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2单元复习学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优先考虑保护传统文化
②重视对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全面保留传统观建筑
④认识到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6.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这样看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应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只是阐明理由。
14.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1)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2)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
15.材料一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
A.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创新
B.对待传统文化应怀着敬畏的心理,保持其独立与完整
C.文化创新应坚持联系的观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现东西方文化的结合
D.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发展的观点,任其随时代发展自生自灭
12.材料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8.属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经典的《弟子规》,是教导儿童为人处世的规范。对待《弟子规》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按照传统,承袭规范
B.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C.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D.立足经典,发展实践
9.《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编写:赵长荣审核:邰杰课时:2-3课时使用时间:2013.10.29
一、构建知识体系
本部分内容见2013.9.25印刷的文化生活知识构架图(第二单元)
二、知识点回顾与练习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节日的重要性
2.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意义)(熟记,答题时注意要结合材料灵活运用,注意材料语言的概括提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什么意义?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1)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有利于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0.王安石曾看到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心想:“明月”怎会叫?黄犬怎会卧在花心上?于是提笔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儿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这下子他才明白,那两句诗是对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如何加强文化交流: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原则及要求)。
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既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三年。该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2.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下列对文化多样性认识错误的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17.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13.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材料二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
(1)结合材料,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
(2)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注意准确表述,第一种基本形式是传统习俗,不是传统节日。)
3.传统文化的特点:(三个)
(1)相对稳定性(内涵是什么?)
(2)鲜明的民族性。
(3)继承性。
4.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外部(决定性)因素: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文化具有-致性
D.传统文化是文创新的源泉
4.“福建土楼”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大型山区夯土建筑文化遗产”,正发挥着独有的魅力,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为此,2013年1月29日,福建省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保护规划》。保护文化遗产
(2)内部因素:
第五课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着重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注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的区别。)
2.文化创新的社会作用。
3.坚持文化创新上的群众观点,走文化创新上
3.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淸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
①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②其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③根本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④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在日渐强劲的城市化浪潮中,很多城市古建筑在远未濒危时就被拆除了,这不仅是浪费,更是对城市文化传统的“屠杀”。失去文化传承的城市是文明残缺的城市,看不见历史的城市是文化的“死城”。这启示我们,城市化应当
3.为什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意这里面的易错表述)
5.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6.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有很多,其中,主要途径有哪些?
7.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很多,其中,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是什么?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为什么?
8.根据本课内容,你觉得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
B.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11.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其后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黄梅戏等地方戏曲在当代的真正繁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剧目的挖掘和翻新上,剧种的活力还应体现在进入当代题材时仍然充满自信,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材料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
说明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____
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具体要求是什么?
4.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推进文化创新?)(背过不用填写。)
5.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意义(如何理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课本上标明,背过,不用填写。)
6.如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背过,不用填写。)
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在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7.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
16.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