2010年,我国GDP将比2000年翻一番。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旺盛的运输需求。

预计到2010年,我国公路客运量将达到240亿人次,公路货运量将达到160亿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41%和19%。

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与运输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将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存在。

缓解这一矛盾,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继续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增加有效运力;改善运输装备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完善应急运输机制,保障应急运输需要。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道路运输提升服务品质。

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人均GDP将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

发达国家
经验表明,在这个时期,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运输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在出行方面,日益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对安全保障、服务水平都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走得了”向“走得安全、走得便捷、走得舒适”转变;在物资运输方面,随着现代物流的不断推进,物流组织技术的推广应用,高附加值货物运输需求快速增加,运输需求将由“运得到”向“运得快捷、运得安全、运得高效”转变。

不断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高品质运输服务的需求,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道路运输工作的主要任务。

道路运输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趋势,主动调整工作重心,在满足量的需求前提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企业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的优质运输服务。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道路运输更加注重安全运行和诚信守法经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当前道路运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维护道路运输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随着人流、车流、物流的高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持续旺盛的运输需求,特别是春运和“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客流量激增,导致安全监管任务更加繁重。

我国特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交通参与者特别是农村地区
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全面改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面对这一发展变化,要求我们既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作为行业监管的重点,同时又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安全观,正确认识和把握道路运输安全生产面临的特定环境和特定阶段,遵循规律,抓住重点,打牢基础,稳步推进。

维护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不论是道路运输经营者,还是社会公众,其合法权益都需要得到有效维护。

这就要求交通主管部门要完善管理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对市场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维护好公众利益。

要让安全有保证、服务质量好、管理规范、诚信守法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让服务低劣、事故多发、违法违规的经营者难以生存,使道路运输业成为一个诚信守法的行业,成为一个让人民群众放心的行业。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道路运输转变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道路运输是资源消耗型行业,每年消耗的成品油约占全社会消耗总量的28%。

推进道路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业,实现道路运输由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由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无序竞争向发挥各种运
输方式自身优势、实现有效衔接转变;由无能耗指标限制、不能从源头上消除或取缔高耗能车辆从事道路运输,向完善车辆能耗标准化管理、实施准入退出机制转变。

这些都事关交通行业的长远发展,事关交通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事关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快转变道路运输增长方式,实现道路运输业的节约发展和绿色发展。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道路运输更加注重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均离不开农村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与提高。

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出行难”、“运货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全国还有2%的乡镇、16.8%的行政村不通客车。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道路运输需求将愈加活跃,局部地区运输供给不足的矛盾也会愈加明显。

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继续推进适应农产品运输的货运体系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满足农民群众出行的需求,实现农用物资、农副产品的便利高效运输,以道路运输
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六)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求道路运输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是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的明确定位。

这要求交通主管部门在道路运输工作中,重点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好安全。

安全涉及公众利益,也是市场机制不能很好解决的地方,政府必须下大力气来进行监管;二是健全法规。

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三是政策导向。

站在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采取明确的鼓励政策,促进道路运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四是搞好服务。

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树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道路运输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是道路运输业开始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新时期、新阶段道路运输做好“三个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道路运输业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紧紧抓住机遇,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道路运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是做好今后道路运输工作的着力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