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液压悬置隔振技术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悬置:即连接发动机与车架间的支撑体。 汽车发展之初,动力总成是直接用螺栓刚性连 接到车架上的,振动是直接传递的。这既严重影响了 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又会引起动力总成部件如曲轴箱 和发动机支架的破坏[3]。到上世纪初,制造商们开 始采用柔性件如皮革、布垫等连接动力总成和车架。 以后又采用了橡胶减振件。
隔振性能优劣联系起来。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橡胶悬置元件。 橡胶悬置元件直到现在仍是汽车发动机悬置的首选元件。 因为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艺制造容易,被轻卡、中卡、 重卡的普遍采用。由于其性能的局限,在轿车中使用受到了影 响,近几年出现的液压悬置有取代传统橡胶悬置趋势。
从汽车的发展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发动机振动的隔 离技术的发展过程,传统的橡胶悬置已无法满足汽车多工 况、宽频带的减振降噪要求;液压悬置的出现弥补了橡胶 悬置的不足。 国外有关液压悬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一经 面世便受到各国汽车生产厂家及用户的欢迎和认可,各大 汽车公司纷纷开发出了适合自己车型的具有100%知识产权 的液压悬置产品。并已形成商品化供应,有专业配套厂系 列化生产,根据主机厂提供的发动机参数和液压悬置的刚 度、阻尼参数,专业配套厂组织设计开发生产,或从标准 化系列产品中选择合适的液压悬置。到80年代末期,国外
几种典型的橡胶悬置
橡胶悬置动刚度[2]
二、发动机悬置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固定并支承发动机动力总成静重,即有足够的刚度 双向隔振作用 耐油性好,耐臭氧,耐腐蚀性氛气 具有耐温度的工作稳定性 具有安全保护功能,能保护动力总成 理想的动特性要求 要求悬置具有较大刚性以支承发动机静重和输 出大的扭矩。悬置在低频下具有大阻尼、高动刚度 特性,以衰减汽车启动 、制动、换档,以及急加速、
减速等过程中因发动机输出扭矩波动引起的动力总成低 频振动;悬置应在7~12Hz范围内具有较大阻尼,以迅速 衰减因路面、轮胎激励引起的动力总成的低频振动,悬 置应在25Hz附近具有较低的动刚度,以衰减怠速振动, 悬置在高频范围内(>50Hz),具有小阻尼、低动刚度特 性,以降低振动传递率,提高降噪效果。 从上述看到,对发动机悬置的要求很复杂,有些要 求之间互相矛盾。仅传统橡胶悬置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的,液压悬置较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
虽然被动式液压悬置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橡胶悬置有了 很大的提高,但还存在一些缺点,这正是人们研究开发半主 动式、主动式液压悬置的原因。从1983年世界上首次应用半 主动式液压悬置以来,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对半 主动控制式液压悬置隔振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发出 了多种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液压悬置。 半主动式液压悬置又可称为“可调式”液压悬置。利用 传感器采集车体和(或)发动机的加速度和(或)位移信号, 当它们超出设定的阈值后,激发作动器,改变内部结构的参 数,优化动特性,实现最佳减振降噪的目的 。 其控制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控制节流孔的开度 控制液柱共振通道的关闭 控制节流通道的长度 用电流变液体作为工作介质
Back
三、发动机悬置发展的简要回顾
最早的汽车是由蒸汽机驱动,于1787年美国伊文思 发明的,后来1801~1803年英国人特里维西克建造了蒸 汽汽车,当时汽车没有弹性悬架,车轴直接连于车架, 蒸汽发动机直接与车架连接,也没有变速箱。 自1846年内燃机由德国和法国制成后,装用内燃机 仍是直接连于车架,用螺栓连接。到后来,开始使用布 垫、皮革作衬垫。 1925~1935年间,四缸直列发动机广泛应用,而四 缸发动机平衡性较差,存在着严重的二阶惯性力和二阶 扭矩波动。制造厂才意识到把汽车舒适性同发动机悬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液压悬置的隔振水平,从80年代末,人们开 展了主动控制式液压悬置的研究。 主动式液压悬置利用动力消振技术,理论上可使车架振动响 应为零。 下图为一种用压电作动器实现主动控制的液压悬置,可以完 全消除怠速时四缸机二阶不平衡惯性力产生的位移。它采集与车 架连接处的位移(或加速度)信号作为差值信号产生相应的电压 信号作用给压电作动器。压电作动器是一个由多层陶瓷和电极相 互交错组成的柱状体,在电压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很小的、与差 值信号反相的位移信号(×10μ m,长度越大,产生的位移就越 大)经图示的液体幅值放大机构可以放大至 0.05~0.1mm,从而 完全消除振动。压电作动器响应快,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主动控制式液压悬置要求系统响应快。作动器功率消耗大, 价格昂贵,因而正处于研究期间,鲜有应用实例。 国内对液压悬置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那时起,原吉 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对液压悬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 一些成果。
Back
四、液Leabharlann Baidu悬置的发展研究方向
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包括: 液压悬置元件的研究 动力总成-液压悬置系统对整车振动和噪声水平 影响的研究 被动式液压悬置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合理地设计橡胶主簧的结构和形状,以改善橡胶主簧内部的应力 分布,提高其疲劳寿命,或者获得合理的刚度特性组合(垂向刚 度、体积刚度)。 研究有不同结构的液压悬置的动刚度和阻尼的频率特性,并研究 结构参数对其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针对不同车型和具有不同转速特性的发动机,以力传递率或位移 传递率在某一频段内最小为目标,优化液压悬置的内部结构参数。
有关这一技术已基本成熟。并已形成设计、开发、 生产以及CAD/CAM一体化技术。 国内有关液压悬置研究起步较晚,于上世纪90年 代初,可以说是从一汽Audi 100轿车技术引进及国产 化技术开发工作而展开的。
196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Richard Rasmussen率先申请 了液压悬置的专利。从7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大汽车企业 相继开展了液压悬置的研究和应用。1979年德国Audi的公 司率先在Audi五缸发动机上应用了液压悬置。之后仅几年 时间,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都设计开发了液压 悬置。国外液压悬置经过多年的发展,结构由简易到复杂, 由被动式液压悬置发展到半主动式和主动式液压悬置阶段。 现已形成了多种类的液压悬置产品(见下图)。
发动机液压悬置隔振技术
吉林大学植物科学院 梁天也
发动机液压悬置隔振技术
概述 发动机悬置的基本要求
发动机悬置发展的简要回顾
液压悬置的发展研究方向 液压悬置结构、工作原理及静动
特性分析
一、概述
汽车的舒适性(即NVH性)是汽车、特别是轿 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何有效地隔离发动机的振动向 车架(身)的传递,是汽车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