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管疾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危害

原因
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葡 萄糖,导致脂肪分解代谢产生大量 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
危害
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需要及 时就医治疗。
0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较 高,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
血栓形成所致。
心力衰竭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心脏 肌肉失去弹性,心脏泵血功能受
损,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各种心律失 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主要是 由于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所致。
脑出血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血管壁变薄,血压升 高,从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 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
案例二:高血糖导致酮症酸中毒
总结词
高血糖导致的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治 疗,可能危及生命。
详细描述
酮症酸中毒通常发生在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或出现感染等诱因时。患者可能出现 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急促、脱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酮 症酸中毒需要及时治疗,包括补液、胰岛素治疗等。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危害
• 糖尿病并发症概述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与预防 • 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与影响 • 糖尿病并发症的案例分析
01
糖尿病并发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糖尿病并发症是指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问题,通常由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 谢紊乱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竭、失明等严重后果。
五个“最”糖尿病并发症:你了解吗?

五个“最”糖尿病并发症:你了解吗?在糖尿病的世界里,并发症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五个被称为“最”的糖尿病并发症,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我要介绍的是心血管病变。
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血管病变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更严重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往往更难以治疗,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第二个“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肾脏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又称糖尿病肾病,常常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
肾脏病变不仅会导致蛋白尿、高血压等问题,最终可能还会发展成终末期肾病,迫使患者进行透析或肾脏移植。
神经病变是第四个“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长期的高血糖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
神经病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足部感染和溃疡的风险。
我想要谈的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感染和(或)骨骼破坏。
这种并发症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截肢。
总的来说,这五个糖尿病并发症是我们必须警惕的严重问题。
作为糖尿病患者,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并发症,积极进行血糖控制,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护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在糖尿病的世界里,并发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五年来,我与糖尿病共舞,深知并发症的威力。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五个被称为“最”的糖尿病并发症,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最常见的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高发性让我深感警惕。
高血糖会损伤眼底的微血管,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我曾因忽视眼底检查,而导致视力严重下降,这是我最宝贵的教训。
因此,我要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眼底检查,保护自己的视力。
二、最严重的并发症——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它的致命性让我深感恐惧。
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课件PPT

临床表现
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 野缺损等。
肾病
蛋白尿、水肿、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等。
周围神经病变
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 常等。
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长期高血 糖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损害,导致 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扩张或出血, 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丧失。
近端运动神经病变
表现为大腿和膝关节的无力、肌肉萎缩等,严重时可影响 行走。诊断依据为肌电图和肌肉活检。
自主神经病变
表现为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的症状,如 心悸、便秘、尿失禁等。诊断依据为相关系统的功能检查 和症状评估。
05
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的 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降糖药
分类
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可分为糖 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发病机制
01
02
03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血管 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微血 管病变。
氧化应激
高血糖状态下,体内氧化 应激反应增强,产生大量 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 造成损伤。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参与微血管病变 的发生和发展,导致血管 狭窄和闭塞。
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增生期又 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发病机制
高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视网膜毛细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 增高,血浆渗出,引起视网膜水
肿。
氧化应激
高血糖状态下,体内氧化应激反应 增强,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视网 膜血管内皮细胞。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新进展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微血管并发症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损伤和神经系统损害。
针对这些并发症,医学界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治疗进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非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ACEI和ARB是常用的降压药物,在减轻肾脏并发症中起到重要作用。
这两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活性,防止血压升高,并减少局部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保护微血管免受损伤。
2. 糖尿病肾脏保护因子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改善肾小球功能,减少泌尿蛋白的排出,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
其中,最新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通过阻断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再吸收进而减轻肾脏负担。
3.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D在调节钙磷平衡和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它也参与了微血管损伤修复的过程中。
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服用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不仅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减轻视网膜和神经系统并发症。
二、手术干预1. 白内障手术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这一并发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后恢复迅速且效果明显,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视力问题。
2. 尿毒症透析治疗对于肾脏损伤严重的糖尿病患者,透析是一项常见的治疗方法。
透析通过机器过滤代替失去功能的肾脏,将体内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这种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尿毒症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非药物治疗1. 血压控制高血压是导致微血管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保持血压在合理范围内对于预防和减轻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整、减少盐摄入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都是有效的方法。
2. 糖尿病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视网膜损伤和神经系统损害,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眼部运动和神经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病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年来,学者们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机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发病机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生成增多:高血糖可与血液循环中游离氨基酸和组织中的蛋白质非酶性结合,形成AGEs,被AGEs前体修饰的细胞内蛋白质功能发生改变,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蛋白质糖基化可干扰基质与基质的相互作用,影响多种基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AGEs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向细胞外分泌基质,抑制基质分子清除降解,基底膜增厚,与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还诱导炎性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产生,参与炎性反应,AGEs还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导致血管的动脉硬化。
多元醇通路活性增高:高血糖使细胞内葡萄糖水平升高,激活醛糖还原酶,导致葡萄糖大量转换为山梨醇,造成细胞内髙渗状态,细胞结构破坏,细胞内山梨醇集聚还抑制了肌醇转运系统,使细胞内肌醇储备耗竭,细胞膜Na+-K+-ATP酶活性降低,使得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山梨醇被山梨醇脱氢酶氧化为果糖,果糖及其产物3磷酸果糖激发非酶糖基化,AGEs生成增加。
蛋白激酶C(PKC)通路的激活:高血糖使细胞内二酯酰甘油显著升高,导致蛋白激酶活性升高,PKC的活化可使细胞外的基质合成增加,还可抑制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一氧化氮产生减少,促使血管强烈收缩,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血管瘤形成;PKC能够调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与分泌功能,促进高凝、低纤溶和高血黏度的形成,血管内容易出现微血栓。
己糖胺通路:高血糖激发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转氨酶活性,从而激活己糖胺通路,促进生长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促进血管的新生和炎性损伤。
氧化应激: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过氧化物产生过量是高血糖诱导氧化应激的主要来源,并且是高血糖增加多元醇通路、AGE形成、PKC活性和己糖胺通路的共同机制。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处理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及处理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疾病,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这些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并探讨其处理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1.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1.1 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机体无法利用血糖而转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进而导致酮症和代谢紊乱。
该症状表现为呼吸深快、口渴、乏力等。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
1.2 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多或进食不规律。
低血糖的表现包括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
处理方法是及时补充含糖食物或饮品,以增加血糖水平。
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2.1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白内障等。
不良的血糖控制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最终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处理方法包括定期眼科检查、血糖控制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2.2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长期高血糖引起的肾小球损伤会导致糖尿、高血压等症状。
处理方法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2.3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和循环障碍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溃疡和感染的并发症。
处理方法包括足部护理、防止感染、控制血糖和循环。
2.4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综上所述,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是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和生活习惯,同时注意定期体检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
只有在做到全方位的管理和处理时,糖尿病患者才能更好地掌控疾病,减少并发症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糖尿病的微循环与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的微循环与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内,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高血糖状态在糖尿病患者中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风险也越高。
其中,糖尿病的微循环与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产生了重要影响。
微循环是指血液通过微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在组织器官中的循环过程。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导致微循环受损。
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的重要细胞,其具有调节血管张力、血液凝块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的功能。
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糖会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炎症反应,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微血管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微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小动脉痉挛、毛细血管扩张和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影响组织器官的正常代谢、营养物的输送和废物的排泄。
同时,微血管病变还可引发一系列的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微循环与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是眼睛内的感光器官,它的营养和氧气主要依赖于毛细血管供应。
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引起视网膜血管内膜增厚、渗出和新生血管形成等病变,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2.糖尿病肾病:肾脏是排泄体内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的器官。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损伤可以导致周围神经受损,表现为感觉异常(如疼痛、刺痛等)、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症状。
其中,感觉神经受损是最常见的表现。
糖尿病有哪些慢性并发症?

袁敏琴糖足中心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 大血管并发症 • 微血管并发症 • 神经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脑血管、心血管与其他大血管,尤 其是下肢血管(糖尿病足)
微血管并发症
主要包括甚至与眼底病变
神经并发症
包括感觉、运动与自主神经
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与非糖尿病者 在临床表现上很相似,包括头晕、 头痛、肢体麻木,严重者可发生偏
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已。
袁敏琴糖足中心提醒大家,对于糖尿 病足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采取有 效的治疗,避免造成截肢的严重后果
。
谢谢观赏!
瘫、失语,甚至威胁生命。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与大血 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 脏自主神经病变及冠心病,尤以冠
心病为多见。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 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 感觉缺失并伴有脚部感染。类似的 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 与躯干上,只是糖尿病足发生率明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高血压的一些特有表现
添加标题
肾素活性正常或低 肾素活性型高血压
添加标题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 低对血管刺 激作用低于正常
添加标题
糖尿病患者以低肾 素、低血管紧张素 及低醛固酮为其特 点。
添加标题
尿蛋白丢失增加引 起低蛋白血症使血 容量减少
添加标题
卧位高血压伴直立 位低血压
添加标题
压力感受器反射因 有神经病变而变得 很迟钝
○ a 胰岛素敏感性由遗传因素控制; ○ b 胰岛素抵抗常见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原发 性高血压等,且先于这些疾病发病之前; ○ c 高胰岛素血症:有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HDL-C降低空腹TG增加使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度 增加,能导 致动
脉粥 样硬化病变。
胰岛素抵抗因素
空腹、餐后血糖升高(葡萄糖毒性作用)
世健会中国 糖尿病教育 项目
脑血管病变
发生率增高在女性尤为明显; 非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性上升3.8倍; 在芬兰,男性糖尿病梗塞性脑血管病变为非糖尿病病
人的2-3倍,女性则高达5倍。
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下肢截肢的危 险性是非 糖尿病病 人的10-15倍;
有动脉中层钙化的占 41.5%;
有内膜钙化的占29.3 %。
是糖尿病人致死和致残的主 要原因。
冠心病
冠心病致残和死亡率是同年龄组非糖尿病人的 2-3倍; 患者发生左心衰、心源性休克、 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频率和程度都高; 动脉狭窄比不伴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广泛预 后更差; 在男性,增加3-4倍,在女性,增加8-11倍; 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出9 倍,女性高出11倍。
2型糖尿病 引起动脉 粥样硬化 的危险因
素
01 动脉硬化 脂项异常
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ppt课件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17
•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
18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865-87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
– 是糖尿病高度特异性的微血管并发症 – 是20-74岁成人新发失明中最常见的病因 – 主要表现:眼底出血,黄斑水肿、渗出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视力损害
大于18岁的非妊娠患者应控制在140/80mmHg以下; 首选ACEI或ARB,控制不佳时可加用其他降压药物
调脂药物对CKD分期在1~2期的患者是安全的
控制蛋白尿
自肾脏病变早期阶段(微量白蛋白尿期),不论有无高血压, 首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ECI或ARB类药物)*
* AECI或ARB类药物可导致短期GFR下降,在开始使用前1~2周内应检测血清肌酐和血钾浓度,不推荐在血肌酐 >3mg/dl的肾病患者应用RAS抑制剂
80%
缺血性心脏病 脑血管疾病 其他
100% 7
高血压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高血糖 胰岛素作用受损 血脂异常
肥胖
内皮功能障碍 血管炎症 纤维化
SMC增生肥大 内膜脂质堆积
高凝状态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等
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第1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P906
肾小球病变严重,部分硬化, 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实验室检查 基本正常
休息时晨尿或随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ACR)正常(男< 2.5mg/mol,女 <3.5mg/mol) ACR:男2.5~30mg/mol,
糖尿病心血管危害

糖尿病心血管危害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这不仅会对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并探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的方法。
1.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关系糖尿病患者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两至四倍。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对血管和心脏的影响。
高血糖会损害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减弱,进而增加心血管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高血糖还会引起血管壁增厚、斑块形成等病理改变,增加血管阻塞和心脏供血不足的风险。
2. 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易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冠心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其特点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后果,发生率和死亡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均较高。
心力衰竭是因心脏功能不全而引起机体组织灌注不良,常表现为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
3. 预防和控制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首要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糖监测,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确保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
此外,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也对控制血糖和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降低血压和血脂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这两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接受心脏健康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冠脉状况,及早发现心血管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4. 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心力衰竭的治疗则主要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脏功能支持等措施。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心血管并发症的同时也要继续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降低进一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ppt课件

从粥样症
(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1、糖尿病肾病
• 临床特点:持续的蛋白尿
肾功能下降和血压升高。
分5期:
• 初期:高灌注、高滤过、高球内压;
• 基底膜增厚期:间歇性微量蛋白尿;
• 早期肾病期:持续性微量蛋白尿; • 临床肾病期:尿蛋白>200ug/min(尿蛋白
(四)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
病变
细菌感染
下肢供血 不足
足部疼痛 皮肤溃疡 肢端坏疽
糖尿病足
•
>0.5g/24h),肾功能逐渐减退;
• 尿毒症期 肾衰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失明原因 : 主要有黄斑病变、增殖性视网膜 病变及白内障。
• 分2类6级:
背景性
微血管瘤
出血
硬性渗出
增生性
新生毛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机化物形成 视网膜脱离而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正常眼底
背景性
增生性
白内障与青光眼
白内障
青光眼
(三)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肢端感觉异常(慢性、对称性、下肢 比上肢严重,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伴麻木、针刺 、灼热或如踏棉垫感) 肢痛(呈隐痛、刺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运动神经——肌力减弱以致肌萎缩和瘫痪。 • 自主神经病变:瞳孔改变、排汗异常、胃排空延 迟、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尿潴留、尿 失禁、阳痿等。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 病
中风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神经病 变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感染
大血管
慢性 微血管
糖尿病五大并发症都有哪些

感觉 消失 ,
针刺 、 火烧都 没 感 觉 ,
一 些
糖 尿 病 足 病 的 患 者 就 是 因 为 感 觉 消 失 而
造成 外伤 感 染、
溃烂 ,
甚 至截肢 的。
如
果 患 者 性 神 经 受 损 , 还 会 出 现 性 功 能 障
碍 〇
糖 尿 病 足 病 : 糖 尿 病 足 病 的 发 生 和
,
,
因 为 在 整 个 病 变 过 程 中 眼 睛 也 在 不 断 ,
适应 ,
因 此 要定期 进行 眼底检 查 ,
一 旦
出 现 较 为 明 显 的 症 状 如 眼 前 总 似 有 蚊 ,
子在 飞 、
视
力
迅
速
下
降 、
看 直 线 为 折 线 、
不 管 看 什 么 东 西 都 发 红 等 , 就 说 明 视 网
,
,
这 是 为 什 么 呢 ? 主 要 是 因 为 糖 尿 病 多 饮 、
多 食、
多尿 ,
导致体 内 阴 液亏 少。
那 么
在 缓 解 症 状 方 面 就 应 滋 肾 养 阴 、 益 气 ,
生 津 。
消 渴 丸 的 中 药 成 分 组 方 来 源 于 经 典
名 方 消 渴 方 和 玉 泉 散 其 中 黄 芪 、 地 黄 ,
,
,
脉 粥 样硬 化 ” 。 想 让 变 硬 的 水 管 恢 复 弹 性 是
为 君药 ,
有 滋 肾养 阴 、
益 气 生 津 止 渴 的
作 用 山 药 、 葛 根 为 臣 药 起 益 肺 脾 、
;
,
补 肺 肾 、 升 阳 生 津 的 作 用 天 花 粉 、 玉 ;
糖尿病伴有多个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

保持足部清洁:每 2 日用温水洗脚,避 免使用刺激性清洁 剂
正确修剪趾甲:定 3 期修剪趾甲,避免 剪得太短或太深
穿着合适的鞋袜: 4 选择透气、吸汗、 柔软的鞋袜,避免 穿高跟鞋或尖头鞋
避免足部受伤:避 5 免长时间站立或行 走,避免接触高温 或低温环境
定期进行足部按摩: 6 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预防糖尿病足部并 发症
02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
食物
03
适量运动:坚持运动,
提高身体抵抗力
0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
糖、血压、血脂等检查,
及时发现并控制并发症
糖尿病的治疗
2
药物治疗
01 胰岛素:用于控制血糖,降 低并发症风险
02 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等,用于控制血糖
03 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 素、赖脯胰岛素等,用于控 制血糖
04
神经病变:如糖 尿病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等
05
感染性疾病: 如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等
06
骨骼肌肉病变: 如骨质疏松、 关节炎等
并发症的危害
01
心血管疾病: 增加心脏病、 高血压、中风
等风险
02
肾脏疾病:可 能导致肾功能 衰竭,需要透
析治疗
03
神经病变:可 能导致手脚麻 木、刺痛等感
觉异常
糖尿病伴有多个并发症的 治疗及护理
演讲人
目录
01. 糖尿病并发症 02. 糖尿病的治疗 03. 糖尿病的护理 04. 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
糖尿病并发症
1
常见并发症类型
01
心血管疾病:如 冠心病、高血压、 心肌梗死等
02
肾脏疾病:如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衰竭等
糖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有哪些

糖病可能导致的并发症有哪些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狭窄,影响血液流通。
同时,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心血管系统更容易出现故障。
二、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脏是过滤血液、排出废物和多余水分的重要器官。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功能逐渐下降。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三、眼部并发症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引起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甚至视网膜脱离,严重影响视力。
2、白内障: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较高,且发病年龄更早、进展更快。
3、青光眼:糖尿病也可能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青光眼会损害视神经,导致视力逐渐丧失。
四、神经病变1、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症状包括手脚麻木、疼痛、感觉异常,对温度和疼痛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受伤且不易察觉。
2、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胃肠道、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的功能。
例如,出现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交替、心跳异常、体位性低血压、尿潴留或尿失禁等症状。
五、足部并发症(糖尿病足)由于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和坏疽。
轻微的创伤如磨损、烫伤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足部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需要截肢。
六、皮肤感染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皮肤容易感染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如疖、痈、足癣、股癣等。
而且,感染往往难以愈合,容易反复发作。
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高血糖综合征这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见于 1 型糖尿病患者,但 2 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如感染、应激、中断治疗等)也可能发生。
警惕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预警

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有预警的并发症1.糖尿病心血管病变: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研究发现,近半数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因心脏疾病所致,其中多数为冠心病。
这是因为,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早期症状有:进行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以及饱餐、寒冷、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心前区不适感,休息后可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前往医院心内科就诊,进行冠状动脉CT等相关检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患者应请内分泌科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单侧肢体发凉糖尿病下肢病变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与心血管病变具有类似的发病机制,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远端(如足部)缺血。
若未及时治疗,将导致下肢疼痛、溃疡、感染,乃至坏死,患者有时甚至需要截肢。
与下肢缺血有关的早期症状有单侧肢体发凉。
随着病变进展,患者会出现轻度“间歇性跛行”:在经过数百米的行走后,因下肢乏力、疼痛或麻木,不得不跛行或止步,休息后可缓解。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尽早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评估下肢动脉狭窄情况。
如确诊,患者应遵医嘱服用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并进行以适当强度的行走为主的康复锻炼。
3.糖尿病神经病变:双侧足底麻木,有针刺、烧灼感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病程达1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的风险更高。
其中,感觉神经病变出现最早,最为多见,常见症状是双侧足底麻木,或有针刺、烧灼感等。
出现上述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就诊,进行包括温度、震动、压力、疼痛等感觉的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病变进展。
糖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

糖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面临着许多并发症的风险,其中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最常见和严重的一种。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对于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常用的风险评估工具以及预防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损伤、胰岛功能减退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同时,高血糖还会引发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二、常用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工具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许多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
其中,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是最常用的一种。
该模型通过评估年龄、性别、收缩压、抽烟史等因素,计算出患者未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百分比。
除此之外,还有SCORE、ASCVD等模型也被用于评估患者的风险水平。
三、预防和管理措施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早期干预和管理非常关键。
1.控制血糖水平维持合理的血糖水平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基础。
患者应坚持规律用药,改善生活方式,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食等,以降低血糖。
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心脏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压,如有必要,采取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3.调整血脂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诱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血脂的监测和调整,通过合理的饮食、药物治疗等手段,控制血脂水平。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明显。
因此,戒烟限酒是非常关键的措施之一。
患者应积极参与戒烟和戒酒的活动,减少不良习惯对心脑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5.合理膳食和锻炼均衡膳食和适度锻炼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Es形成过程
2. AGEs参与糖尿病血管损伤的证据 2型糖尿病肾病肾动脉切片,免疫组化显 示肾动脉壁中有AGEs沉积(棕色)
Eric J. Topol, et al. Receptor for AGE (RAGE) Mediates Neointimal 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Arterial Injury. Circulation. 2003; 107(17): 2238 - 2243
3. AGEs致大血管损伤的基本机制 1)大分子交联物AGEs在动脉壁内的沉积,降 低脉管的弹性 2) AGEs灭活内皮源性NO 血管扩张缺陷
Bucala R, Tracey KJ, Cerami A. Advanced
glycosylation products quench nitric oxide and mediate defective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ation in experimental diabetes. J Clin Invest 1991; 87:432-8.
4)诱导细胞凋亡和VEGF表达 5)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单核细胞化学趋化因 子-1 (MCP-1)表达,促进MCP-1在间质细胞中 分泌,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启动
Yamagishi S, et 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induced apoptosis and over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in human-cultured mesangial cells. J Biol Chem
2002; 277: 20309-15.
(二)活性氧簇(ROS)的作用
在促进糖尿病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肾病中,AGEs 与 ROS互为因果,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 AGE-RAGE能诱导ROS生成, ROS又能介导 AGEs的有害影响。
1. ROS可上调RAGE mRNA的水平,正反馈地加强 AGE的作用。
muscle cells is dependent on PLD2. Diabetes
2003; 52: 2381-8.
4. AGEs致肾损伤的基本机制 1) AGEs的直接作用 2)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ß 1 表达 ,促进结缔组织增生,致肾纤维化
Cai Li* and Lu Caidagger ddagge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nduce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Mediated Renal Fibrosis Predominantly through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ß -Independent Pathway.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2004; 165(6):2033-2043
•
过氧化氢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VEGF基因 的转录。 3. ROS的其他多作用环节
Andrea M. Vincent, James W. Russell, Phillip Low, et al.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y. Endocrine Reviews 2004;25 (4): 612-628
Chem 1995; 270: 10828-32.
4) AGEs作用于RAGE
NF-kB激活
表达
ICAM-1
VCAM-1
MCP-1
PAI-1
组织因子 VEGF
Jean-Luc Wautier, Ann Marie Schmidt. Protein Glycation A Firm Link to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2004;95(3):233 Vlassara H, Fuh H, Donnelly T, et 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promote adhesion molecule (VCAM-1, ICAM1) expression and atheroma formation in normal rabbits. Mol Med 1995; 1: 447-56.
• 外周血管病(危险性提高7~10倍)
• 肾病
• 视网膜病
• 神经疾病和心肌病
(五)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况
(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有80%是动脉粥样硬化症) —75%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25%由于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住院治疗患者中75%以上 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症 目前,诊断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超过 50%患有冠心病
3) AGEs修饰LDL
LDL清除
正常ApoB、E可与LDL受体和LDL受体 相关蛋白结合,糖化ApoB、E不能结合LDL 受体
Bucala R, Mitchell R, Arnold K,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jor site of apolipoprotein B modification by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blocking uptake by th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J Biol
目前认为,餐后高血糖致病的主要途径是 诱导产生AGEs。
1. AGEs 的形成 AGEs形成于梅拉德氏反应(Maillard
reaction)。
Maillard reaction是为了记念法国化学 家Louis Camille Maillard在1912年发现氨基 酸与糖共加热变褐色的反应而命名。该反应为 糖分子或乙醛中的酮基与蛋白质中的氨基之间 的非酶促反应。
2. ROS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 的核因子-κ B(NF- κ B)的激活,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中 VEGF基因的转录,促血管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增生, 促进动脉硬化及肾单位的纤维化。
• Yves Gorin, Karen Block, James Hernandez, et al. Nox4 NAD(P)H oxidase mediates hypertrophy and fibronectin expression in the diabetic kidney. J. Biol. Chem. 2005; 10.1074/jbc.M502412200
(六)糖尿病并发肾病的概况
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蛋白尿 者高达20~40%,其中20%的病人将在二十年 内发展成晚期肾病。
糖尿病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为特点, 最终进展为肾小球硬化及肾功能丧失。
二、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
• 血浆蛋白和动脉血管壁蛋白的糖基化和进一步 糖基化形成的非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 • 糖基氧化和氧化作用产生活性氧簇 (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 • 促凝血状态 •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 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的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生和泡沫细胞形成
血管并发症
一、概述
(一)Ⅱ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Ⅱ型糖尿病
(90%以上) ,发生于中老年,涉及
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障碍(胰岛素 抵抗)或合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 缺陷。
(二)糖尿病与代谢异常综合征
•பைடு நூலகம்
胰岛素抵抗通常先于Ⅱ型糖尿病出现,
而且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 血压和促凝因子激活,即代谢异常综合征。 •
Wister 大鼠, 分为尾静脉注射PBS、RSA(100 mg/kg)和 AGE-RSA(100mg/kg )6周,肾小球中纤维结合素(FN)和4型 胶原表达的变化。
肾小球中 转化生长因 子ß1 (TGF-ß 1) 和结缔组织 生长因子 (CTGF) 表达的变化。
3) 刺激血管紧张素-II增加,加速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重吸收钠 交感神经 脂肪酸β氧化
乙酰CoA
胆固醇合成 高血糖可诱导线粒体产生过多超氧阴离子, 促进脂质过氧化,增加一氧化氮(NO)与超氧 阴离子作用生成OONO,同时降低NO,使载脂 蛋白糖化(如ApoE), LDL清除障碍。
(四)糖尿病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的并发症
• 冠心病(患病危险性提高2~4倍) • 中风(危险性提高4~10倍)
5) AGEs与RAGE 交互作用 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紧张素II
Shaw SS, Schmidt AM, Banes AK, et al. S100B-
RAGE-mediated augmentation of angiotensin IIinduced activation of JAK2 in vascular smooth
A片正常鼠颈动脉切片;内膜及中层无明显AGEs沉积(免疫组化) B片为糖尿病鼠颈动脉切片;内膜及中层有明显AGEs沉积(褐色) A B
A片:非糖尿病肾切片;肾小球血管中无AGEs沉积(免疫组化) B片: 糖尿病患者肾切片;肾小球血管中有明显AGEs沉积(棕色)
A
B
糖尿病肾组织切片, 肾小球血管及肾小球内新月体 有明显AGEs沉积(免疫组化,深棕色为阳性信号)
(一)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 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冠心病。 约70%的2型糖尿病人死于冠心病,传统的危险 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肥胖,缺 乏锻炼和阳性家族史,这些危险因素在糖尿病 人中有一定的升高。但糖尿病特异性的危险因 素应该是除此以外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