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动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泄(excretion)
药物的原形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过程
大多数药物的排泄属于被动转运 少数药物的排泄属于主动转运
最重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
(一)肾脏排泄
(一)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
1、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吸收,将剩下
的药物排除。这是属于被动转运。 2、药物经近曲或远曲小管分泌到肾小管而 排出。这属于主动转运。 弱酸类通道和弱碱类通道(同一机制竞争) 影响排泄的因素: 肾血流量,肾功能,尿液的pH值。
消化道给药 注射给药
2、给药途径
吸入给药 局部用药
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
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先经门静脉通过肝 脏再到达全身循环,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 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进入体循环的有 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也称:首过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
1、药物消除半衰期(t1/2): 体内药物消除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 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2、药-时关系和 药-时曲线 血浆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纵坐标为浓度,横坐标为时间所描绘的曲线 3、峰浓度Cmax(最高血药浓度) 达峰时间Tmax 谷浓度
4、稳态血浓度(Css) 机体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 相等时,体能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 状态,此时的血液浓度称为Css稳态浓度 (steady-state comcentration) 5、AUC 时-量曲线下面的面积
(二)药物从胆汁排泄

许多药物及代谢物能从胆汁排泄。属主
动转运过程分:
酸性、碱性、中性三个通道。
从原型胆汁排泄多的抗菌药如利福平、四环 素、红霉素等有利于肝胆系统感染的治疗。
肝肠循环
(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药物随胆汁到达十二指 肠后,部分可重吸收进入血 液循环,继续发挥作用。
D+P
[P] [D] KD = [DP] 上式转换 [DP] [PT]
=
DP
[D] KD+[D]
上式表明决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因素:
1.游离型药物浓度
2.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 3.血浆蛋白量。
影响分布的因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 器官的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再分布(redistribution)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疗效和毒性 环境的pH值和药物的解离度 (细胞内pH 7.0,细胞外pH 7.4) 体内的屏障
代谢:又称药物转化或生物转化
即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Transformation or metabolism
(一)代谢的结果: 1、极性增大、水溶性增强。 2、大多数活性降低或消失(称为灭活) 3、少数活性不变或形成活性代谢产物(活化) 4、大多数毒性降低、消失。(解毒) 5、少数毒性增强。
(二)药物代谢的部位: 主要是肝脏,也有其他组织 药酶:催化药物代谢的酶
肝药酶:存在于肝脏中催化药物代谢的酶
肝脏微粒体和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三)代谢的步骤:
第一步:氧化、还原、水解(Ⅰ相反应) 第二步:结合反应(Ⅱ相反应)
(四)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 诱导:酶的合成增加、降解减慢、活性增加 使底物药物的代谢速率加快。 自身诱导:加速自身代谢 药酶的诱导剂: (enzyme inductors) 巴比妥类、苯妥英钠 药酶的抑制剂: (enzyme inhibitors) 西咪替丁、氯霉素
: 分布速率常数
: 消除速率常数
A: 分布曲线
B: 消除曲线
e:自然对数之底
静脉注射药物的二室模型的药-时曲线及参数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消除: 药物随分布、代谢、排泄 其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
数学公式如下: dC =-kCn
dt
C为血浆药物浓度,k为常数, t为时间。n=1或n=0。
基本概念
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 舌下给药与直肠给药避免
分布:药物从血循环到达靶器官的过程
药物在血浆中的形式: 1、游离型药物(free drug) 2、结合型药物(bound drug) 酸性药物主要和白蛋白结合 碱性药物还与脂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结合。 结合型药物特点: 1.分子量变大、不易经过生物膜转运 2.暂时失去活性 3.可逆性 4.特异性低,置换现象
取对数得
C0 2303 t lg Ct ke
C0 Ct 2
t1/ 2
t1/ 2
2303 lg 2 ke
0.693 ke
特点:
①半衰期t 1/2=0.693/ke为恒定值
②恒比消除
③一次用药或连续用药停止,体内药量约经
5个t 1/2体内药量消除96%以上。 ④恒速给药或定时定量给药时,经5个t1/2后血药浓度 达到稳态浓度(Css)。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吸收:从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吸收的速度和量影响药物作用的快慢与强弱 影响吸收的因素: 1、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剂型、溶解 度、解离度、分子量、脂溶性、极性)
视身体为一系统,按动力学特点分若干房室
与解剖部位或生理功能无关,为假设空间 转运速率相同的部位均视为同一房室。

开放性房室系统
房室:体内药物转运速率相同的部位视为同一室 开放性房室系统 开放性一室模型(one-compartent open model) 体内药物瞬时在体内各部位达到平衡 开放性二室模型(two-compartent open model)
零级消除动力学
1.定义: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单位时间内
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用量过大,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能力达到饱和所致。
2.特点
①半衰期t 1/2是一个变化值
②为恒量消除,药物以最大消除速率衰减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 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停留时间长、溶解好、吸 收面积大、血流丰富)等。 pKa大于7.5的弱酸性药物 (异戊巴比妥pKa =7.9) pKa小于4的弱碱性药物 (安定pKa=3.3) 在胃肠的pH范围内基本都 是分子型,吸收快而完全。
4、转运速度符合Fick定律
通透量(单位时间分子数)=(C1-C2)× 膜面积×通透系数 厚度
通透系数:药物分子的脂溶度 5、此外还与器官的血流量有关
载体转运(carrier-mediated transport)
载体: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 特点:选择性(selectivity) 饱和性(saturation) 竞争性(competition) 方式:1、主动转运(耗能、逆电化学差) 2、易化扩散(被动转运)
体内的屏障:
1、血脑屏障(BBB blood-brain barrier)
原因:内皮细胞紧密相连、无间隙,毛细血 管外包围着星状胶质细胞,形成了血浆与脑 脊液之间的屏障。 炎症可改变BBB的通透性。
2、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 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 事实上与一般毛细血管无差别 (简单扩散) 孕妇禁用对胎儿毒性大或致畸的药物 3、血眼屏障(blood-eye barrier) 药物很难从血液中进入房水、晶状体、玻璃 体,故眼科用药多采用局部用药
弱碱性药物
BH+ H++B Ka= [B] [BH+] [H+][B] [BH+]
-logKa=-log[H+]-log
[BH+] [离子型] [B] 10pKa-PH = = pKa=pH-log [B] [分子型] [BH+]
酸酸碱碱容易转运,易吸收,排泄慢。
酸碱碱酸不易转运,难吸收,排泄快。 内液(pH:7.0) 外液(pH:7.4) 弱酸性药物分布细胞外高于内 弱酸性药物容易在胃中吸收 (pH=0.9-1.5) 弱碱性药物容易在肠中吸收 (pH=7.6)
这种肝脏、胆汁、小肠、血液 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三)药物从其它排泄途径排泄
药物可自乳汁分泌,如授乳妇女服用丙硫氧
嘧啶,将抑制乳儿的甲状腺功能
某些药物可自唾液排除,其浓度与血浆浓度
相平行。由于唾液标本易于采收,故可用于
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胃、汗腺、粪便、肺、头发、皮肤。
第三节 房室模型


迅速与血液浓度达到平衡的部位(中央室) 迟后于中央室与血液浓度达到平衡的部位(周边室)
一室开放模型
ka
Ke
二室开放模型
ka
中央室
ke
k12
k21
周边室
•中央室:血流丰富器官:心、肝、肾等。 •周边室:分布慢组织:肌肉、脂肪、皮肤。
二室模型计算公式:Ct=Ae t+Be t
Ct:t时血浆药物浓度
Chapter2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主讲:张树平
内容: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体内过程
房室模型
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量-时间关系
药动学参数
药物剂量设计和优化
药动学概念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作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规律:血液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率不变, 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 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 药量多。
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一级消除动力学
dC = -k eC 当 n = 1时, dt
积分、移项得: Ct = C0e-ket
C0为初始的血药浓度,Ct为t时的血药浓度。 ke为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表示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量与 现存药量的比值)。
当Km>>C时, 即体内药物的消除能力远大于用药量时
C可忽略不计
Vmax ·C dC =Km dt
即Vmax / Km=ke
成为一级消除动力学过程。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
血浆药物浓度 (mg/L)
静脉注射 口 服
时间
二、多次给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Constant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of drugs)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转运(transport): 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过程。 一、转运的方式: 1、滤过(水溶性扩散) 2、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 3、载体转运( 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滤过(filtration)
分子量小的、水溶性的物质在流 体静压或渗透压的作用下,通过水性 信道(aqueous channel)的转运。 属于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 如肾小球的滤过。
当n=0时
C0 Ct 2
零级 对数浓度
零级
浓度
一级
一级
时间
时间
混合消除动力学
米-曼方程式表述
Vmax· C dC =Km + C dt
Vmax为最大消除速率; Km为 米氏常数;C为药物浓度
当C >> Km时,即体内的药物量超过了机体的代 谢能力, Km可忽略不计,此时dC/dt=-Vmax 表明体内消除药物的能力达到饱和,机体在以最大 能力(最大消除速率)消除药物。 为零级消除动力 学过程。
峰浓度(Cmax)
Plasma concentration
Area under curve
达峰时间(Tmax)
AUC
曲线下面积 单位:mgh/mL 反映药物进入血循 环总量
hrs
Css
谷浓度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定义: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
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Css)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药物直接溶于细胞膜脂质层从一侧转 运到另一侧,属于被动转运。 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1、膜两侧的浓度差
2、药物的性质(分子量、脂溶性、极性)
3、离子化程度
(大多数药物是弱酸或弱碱电解质,体内存 在形式分子状态和离子状态)。
离子障(ion trapping)
分子状态的药物可以自由穿透生物膜 离子状态的药物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
H+
AB BH+
H+
HA
HA
A-
B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H+
H+
Handerson-Hasselbalch公式
弱酸性药物
HA H++AKa= [H+][A-] [HA]
[A-] -logKa=-log[H+]-log [HA] pKa=pH-log [A-] [HA] 10PH-pKa= [A-] [HA] = [离子型] [分子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