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及其饲养管理

番鸭及其饲养管理
番鸭及其饲养管理

番鸭又称红面鸭、瘤头鸭、洋鸭、麝香鸭,属于鸭科栖鸭属。起源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是驯养鸭中唯一保留就巢性的鸭种。在欧洲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很大的发展。

番鸭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饲养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区,如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饲养数量较多。在赣南主要分布在于都、兴国、瑞金、大余等地。

番鸭属特种经济动物,具有有别于一般家鸭的特殊经济价值,在国内外十分受重视,饲养量日益增加。据调查,近几年来,番鸭在赣南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要比家鸭每500克贵3元。

形态特征

与一般家鸭不同,番鸭体躯长而宽,前后窄小呈纺锤形。头中等大小,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皮瘤,头顶有一排纵向长羽。颈中等长,胸宽而平,后腹不发达,尾狭长,胸腿肌肉发达,腿短而粗壮,步态平稳,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羽毛分为黑白两种基本颜色,赣南本地番鸭以黑色羽为主,黑中带有墨绿色光泽,喙红色有黑斑,皮瘤黑红色,虹彩浅黄色,胫多黑色。白羽番鸭喙为粉红色,皮瘤鲜红色,虹彩浅灰色,胫橙色。

生活习性

喜暖怕寒

炎热夏季其生产性能不受影响,冬季生长性能和产蛋性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这一生活习性使得番鸭非常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饲养。

适于陆地饲养

番鸭喜欢在水中浮游嬉水,但不善于在水中作长时间游泳。适合于陆地饲养,有“旱鸭”之称。

动作迟缓,喜安静

番鸭安静驯良,行动笨拙,不爱活动,吃饱后常静止不行。呈卧伏状,有时单脚着地,把头伸到翼下,呈“金鸡独立”状。

喜群居

番鸭喜欢过群体生活,适宜大群集约化饲养。

具有飞翔能力

尤其是母番鸭,能短距离飞翔。另外,母鸭性情温驯,合群性强;公鸭性情粗暴,性成熟后与异群公鸭间打斗凶猛。

生产、繁殖性能

配种年龄、公母比例及使用年限

我国番鸭配种年龄在170日龄~190日龄,较法国番鸭早一个多月。18个月后公母比例1∶4~5。种公鸭利用年限为1年~1年半,母鸭为2年。

生产性能

番鸭年产蛋80枚~120枚,蛋重70克~80克,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约3千克~5千克,母番鸭1.8千克~2.25千克,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千克。

饲养管理

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是指4周龄~5周龄内番鸭,这是决定番鸭饲养成败的关键阶段。

温度群养育雏保温多采用红外线灯。室温控制标准为:接雏后到3日龄温度为27℃~30℃;4日龄~21日龄为24℃~27℃;21日龄~28日龄为22℃~24℃;28日龄后20℃。

湿度1周内在70%左右,保证饮水量和相对湿度,但要相应地保持垫料的干燥,避免病菌和寄生虫的繁殖。

光照1周龄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2周龄每天18小时光照,2周龄后每天12小时光照。

密度1周龄雏鸭每平方米25只,3周龄时每平方米15只~20只,此后一般每平方米8只,每群200只~250只。

青年番鸭的饲养管理

5周龄~24周龄为育成期,是饲养种番鸭的关键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鸭的产蛋性能及种蛋的受精率。育成期的番鸭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类器官发育完成,脂肪沉积增多,易引起过肥,气候对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在育成期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要正确处理好“促”和“抑”的关系。

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只~20只,每栏饲养200只左右,公母分开饲养。

温度室内温度15℃以上。

光照总要求是:时间只能变少不能增加,强度只能降低不能增强。6周龄~10周龄光

照时间为12小时~13小时;11周龄~20周龄为9个半小时~12小时;21周龄~25周龄为9个半小时~11小时。

称重从4周龄开始,每周每栏随机抽取5%~10%的番鸭称重,确定下周投料量,避免过肥。

种番鸭的饲养管理

开产前的管理适时转群。开产前2周龄~4周龄(24周龄左右)转入产蛋舍,以利于番鸭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环境。转群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注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选留组群选留体重2千克~3千克母番鸭,同龄公鸭4千克~5.5千克,公母比例1∶6~8组群。

预防免疫产蛋前按防疫程序进行一系列疫苗注射。

更换产蛋日粮日粮应逐步更换,将限饲调整为每天饲喂,根据产蛋率的变化正确把握喂料量。

产蛋期饲养管理合理分群,按品种一致、日龄一致、体重一致原则分群,种番鸭以200只~300只为宜,密度为每平方米5只~7只。

不同产蛋期的管理初期和前期重点是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中期保障高产稳定,日常操作固定;后期根据体重和产蛋率情况确定饲料供给量,多放少关,促进运动,保持环境温度。

四季管理春季天气渐暖,是母番鸭盛产期,各种微生物也易滋生繁殖,因此,要对圈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喂以含高蛋白和能量日粮,保障母番鸭以最快速度进入高产期。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早晚多喂料,供给清洁的饮水。秋季产蛋率开始下降,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冬季主要是防寒保温。

养禽学 第九章 鸭饲养管理技术

养禽学 第九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第一节水禽生产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国。 2001年鸭存栏数6.36亿只,鸭肉产量185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69.5% 和68% (FAO); 发展速度快: 鸭肉产量从1990年的57.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185万吨,10年增长3倍多; 2001年鹅存栏数2.07亿只,占世界总量的85.9% (FAO)。 一、水禽品种的起源 (一)鸭的起源 家鸭起源于河鸭属中的绿头野鸭和斑嘴鸭。我国是家鸭的主要驯化地之一。 瘤头鸭,在我国俗称番鸭,属栖鸭属。无论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均与河鸭属的家鸭有很大的差异。该鸭在美洲驯化,经东南亚传入我国。 瘤头鸭与河鸭属的家鸭杂交是属间杂交,其一代杂种称为半番鸭,因不能繁殖后代故又称骡鸭。 (二) 鹅的起源 家鹅起源于雁属中的鸿雁和灰雁。 中国家鹅品种中,除原产于新疆的伊犁鹅起源于灰雁外,其它品种都是鸿雁的后代。 欧洲鹅绝大多数来自灰雁。 中国家鹅

欧洲鹅 来自鸿雁的家鹅典型形态特征是:头部有明显额疱,颈细长呈弓形,前驱抬起与地面保持明显角度。 而来自灰雁的家鹅则头无额疱,颈粗短而直,前躯几乎与地面呈水平状态。

二、水禽的生活习性 家禽生活习性的形成与其野生祖先和其驯养驯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而鸭、鹅等水禽与鸡、火鸡等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喜水性 鸭、鹅善于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因此宽阔的水域、良好的水源是饲养水禽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对于采取舍饲方式饲养的水禽,需设置一些人工小水池,以供水禽洗浴之用。但要求在干燥场所栖息和产蛋,以保证种禽的健康和种蛋的清洁。 2、合群性 水禽的野生祖先天性喜群居和成群飞行,此习性驯化家养之后仍未改变。 经过训练的鸭、鹅群可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鸭、鹅在放牧中可以远行数十里而不紊乱。如离群独处,则会高声鸣叫,彼此应和归群。 这种合群性使水禽适应大群放牧饲养或圈养,也比较容易管理,便于集约化饲养。 3、耐寒性 水禽的羽毛比陆禽更贴身,绒羽层更厚,发达的尾脂腺分泌油脂到羽毛上,能有效地防水御寒,具有更强的防寒保暖作用。 水禽的皮下脂肪比陆禽厚,因而具有更强的耐寒性。 水禽在0℃左右,仍然能在水中活动自如,在10℃左右仍可保持较高的产蛋率。 相反地,水禽的散热性能差,耐热性能也较差,尤其是体大脂肪厚的个体,在夏季高温时生产性能下降。 4、耐粗饲 水禽的食性比陆禽更广,更耐粗饲。 由于鸭的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要求不高,凡是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无选择地大口吞咽,所以不论精、粗饲料或青绿饲料等都可以作为鸭的饲料。 鹅则更喜食植物性食物,具有强健的肌胃和比身体长10倍的消化道,以及发达的盲肠。 鹅的肌胃在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比鸡、鸭都大,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 鹅的盲肠中含有较多的厌氧纤维分解菌,能将纤维发酵分解成脂肪酸,因而鹅具有利用大量青绿饲料和部分粗饲料的能力。 5、敏感性 水禽比较神经质,反应敏捷,能较快地接受管理训练和调教。 特别是鸭性急胆小,易受外界突然的刺激而惊群,尤其是对人、畜及偶然出现的色彩、声音、强光等刺激均有害怕的感觉。 所以,应保持水禽饲养环境的安静稳定,以免因突然受惊而影响产蛋和增重。 6、生活规律性 水禽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反应灵敏,比较容易接受训练和调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自然条件进行训练,以形成各自的生活规律。 一天之中水禽的放牧(出栏)、觅食、嬉水、歇息、交配和产蛋等行为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且这种规律一经形成就不易改变。 三、水禽的生产特点 1、早期生长快,生产周期短

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饲养管理要点 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易饲养、疾病少等优点。根据目前发展趋势看,饲养肉鸭将成为我省农民致富奔小康、持续增加收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肉鸭养殖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 1.1育雏 (1)育雏方式:目前最常用的育雏方式为地面垫料育雏,此法简单易行,饲养成本低。垫料育雏时应选择好垫料,较好的垫料有刨花、稻壳等,养殖户可就地取材,用铡短至5-10厘米的麦穰和稻草作垫料。 (2)育雏温度:育雏头1-3日龄温度可稍高,随日龄的增加,羽毛的丰满和皮下脂肪的沉积,温度可逐渐降低,每天可下降1℃,一直降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然后脱温。育雏温度如下:1-3日龄30℃,4-6日龄24-26℃,7-10日龄20-23℃。然后保持20℃左右恒定。肉鸭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秋冬及初春饲养肉鸭生长快,效益好。温度适宜时,雏鸭在舍内分布均匀,活动自如,躺卧姿势舒展,无叫声。 (3)育雏湿度:雏鸭1-7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0%;8-14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5%;15-28日龄,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 (4)雏鸭饮水、开食和饲养管理: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饮用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消毒水,进行清肠。然后开始训练采食。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以免发生脱水。雏鸭在一周之内应饮给冷开水,水温要求20℃左右,头3天的饮水中可添加0.02%的水溶性多维,5%的葡萄糖,1kg水再添加10-100mg恩诺沙星或2万单位庆大霉素。雏鸭初次饮水可分批地把雏鸭放入水深1cm的浅水盘里待几分钟,让其湿脚和饮水,通常叫“点水”,“点水”有利于雏鸭排除胎粪和提高食欲,还能刺激尾脂腺的分泌,对不会饮水的可经过多次“点水”即可学会。雏鸭饮水2小时后可开食,开食后第一周可采取“少喂多餐”制,每天喂7-8次,晚上喂2次,每次喂料应少,但是须让鸭吃饱。一周以后,饲喂次数可减少,可每3小时喂一次,饲喂时如看到鸭边吃边咽,说明食欲旺盛而喜食,应继续添料,让鸭吃饱。随着日龄的增长,鸭的采食量和饮水量也不断增加,嬉水习性也更加突出,应更换大料盆和大水盆,并增加数量,料盆和水盆的高度应与鸭背等高,水深为鼻孔至喙端的距离,水盆上应罩以塑料网,防止鸭进入水中,料盆和水盆应有1m的距离,以免雏鸭在采食时,嘴里衔着饲料又到近处水盆饮水,即浪费了饲料,又污染了饮水。 (5)通风:鸭舍应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鸭舍通风和保温是一对矛盾,饲养雏鸭往往只重视保温而忽视通风,结果鸭舍空气污浊潮湿,各种有害气体积聚,致使雏鸭生长缓慢,感染疫病,饲料报酬降低。正确的作法是:雏鸭1-2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3周龄开始增加通风量,4周龄后以通风为主,特别在高温季节,更应该加大通风量,降低鸭舍温度,提高鸭的采食量,促进生长。通风时不能使舍内温度有明显的变化,更不能让贼风直接吹到鸭身上。密度:雏鸭群以1000-2000只为宜,平养时,第一周20-30只/m2,第二周15只/m2,第三周应少于10只,网上饲养密度可比平养多三分之一。饲养雏鸭应适时进行强弱分群,弱雏鸭应单养,并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鸭的数量。湿度:第一周因舍温高,水分蒸发快,雏鸭饮水少,相对湿度要求60-70%,高湿有利雏鸭的健康和生长,如湿度低,可采取喷水等加湿措施;第二周相对湿度要求50-55%;三周以后应降低湿度。为防止湿度过高,应常换湿垫料,饮水区排水应良好,并要求水盆远离垫料。 (6)光照:头3天应采取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3瓦m2,长光和强光有利于雏鸭熟悉环境和采食,4-7日龄,采用23小时光照,8日龄后,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时

番鸭高效养殖技术

番鸭高效养殖技术 雏鸭养殖管理技术 雏鸭是指4周龄~5周龄内番鸭,这是决定番鸭饲养成败的关键阶段。 温度群养育雏保温多采用红外线灯。室温控制标准为:接雏后到3日龄温度为27摄氏度~30摄氏度。4日龄~2l日龄为24摄氏度~27摄氏度。2l日龄~28日龄为22摄氏度~24摄氏度。28日龄后20摄氏度。 湿度l周内在70%左右,保证饮水量和相对湿度,但要相应地保持垫料的干燥,避免病菌和寄生虫的繁殖。 光照l周龄保持24小时连续光照。2周龄每天l8小时光照,2周龄后每天l2小时光照。 密度l周龄雏鸭每平方米25只,3周龄时每平方米l5只~20只,此后-般每平方米8只,每群200只~250只。

青年番鸭如何养殖与管理 5周龄~24周龄为育成期,是饲养种番鸭的关键时期,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鸭的产蛋性能及种蛋的受精率。育成期的番鸭生长迅速,发育旺盛,各类器官发育完成,脂肪沉积增多,易引起过肥,气候对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在育成期的中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至性成熟,要正确处理好“促”和“抑”的关系。 温度室内温度l5摄氏度以上。 光照总要求是:时间只能变少不能增加,强度只能降低不能增强。6周龄~l0周龄光照时间为l2小时~l3小时。ll周龄~20周龄为9个半小时~l2小时。2l周龄~25周龄为9个半小时~ll小时。

称重从4周龄开始,每周每栏随机抽取5%~l0%的番鸭称重,确定下周投料量,避免过肥。 种番鸭的养殖与管理 开产前的管理适时转群。开产前2周龄~4周龄(24周龄左右)转入产蛋舍,以利于番鸭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新环境。转群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注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选留组群选留体重2千克~3千克母番鸭,同龄公鸭4千克~5.5千克,公母比例l∶6~8组群。

怎样养殖番鸭

怎样养殖番鸭 番鸭又称红头鸭,体型较家鸭(水鸭、泥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头部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的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 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和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2kg。番鸭两性的体型、体重差异大,成年公番鸭体重3~5kg,成年母番鸭体重1.8~2.25kg。公鸭30~32周龄达到性成熟。母鸭28~30同龄达到性成熟,年产蛋80~120枚,蛋重70~80g/枚,孵化期35天。番鸭耐粗饲,耗粮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为2.7~3∶1,法国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更佳。番鸭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鸭以其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具野禽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饲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饲养。番鸭适应性强,耐高温,病少,成活率高,一般育雏成活率95%~98%以上。 1 商品番鸭饲管要点 1.1 雏番鸭饲养: ①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时饲料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MJ/kg,粗蛋白19.50%~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MJ/kg,粗蛋白17%~19%。 ③出壳鸭苗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哌酸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开食时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布片上让番鸭自由采食。 ④不管是地面饲养还是网上饲养,饲养雏鸭的场地都要垫上稻草或麻布,并勤于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1.2 中鸭饲养: 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kg,母番鸭1.5~2kg,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必须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能间断。 2 后备番鸭饲管要点 2.1 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后备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番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kg,同龄公番鸭则为4~5kg,日粮代谢能11.29~11.70MJ/kg,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g,喂青料25~50g,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 2.2 管理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注意预防番鸭抢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只停留2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2.3 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一般每周换垫料一次,每次铺以新垫料时切勿忘记在地面上撒石灰粉,注意鸭舍干燥通风。定期对鸭舍周围环境用烧碱、复合酚、生石灰等消毒液进行全方位彻底消毒。另外,大群饲养特别是种番鸭要注意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雏鸭肝炎、鸭霍乱等疾病,要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制订适宜的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番鸭养殖技术与管理 一、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1.选好场址 番鸭舍应选择远离村庄、工厂和其他畜禽场处,交通方便,坐北朝南,地势高燥,供电稳定并有一定的水面或水池,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不良的应激。 2.建好鸭舍 育雏舍应既保暖又通风。缝隙多、隔热差的育雏舍在冬春季节难以将温度升至雏番鸭适应的温度。 3.饲养方式 有厚垫料平养、地面散养、网上平养3种。厚垫料平养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常用干燥无霉变的机械小刨花、锯末、粗谷壳、油菜壳作垫料。粗谷壳和油菜壳的弹性好,但吸湿性差,而锯末、刨花则相反,所以常将两种或多种垫料混合使用,或者分阶段使用效果较好。在鸭舍内铺上5~8cm厚垫料,且要铺匀铺平,不得含有可能损伤雏鸭的异物。饮水器周围的垫料易弄脏弄湿,要经常更换。 4.准备工具

饮水器、料桶、照明灯泡、煤炉、取暖用炉、垫料等要准备充足。 5.清理消毒 育雏舍、用具场地等都要做好清扫、清洗、整理、消毒工作。曾养过番鸭的鸭舍,要彻底清洗、整理后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薰蒸消毒。 6.备好饲料、药品 准备好近期用的雏番鸭饲料和疾病防治的常用药品及消毒药品,并且要准备好疫苗。 7.雏鸭舍温度调试 进雏鸭前要做好雏鸭舍的加温调试工作,在雏鸭人舍前几小时加热预温,使之达到规定的温度且保持稳定。 二、选购番鸭 1、选种

选择优良的种鸭对提高番鸭的生产性能、经济效益十分重要。在饲养管理相同的条件下,种鸭优良,能生产出更多的肉和蛋,饲养成本也低。因此选种是养鸭过程中的首要环节。要求种鸭有明显的品种特性、发育良好、体质健壮。体型外貌是品种的一个重要特征。公番鸭应个体大,体态雄壮,阴茎发育良好,雄性强,背直且宽,体呈长方形。母鸭应体大、宽圆,胸部丰满,肥瘦适中,脚粗稍短,腹深,产蛋率高。 此外,还应根据经济性状如产蛋率、产肉率、繁殖率、生长度、肉料比、屠宰率、肝料比、受精率和种蛋孵化率、仔鸭成活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择优选种。 2、选择雏鸭 按番鸭的羽色不同,有白番鸭、黑番鸭和黑白花番鸭之分。在采购雏鸭时,根据产品用途,如供厂方加工或分割的宜选白番鸭,如供活鸭零售的宜选黑番鸭或黑白花番鸭。同时,为保证雏鸭质量,应尽可能向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鸭场采购。

如何饲养管理鸭子

如何饲养管理鸭子 北京烤鸭的名号响当当,外皮更是烤的功夫一流。那么对于很多想要养鸭子发财致富的人来说,应该怎么饲养管理鸭子呢。大家不 妨跟我一起往下看看吧。 雏鸭的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 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 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 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 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 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 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 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 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 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 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 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 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 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饲养鸭子的饮水和饲料问题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 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 “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 的水。

番鸭喂养方法经验

番鸭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又名瘤头鸭,俗称“红头鸭”、“木鸭”、“麝香鸭”,现社会上流传的“肉鸳鸯”就是番鸭。经驯化番鸭体态较家鸭健壮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头部的喙的基部与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发达,番鸭羽毛颜色有纯黑、纯白与黑白杂色等,国内番鸭(木鸭)大多是纯黑羽,法国进口巴巴里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两性差异大,体型与体重大小差异显著,番鸭性成熟期一般公鸭30-32周龄,母鸭28~30周龄,年产蛋80-120 枚,蛋重70-80克,孵化期35天。成年公番鸭体重3-5公斤,母番鸭1.8-2.25公斤,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公斤。番鸭耐粗食,耗料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2.7-3:1,法国白羽番鸭生产性能最佳,番鸭瘦肉率高,黑羽番鸭肉味鲜美,有特殊香味,极富野禽风味,实践证明,黑羽番鸭更受各地市场欢迎。番鸭生产肥肝量多质好。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喂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喂养。番鸭适应性强,能耐高温;番鸭病少成活率高,一般育雏成活率95%-98%以上。现将番鸭喂养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商品肉番鸭喂养 1.雏番鸭喂养: (1)4-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育雏是关键,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27℃、2周龄24℃、3 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与分布情况进行调节。 (2)饲料要求配制(或采购)全价颖粒饲料,0-3 周龄颗粒料直径不大于1.5毫米,代谢能29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9.5 %-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1.5毫米,或3.5-4毫米,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粗蛋白17%-19%。 (3 )出壳苗鸭要先饮水后开食,时间不超过18-24小时,饮水先用0.1%高锰酸钾水或百毒杀水饮水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速补与氟哌酸类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与预防疾病。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布上面让其自由采食。 (4)雏番鸭不管是地面喂养还是网上喂养,都应用稻草或麻布垫好,垫草与麻布要勤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2.中鸭期喂养:指4-5周龄至10周龄番鸭,此阶段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增加每天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可达3.5-4公斤,母番鸭1.5-2 公斤左右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公母分开且分群喂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可养5-8只,因为此阶段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喙与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喂养也只需少量人造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清洁卫生而且不能间断饮水。 二、后备种番鸭喂养 1. 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公母番鸭,公母比例1 :4-5选留,后各种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番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 2.3-2.8公斤之间,同龄公番鸭则在4-5 公斤之间,日粮代谢能2700-2800大卡/公斤,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一般每天还可喂青料25-50克;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与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产蛋量。 2.管理上鸭舍要通风,每平方米养3只,备足产蛋箱,箱内垫好稻草减少破蛋,大群喂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可供产蛋用。注意番鸭抱窝性,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抱窝番鸭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二昼夜多一点,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 3.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预防治疗,垫料一般每周换一次,每次铺新垫料时不要忘

樱桃谷鸭的饲养管理

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 1、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2、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3、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蛋机器孵化要点 二、SM2i(改进型)商品代肉鸭: 1、商品代肉鸭的特点 2、商品代肉鸭的饲养管理 3、商品代肉鸭的基础免疫程序 三、SM2i(改进型)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表(千克) 四、SM2i(改进型)父母代1-28日龄饲料投喂量参考表 五、SM2i(改进型)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六SM2i(改进型)商品肉鸭饲料营养最低需要量推荐表 七、SM2i(改进型)父母代分性别育成技术

SM2i(改进型)父母代 一、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特点 樱桃谷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每饲养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母鸭110只;公鸭30只)组成。这样,在种鸭开始产蛋时可以留出100只母鸭和20只公鸭用来组成产蛋群。 生产性能 1、生长周期(0-24周龄) 至24周龄时的成活率:95% 至24周龄时种鸭体重:公鸭 4.08公斤母鸭 3.25公斤 至24周时饲料消耗量:大约25公斤 2、产蛋期(24-66周龄) 10%的母鸭开始产蛋的时间: 24周龄 至66周龄时的总产量: 235枚 饲料消耗量:180-240克/天/只 3、樱桃谷SM2i(改进型)种鸭对饲料粒度的要求 0至8周龄用育雏期料 3毫米颗粒 8至20周龄用生长期料 4毫米颗粒 20至66周龄用产蛋期料 5毫米颗粒 二、SM2I(改进型)父母代种鸭的饲养管理 1、饲养密度 1日龄至7日龄应在育雏栏进行育雏,以便雏鸭吃水、吃料。育雏栏用固体材料做成0.5-0.7米高,4米直径的围子,每个围子可以饲养300只小鸭。从第二天开始逐渐扩大育雏栏的直径,第7天时撤出育雏栏。 7日龄至22周龄,每只鸭子需室面积0.25平方米,室外面积0.5平方米。 22周龄至66周龄,每只鸭子需室面积0.3平方米,室外面积0.5-0.6平方米。 2、光照控制 0至3周龄的光照:每天提供23小时的光照(自然光+人工补光),让鸭子有足够的机会进食和进水,从而使他们在育雏的早期能够健康地生长。每天留1小时的时间,让鸭子能适应黑暗的环境。这样,在以后将灯关掉以后,或发生停电事故时鸭子不至于惊群。 3周龄至66周龄的光照:每天光照17小时,早上4:0开灯,晚上21:0点关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开灯时间可以提前至早上2:0点,这样能充分利用早上最凉爽的时间让鸭子进食。 必须注意:光照时间不应随意变动,否则会减少产量。 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鸭在入舍的最初几天必须进行加热保温,加热的程度和时间要考虑雏舍和环境的气温。1~3日龄 35~33摄氏度,3~7日龄33~30摄氏度,7日龄以后可以根据环境气候和雏鸭对热源的依赖情况逐渐降低室温直至自然温度。 雏鸭入舍后应尽快让其饮水,保证24小时供应清洁的饮水。须遵守“先喂水后喂料,无水不喂料”的饲养原则。3日龄前须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以帮助雏鸭尽快从运输引起的应激反应中恢复过来。 1~28日龄给料见附表,每天的饲料量一次投喂,以保证雏鸭吃料均匀。 4、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 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⑴严格选择,养好公鸭留种公鸭应按照公鸭的标准经过育雏期、育成期和性成熟初期三个阶段,以保证用于配种的公鸭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精液品质优良。在育成期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公鸭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让其多活动,多锻炼。在配种前20天放入母鸭群中。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种公鸭应早于母鸭1~2个月孵出。 ⑵适合的公母比例我国麻鸭类型的蛋鸭品种,体型小而灵活,性欲旺盛,配种性能极佳。在早春和冬季,公母性别比可用1:20,夏秋两季性别比可提高到1:30,这样的性别比受精率可达90%或以上。在配种季节,应随时观察公鸭配种表现,发现伤残的公鸭应及时调出另外补充。 ⑶日常管理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应当增加青绿饲料和维生素的喂量,特别是维生素E,在炎热的夏季还要适当增加维生素C。 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舍内垫草的干燥和清洁,及时翻晒和更换;每日清晨及时收集种蛋,尽快进行烟熏消毒和存入蛋库;气候良好的天气,应尽量早地放鸭出舍,迟收鸭;保持鸭舍环境的安静,勿使惊群,引起骚乱;气温低的季节注意做好舍内避风保温工作,气温高的季节则要注意通风降温。 ⑷人工强制换羽正常情况下,种鸭每年换羽一次。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就是缩短鸭群休产期,加速换羽过程,提前开产并保持产蛋整齐,同时还能因此降低饲养成本。当产蛋率处于下降趋势,并已降到50%时,可将停产或即将停产的鸭挑出来进行强制换羽。停产鸭的特征见前表8所述。 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在强制换羽前有意驱赶惊扰,白天关起来不外放游水,舍内不给灯光,使鸭群受到各种强烈的刺激。同时控制饲料喂量,如原来日喂3次的,改为第一天喂2次,第二天喂1次,接着只喂水,不喂料,停料2~3天。随后喂7天糠麸和青料。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日期:2010-05-20 作者: 来源: 番鸭又名瘤头鸭、洋鸭,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麝香气味,所以也叫麝香鸭。番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地区,是著名的肉用鸭。我国饲养番鸭已有20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都有大量饲养。番鸭生长快、体重大,瘦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野禽风味,是烤全鸭的高档品。番鸭肥肝较大,在国际市场是畅销货。自古以来,人们把番鸭视为滋补珍品。养殖番鸭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 番鸭的外形特征: 番鸭体型与家鸭不同,体型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粗且短,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皮瘤,雄鸭的肉皮瘤肥厚而且延展较宽,比雌鸭发达。番鸭头顶部有一排纵向长毛,受惊吓刺激时会竖起像刷子。番鸭羽毛颜色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种。 白番鸭的羽毛为白色,嘴甲粉红色,头部肉瘤鲜红肥厚。 黑番鸭的羽毛为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肉瘤颜色黑里透红。 黑白花番鸭的羽毛黑白不等。嘴甲多为红色带有黑斑点。 番鸭的生活习性: 番鸭有一定的飞行能力,胆大不怕人。番鸭不喜欢在水中长时间戏水,耐热、耐旱,可以水养、旱养、圈养、放养。它既可在水中配种,又可在陆地交配,受精率不受影响。番鸭蹼大而肥厚,步态平稳,行动笨拙,性情温顺。有时一脚着地,另一脚蜷缩,头伸埋在翼下,呈“金鸡独立”状,站立很久。 番鸭食性杂、耐粗饲、抗病力强,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很少生病。除吃一般性饲料外,还喜欢吃青菜以及鱼、虾、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番鸭喜欢群居,吃饱后的番鸭常成群伏卧,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公番鸭性成熟后发出“咝咝”低哑叫声。母番鸭在繁殖期间,会发生“唧唧”轻叫声,母鸭有的有就巢性。 番鸭适应性强,一般家庭都可以饲养。但是家庭散养经济效益不高,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建场规模化养殖。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工厂化养殖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场址选择 1、地理位置:选择鸭场场址要求交通方便,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鸭场最好有池塘或水池。 2、地势地形:选择场址时要求地势相对较高而且干燥,背风向阳,便于光照、通风和排水。

养鸭经验:番鸭的养殖要点

养殖番鸭比较简单,技术方面大家都可以轻松上手,但是想把番鸭养好,让自己的鸭子更具有竞争力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优质养鸭户的养殖技巧,看看他们都是重视哪些养殖要点才把鸭子养的又大又肥的。 1、雏鸭温度 大家首先要在乎的就是雏鸭时期温度了,不要小看这一点,后期番鸭的育肥速度和最大成长程度都和这个有关系的。一些养殖户的番鸭很少发病就是因为人家把这个温度控制的很好,让番鸭顺利的渡过了雏鸭这个虚弱期。雏鸭期的温度按时间来的话要控制在30-22℃左右,每个星期依次递减,一个月以后可以慢慢的减少温度的控制,让番鸭慢慢适应自然的温度变化,直到不需要控温为止。 2、雏鸭下水时间 雏鸭下水的时间也是很有讲究的,下水时间早了的话鸭子容易受寒,导致体质变差,严重的就直接诱发病害。下水晚了就增加了养殖时间,提高的饲养成本,下水后的番鸭会慢慢进入飞速生长期,生长速度会明显变快。这个时间一般在20-30天左右,看各地的温度情况来,初期下水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让番鸭先适应,3-5天以后就不需要在意在水里呆多久了。温度偏高则提前下水,温度偏低则适当延迟,让番鸭有更好状态去适应外界的养殖生活。

3、成鸭的均衡进食 番鸭的喂养也是很需要重视的,番鸭的进食量比较大,所以其消化会比较快,如果单一的喂养一些饲料或者米饭之类的容易导致其小伙不良的。番鸭的饮食一般在7:2:1左右,即7分饲料2分草料1分的其它昆虫之类的。也可以每餐都喂养饲料之类的或者煮熟了米饭之类的,然后不喂饱,再适当的喂养一些草料,这样也是可以的。草料一般1-2天左右一定要喂养一次,昆虫、小鱼小虾之类则3-5天一次即可,这样番鸭育肥效果才好。 4、放养的补料 放养期间是个好机会,养殖户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间。放养除了让番鸭能多活动以外,就是让其再野外自然的觅食,让其补充一些它们自己缺少的食物,让其长的更好。大家可以在放养区域放入一些小鱼小虾之类的,让番鸭自然捕食,即增加其养分需求也让番鸭肉质更好,其次就是选择水草茂盛的地方,这样番鸭也会自己吃一些草料之类的。充分利用好这个放养的阶段,是大家养殖的番鸭快速增肥的捷径。

鸭子饲养管理

怎样快速育肥肉鸭https://www.360docs.net/doc/b711575497.html, 农民网2009-06-30 如果要使肉鸭生长快、周期短、见效快,用中草药快速育肥效果较为理想。 肉鸭品种可选北京鸭、樱桃谷鸭等。饲养不分季节,可用网条拦圈。规模大小按场地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一批可养500只~1000只。 购进鸭苗后,应先饮水后开食。饮水时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然后把发胀的碎米或碎玉米撒在塑料薄膜上,让鸭苗自由啄食,几天后投喂雏鸭全价颗粒饲料。要少喂勤添,定时饲喂,每昼夜可喂5次。早上要提前到5∶60-6∶00,晚上要推迟到10∶00各喂1次。 要做到饮水不断,垫草勤换,鸭粪勤扫,防止潮湿和惊吓。鸭苗饲养1个月后开始育肥。第一天用槟榔粉5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750毫升左右,每只小鸭用小胶管滴服2毫升~3毫升,以驱除鸭子体内的病菌。第二天用健胃散50克,拌入大米饭饲喂。第五天就可以喂肥鸭粉了。肥鸭粉配方:山药20克、当归10克、甘草20克、多维素30克、鱼粉500克、黄豆500克,将以上中药粉碎拌匀,掺入在混合饲料中供30只鸭子育肥。据试验,每只鸭子每天可增重100克~150克,15天就可出售。 蛋鸭高产七措施https://www.360docs.net/doc/b711575497.html, 农民网2009-07-22 精心选种要选购体重较大,绒毛色好,柔软发亮,头型较大,眼大有神,腹部柔软,站立正直,趾蹼光泽,脐部良好,尾部不垂的雏鸭作蛋鸭培养。 喂食得当 根据不同季节定时定餐,搭喂主食。早春日短夜长,活食少,日喂3餐,早中餐少喂,晚餐喂饱;夏天日长夜短,日喂4餐,早中餐随便,上午9点和下午7点两餐多喂。 多找食场 夏茬耕翻时,赶鸭下田吃蚯蚓、泥鳅、黄鳝等;稻生长期,放鸭吃害虫;作物收获时,赶鸭吃散粒;冬季吃野草子。平时勤赶鸭群吃活食,如赶到沟、河、港、塘吃鱼虾、河蚌、水草等,这样放养不仅省料,又能多产蛋。 公母比例适当 有利于促进母鸭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提高产蛋量。 更换鸭群 根据1年龄鸭只产两三成蛋、2年龄鸭产九十成蛋、3年龄鸭产蛋达高峰、4年龄鸭产蛋下降的规律,合理搭配1年龄、2年龄、3年龄鸭的比例,且当蛋鸭养到3年龄产蛋量开始下降时,就要及时淘汰更换。 谨防掉蛋 养鸭要把住“春抓4、秋抓8、过了8、生到腊”的几个关键时期。春季抓住4月不停产;秋季在“处暑”关蛋,让鸭子停产换羽毛;过8月,到秋收,牧场广,饲料足,使产蛋期一直延长到12月。一年1只鸭可产蛋200多天。 防毒防病 稻田放牧鸭群,要严防鸭农药中毒。夏天气温增高,白天要把鸭群赶到深水处游泳,晚上放出一次。要保持鸭棚、鸭笼清洁、卫生、通风。要随时观察病症,发现病鸭,及时治疗。 鸭产软壳蛋的原因https://www.360docs.net/doc/b711575497.html, 农民网2009-07-22 一、日粮中钙的含量不足,一般产蛋种鸭日摄取钙为9—10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产薄软壳蛋。 二、饲料中维生素D3含量不足。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俗称“红嘴鸭”,其体型较水鸭健壮肥大,国内番鸭大多是纯黑羽,进口的番鸭大多是纯白羽。番鸭生长快,黑羽番鸭70日龄公母平均体重2千克,番鸭适应性强,耐粗饲、耗料少、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一般为2.7—3∶1,白羽番鸭的生产性能更佳。番鸭瘦肉率高,尤其是黑羽番鸭其肉味鲜美,有特殊的香味,深受消费者之欢迎。 番鸭可水养、陆养、圈养、牧养,生产设备简易,饲养管理方便。育雏期后,实行草地放牧或就地露宿,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饲养。 一、商品番鸭养殖要点1、雏番鸭饲养管理:(1)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为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2)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9.5—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7—19%。(3)出壳菌鸭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呱酸类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4)饲养雏鸭的场地要垫上稻草或塑料布,并勤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2、中鸭饲养管理: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千克,母番鸭1.5—2千克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一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可间断。 二、后备种番鸭饲养管理1、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后备种番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千克,同龄公番鸭则为4—5千克,日粮代谢能11.29—11.70兆焦/千克,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喂青料25—50克,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2、管理上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或木屑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预防番鸭抱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两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3、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一般每周换垫料1次,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定期对鸭舍垫料,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大群饲养的番鸭,要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小鸭肝炎等疫(菌)苗。 欧洲雁又名法国番鸭、香鸭、红嘴鸭、洋鸭,隶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森林里,是不太喜欢游水,性情温顺,具有一定飞翔能力的森林鸟。

黑羽番鸭饲养管理手册

培育品种——黑羽番鸭(暂定名) 饲 养 管 理 手 册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 二〇一二年制

第一部分黑羽番鸭养殖的基本要求 一、场地和房舍的要求 1、养鸭场地应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每只种鸭应有1平方米以上面积,每只肉鸭应有0.5平方米以上面积较好。场地的交通要方便,并有利于防疫。 2、要有充足优质的水源。应尽量避开其它畜禽场或工业区的污染水源,水面的宽度要有10米以上,水深最好有1米以上。优质的水源对饲养种鸭尤为重要。 3、场地要背风向阳。运动场地要依坡临水,稍有倾斜,坡度以30度之内为宜。 4、鸭舍、运动场、水塘(水上运动场)的面积配臵要合适,其比例可采用1:3:2,以保证鸭群有充足的地方休息和保持场地的清洁、干燥。 5、鸭舍建筑应以简易实用为原则,育雏室应有利于保温,并保证良好的通风,产蛋母鸭舍应以采光良好、通风、环境安静为宜。 二、卫生防疫要求 1、在养鸭之前,鸭舍和饲养设施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洗刷、清洁与药物消毒。 2、每饲养一批鸭,应及时消除粪便、清扫鸭舍、消毒,空栏约一周后才能饲养下一批鸭。 3、防止种鸭与其他年龄鸭或家禽混养。鸭舍应谢绝参观,外人

进入鸭场必须进行净化并更换衣、帽、鞋等。 4、死鸭应作深埋或运走,处理死鸭的车辆不得进入鸭场区域。 三、设备和用具的要求 1、保温伞:保温伞有伞形、斗形等多种形式,伞形的直径约为1.0~1.2米,斗形的边长约1米。伞的热源常使用电热丝和红外线灯等。每个保温伞保温200~300只雏鸭。 2、饲料器:饲料器应方便采食,不易造成饲料浪费,并能保持饲料的清洁和易于洗刷消毒。常用的饲料器有浅盘、窝箕、饲料筒、饲料箱等。开始育雏时,每200只雏鸭配臵一个直径60公分、高3~5公分的圆型饲料浅盘,也可以用竹笏编织的窝箕代替。两周后的小鸭可采用饲料桶或饲料箱供料,以防止饲料污染和浪费。采用饲料箱或饲料桶供料,饲料能随着鸭只的吃食而自动落入食槽,保持供料不断,适用于自由采石的养鸭方式。饲料箱或饲料桶有各种大小不同的规格,可根据使用方便而定,一般每天加料1~2次保持供料不断就可以了。饲料箱或饲料桶可用塑料或生铁皮做成活动型或用砖、水泥做成固定型,设在运动场中。 3、饮水器:饮水器应方便群饮水,且易保持饮水清洁,不会漏水弄湿饲料。育雏期间在保温伞周围按每100只雏鸭安放一只直径为30公分的真空自动饮水器。饮水器与饲料槽应有50公分以上的距离,以免雏鸭饮水时弄湿饲料。一周龄后的雏鸭,饮水器最好放臵在育雏室的远端,即离开保温伞较远的地方,以利于地面防潮。

雏鸭的管理

又到了每年的养殖高峰季,养殖户们都准备开始批发鸭苗进行养殖了,这时养殖者都非常关心鸭苗的存活率,因为只有存活率高才能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下面为您简单介绍雏鸭的管理方法,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1、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

供其自由采食。 2、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周龄以上,20℃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 3、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4、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

番鸭养殖技术 (1)

番鸭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地及番鸭舍的选择 养殖场应远离交通主干线500米以上,距居民区和其他畜禽饲养场1000m以上;新建番鸭舍要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的僻静之处;需要有运动场、水池、鸭滩,运动场及水池需有围网。 二、番鸭的饲料 为了满足番鸭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必须按照鸭在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选定饲养标准,将多种饲料进行科学的组合,配制成全价日粮。 养分0~3周龄3~6周龄7周龄~上市 代谢能(兆焦/公斤) 11.29 11.70 11.70 粗蛋白(%) 20.50 18.5 15.50 钙(%) 1.00 0.93 1.00 有效磷(%) 0.45 0.50 0.40 赖氨酸(%) 1.05 1.02 0.75 蛋氨酸(%) 0.58 0.58 0.48 蛋+胱氨酸(%) 0.85 0.82 0.68 三、商品代肉用番鸭的饲养管理 1.育雏期饲养管理 (1)饲喂育雏期指番鸭从0~3周龄阶段。刚出壳的番鸭雏极易脱水,所以,出壳毛干后应立即供给饮水,最好用温开水,冬天水温以15~20℃为宜,要特别注意供水不能中断,水里最好加入万分之一的多维葡萄糖或白糖与多维。为防肠炎,在3日龄后可加入万分之二的抗菌药物(如抗菌素、喹乙醇等)。番鸭雏开饮后1~2小时就可给料,开食时一般用塑料或铁皮平盘,也可直接将料撒在塑料布或报纸上,让其自由采食。饲料可喂混合粉料,也可喂夹生饭、碎米或稀饭等。3~5日龄起可喂一些切碎的蚯蚓、泥鳅、小鱼虾、蛆虫等动物性饲料。另外还得加喂一些青绿饲料。育雏期每公斤饲料应含代谢能11.70~12.54兆焦,粗蛋白20%~21%。 (2)温度与湿度番鸭雏较适宜的温度为第1周28℃左右,第2周25℃左右,第3周22℃左

鸭子养殖技术,鸭子养殖方法

鸭子的养殖技术 一是选好品种:比如优良品种金定鸭,这种鸭子产蛋期长。高产的金定鸭在换羽期和冬季能持续产蛋而不休产,产蛋量一年在260至300枚。 二是选择优质饲料:有少数缺乏技术力量的预混合料厂家给饲养户的饲料配方中,蛋白质含量或豆饼含量过高,鸭子食用后,造成营养过剩甚至死亡。所以应该到正规饲料厂家购买全价饲料,这种饲料包括了鸭子生长需要的各种必需的成分。 三是管理要科学:鸭子要按时防疫,避免得病。鸭舍要勤打扫,每天要给鸭舍地面垫上新草,注意给鸭子补光。 养鸭子需要多少成本 我来简单说说吧,既然养鸭子我想应该是大点规模的,分以下几点:①场地:场地一般要宽敞,根据养鸭数量而定,靠近水边为宜;②鸭仔:既然是养鸭为业,卖的是鸭子,不是鸭蛋,所以要选那种肉鸭来养;③饲料:要想鸭子长的快,肯定是需要喂饲料的,但是不要一味的喂饲料,否则成本太大了,一般掺合其他食物喂;④销路:联系饭店和烤鸭店,另外客户允许的前提下可以自行宰杀,鸭毛可以直接卖到服装厂,供其生产羽绒服。注意:鸭子万一生病了,那你要谨慎了得了瘟病会很糟糕,一般血本无归,所以养殖也有风险,主要投资不多,如果你有场地饲养的话,也就是饲料值钱,一年一万只鸭子,养出来估计得两万左右的饲料成本,这里不包括其他食物,鸭仔一万只也就两万多块钱吧,价格不一定,所以你有个六七万就可以养殖鸭子了。我养过鸡,不过赶上禽流感的时候,不怕养不好,就怕有瘟疫,最后祝君成功养肉鸭的养殖肉鸭生产中,只要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环节就会收到明显成效。 (一)抓好品种选择

在养鸭生产集中的地区常有这样的情景:许多鸭农同时养鸭,虽然出栏鸭的日龄相同,使用的饲料也一样,可鸭子的体重却相差很多,料肉比也大不一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鸭苗质量有好有坏。如果鸭苗品种纯正、质量很好,就耗料少、长得快、赚钱多。反之就会吃料多、长得慢、赚钱少。因此在购买鸭苗时应首选大型名牌企业生产的鸭苗。 (二)抓好饲养管理 有的鸭农经常说:“要让鸭快长,关键在饲养”。可见搞好鸭子饲养管理的重要性,这里包含了许多养鸭生产技术要素: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饲养管理要点。笔者认为必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规模化肉鸭生产集中地区的鸭农大都是将饲养到一定日龄、体重达到肉鸭屠宰加工厂收购标准的商品鸭一次性全部出场销售。然后对饲养场所和生产用具彻底消毒,为进下一批鸭苗做好准备,在接收新一批鸭苗时又全部选择同一日龄的,为再一次同时出栏做准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进全出”饲养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管理,鸭群生长发育整齐,有效减少不同日龄的鸭相互感染疾病的几率。如果鸭农的鸭舍、鸭棚较多,一次全部进满鸭苗有困难,就应分舍分棚地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绝不能将不同日龄的肉鸭放在一栋棚舍中混合饲养。 (三)抓好优质饲料 规模化肉鸭生产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富含蛋白质和能量较高的饲料饲喂专门化的肉用型鸭种,使其快速生长育肥,4~8周龄出栏,体重达2~4千克。由此可见,没有高质量的饲料和不合理地使用饲料是不能高效养殖肉鸭的。 1.一定要选购优质全价饲料。在肉鸭生产集中的区域,鸭农大都选用名牌厂家的全价颗粒饲料。但也有部分鸭农贪图便宜,到一些小型饲料加工厂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