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方测证:厚朴麻黄汤
麻黄、厚朴——宣肺平喘,泄满降逆 麻黄、石膏——发越水气 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寒饮 石膏——清热 杏仁——宣肺降逆平喘 小麦——养心安中 五味子——收敛肺气
病机:水饮挟热,上迫于肺
泽漆汤证
“脉沉”——病在里,水气内停 水饮内停,上迫于肺——咳喘 水气外溢肌表——身肿
病机:水饮内盛,壅遏肺气 治疗:逐水通阳,止咳平喘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脉证治第七
目的要求
【掌握】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辨证 论治。
【熟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的病因病 机及相互关系。
【了解】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的概念 与合篇意义。
【背诵】条文:1、5、6、10、11、12、13、 14。
重点
1、肺痿成因、证治。 2、肺痈成因、证治。 3、肺痿肺痈鉴别。 4、咳嗽上气的辨证、预后。 5、咳嗽上气的证治。
治法:宣肺散寒,降逆化痰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辛苦微温,开痰利气 五味子——酸收敛肺气 麻黄——宣肺平喘 细辛、生姜、半夏——散寒化痰逐饮 冬花、紫菀——温肺止咳 大枣——安中和药
讲解
1.症状表现:“咳、痰、喘、鸣”四字概括。 咳:咳声重浊 痰:痰多,质清稀 喘:不得平卧 鸣:喉中水鸡声
★还可见发热恶寒之表证 2.推测病因病机:当为寒饮郁肺,肺气不宣,痰阻气道。
3.方药:皂荚丸 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酥炙,做成蜜丸—调其燥烈之性 枣膏调服—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
[ 临床应用 ]
中风口噤、喉闭、肺痈等痰壅 气闭之证。或加减用以减肥、高脂 血症等。
[ 病案举例 ]
某女,50岁,患支气管哮喘40余 年,入冬即发,现咳嗽气急,咯痰频 作,痰白而粘稠,脉细滑,苔白腻。 辨证属痰浊阻肺,治以泄肺化痰。取 大红枣500克,蒸熟去皮,捣烂成泥加 入炙皂荚末90克,泛水为丸。日服三 次,每次3克,一周后哮喘渐平,咯痰 略减,3个月后,诸症皆除。随访两年 未复发。
肺痿分型
肺痿
虚热证---麦门冬汤---润养肺胃,下气化痰 (10)
虚寒证---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 (5)
(二)虚寒肺痿的证治
[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 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 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 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五)
肺痿
脉――――寸口脉数—(数虚)必数而无力。 证―――-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
肺痈
脉――――反滑数—必数而有力。 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
唾脓血.
3.从脉象上鉴别诊断
肺痿—阴虚有热—虚热—脉数而虚 肺痈—实热蕴肺—实热—脉数而实
[提要] 指出虚热肺痿的病因以及肺痿
与肺痈的主证和鉴别
[原文]肺张,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 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 之。(十四)
[提要]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的肺张证治
讲解
1.病因: 内因――“心下有水”,上逆干肺。 外因――“脉浮”,感受寒邪。
2. 病机: 饮邪郁而化热,与寒邪上逆干肺。 3. 证状:
脉浮—风寒袭表 烦躁而喘—饮邪郁而化热,热扰心神
[原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张,其人喘, 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 汤主之。(十三)
[提要]热饮郁肺,热重于饮的肺胀证治
病机:饮热郁肺,热重于饮 治法:宣肺泄热,降气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
麻、石——辛凉发散风热, 宣肺降气平喘
姜、夏——化里饮降逆气 草、枣——安中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的急性发作。 加味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
吾细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 苔,口淡,不咳,唾涎,胃纳略减,小便清 长,大便溏薄。审系肺脾肾三脏之病。但补 肾温脾之药,服自屡矣,所未服者肺经之药 耳。肺为水之上源,水不从于气化,下注于 肾,脾虚而不能制约,则关门洞开,是以治 肺为首要。遂以甘草干姜汤:炙甘草24克, 干姜(炮透)9克。每日2剂。3日后,尿遗 大减,涎沫亦稀,再服5日而诸症尽除。然 以8日服药16剂,竟愈此难治之症,诚非始 料所及。
3.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讲解
4.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 消痰开结 麻黄—宣肺平喘 半夏 生姜 细辛—温散寒饮 款冬花 紫菀—温肺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敏 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
★射干麻黄汤与小青龙汤鉴别:
[ 临床应用 ]
治疗哮喘、小儿外感咳嗽、小 儿支气管炎、百日咳、上呼吸道感 染等属寒饮者。
欲作风水——水饮内停,外感风寒,肺 气胀满,风遏水阻,将溢肌表
发汗则愈——水饮与外邪从汗而解
虚喘实喘的鉴别
鉴别点
虚喘
起病
缓慢
症状 喘而气怯,声低
息微,长一息为快
脉象

实喘 急 气粗声高 呼出为快 实
咳嗽上气 二、证治
[原文]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 麻黄汤主之。(六)
[提要]论述寒饮郁肺的证治 咳而上气——寒饮郁肺,肺气不宣 喉中水鸡声——痰阻气道,气触其痰
讲解
4.方药: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 炮干姜(辛温)—温复肺气之阳
★二者辛甘合用,重在温中焦阳气以养肺,实乃培 土生金之法。
★《伤寒论》中亦有甘草干姜汤,其主治病势危重的 阳虚厥逆证,用干姜而非炮姜。
[ 讨论 ]
(1)虚寒肺痿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多唾涎沫、口淡不渴、小便频数或遗尿,
[提要]论述痰浊壅肺的喘咳证治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气逆痰壅 但坐不得眠——痰浊壅塞
治法:利窍涤痰,宣壅导滞 方药:皂荚丸
皂荚——辛咸,利窍涤痰 酥——缓解皂荚峻烈之性 大枣——和胃护脾
讲解
1.证候特点:以“咳、痰、喘”三字概括。 咳:咳逆连连 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喘不减 喘:但坐不得卧
2.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此乃寒饮客肺,久留不去,病发 哮喘。拟温肺散寒,祛痰行水:射干 9克,五味子9克,麻黄3克,细辛2克, 半夏9克,干姜6克,杏仁9克,贝母9 克,茯苓15克,莱菔子9克,厚朴9克。 连服两剂,喘定咳轻,痰已大减,亦 能卧睡。加减又服两剂。
诸症基本解除。
[原文]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 得眠,皂荚丸主之。(七)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一)
讲解
1.肺痿(虚热性)的成因:
汗出 呕吐 消渴,小便利数 便难,被快药下利
重 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亡
津 肺脏气阴受损 液
肺气痿弱不振
肺痿
热在上焦 肺气上逆
久咳
(2)脉证
寸口脉数——肺热 咳——热邪熏灼,肺气上逆 浊唾涎沫——邪热灼津,化为痰涎
讲解
2. 肺痿、咳喘、胸满
(厚朴麻黄汤证)烦躁 、脉浮
治则 泄满降逆 宣肺化饮
水饮内盛 (泽漆汤证)
咳喘、身肿 小便不利 脉沉
逐水通阳 化饮降逆
[ 临床运用 ]
治疗咳、喘、哮、肺气肿、肺 心病等。
[原文]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
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十)
[提要]咳喘因于虚火上炎的证治 。
难点
1、虚热肺痿的证治。 2、虚寒肺痿证治。 3、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厚朴麻黄汤及越婢加
半夏汤射干麻黄汤证治异同点。
概说
1、概念
肺痿——肺叶痿弱不振,以经常咳嗽、咳 吐浊唾涎沫,短气为主症的慢性虚弱疾患。
肺痈——肺脏发生痈脓的疾病。以咳嗽、 胸痛、咯吐脓血腥臭痰为主症。
咳嗽上气——以咳嗽气喘为主症的疾病。
调功能,不治水而水病可愈 。
实证者,如肺气壅塞不通,可导致小便 点滴而下,其治之法,当用麻黄汤或桑 白皮、桔梗、杏仁等开宣肺气的“提壶 揭盖法”来治疗。
[ 讨论 ]
(3)运用甘草干姜汤临证依据是什么? 谨守证属肺中冷,中阳虚的病机。
[ 病案举例 ]
刘君,30岁,小学教师,患遗尿证甚 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 为苦。医咸认为肾气虚损,或温肾渍水而 用桂附地黄汤,或补肾温涩而用固阴煎, 或以脾胃虚寒而用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 汤,其他鹿茸、紫河车之类,均曾尝试, 有效或不效,久则依然。
讲解
1.虚热肺痿的证候特点: 上气 咽喉不利 咳吐浊唾
2.病机:“大逆上气”。
3.治法: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4.方药;麦门冬汤 ★用量只有麦门冬的1/7,祛痰而不化燥,降逆而不伤 正人参 甘草 粳米 大枣—益胃气,滋化源,生津液。
火逆上气——肺胃津耗,虚火上炎 咽喉不利——虚火上炎,肺胃津伤,
津不上承 (咽中有痰,干、痰稠难咯)
[ 讨论 ]
(1)寒饮郁肺之咳嗽上气证的辨证要点 是什么?
喉中痰鸣、胸中满闷、咳喘,一般 咳痰色白、质较清稀、苔白滑或白腻。 由于肺气郁闭,痰气搏击气道,故呼吸 不畅较为明显。
(2)射干麻黄汤临床如何运用?
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胀等肺系病证, 临床以咳喘、喉中痰鸣、咳痰色白为使用依据, 若咳痰色黄当慎用或加减运用。
讲解
4.治法:
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5.方药: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 芍药+五味子—收敛肺气,以防宣散太过 甘草—调和诸药 石膏—清热除烦
[ 临床应用 ]
有关肺系疾病,急性支气管炎、 病毒性肺炎、肺气肿、哮喘以及过敏 性鼻炎等。痰多者可加白芥子、橘红。
类证鉴别
病证 射 成因 外寒里饮
郁肺
证型 寒饮郁肺
治则 温肺散寒 化饮降逆
越 外感风热 引动里饮
风热里饮 热重于饮 宣肺泄热 化饮平喘
青 外感寒邪 引动里饮 兼夹郁热 外寒里饮 饮重于热 散寒解表 温化里饮 兼清郁热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八)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九)
[提要] 从脉象上分论咳喘的病位和治法
[提要]论述虚寒肺痿的证治
[临床应用]
治疗虚寒性出血、胸痛、胃痛、 痛经、泄泻、劳淋、眩晕、遗尿等 虚寒证。
讲解
1.虚寒肺痿的成因: ①是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 ②是素体阳虚,肺气衰弱,痿弱不振,不能摄纳和 输布津液,故频吐涎沫。
2.证状特点:
吐涎沫 不咳,不渴 遗尿,小便数 头眩
3.治法:温肺复气
咳嗽上气
一、辨证及预后
[原文]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 不治;又加利尤甚。(三)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张,欲作风 水,发汗则愈。(四)
[提要] 论述上气证虚实两种病情上气虚证:
面浮肿——肾阳虚衰,水气上泛 肩息——肾衰不能纳气 脉浮大——虚阳外越 下利——阴竭于下,阴阳离决
上气实证: 肺胀——邪客于肺,肺气胀满
2、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3、合篇意义
原文讲解
肺痿
(一)成因、脉证与鉴别
[原文]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 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 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 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 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 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 咳唾脓血。
病程较长,病势较缓,多为虚证。 其病因有二:一是虚热肺痿失治,久则
阴损及阳;二是素体阳虚,肺中虚冷。 病机为“上焦阳虚,肺中冷”,肺失治 节,肺气痿弱不振。
[ 讨论 ]
(2)小便异常如何从肺论治?
小便异常多从肾及膀胱论治。 临床上小便异常的证治,还应从肺着手。 虚证 者,当温肺复气,恢复肺的治节通
[ 病案举例 ]
熊某,女,28岁,素有哮喘病 历史, 某夏,旧恙复发,脉象浮数, 头痛,发热恶寒,微汗出,舌苔黄 燥 ,喉鸣如锯,声达户外,胸逼气 逆,难以名状,不得平卧五昼。
法当清里解表,涤痰降逆,予 越婢加半夏汤:麻黄5克,生石膏、 海浮石各9克,半夏6克,甘草3克, 生姜3片,红枣4枚。服一剂寒热退, 喘平,能着枕,再剂恢复正常。
[ 病案举例 ]
李某,38岁,喘支炎十多年, 近两年发作频繁,曾服多种药物无 效。现面唇略呈青紫,喘息甚剧, 胸中烦闷不适,舌苔白滑,舌质红, 脉浮滑有利。
素有痰饮之人,常为外邪引发, 其治在消炎止咳平喘,而忽视宣肺解 表。此候显系内饮兼外感,饮邪挟热 之征。小青龙加石膏汤,3日后,喘咳 大减,痰较前易咳出,胸中不烦闷。 于前方去麻黄、石膏、加鱼腥草、杏 仁、紫菀。服二剂后,诸症平。
若病人胸膈满闷较重,可加杏仁、厚朴; 若痰涎壅盛,可加苏子、贝母; 喘甚不能平卧,可加葶苈子; 兼见水肿可加桑白皮、葶苈子; 汗多可加白芍; 痰黄、口渴、舌红苔黄去干姜、细辛,加黄芩、
桑白皮。
[ 病案举例 ]
刘某,男,15岁,自幼几个月 时就患哮喘,近两年来加重,遇冷 就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 痰多,咳甚则吐,头面汗出,不能 安卧,不思饮食。脉滑,舌苔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