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的教育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比城市小学,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很多学校仍然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感培养,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培养,首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师生关系的融洽、校园文化的浓厚、教学设施的完善等。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织数学活动周、数学艺术节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才华的机会。

学校还应该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配备足够的数学教学工具和资料,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数学学习环境。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数感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和困难,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学习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学校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三、注重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必须注重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现在很多城市小学已经开设了数学兴趣班或者数学游戏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轻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而在农村小学,也可以借鉴这些做法,通过数学趣味活动、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实际例子来阐明数学概念,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一、结合生活,建立数感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比如:在认识“1―5”时,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数表达的事物,通过学生举例,让学生理解数不光可以表示个体(1个人,2只小鸡),也可以表示整体(5筐苹果,3串葡萄);既可以表示基数(4个人跑步),也可以表示序数(跑第4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数的内涵。

又如:学校发放学生证后,学生对八位数的学生证号就不甚了解。

教师对号码的编排不妨做出说明:前四位数表示入学时间,中间两位数表示班次,后两位数是其在班级中的学号。

学生对蕴涵其中的规律明了之后,拾到诸如“20080210”的学号就会做出分析,知道这个学生证的主人应该是2008年入学,为一年级二班的学生,这样就能直接找到失主。

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教授说的: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感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中有一个习题:将本班学生的出生月制作成统计图。

笔者执教的两个班人数均近六十人,对学生的出生月份不可能逐一问询,而这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

与学生共同探讨出课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大组,每大组自行收集本组成员出生月份的原始数据,并派代表汇报收集数据的情况。

对几组数据进行加工,将其制成全班学生出生月统计表。

由于班上人数众多,有些出生月份相对集中,书本上提供的统计图不能为学生所用。

学生通过对已有统计图的观察,提出了修正统计图的方法:加长统计图的纵轴。

得以将全班学生的出生月份直观地体现在统计图上。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等观点。

大家就“数感”培养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谈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通常使用观察、游戏、动手实践、估算等方法。

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后,就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对比学习,完善观点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先有感觉,有想法,有实践,有方法。

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原课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中我们知道数感是10个核心概念的首位,也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起步阶段,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课程内容之外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把握“数感”这个核心概念无论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细读数感,明确目标人们提起数感,都觉得比较玄乎,这么“虚”的东西作为核心概念,我们怎么教啊。

实际上作为教师还是要加强自身对“数感”的再认识。

“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

关于“数感”内涵大致有:1、数字(量)的直觉;2、与语感、乐感、美感类似,有一种“直感”的涵义;3、是一种主动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4、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

《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新对“数感”的内涵和功能做了表述,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2011版课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的目标,把学生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指人们对数学概念、运算和推理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1. 盲眼数数法盲眼数数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计数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在盲眼数数的过程中,需要听数,想数,说数,动手做数,并根据数量所代表的物品、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辨和概括,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老师说“拿出两根圆形的铅笔”,学生就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并数一数数量,之后再将铅笔按照其他要求进行分类。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力。

比如:数独、九连环、棋盘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加强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培养数学思维。

3. 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以后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三只小猪》中就包含了相对大小、排序、比大小等数学概念。

4.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授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和理解运算的规律。

5. 数学理解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更是我们要理解的知识。

要树立多方位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来发现知识,创造新知识,拥有数学思维能力孕育创新精神。

总之,数感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兴趣、活动、实践中学好数学,走向成功!。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数是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是一门关注于数的学科,是人类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人们的科学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数学学习中,数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数感,就是学生对于数量、数值和形态特征的感知能力。

它是从生活中动态的数学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是衡量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有了数感,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强,此时正是培养他们数感的黄金时期。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感知数量大小、方向、形状等数学特征,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出示不同大小的图案、颜色和形状的物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以锻炼学生的数感。

二、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数感,因此,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非常重要。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的过程,了解大小、长短、高低等概念,提高他们的数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拼图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数感。

三、应用数学于实际生活数学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因此,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数感。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有关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街道标志的意义、商品价格的涨幅、购买物品的计算等等。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加深对数感的理解。

四、设立趣味课堂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也是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

例如,设置趣味课堂,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如通过数学趣味游戏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数感。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人们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

而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启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体会物理数量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抽象的概念还无法很好地理解,因此数感培养需要从他们的感官经验中入手。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学会感受物理数量的存在。

可以从简单的物体形态、数量方面开始,让他们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体验一下数量的大小、大小关系等。

由此,他们可以感知世界中存在的不同数量,逐步明白“五个”、“十个”等数量概念。

二、进行有趣的数学游戏,扩展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提升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比如“三角游戏”、“数独”、接龙等,在游戏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综合运算的操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渗透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还能够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亲近自然,感悟“数”的运用自然规律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知识在自然规律中的运用时,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数感。

如何在学生中激发这种感悟呢?可以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寻找问题,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去探究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文等,从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教育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互联网教育、交互式课件、在线作业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从而提升他们的数感。

同样,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积累,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数感是指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逻辑和数学运算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对于夯实数学学习基础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第一,强化数学概念的教学。

在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数感的基础。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应该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第二,注重数学逻辑的训练。

数学逻辑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并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帮助他们培养出灵活的思维方式。

加强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

数学运算是数感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熟悉数学运算的规则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第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数感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

第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培养数感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

教师还应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游戏、教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通过以上的努力,相信能够夯实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培养他们健全的数感。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1.多种感知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数字的变化和数量关系。

可以通过进行数学游戏、实物操作、观察实际环境中的数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个感知通道来感知数字的不同形式和数量的不同变化。

2.数字记忆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数字记忆能力还不够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记忆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记忆能力。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数独游戏、数字拼图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数字记忆的训练。

3.数量比较活动:通过数量比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两组数字,通过比较大小来找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的训练。

4.数量分类与分组:通过数量分类与分组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分类和分组能力。

可以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进行数量分类和分组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字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5.数字的位置与方向感知: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知能力比较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数字迷宫、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方式,让学生锻炼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6.数量估算活动:通过数量估算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量估算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估算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估算的训练。

7.数字游戏与问题解决:通过数字游戏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和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来解决游戏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方法来进行数感培养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一、简介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孩子未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

二、通过实物教学培养数感1. 与孩子一起使用实物进行数学操作,比如用小石子、玩具等进行加减法运算,让孩子通过实物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2. 利用水果、蔬菜等进行数学计数,让孩子感受不同数量的重量与大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对数量的直观感受。

三、通过游戏培养数感1. 数字游戏是培养数感的最佳途径之一。

比如“找错误”游戏,家长或教师在一串数字中故意放入一个错误的数字,让孩子找出错误的数字,从而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2. 数字追踪游戏也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

比如让孩子在一个散落的数字中找出一串数字,让孩子锻炼观察能力和数字辨认能力。

四、通过数学绘本培养数感1. 选择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绘本,让孩子通过绘本的故事情节和图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在阅读数学绘本时,家长或教师要与孩子一起探索其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通过数学活动培养数感1. 利用游戏和活动进行数学计数和排序,比如让孩子帮助家长在超市购买物品时数一数购物车中的物品数量,或者让孩子将玩具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等。

2. 利用季节和环境进行数学活动。

比如在春天的花园里,让孩子观察花瓣的数量,帮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六、通过数学游戏软件和网站培养数感1. 选择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游戏软件和网站,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数学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数感,还能够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在数学游戏中的表现,并及时引导孩子思考和总结,帮助孩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通过数学题目和解析培养数感1. 家长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题目,让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一、低年级数感的培养1. 利用教具和游戏培养数感低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大多是基于实物的数量,可以通过一些教具和游戏来帮助他们培养数感。

比如可以利用珠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或者通过一些益智游戏来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数量的增减和变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

2. 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数感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实际例子来进行数感的培养。

比如在购物时可以让孩子帮忙算账,或者在烹饪时让他们参与分配食材的数量,从实际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量的感觉。

学校可以借助一些教学资源来进行数感的培养,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进行数字的视觉呈现,或者通过数学游戏软件让学生在玩中学。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感。

二、低年级数学学习基础的夯实1. 打好基础知识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时期,因此要夯实数学学习基础非常重要。

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的算术运算、数字认知、几何等知识,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安排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重视练习和巩固数学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巩固才能够掌握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可以安排一些课后习题和作业,让学生多进行思考和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

4. 注重实际应用数学是一个实用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三、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校和家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两个重要支撑,他们的合作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共同助力:1. 学校提供专业指导与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数学教学和指导,同时提供一些专业的教学资源,如教学工具、书籍、教学软件等,来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夯实数学学习基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孩子们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

在学习数学时,数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并使其能够更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呢?一、建立数量感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数量感来意识到各种物品的数量,比如家里的蛋糕有几块、饺子有几个等等。

通过教育孩子们建立数量感,能够使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可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具有一定数量的物品来训练他们的数量感。

可以利用图片、图表、实物等,让孩子们慢慢感知数量的概念。

二、培养计量感计量感是孩子们对数字大小、数量、比例等等概念的感知和认识。

在生活和学习中,孩子们需要通过计量来获取相关的信息。

如果孩子们缺乏计量感,那么他们就难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和问题。

在幼儿园和小学,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培养孩子们的计量感。

比如要求孩子们估算身高、衣服的大小、食品的重量等等,让孩子们通过思考和比较来逐渐熟悉数值的差异和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三、强化感知组合数学中许多概念都需要孩子们具备感知组合的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们需要学会分类、整理和组织事物,对于数学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和小学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游戏来锻炼感知组合的能力。

在成功完成游戏中的不同组合任务后,孩子们就能够对不同组合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将其转化为对数学的理解。

四、创造情境,开发智力毫无疑问,情境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将数学概念和问题置身于生动的情境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情感化地理解和记忆新概念。

在幼儿园和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分享故事或游戏来创造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概念的学习。

这些情境所包含的词汇、数字、符号和其他数学概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数感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数量感、计量感,锻炼感知组合能力,以及在情境中开发智力,从而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培养出优秀的数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度、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1.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比如,利用卡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孩子学习算术运算和比较大小;利用积木或者玩具来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等概念;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购物、厨房烹饪等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货币概念和单位量的概念等等。

2.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在课堂上或者家庭中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比如数学角落、数学游戏区等,让孩子自由探索数学知识,通过玩耍和学习的结合来提高他们的数感。

同时,可以利用视频和互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吸引力。

3.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逻辑和推理能力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拓展性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数感。

比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形来教授数学知识;对于听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口述和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动手型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等等。

5.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数感。

可以设计一些自主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6.给予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反馈是培养数感的关键之一、在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正确或者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感水平。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数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数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比如教孩子数数、比较大小关系、加减法等等。

家长可以在教孩子数数的同时,教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比如教孩子认识钟表、温度计等等。

2. 培养孩子的估算能力:家长可以教孩子估算物品的数量、长度、高度等等,让孩子逐渐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建立数学模型: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图形、物品等建立数学模型,让孩子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

比如让孩子用小棒子拼出数字、用积木搭建出几何图形等等。

4.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础数学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5. 鼓励孩子参与数学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

总之,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数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强调孩子的数学成绩,以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和负担。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一个人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数感。

1. 观察和感知学生应该经常接触数字,观察并感知它们。

例如,当在商店或超市购物时,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和数量标识。

在公交车或火车上旅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车牌号码和车票上的数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字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2. 数字游戏数字游戏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学生可以玩猜数字的游戏,先猜一个数字,然后另一个人猜数字是大还是小,最终猜中数字的人胜利。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3. 量化通过量化来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让学生将相同颜色的小球分开,并数一数每一组小球的数量。

让他们将小球放入一个框子里,并询问他们框子里的小球数量是多少。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直接的关系。

4. 模式识别学生能够从单调的数学题目中绘制有趣的图形或模式并能够快速识别旋转和镜像等特殊的结构。

例如,在数独游戏中,通过寻找规律和模式来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5. 互动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尝试与他人互动来促进数感的培养。

例如,分组抽签比赛中,每组抽取不同数量的纸条,然后在确定获胜者之前,要让他们数一数纸条的数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互动、并在互动中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不仅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和家长应该着重于从感性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为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感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模拟,让他们能够感受和理解数字大小的差别和数值间的关系。

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图表等教具,让学生对不同数值进行比较和排序。

通过将数值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形成对不同数值的直观感知。

使用一排数字卡片,让学生将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让学生触摸、感受数字的大小差异。

教师应该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数字的感受和观察,引导他们思考数字的大小和数值间的关系。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感的培养。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

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字大小和数值关系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字的变化和数值的增减。

通过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实践活动也是培养数感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际探索和测量,如量尺寸、重量和时间等。

通过实际活动中的测量和计算,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游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培养对数感的认识。

数学游戏包括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和思考策略,学生们可以逐渐培养数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们能够培养出对数值和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学生们应该有机会自己发现和探索数字的规律和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答。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出自己的数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和互助,在合作中培养数感。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数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和策略。

通过观察、比较、游戏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逐渐培养出对数字大小和数值关系的认识。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1一、在生**验中建立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如: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生日几月几日、家中几口人、家庭的电话号码、你新认识了几个小朋友,一本书有多少页,……这都是生活中的数。

所以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只有亲身体验的感觉是最直接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包括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会读写数,懂计算,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么一种片面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认座位”的游戏:认识自己是“第几行第几个”(其实这是一年级下册《位置》的内容)。

然后老师说位置,请该位置的同学***;也请同学出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位置和姓名,……各种形式的活动,既让学生大胆自我介绍,培养了交往能力,又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这个游戏让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下课了,都围着老师,吱吱喳喳地说开了:“老师,数学课真有趣,我很喜欢上数学课。

”“老师,我回家要告诉妈妈我坐第五行第3个。

”“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数学课不只是计数(算)的。

”……到了教师节,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送给我一张贺卡,他担心我不知道他是谁,在卡片上的署名还特别写着:“第二行第5个的蒋金”。

真想不到这些小家伙这么快就能学以致用了。

其实,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都有着学前教育的基础,而他们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事都特别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引着学生、助着学生走向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简练、明了、清晰的数学语言去进行表达和交流,这样,在生活中体现了数的含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数感。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在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感是指对数量的感知能力,包括直觉、感受和体验等。

良好的数感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并记忆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如小球、积木等,在课堂上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探索数学中的规律和概念,从而激发其数感。

例如,教师可以分发一些小球让学生自由组合,现场进行简单的数学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其次,通过对数字的具体描述和图形符号的理解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具体场景中的数字变化,理解数学概念,例如从菜市场的蔬菜称重购物,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验数字意义。

此外,通过设计课程中的数学游戏或杀时间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巩固数感。

例如引导学生数数的同时,强化数根概念,通过逐步深入,预习后加练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会数学。

另外,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对数学学习的抗拒情绪,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创设情境化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故事、动画及游戏等进行情境化建构。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及时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问题,通过针对性的辅导与培养,帮助学生克服难题,提高数感,最终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教具、情境化建构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数感,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数感培养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为他们今后学习更高阶段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组合数字,从中培养他们的数数和数的概念。

还可以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些游戏既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数感。

多种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好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到超市、菜市场等地方,让他们用实际场景来感受数学的实际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学会估算购物物品的价格,学会如何计算找零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来介绍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有趣。

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数感。

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要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

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练习册等方式,多给学生提供数学题目。

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多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生习题完成后,可以进行讲解和订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水平。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做数学游戏、购物、做家务等活动,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家长还可以多向孩子介绍数学应用的场景,让他们明白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使学生获得数感的启蒙;退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实践中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现实中的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体验建立发展强化
什么是数感?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

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数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生活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形式数感意识。

1.课前关注学生感性认识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吃力,这就是需要我们在教学知识之前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材料,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我先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设计一个“钟面”。

于是,全班同学回家后纷纷行动起来,用硬纸板仿照自家的钟面制作起来,有不懂的地方请教家长。

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正式上钟面这一课时,学生拿着自制的钟面,学习十分投入,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对答如流,还不时地向老师提出了许多超出本节课的知识。

正是因为学生有了之前的这种亲身体验,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而且学起来也特别轻松。

2.课中注重学生体验活动
布鲁纳强调:数学知识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决定,在他们认识活动中的思维正经历着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进行教学,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经历、体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

学生列举出:1本书、1只小鸟、1棵树、1根小棒、1个苹果、1捆小棒……随后教师可出现一盘苹果、一捆小棒,让学生也用数来表示,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个苹果)。

即而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

接着教师再出示一幅学生赛跑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跑了第一名可用几来表示,谁跑了第二名可用几来表示……,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数不光可以表示物体,还可以表示序数(第几名),这样数的内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

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数一数教室前有几棵树、几个花坛……学生通过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的实物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亲数学”行为。

又如在学习“10倒数到0”这一知识点时,我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在平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倒着数数的现象。

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答案,如马路上红绿灯上显示的数是倒数的;火箭发射时是倒数计时的;电视中定时炸弹爆炸时,数字是倒着数的;奥运会上柔道比赛,一个摔倒在地时,裁判员倒着数10、9、8、7、6、……0。

这些精彩的例子都来自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获得数感的启蒙。

二、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仅仅听数学、记数学。

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更离不开实践活动。

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是感知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抽象。

而直观操作则能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加快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需要通过操作活动来感知数学、发展思维。

”数学知识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学生有时感到枯燥乏味,但如果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迎合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需求,就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