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命题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命题逻辑
2.2.1 证明命题公式恒真或恒假
方法一.真值表方法。即列出公式的真值表,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是真,因此是恒真的;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0,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为假,因此是恒假的。
真值表法比较烦琐,但只要认真仔细,不会出错。
例2.2.1 说明G= (P∧Q→R)∧(P→Q)→(P→R)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该公式的真值表如下:
P→R G P Q R P∧Q→R P→Q (P∧Q→R)
∧(P→Q)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表2.2.1
由于表2.2.1中对应公式G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故G恒真。
方法二.以基本等价式为基础,通过反复对一个公式的等价代换,使之最后转化为一个恒真式或恒假式,从而实现公式恒真或恒假的证明。
例2.2.2 说明G= ((P→R) ∨⌝ R)→ (⌝ (Q→P) ∧ P)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由(P→R) ∨⌝ R=⌝P∨ R∨⌝ R=1,以及
⌝ (Q→P) ∧ P= ⌝(⌝Q∨ P)∧ P = Q∧⌝ P∧ P=0
知,((P→R) ∨⌝ R)→ (⌝ (Q→P) ∧ P)=0,故G恒假。
2.2.2 公式蕴涵的证明方法
主要有如下方法:给出两个公式A,B,证明A蕴涵B,我们有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真值表法。将公式A和公式B同列在一张真值表中,扫描公式A所对应的列,验证该列真值为1的每一项,它所在行上相应公式B所对应列上的每一项必为1(真),则公式A蕴涵B。
例2.2.4 设A= (P∧Q→R)∧(P→Q),B=(P→R),证明:A⇒B。
证明:
P Q R P∧Q→R P→Q A B
0 0 0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1 1 1
由蕴含关系的定义知,给定一个解释使A为真,也使B为真,则由表2.2.2可以看出,使A为真的解释均使B亦为真,因此,A⇒B。
方法二.证明A→B是恒真公式。
由例2.2.1知,(P∧Q→R)∧(P→Q)→(P→R)恒真,因此,立即可得到例2.2.4中的结论:(P∧Q→R)∧(P→Q)⇒ (P→R),即A⇒B。
例2.2.5 设A、B和C为命题公式,且A⇒B。请分别阐述(肯定或否定)下列关系式的正确性。
(1)(A∧C) ⇒ (B∧C);
(2)(A→C) ⇒( B→C)。
解:由A⇒B知,A→B是恒真公式,故A=1时,B不可能为0。
真值表如下:
A B C A→B (A∧C) →
(B∧C) (A→C) →( B→C)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表2.2.3
从真值表可以看出,(A∧C) → (B∧C)是恒真公式,所以,(A→C) ⇒( B→C) (A∧C) ⇒ (B∧C)正确;(A→C) → ( B→C)不是恒真公式,所以,(A→C) ⇒( B→C)不正确。
例2.2.6 设A=(R→ P) → Q,B= P→ Q,证明A蕴涵B。
证明:我们来证明A→B恒真。
((R→ P) → Q) →( P→ Q)= ⌝ (⌝ ( ⌝R∨P) ∨Q) ∨(⌝P∨Q)
=((⌝R∨P) ∧⌝ Q) ∨(⌝P∨Q)=(⌝R∧⌝ Q) ∨( P ∧⌝ Q) ∨⌝( P∧⌝ Q)=1
方法三.利用一些基本等价式及蕴涵式进行推导。
对于例2.2.6,由基本等价式可得:
A=(R→ P) → Q=⌝ ( ⌝R∨P) ∨Q= (R∧⌝ P) ∨Q=( R∨Q) ∧(⌝ P∨Q)=( R∨Q) ∧( P→ Q)
由教材中基本蕴涵式2. P∧Q⇒Q可知,( R∨Q) ∧( P→ Q) ⇒(P→ Q),即A蕴涵B。
2.2.3 求主合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
1. 极小项与极大项的性质
以3个原子为例,则对应极小项和极大项的表为:
P Q R 极小项极大项
0 0 0 m0=⌝ P∧⌝ Q∧⌝R M0=P∨Q∨R
0 0 1 m1=⌝ P∧⌝ Q∧R M1=P∨Q∨⌝R
0 1 0 m2=⌝ P∧ Q∧⌝R M2=P∨⌝Q∨R
0 1 1 m3=⌝ P∧ Q∧R M3=P∨⌝Q∨⌝R
1 0 0 m4= P∧⌝ Q∧⌝R M4=⌝P∨Q∨R
1 0 1 m5=P∧⌝ Q∧R M5=⌝P∨Q∨⌝R
1 1 0 m6= P∧Q∧⌝R M6=⌝P∨⌝Q∨R
1 1 1 m7= P∧ Q∧R M7=⌝P∨⌝Q∨⌝R
由表2.2.4可知,对n 个命题原子P 1,…,P n ,极小项有如下性质:
(1)n 个命题原子P 1,…,P n 有n 2个不同的解释,每个解释对应P 1,…,P n 的一个极小项。 (2)对P 1,…,P n 的任意一个极小项m ,有且只有一个解释使m 取1值,若使极小项取1的解释对应的二进制数为i ,则m 记为m i ,于是关于P 1,…,P n 的全部极小项为m 0,m 1,…,
12-n m 。(3)任意两个不同的极小项的合取式恒假:m i ∧ m j =0,i≠j 。(4)所有极小项的析取
式恒真:
i i m n
∨
-=1
20
=1。
极大项有如下性质:
(1)n 个命题原子P 1,…,P n 有n 2个不同的解释,每个解释对应P 1,…,P n 的一个极大项。 (2)对P 1,…,P n 的任意一个极大项M ,有且只有一个解释使M 取0值,若使极大项取0的解释对应的二进制数为i ,则M 记为M i ,于是关于P 1,…,P n 的全部极大项为M 0,M 1,…,
1
2-n
M
。(3)任意两个不同的极大项的析取式恒真:M i ∨ M j =1,i≠j 。(4)所有极大项的合
取式恒假:
i i M n
∧
-=1
20
=0。
主合取范式与主析取范式之间的关系
由极小项和极大项的定义可知,二者有如下关系:
m i =⌝ M i ,M i =⌝m i 由此可知,若P ∨Q ∨R 为一公式G 的主合取范式,则
G =⌝⌝G=⌝⌝ M 0= ⌝ (M 1∧ M 2∧…∧ M 6)= ⌝M 1∨⌝M 2∨…∨⌝M 6= m 1∨ m 2∨…∨ m 6 为G 的主析取范式。
若(⌝P ∧ Q )∨(⌝ P ∧⌝ Q )∨( P ∧ Q )为一公式H 的主析取范式,则
H=⌝⌝H=⌝⌝((⌝P ∧ Q )∨(⌝ P ∧⌝ Q )∨( P ∧ Q ))=⌝(⌝(m 0∨ m 1∨ m 3))= ⌝ (m 2)=M 2= ⌝P ∨Q 由此可知,从一公式A 的主析取范式求其主合取范式的步骤如下: (1)求出A 的主析取范式中没有包含的所有极小项。
(2)求出与(1)中极小项下标相同的极大项。
(3)将(2)求出的所有极大项合取起来,即得A 的主合取范式。 类似地,从一公式A 的主合取范式求其主析取范式的步骤为: (1)求出A 的主合取范式中没有包含的所有极大项。 (2)求出与(1)中极大项下标相同的极小项。
(3)将(2)求出的所有极小项析取起来,即得A 的主析取范式。 3. 求主合取范式和主析取范式的方法
方法一. 真值表法。主析取范式恰好是使得公式为真的解释所对应的极小项的析取组成,主合取范式恰好是使得公式为假的解释所对应的极大项的合取组成。
方法二. 公式推导法。设命题公式G 中所有不同原子为P 1,…,P n ,则G 的主析取范式的求法如下:(a) 将公式G 化为析取范式。
(b) 删去析取范式中所有恒假的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