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民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民俗中的谐音口彩现象

摘要: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吉祥话、吉利话, 是对民间言语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民俗心理和民俗思想。

关键词:民俗;口彩;谐音;民俗心理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沿而成的一些表现在生产活动、交换方式、家庭和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学艺术活动及服饰用具等方面的惯例。[1]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人文意识形态, 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民间传承模式。一般认为民俗的范围由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精神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组成。口承语言民俗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语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口头语言是口承语言民俗最主要的载体和传播媒介, 有些民俗现象直接表现为语言或言语形态。语言与民俗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中, 长期相互影响产生了民俗语言文化形态。

语言直接映射了民俗心理。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最富于社会生活色彩的通用的语言材料, 往往包含了民俗要素。“天啊”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用以表达惊讶的口头禅,究其实, 却源自人类原始的自然崇拜信仰民俗。同样,西方人常使用的口头语“My God!”也是源于人类的原始的自然崇拜。这种约定俗成的、获得广泛认知的、习用的, 涵化了民俗要素的语言材料就是民俗语言。由此可知, 各类民俗文化现象虽然直观的表现为寻常的口语形式,但其中却浸染、凝积着深厚的民俗要素;而各类民俗语言也都能在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中寻得它的源头和内容[ 2]。

口彩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吉祥话、吉利话, 是对民间言语交际中吉祥话语的统称。讨口彩就是在社会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中使用吉利话或者通过谐音等手段创造并使用吉利话。口彩主要用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传统的隆重场合和其他一些特别讲究、庄重的场合。创造和使用口彩的目的是图吉利、讨彩头, 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望以及对他人的美好祝愿。在热闹喜庆的场合,口彩还能大大增添喜庆的气氛, 加强人们愉悦、欢快的心情。讨口彩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口彩就其内容来说, 主要是关于吉利、喜庆、幸福、财富、长寿、后裔方面的。[ 3]口彩就其形成方式来说,有固定的独立形式的“口彩词”, 如金榜题名、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福如东海、万年长青、寿与山齐等;有的是在相应的普通词前加上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语素, 如“寿面”、“寿礼”、“喜酒”;有的是用一般的吉祥词语代替普通说法,如把怀孕叫做“有喜”,别人的女儿叫做“千金”;最主要的是通过谐音方式创造的词、短语等谐音口彩,如过年倒贴“福”字以讨“福到”的口彩,除夕年饭中吃鱼谐音“年年有余”。

谐音口彩就其应用场景来说,主要有喜庆场合和不幸场合,其中最能体现人们使用口彩的民俗心理是在不幸事件中使用口彩。

中国民俗文化中,普遍的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人们遇到不雅或不幸的事或凶兆时,往往用禳解性的口彩,以便逢凶化吉和给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在婚庆、喜宴等喜庆场合打破器物,就会解读为“岁(碎)岁(碎)平安”;办丧事送葬说成“发财(材)”;埋葬地挖出棺材会解为“官(棺)上加官(棺)”;比赛抽签

抽到四号,便将死读为“发”;称胖的人为“发福了”;直接说老人死了不雅,就代称为“百年了”。

当然,在喜庆场合使用口彩更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所谓的喜庆场合就是指婚嫁、开业、寿诞、建房等场合。生意人开业时,客人会祝他的生意“红红火火”,“财源滚滚”;传统婚礼中,喜房里要放花生、大枣,讨“早生贵子”的口彩;南方人过年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老人寿诞时,在房间挂蝴蝶、猫的图画,谐音耄(猫)耋(蝶);北方人建房忌用桑木、桃木,喜用榆木,因为“丧(桑)”、“逃(桃)”不吉利,而“榆”谐音“余”,意为“余粮”;正月里见人就要说一些“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广开财路”、“生个龙宝宝”等吉祥话,在新年伊始讨个好彩头。

总而言之,口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以语言表达的形式映射了中国人趋吉避祸的民俗心理。语言为民俗文化、民俗思想、民俗心理等一切符号性和非符号性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形式。人类对于语言的灵活运用丰富了民俗文化,反过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充实和造就了不同的语词。

文献资料:

[1]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12

[2]曲彦斌. 中国民俗语言学[M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 28- 42

[3]冯桂华. 客家口彩的构成及形式[ J] . 嘉应学院学报,2004 , ( 3): 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