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的视觉工作记忆研究进,2007

合集下载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

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关联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视觉注意力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关联。

视觉注意力是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关键过程,它不仅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和作出反应,还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视觉注意与学习记忆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介绍一些相关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视觉注意力的概念和作用。

视觉注意力是指我们在面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选择性地关注其中的某些刺激,忽略其他刺激的能力。

它在个体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决定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处理和获取。

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我们能够优先处理和记忆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

研究表明,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首先,注意力的不同分量与学习记忆能力的不同方面相关。

视觉注意力的分量可以分为分散注意、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

一项研究发现,分散注意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与记忆表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说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分散注意能够提高信息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利于记忆存储;而选择性注意和注意转移则更有益于提高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和加工能力,有利于信息的筛选和策略调整。

其次,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实验,发现视觉注意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例如,有研究发现,通过训练选择性注意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和学科成绩。

这表明通过训练和强化个体的注意力,可以促进学习记忆的发展和提高学业表现。

此外,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儿童和老年人的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相对较低,而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达到顶峰。

这与大脑发育和衰老的过程有关。

个体的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也会对视觉注意力和学习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有研究发现,认知资源和工作记忆容量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并能更有效地加工、存储和检索信息,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与资源分配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与资源分配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与资源分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及其资源分配机制。

视觉工作记忆是人类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对视觉信息进行短暂存储和加工的重要系统。

它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需要快速处理大量视觉信息的情境中,如驾驶、阅读、学习等。

然而,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一直是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首先介绍视觉工作记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阐述视觉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性的理论基础。

随后,将深入探讨视觉工作记忆的资源分配机制,包括资源分配的影响因素、资源分配策略以及资源分配与认知负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深入理解视觉工作记忆的机制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VWM)是指个体在短时间内保持和加工视觉信息的能力,它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对于理解人类信息处理能力、优化人机交互设计以及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指个体能够同时保持的视觉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早期的研究认为,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可以同时保持3-4个独立的项目。

这一观点得到了Baddeley和Hitch的工作记忆模型的支持,该模型将视觉工作记忆描述为一个有限的存储系统,只能存储少量的视觉信息。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个体的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能力、视觉信息的复杂性和特征、任务要求和策略等都可能影响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训练或优化任务设计,可以提高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

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也可能受到神经机制的影响。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与大脑中的多个区域相关,包括前额叶、顶叶和枕叶等。

视觉讯息的加工与工作记忆能力研究探索

视觉讯息的加工与工作记忆能力研究探索

视觉讯息的加工与工作记忆能力研究探索视觉讯息的加工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中通过视觉感知器官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和理解的过程。

视觉加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与此同时,工作记忆能力作为我们对信息进行临时存储和处理的关键认知功能也在视觉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人员对于视觉讯息的加工与工作记忆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视觉讯息的加工过程视觉加工的过程可分为感知、认知和理解三个主要阶段。

感知阶段是指通过感知器官(如眼睛)对外界环境中的视觉刺激进行感知和输入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大脑会对刺激进行初步的加工和筛选,以提取出关键信息。

接下来的认知阶段是通过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从而形成刺激物体的认知形象。

最后的理解阶段则是将认知到的信息与我们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结合,从而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会根据前一阶段加工所得到的信息来指导下一阶段的加工过程,形成一种级联的加工模式。

例如,通过感知到的形状、颜色和运动等信息,我们可以在认知阶段对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而在理解阶段,我们则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释。

二、工作记忆能力与视觉加工的关系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在进行认知任务时对待处理的信息进行临时存储和处理的能力。

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认知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注意力控制、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等。

视觉加工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也离不开工作记忆的支持。

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能力对于视觉加工的效果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一方面,较强的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维持来自外界的视觉信息,从而提高其加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一方面,较差的工作记忆能力则可能导致信息的遗漏和混淆,甚至影响到个体对外界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研究探索为了深入探索视觉讯息的加工与工作记忆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

工作记忆大脑机制研究论文

工作记忆大脑机制研究论文

工作记忆大脑机制的研究摘要:工作记忆是目前认知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工作记忆以及其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重点从工作记忆的大脑神经机制进行探究,以及对信息的脑加工机制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关键词:工作记忆,脑神经机制,信息加工1 中央执行控制系统与被激活信息的储存工作记忆系统包括了执行控制和储存被激活信息这两个功能,执行控制主要负责管理信息的编码,提取;而储存被激活信息则是为了保持信息激活的状态,用来在随后的认知加工过程中及时的调用。

smith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工作记忆中的中央执行系统内部包含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操作流程:第一项操作是对与当前的工作记忆相关的心里进程和反应倾向进行不同程度的抑制;第二项操作是对不同的心里认知阶段进行有选择的注意,并能够在不同的认知阶段中自由的切换;第三项操作是对在工作记忆中形成的表征表象进行不同程度的编码和检验。

之后, smith教授又将工作记忆的执行控制功能进一步的分为五个部分:(1)注意和抑制功能:将个体的注意力在认知过程中集中于相关信息的加工上,对无关的干扰信息和加工过程则进行有意识的抑制;(2)任务管理功能:将工作记忆中的各个复杂的任务过程进行排序,并能使注意力在这些不同的认为过程中随意的转换;(3)计划功能:为工作记忆系统制订出一系列的具体任务,以便完成某一共同目标;(4)监控功能:实时的检查并更新工作记忆中操作的具体内容,为接下来的认知活动做准备;(5)编码功能:在工作记忆中根据时间和位置上的表征进行编码。

在上述的这五类操作过程中,前两类是工作记忆中最为基础的操作,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最广泛最密切。

rosen和engle的研究发现,能够反映工作记忆好坏的指标是受控制的注意的提取,而不是自主激活信息的被动提取,前者对工作记忆的提取有着更大的影响。

上述的功能在个体认知中的语言理解也有所表现,在认知中的连接推理是指当前注意到的句子与先前的句子建立的联系,其中就有推理的成分在起作用,如果缺乏这种推理的联系,前后时间段的信息之间存在的许多联系将随之丢失。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综述一、工作记忆概述1.工作记忆的概念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从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中的短时记忆的概念出发,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代替了原来“短时记忆”的概念。

Baddeley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这和短时记忆概念仅强调储存功能是不同的。

认知心理学把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简称WM)定义为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Baddeley,2000)。

它具有短暂性、可加工性等特点,区别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性。

通过该系统,人类进行语言理解、阅读、运算和推理等高级认知活动,完成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换。

工作记忆被形容为人类的认知中枢,目前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除了本身是研究热点,而且还渗透到了心理学研究的其他多种领域。

如前瞻性记忆、错误记忆和自传体记忆等领域也开始关心WM的中央执行功能的作用;有人开始用WM的观点重新解释一般智力和和液态智力;WM被新皮亚杰学派看作儿童认知发展的中心结构;在认知老化、神经分裂症、发展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的研究上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

Baddeley和Hitch在其模型中把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为: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视觉空间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和中央执行系统(the centra lexecutive),见图1。

即把工作记忆分为一个负责加工协调计划以及监督管理的执行性控制系统一个分别储存不同信息的存储系统在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中注意主要与执行性控制有关而与存储无关存储被认为是一个自动起作用的过程。

图1 Baddeley的工作记忆三成分模型①语音回路:亦称为语音环路或发音环路,主要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的储存与控制,包含语音储存和发音控制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语音储存,能保持语音信息1至1秒,其中的项目均由语音结构来表征;另一部分是发声控制,类似于内部语言,能通过默读重新激活趋于消退的语音表征,防止衰退。

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综述

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综述

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研究综述吴媛【摘要】工作记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工作记忆的概念进行界定,回顾了工作记忆对阅读理解影响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期刊名称】《疯狂英语(教师版)》【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3页(P84-86)【关键词】工作记忆;阅读理解【作者】吴媛【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基础课部,天津,3004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3工作记忆的提出源于对短时记忆系统特性的研究。

1974年,Baddeley和Hitch 通过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提出了工作记忆概念(working memory,简称为WM),认为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复杂系统,它为复杂的认知任务,如阅读理解、推理、学习等提供临时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Baddeley和Hitch在大量实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将工作记忆系统分为三个成分,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主要负责信息加工、注意控制和认知活动的协调等;视觉空间模板负责视觉空间信息的保持和控制;语音环负责语音信息的保持和加工(1974:47-89)。

Just、Carpenter在Baddeley和Hitch的关于工作记忆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工作记忆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并同时储存加工水平产物,加工与储存竞争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1992:122-123)。

之后,研究者一般都采用双重任务法测量工作记忆广度。

1980年,Daneman和Carpenter(1980:460)首次采用阅读工作记忆广度测试法测量阅读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大小。

其典型形式是给被试呈现一组没有意义联系的句子,要求被试理解加工这些句子,并记住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称为尾词),在实验结束时要求被试回忆尾词。

被试者的工作记忆广度被定义为能够正确理解并记住尾词的句子的个数。

这个值通常在2至5之间变化。

河北大学基础心理学学硕培养方案

河北大学基础心理学学硕培养方案

河北大学基础心理学学硕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心理学类硕士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出申请,经过教育部审核批准而设置的专业门类。

心理学学科属于教育学门类,学科专业代码为0402,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层面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揭示心理与大脑、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以及各种心理现象、心理结构、心理过程之间的内在关系。

本专业早在1986年就首批获得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又获得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不断拓宽学科领域,强化学科特色,提升育人质量。

河北大学心理学学科不断拓宽学科方向,强化学科特色。

近年来,本学科在认知与学习领域学术优势逐渐凸显,在有意遗忘、创造性认知、词汇阅读与语言发展的脑机制、高效率学习、认知灵活性等领域形成了特色。

二、研究方向心理学学科下设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基础心理学两个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包括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学校心理咨询三个研究方向,授教育学学位。

基础心理学专业包括认知发展、情绪与社会认知、认知过程与脑功能三个研究方向,授理学学位。

1.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本方向关注学习心理与教学设计研究的前沿问题,致力于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有意遗忘过程中认知加工机制及能力发展研究;认知灵活性的发展与促进研究;高效率学习的认知机制;中小学学习困难儿童内部学习机制;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等。

2.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本方向关注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特点和社会化过程,研究内容涉及能力、气质、性格、动机与情绪、理想、信念、价值观,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发展特点、社会认知发展特点、人际关系特点,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儿童青少年的自我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提高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和激励风格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研究等。

工作记忆之间相互干扰现象研究

工作记忆之间相互干扰现象研究

工作记忆之间相互干扰现象研究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等认知活动。

然而,当我们在进行多个工作记忆任务时,经常会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

这种相互干扰现象被称为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

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现象非常普遍,并且经常在日常生活中出现。

例如,当我们在做数学题时思路被打断,转而去回忆某个事件的细节,就是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

干扰可能导致我们忘记正在进行的任务的细节,或者减缓我们完成任务的速度。

因此,了解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现象对于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和提高认知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工作记忆之间相互干扰现象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相似的工作记忆任务之间更容易出现干扰。

这是因为相似的任务共享相似的认知资源和注意力调配,造成了彼此之间的竞争。

比如,如果我们同时进行两个需要记住数字序列的任务,那么其中一个任务的数字序列将会干扰另一个任务的记忆过程。

其次,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除了任务相似性外,还与工作记忆负荷有关。

研究表明,当我们同时处理多个需要较大工作记忆容量的任务时,干扰效应更为明显。

这是因为较大的工作记忆负荷会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使得其他任务的执行受到抑制。

因此,当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复杂的记忆任务时,很容易出现干扰现象。

有研究显示,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不仅存在于相同任务类型的干扰,也存在于不同任务类型之间的干扰。

比如,在进行数字序列记忆任务的同时,如果突然听到熟悉的歌曲,也会影响我们对数字序列的记忆表现。

这种不同任务类型之间的干扰被称为交叉干扰,通常是由于共享的注意资源和神经网络活动引起的。

除了任务相似性和工作记忆负荷,注意力的分配也是影响工作记忆干扰的重要因素。

如果我们在进行一项任务时分心,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任务上,那么原本的任务就容易受到干扰。

一些研究表明,当我们在完成一个任务时,工作记忆之间的干扰效应可以被减小,甚至消除,如果我们集中注意力,将所有资源都用于当前任务,而不分散注意力。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工作记忆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习、 推理 、 问题解决和 智力活动 的重要成分 ( B a d d e . 能力 得 以提升 的适 应性训 练 。根据 训 练任务 的不 同 ,
1 e y,1 9 9 2, 2 0 01; Ba r r o u i l l e t , Mi g n o n, &Th e v e n o t , 2 0 0 8;
文章 编 号 : 1 0 0 9—2 0 8 0 ( 2 0 1 4 ) 0 5—0 0 5 0— 0 3
正 常人群 的智 力发 展 与 学业 成绩 的提 高 都 有很 大 帮
工作 记忆 ( w o r k i n g m e m o r y , WM) 是由 B a d d e l e y 助 。
忆 中 的 已有 经验 相联 系 ; 第 二, 将 已有 经 验 与 新 获得 记忆 中央 执行成 分 完成 的 , 通 过对 新呈 现 的信息 进行 的信 息进 行加 工 , 从而 完成 对任务 整 体上 的理解 。简 分析 , 从 而不断 更改 工作 记忆 内容 的过程 。 目前运 用 单地 说 , 储存 与 加 工 是 工 作 记 忆 最 主 要 的两 方 面功 比较广 泛 的刷新 任 务有 N—b a c k任 务 和 活 动记 忆 任 能 。 中央执 行 成 分 是 工 作 记 忆 的 核 心 部 分 , 有 着 刷 务 ( r u n n i n g me mo r y t a s k ) 。( 3 ) 复 杂 工作 任 务 。在 这 新、 抑制 、 转换 的 功 能 , 是 一 个 能 量 有 限 的 控制 系统 。 种 训练 中 , 被试 的任务 并 不是单 一 的 。被 试需 要记 住 除此 之外 , 工作 记 忆还有 两个 子 系统分 别是 语 言环路 任 务 中呈现 的信 息 , 并 在呈 现 的刺激 中进 行其 他加 工 ( p h o n o l o g i c a l l o o p ) 和 视觉 空间模 板 ( v i s u o—s p a t i a l 任 务 。除此 之外 , 国外 已有 一些 较 为成熟 完善 的工 作

工作记忆模型的探讨

工作记忆模型的探讨

工作记忆模型的探讨自Baddeley&Hitch提出工作记忆以来,关于工作记忆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

本文介绍了关于工作记忆的几个重要的模型,以及这些模型所代表的工作记忆理论。

标签:工作记忆;注意力;模型1 工作记忆的提出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是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系统。

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Baddeley 等人于1974 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工作记忆是在对短时记忆系统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1]。

Baddeley 等人[2]随后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模型,包括语音环路、视空画板和中央执行器。

2 工作记忆的主要模型2.1 Baddeley 的多成份模型理论进展如下[3]:(1) 语音回路技能的发展。

Baddeley等人(1998)提出语音回路的真正机能是”语言习得”,并且提出了有关语音回路结构的一些理论观点。

(2) 视空初步加工系统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

Logie (1995) 通过试验得出在视空初步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两种次级记忆,即参与被动视觉信息保持的视觉信息存储--视觉方面(静的) 和参与存储信息的加工、保持--空间方面(动的)。

(3) 三种次级记忆系统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是中枢执行系统。

中枢执行系统是总控制和调节加工的系统。

它与前额皮层的关系密切,关于它的研究也会发展起来。

Baddeley(2000)作为对三系统概念的补充提出了认知缓冲(Episodic buffer) 这一概念。

认知缓冲这个概念是对Baddeley 的三系统概念的缺陷的一种补充,见图1。

认知缓冲与视空初步加工、语音回路一样作为中枢执行系统的次级记忆,所起的作用是在中枢执行系统的控制之下保持加工后的信息,支持后续的加工操作。

2.2 ACT - R 模型作为能够有效说明个人差异的3CAPS 模型是由Just & Carpen2ter 于1992 年提出[3,4]的,而ACT-R模型被认为是3CAPS的进一步的发展。

Baddeley工作记忆多成分理论模型研究发展综述

Baddeley工作记忆多成分理论模型研究发展综述

Baddeley工作记忆多成分理论模型研究发展综述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储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它是当前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工作记忆的概念以及Baddeley的三个理论模型进行介绍瓦雷西・加诺是布尔格尼大学的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认知学,2007―2009年3年来他与几位学者合作发表了7篇关于工作记忆的论文,本文把瓦雷西・加诺等人在此阶段的工作记忆研究从时间资源共享模型(TBRS)、儿童工作记忆研究、任务切换损失和按序呈现视听刺激在计算中的中断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瓦雷西・加诺工作记忆研究综述1.引言工作记忆是Baddeley和Hitch(1974)提出的,主要用于说明短时性的存储与加工,它在言语理解、问题解决、推理和学习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工作记忆是指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它是注意的焦点,处于意识之中。

按照工作记忆研究的专家Baddeley的看法,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的认知任务中的信息的暂时存储”。

瓦雷西・加诺是法国布尔格尼大学人类科学系教授,专业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为工作记忆、注意等。

2007―2009年,他和其他几位学者,如SophiePortrat,PierreBarrouillet等人联合发表了7篇关于工作记忆的研究论文,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作记忆的time-basedresource-sharingmodel,即工作记忆的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儿童工作记忆研究,任务切换的工作记忆损失,以及按序呈现视听刺激在计算中的中断这几个方面。

本文对其3年来的工作记忆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阐述研究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希望对于对此现象研究有兴趣的学者起参考价值的作用。

2.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time-basedresource-sharingmodel)2007―2009年瓦雷西・加诺等人对工作记忆的time-basedresource-sharingmodel,即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分别发表了3篇论文。

工作记忆的研究综述

工作记忆的研究综述

工作记忆的研究综述作者:管芳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2期[摘要]刷新功能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刷新功能与工作记忆任务密切相关,工作记忆以及刷新功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工作记忆的概念、模型提出与发展、研究范式以及脑机制等方面对工作记忆及刷新功能进行全面综述。

[关键词]工作记忆执行功能刷新功能[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34-02一、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的含义在认知心理学中,1974年Bdadelye和Hithc等人对工作记忆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他们认为工作记忆是一种能量有限的系统,该系统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储存、加工,并且工作记忆为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1]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抑制和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能力关系密切。

执行功能是目前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焦点,是工作记忆相关研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研究相对滞后的一部分。

然而执行功能的含义其实相当广泛,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整体上讲,它指有机体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对认知过程有非常防范的影响,同时又具有非领域特异性的特点。

目前研究较多的执行功能有:记忆更新、注意转换、双任务协调和抑制优势反应。

[2,3]其中,工作记忆刷新与工作记忆任务关系最为密切,并且它与工作记忆广度任务相关显著。

二、工作记忆模型的提出与发展Baddelye在模拟短时记忆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该模型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摸板[4],如图1所示。

工作记忆可能存在多个系统,分别用于加工处理不同种类的信息。

目前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工作记忆系统,即负责处理语言信息的言语工作记忆和负责处理空间信息空间工作记忆。

言语工作记忆对应于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中的语音环路,可以看成是言语信息的缓存区,而空间工作记忆则对应于视空模板中负责缓存空间信息的缓存区。

小学生视觉空间表征、工作记忆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小学生视觉空间表征、工作记忆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 8)认为视觉表象是认知主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脑 中所创建 12 9
1引言 .
的心 理 图 画翻 rs e (96 则 认 为是 描 述 视 ;Pem g 18)
觉或空间信息的 理图式嗍 1 2 、 " 。心理图式意味着所给
数学问题 的表征研究一直是认知心理学研究 信息 中的关系表象 ;而心理 图画则与问题 中相关 0 的热点。成功地解决数学问题最关键的首先是理 的或不相关的人物 、地点 、事件联系在一起。2
的各种关系) ;后者主要表征物体之间重要的空间 视觉空间模板在短期 内保持视觉和空间信息并且 对这些信息进行操作[。中央执行系统针对特定 1 I 】 关 系翻 。 空间能力是 由许多心理技能所组成的 ,这些 的问题进行视觉或空间资源 的分配 ,同时对与 当 心理技能主要涉及到以视觉化的方式来理解 、操 前任务无关的信 息 进行抑制。 作 、重组和解释各种关 系或者说来表征 、转换 、 本研究主要考察在我国文化 和教育背景下 , 产生和回忆象征性 的、非言语性 的信息婀 hr 视觉空间表征 、空间能力和工作记忆对小学六年 。Se—

教育论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2 1 年第 56 6 2—2 期 0 1 - 期 总第 78 2页
作 者简介 :罗 琨 ,深圳 大学 师范
学 院 ,硕 士研 究生 在读 ,发 展 与 教 育心理 学专 业 ,研究 方 向 :学
习与认知。
小学生视 觉空间表征 、工作记忆与 数 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作用是相矛盾 的翻 。 觉—空 间表征的程度。该测验共有 1 道题 。由于 5 Pe e 总结 了中学生解决 数学问题 时采用 美 国小学生与中国小学生在数学能力上的发展差 rmg s 的五种表象 :1 . 具体的图画表象 (oc tpc r 异 ,本研究综合了数学专家的意见进行 了修改。 C nr e io — e ti ( WIC R中的木块 图:主要测量学生的 2 ) S— 觉表象 (i s ecm gr 包括手 的运动和其他 空 间能力 。 Kn t t ae eh i i y 的手势) . ;4 动态表象 (ya i iae 包括对几 D nmcm gr y ( ) 句 子 尾 词 记 忆 任 务 ( et c pn 3 Sn neSa e 何 图形的动态转换) . ;5 对公式 的记忆[。她还指 Ts) 砌 a :主要测量学生的工作记忆。 k aiae ) . lm gr ;2模式表象 (ae ae ) . y Ptr ig r ;3动 tnm y

不同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

不同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
在 检测 阶段呈 现 2 0 0 0 ms 些 视 觉 空 间信 息 。 视觉 工 作记 忆 分 为两 个部 分 : 空 然 后是 9
让 被试 判断 检测 阶段 的刺激是 否 与记忆 间型视 觉 工作记 忆 和客体 型视觉 工作 记忆 。 客体 型视 的 目标刺 激 ,
NO V.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2 0 8 0 . 2 0 1 3 . 0 6 . 0 2 2
不 同场景 中的视觉工作记忆
孙 妍 妍
( 山 东 师 范 大学 心 理 学 院 , 济南 2 5 0 0 1 4)
因为我们在完成追踪任务时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注意资源跟随目标刺激的运动而同一时间的注意的范围是相对有限的一般只能同时注意到l4个独立要素以致于有很少的文献认为动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的容量并不是相对有限33关于存储方式的比较虽然静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和动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都有强客体说但是静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有许多研究提出弱客体说而动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则有相对很少的地方提出弱客静态场景中的视觉工作记忆的存储方式在属于强客体说还是弱客体说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
存 在较 大 的争议 。 动 态场 景 中的视 觉工作记 忆 , 大 多使 用 多客 体追踪 范式 , 强调 “ 强客 体说 ” 的存储 方式 。
关 键词 : 动 态场景 ; 静 态场景 ; 视 觉 工作 记 忆 ; 强客 体说 ; 弱客体说
中图分 类号 : B 8 4 2 . 3
引 言
第2 6 卷第6期
2 0 1 3年 1 1 月
潍 坊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 UR N A L O F WE I F A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C A 皿0 N A L C O I J I J E G E

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信息的选择性保持机制-

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信息的选择性保持机制-

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信息的选择性保持机制*摘要工作记忆逐渐拓展到视觉系统之中,能够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视觉工作记忆和工作记忆相似,也是对视觉信息进行暂时加工,是一种存储能量有限的系统。

视觉工作记忆不仅能够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存储,还能够进行相应的加工。

图形的形状、纹理和颜色,能够作为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客体信息被识别、被存储。

使用视觉工作记忆的方式,对图形中的纹理、颜色和形状方面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和探讨,并做出相对应的实验,能够得出有效地结论。

本文主要是从视觉工作记忆的子系统和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和加工机制这些基本信息入手,对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信息的选择性保持机制进行全面而细致地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客体;信息;选择性;保持机制1 前言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工作记忆”逐渐代替了原有的“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是一种重要的记忆系统,主要是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加工,贮存的容量有限,能够在很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视觉工作记忆中对于客体信息,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

从简单的视觉信息入手,组成的客体是一种整合性的表现形式,由此进行视觉工作记忆之中,并且稳定的存储在其中。

对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信息的选择性保持机制进行全面有效地分析和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中多个行业的迅速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和意义。

2 视觉工作记忆的子系统视觉工作记忆包括了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和视觉物体工作记忆两个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别,前者主要是和空间位置以及运动特征情况相关,而后者则主要是和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有关。

视觉工作记忆的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呈现彼此分离的状态的,同时在视觉空间信息和视觉物体信息方面的工作记忆又对各自的一些特定脑区起到了激活的作用。

针对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子系统进行研究,需要分析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看其是存在着独立还是交叉、平行还是序列的情况。

当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根据视觉工作记忆自身的情况成立的。

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分离: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

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分离: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

客体与空间工作记忆的分离: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
沃建中;罗良;林崇德;吕勇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05(37)6
【摘要】利用128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延迟匹配任务的实验范式,测查了16名正常被试在完成客体任务和空间任务时的皮层慢电位(slow cortical potentials,简称sp成分),实验发现:在后部脑区,客体工作记忆与空间工作记忆在慢波活动的时间上存在分离,空间任务更早的诱发出负sp成分,并且空间任务激活更多的后部脑区;左下前额叶在客体工作记忆任务与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都有激活,并且激活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背侧前额叶主要负责客体信息的保持与复述,但左右背侧前额叶的激活强度存在不对称性。

【总页数】10页(P729-738)
【关键词】客体工作记忆;空间工作记忆;皮层慢电位(sp成分);分离
【作者】沃建中;罗良;林崇德;吕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2
【相关文献】
1.视觉工作记忆中基于客体的存储机制:来自ERPs的证据 [J], 徐青;尹军;高在峰;叶绿绿;王慈;沈模卫
2.不同场认知方式个体完成心理旋转任务时神经效能的差异:来自皮层慢电位的证据 [J], 岳鹏飞;李寿欣;白学军
3.空间注意易化客体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J], 吴燕;周曙;朱敏真;张伟;胡细灰;余伟雄
4.长期高海拔暴露对藏族世居者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来自时频分析的证据 [J], 马海林;莫婷;王妍
5.长期高海拔暴露对藏族世居者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来自时频分析的证据 [J], 马海林;莫婷;王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关系引言: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是认知心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工作记忆指的是我们在进行认知任务时所使用的短期记忆系统,它负责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

而长期记忆则是我们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永久存储和回忆。

这两个记忆系统在认知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定义:工作记忆是指我们在进行认知任务时所使用的暂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了短期记忆的容量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期记忆则是指我们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永久存储和回忆的能力。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关系: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工作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

在进行认知任务时,我们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进行处理。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将其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进行计算和推理。

其次,工作记忆对于长期记忆的形成和保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通过反复练习和深度加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可以被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知识。

例如,当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通过反复练习和使用,工作记忆中的语言知识可以逐渐被转化为长期记忆中的语言技能。

此外,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研究发现,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可以影响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处理能力。

当我们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入时,相关信息在工作记忆中的存储和处理效率会更高。

反过来,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处理能力也可以影响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回忆。

当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较大且处理能力较强时,更多的信息可以被暂时存储和处理,从而促进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回忆。

结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着彼此的功能和表现。

工作记忆是长期记忆的基础,同时也对长期记忆的形成和保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记忆中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影响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处理能力,而工作记忆的容量和处理能力也可以影响长期记忆的形成和回忆。

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加工与存储机制_回顾与思考

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加工与存储机制_回顾与思考

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加工与存储机制:回顾与思考宋耀武Ξ 郝红杰(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 要 在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中,是否可能划分出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和视觉物体工作记忆两个子系统还没有定论。

子系统划分成立的基本前提是以特征为存储单位。

当前关于存储单位的理论有特征理论、客体理论和双重存储等不同观点,多数视觉信息加工与存储机制的研究支持双重存储说。

注意与视觉信息的加工和存储相互影响,因此,加工及存储机制的研究就要在具体的注意水平上进行。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 存储单位 记忆容量 选择性注意1 引言 Baddeley 和Hitch 在1974年提出了“工作记忆”(work 2ing memory )的概念,用来取代原来的“短时记忆”。

随着这一,研究者的基本观点发生了两个转变。

一是从功能上,工作记忆除了包含信息的暂时性存储之外,还强调对信息的暂时性加工。

而不再像短时记忆那样,仅仅是看作被动的存储容器。

二是从构成成分上,短时记忆是单一的存储系统,而工作记忆则包括视觉空间模板、语音环和中央执行系统三个成分。

其中,中央执行系统全面负责整个工作记忆过程,通过与注意机制相结合来协调和控制视觉空间模板和语音回路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活动,同时与长时记忆保持联系;语音回路分管言语信息的加工与存储;视觉空间模板分管视空间信息的加工与存储,当前研究中多以“视觉工作记忆(visual working memory )”的名称出现。

总之,视觉工作记忆是对视知觉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系统。

做这样的概念界定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体现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不同。

视觉工作记忆除了包含信息的暂时性存储之外,还强调对信息的暂时性加工。

二是体现注意的控制作用。

鉴于注意对知觉和记忆的内容及容量上的限定作用,视觉工作记忆应当也是一个能量有限的受注意控制的系统,那么对其加工及存储机制的考察就应当在具体的注意条件下进行。

2 视觉工作记忆的子系统2.1 子系统的划分视觉工作记忆是否可以分出独立的子系统,较多的研究者认为,视觉工作记忆包括视觉空间工作记忆(visual -spatialworking memory )和视觉物体工作记忆(visual -object working memory )两个子系统。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的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对于语言理解、学习、推理、思维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关键作用。

这一概念最早由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在分析短时记忆的基础上提出,随后Baddeley将其进一步完善。

Baddeley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研究论证了工作记忆的合理性并提出了工作记忆的认知结构模型,认为工作记忆包括一个中央执行器(the central executive)和两个子系统——“语音回路”(phonological loop)与“视觉空间模板”(visuospatial sketch pad)。

这一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自1992年以来,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技术的产生,在有关工作记忆的行为实验研究以及灵长类动物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利用这些神经影像技术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理,取得了可观成果。

本文试图对近几年来采用PET、fMRI这类神经影像技术探讨人类工作记忆脑机理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一尝试性梳理和评述。

1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工作记忆系统——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并不是单一的系统,而可能存在多个,它们分别用于加工处理不同种类的信息。

双分离(double dissociation)原理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逻辑前提。

该原理应用于人脑功能研究方面可明确表述为:若A任务与脑区a的神经活动变化有关,与脑区b无关,而任务B与脑区b的神经活动变化有关,与脑区a无关,则这两个任务存在不同的脑机制。

该原理为我们分离人的复杂心理过程提供了逻辑依据。

基于这一点,目前采用神经影像技术在研究人类工作记忆的脑机制时发现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工作记忆系统,即词语工作记忆(verbal working memory)和空间工作记忆(spatial working memory),它们分别负责处理词语信息和空间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