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与方法”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鲁迅先生领着同学去采集标本,同学们看到路边有一株小黄花,就问生物教员这花的名称。生物教员回答说:“这叫‘一枝黄花’”。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在信口开河,便哄然大笑。鲁迅先生严肃的说:“我们做学问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要虽不知却以为知,不论是学生,还是先生,都要这样。这种植物是不是叫‘一枝黄花’,你们可以去查一查植物大词典。这是菊科植物,是叫‘一枝黄花’”。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

2.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在讲《藤野先生》里的“油光可鉴”的“鉴”字时,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字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后车之鉴”的应用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及时得到满足。课后,于漪老师对基础差的学生,又象医生切脉问诊一样,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好兴趣小组,出版了《文学园地》,举办了文学讲座。正因为于漪老师作了上述努力,所以她教的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

3.有两位老师同教“机器”这一概念。甲老师在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乙老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件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是能代替人作功或转换能力”。课后提问检查:钟表是不是机器?甲班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没有讲”;乙班学生说:“钟表不是机器,它不会作功”。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

4.美国历史课教学情景:老师走进课堂后故意把学生的分数宣布很低,使得学生垂头丧气。然后说,如果想要加分数,就给我10美元,但是只能是白种人学生。学生们都愤怒地叫喊,拼命跺脚,把课本、书包仍向老师,表示抗议。老师用早已准备好的盾牌来抵挡,并用水枪向学生扫射。在学生坐下歇一歇的时候,老师严肃的说:刚才就是当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今反对种族歧视,组织示威游行的情境,说明,哪里有压迫、歧视,哪里就有反抗。接着老师引出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黑奴运动”。请用教学原则理论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5. 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电话,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电话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

“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教师追问。

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

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笑呢?”

“太平洋那么大,到哪里找呢?”学生回答道。

“是呀,救援人员怎样才能找到在太平洋上出事的船呢?”

“应该报告船的准确位置!”

于是老师把“如何在地球上确定某一位置”的问题抛给学生来讨论。在讨论

中,学生们从探讨如何描述自己的座位,到街道门牌号;从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到平面直角坐标系……

就这样,关于经纬线、经纬网的概念和意义被学生们理解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教师的教学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试结合本案例谈谈该原则的贯彻要求。

6.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的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需要拄着拐杖”。请结合教学原则理论分析该现象

7.老师拿一瘪了的兵乓球问:“怎么才能使它鼓起来?”一学生答:“放进热水烫”。老师又问:“是什么力量使它鼓起来的?”学生答:“热水”。老师把球戳破,并捏瘪,放进开水说:“请看,热水流进球内,也并没有使球鼓起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刚才的瘪球鼓起来的?”老师制造了一个悬念,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接着演示了书本上的三个实验。这时学生起来回答了:“是兵乓球里的空气被开水烫热,膨胀起来的。”老师趁机追问:“那么戳破的乒乓球烫了为什么鼓不起来呢?”学生自信地回答:“因为空气从洞口跑掉了。”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物体热胀冷缩原理。

请问:上述的教例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作必要的分析。

8.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请试用教学原则的理论分析

9.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8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的按程度不同分别介绍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全班学生学习,使该班提前5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

请问: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原则和方法,试简析之。

10.一位体育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和后滚翻这个动作技能时,部分学生虽然花了一定的努力,但还是没有掌握动作的要领。看到这种情况,老师就问学生:“什么样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学生齐声说“圆的东西”;老师又进一步问:“既然圆的东西最容易滚来滚去,你们能不能在做这个动作时,把自己的身体变的圆一点呢?”教师的话使学生懂得了动作的关键。不一会儿,学生便都基本上掌握

了前后滚翻的动作技能。请分析老师的做法符合什么教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