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九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目的今:日在和不议改既变封成建,制中度外的前贸提易下有,利无用交西通方,购 买外洋先器进物科,学技尤术属,名维护正清言朝顺的。统治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
4.而指导试思造想,(宗不旨过)一:“二中年体,西火用”轮船必为中外官
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
略。
——曾国藩
5.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中央:奕訢
笔记:
一、民资经济曲折发展的主要历程 二、民资经济的特点 三、影响民资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作用。 五、思考、启示
内处各设大立港分口 局和 ,日 从本事的客长运崎和、漕横运滨等、项神运户输、业面新务向加,市坡为场等中
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
绩的企业
封建的管理方式
材料二 开平矿务局是清末洋务运动开始后官督商办
的大型新式采煤企业, 1881年全面投产,雇工3000 人。
雇佣劳动
民用工业的特点:
解
动力: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
体 过程:缓慢,占主导地位?
的
特
分布:不平衡性?
点
结果:其解体不是商品经济发展成熟的结果,
未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系
• 易错提醒:“解体”与“完全解体”
•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加 速解体。“解体”指的是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 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不是指经济崩溃。
鸦片战争后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较快发展
短暂春天 迅速萧条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第九课 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华商报》报道称,西安北郊宏途星城的业主对新房内“填纸隔墙”产生了疑虑, 而开发商解释这是新型材料“FT蜂蜜复合轻质墙板”。同一报道还提到,陕西商 洛市一栋在建的住宅楼被建筑专家鉴定为危楼——严重沉降、倾斜、裂缝。该楼 主体今年2月份刚刚完工,北单元一层墙上就出现裂缝,且越来越严重。
我们一年中所创造的财富可否 都用于消费?(P39操作平台)
三、积累
• 含义 • 作用 • 来源 • 积累基金,积累率
当前社会中有哪些现实情况违背了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千方 百计地降低成本
5月4日《济南日报》披露:今年初广东省质监局曾对珠三角商品房进行抽查,结 果显示,总体上有15%左右的产品不合格。一位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劝告说: “2007年底到2008年广州建的商品房,最好还是不要买。”因为据他了解,这个 时间段建成的楼盘,普遍质量不佳;有承建商承认,应当6毫米厚的钢板在建筑中 只用3毫米的,28毫米的钢筋也被私下换成25毫米的。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更有甚 者将劣质螺纹钢直接用于主体工程;除了钢材,地坪厚度(不含楼板)等工序也都 “缩水”……
……………………………
湖北省黄冈市 建设“形象工程”东方广场
二、社会生产目的 如何实现?
第一、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
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请同学们从书上寻找答案?
1. 经济主体是什么? 2. 什么行为符合社会生产目的?判断标准
是什么? (P36操作平台) 3. 为什么这些人的行为会偏离社会生产目
十一五规划
•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
九年级政治全册 1.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 版 九 年级 思品 科 上 册
周次
二
星期
1
节次
1
授课教师
课题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理解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它将贯穿我们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整个过程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矛盾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国情分析引导学生感悟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现状在切入现代生活人民的生活物质需要是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的,导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当前的任务,通过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教学难点
解决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和要求。
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共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提问
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源自三个表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时间。
3.认识基本国情的作用。
(二)导入
材料:李某感冒发高烧,在去医院的路上因交通拥挤发生路阻,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又得排长队等候看病,昂贵的药费更令他大吃一惊,回来又看到爸爸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眉头紧锁,自己想住校学习却因高昂的费用望而却步。
信息二:近十年来,调控逐渐升级,但房价并未调整至合理价位。温家宝总理说:“群众也在责怪,说房价越调越高”,“ 我听了,感到十分痛心。”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完整以供大家学习!(一)标志1、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2、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标志:国旗3、主权国家的标志和国家威严的象征:国徽4、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5、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制工具6、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发展的新水平的标志:包括金属工具在内的金属制品和手工业的出现7、私有制在社会上确立的标志:土地成为私有财产8、奴隶社会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标志:奴隶制国家的建立9、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金属工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0、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11、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封建国家的建立12、封建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冶铁技术的发展13、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4、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15、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6、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17、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0、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开端的标志:五四运动21、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标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建立22、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二)基础1、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2、国家机构产生的基础:人民选举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4、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领土5、人类社会的基础:生产劳动6、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7、产生国家的基础:阶级对立8、脑力劳动者任何成就归根到底建立的基础:广大体力劳动者的劳动9、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0、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1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基础:小手工业者的分化12、资本主义社会大生产的基础:机器大工业1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14、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15、资产阶级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16、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基础:经济极端落后17、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18、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19、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市场2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人民当家作主2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24、实现现代化,基础在:教育25、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和基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三)根本基本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2、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4、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5、我国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6、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和集中体现:守法7、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8、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1)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和保护相结合9、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劳动、受教育10、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强制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普及性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11、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2、生产力的基本因素: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量失去生产资料,又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1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15、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16、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1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0、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对外开放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用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2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7、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四)目标1、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共同的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和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3、我国未来人口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2000年全国大陆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以内;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下,基本完成人口再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化转变4、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实现最高理想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五)本质实质1、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从事生产劳动3、国家的本质:在阶级社会,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4、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5、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地主阶级统治农民阶级的工具6、资本主义法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的工具7、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的工具8、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9、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六)目的1、人民法院适用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和减少犯罪2、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商品生产的目的:交换3、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4、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千方百计追逐剩余价值5、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改革的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全体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七)制度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2、实现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政治制度: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制度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我国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八)矛盾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5、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社会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九)核心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思想道德建设4、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为人民服务(十)保障1、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依法治国2、社会主义道德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律3、公民权利的立法保障:宪法和法律4、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公民认为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也可以向纪检部门、监察部门、检察机关举报,这些司法机关和部门必须秉公执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十一)特征、特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特点:平等、广泛、真实4、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犯罪是依照法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5、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6、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及性、免费7、生产劳动的主要特征:制造工具8、采集和渔猎的生产方法的特征:搜集天然食物9、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资料集体所有;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原始的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平均分配消费品10、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完全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创造的产品全部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11、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却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土地1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地主阶级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阶级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1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工人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为资本家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本家剥削;资本家占有大量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生活的工资14、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狭隘性和虚伪性1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征:垄断占统治地位16、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过剩1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18、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十二)关系1、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共同点: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都约束人们的行为。
社会与生产知识点总结
社会与生产知识点总结一、社会与生产的关系社会与生产的关系是指社会与生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
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社会。
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社会是生产的产物,也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环境。
社会与生产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1.社会与生产的互为基础关系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的社会存在是通过生产来实现的。
同时,社会是生产的产物和载体,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环境。
社会是由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生产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
因此,社会和生产是互为基础的关系。
2.社会与生产的相互影响关系社会和生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生产活动受社会的影响,而社会也受到生产活动的影响。
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会产生重要影响,例如社会制度、社会风气、社会信念等都会影响到生产活动。
反之,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也会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3.社会与生产的相互作用关系社会与生产是相互作用关系,生产活动不仅受到社会的影响,而且还对社会产生影响。
生产活动对社会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例如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
同时,社会对生产活动的组织和限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与生产的内在联系社会与生产的内在联系表现在:1.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生产不仅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还决定着社会的一切。
人们的社会存在是通过生产来实现的,社会的繁荣富强、政治稳定、文化繁荣都离不开生产。
生产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2.社会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环境社会是生产活动的载体和环境。
生产是通过社会来实现的,社会提供了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
同时,社会也会对生产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生产活动的开展和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深远影响。
高一政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二)
高一政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第三节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第一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审核:吴付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发展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以及这个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学会判断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经济行为是否与社会生产目的相符合,同时锻炼自学技能,理解进行积累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养成关注国家事身边事的习惯;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培养判断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通过网上查阅、专题研究,领悟国家的重大方针和政策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与个人的道德自律,与社会的公平协调有关,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存在的地区间、行业间、城乡收入差距的资料;2.教师:收集社会生产中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具体经济行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数据以及涉及中西部地区的某些大型工程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在我们的周围,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们满足了我们物质生活所需;在我们的生活里,又充满着各种文体活动,它们陶冶着我们的性情,充实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先请大家来谈一谈,这几年来我们的家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略师:这一切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而这一切也正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即: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全体人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富裕.而最近在我们党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当中,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展示十一五规划的文件】师:社会经济活动是由无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构成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收入。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追求的手段却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一次比赛, 请每一小组选择下面的任何两题,判断这样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生产目的有没有产生偏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看哪个小组的理由合理又充分:【小组活动】材料一:去年安徽、湖南等地出现了一些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导致的"大头娃娃",这些产品大多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方面过低;材料二:最近,上海警方捣毁了一个制假窝点,缴获成品盗版地图12万余册,价值人民币60余万元。
中职 世界历史 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完整版
三、工业社会的到来 影响
1、生产力: 生产力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
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是
4000 全世界石油产量对比 5000 全世界生铁产量4对100比 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
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 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 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 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 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 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 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
2000
量增长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
2000
1400
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
80
0
1870
1900
产量(万吨)
0
后20年又增长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
1870
1900
产量(万吨)
长30倍。原棉进口量在1780-1800年增长5
倍,到19世纪,100年也增长30倍。生产的
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 总结
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改变世界的 工业革命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社会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VS工业无产阶级 工人阶级迅速崛起,我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第九课党的最高理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第九课党的最高理想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课程简介:本节课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认识到在初级阶段的党的奋斗目标。
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章中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这也是党的最高纲领。
党的纲领,指的是党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略。
党的纲领是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规定着党的奋斗目标,指明党的前进方向。
因此,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新的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这个纲领在细节上可以因环境的改变和党本身的发展而改动,但是在每一个时期都必须为全党所赞同。
只要这种纲领还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还处于萌芽状态,新的党也将处于萌芽状态;它可以作为地方性的党存在,但还不能作为全国性的党存在;它将是一个潜在的党,而不是一个实在的党。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就很难成其为一个党,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奋斗目标和斗争任务,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
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纲领,是判断这个党是否成熟及其成熟程度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为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纲领,为捍卫党的纲领的原则性而奋斗了一生。
他们为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第一个纲领——《共产党宣言》。
宣言指出:共产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章——《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对革命要达到的目标,规定得更为明确。
它指出:“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
”这个新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5、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第三节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第一框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第44页阅读与思考这样的财富创造是毫无意义的,而这种无意义的财富却计入了GDP,那我们的GDP是不是会因此而变质呢?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相悖的。
我国有关规定是商品包装的价值不能超过这一商品总价值的20%,否则就是过渡包装了。
那也就不算是真正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
那么如何做才算真正实现呢?一、用道德和法律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第45页操作平台讨论六个问题下列经济行为会与社会生产目的产生偏离吗?* 制造价廉物尚可的盗版光碟。
* 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
* 医生为了替病人省钱,开廉价药品。
* 一些地方为搞“形象工程”而耗巨资建造城市中心广场。
* 为了发展地区经济,无节制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
* 为了建立开发区,早早地将大片农用地征用下来。
二、通过城乡间、地区间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有评论说,一道越来越深的鸿沟,正在隔开我们的城市与乡村。
“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第一。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已由1995年的2.7提高到2002年的3.1,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拉大趋势。
实际上,这个比率不能真实反映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
因为,城镇居民的非货币性收入没被考虑在内,包括城镇人口享受的公费医疗,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
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六倍。
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城乡发展,已经走到了很不协调的地步。
我们长期执行的改革方案,整体上让城市人受益更多,农村受益少;政策的选择、发展战略的选择,长期以来更倾向于城市而不是农村。
城乡差距不仅反映在城乡收入差距上,还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和城乡劳动生产率差距上。
三、用社会积累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第46、47页操作平台思考五个问题交流看法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由贫弱而富强已是不争的事实。
高一政治上册 1.3.1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教案2 沪教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第三节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第一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发展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以及这个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学会判断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经济行为是否与社会生产目的相符合,同时锻炼自学技能,理解进行积累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养成关注国家事身边事的习惯;通过课堂交流和讨论,培养判断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通过网上查阅、专题研究,领悟国家的重大方针和政策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领会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与个人的道德自律,与社会的公平协调有关,感悟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存在的地区间、行业间、城乡收入差距的资料;2.教师:收集社会生产中一些企业和个人的具体经济行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数据以及涉及中西部地区的某些大型工程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在我们的周围,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们满足了我们物质生活所需;在我们的生活里,又充满着各种文体活动,它们陶冶着我们的性情,充实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先请大家来谈一谈,这几年来我们的家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略师:这一切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收入上了一个大台阶,我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而这一切也正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即: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全体人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富裕.而最近在我们党的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当中,也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展示十一五规划的文件】师:社会经济活动是由无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构成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多的收入。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追求的手段却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一次比赛, 请每一小组选择下面的任何两题,判断这样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生产目的有没有产生偏离?并且说出你的理由,看哪个小组的理由合理又充分:【小组活动】材料一:去年安徽、湖南等地出现了一些因食用劣质奶粉而导致的“大头娃娃”,这些产品大多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方面过低;材料二:最近,上海警方捣毁了一个制假窝点,缴获成品盗版地图12万余册,价值人民币60余万元。
第九课教案
教师: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学生:反映了在生产领域中,若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无利可图,则一哄而散。
教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反映了市场调节有何弊端?
学生:在生产领域,生产者地位独立,无法得到宏观的市场需求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趋势,从而使决策盲目,引起经济的波动。(归纳得出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及危害)
六、板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及其两种手段
2.市场经济
3.市场机制
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不能调节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自发性——不择手段
(2)盲目性——决策盲目
(3)滞后性——存在着时间差
三、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的意义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法制、德治与参与者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特色:
1、本节课在理念上试图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踊跃发言中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所学、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通过小组内的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本节课的教材处理注意把握了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引出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通过比较阐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但是市场要想发挥配置资源的良好效果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作为前提,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缺乏市场秩序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引出我国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同一案例继续进行剖析、设问:三鹿集团等企业为什么要制假售假、违规经营?引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等弊端,这样本课程三大环节环环相扣、衔接密切、过渡自然,既体现了辩证的思维,又使整个教学设计脉络清晰、结构严密。
七年级思品上册第九课第一框
目 录
• 课程导入 • 课程内容 • 课程总结 • 课程评价
01 课程导入
课程背景
01
02
03
社会背景
当前社会中,青少年普遍 存在道德观念淡薄、行为 失范等问题,需要加强道 德教育。
学科背景
思品学科是培养学生道德 品质的重要课程,而第九 课第一框是本学期的重要 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奋斗。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国情
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产力 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 社会全面进步。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下节课做准备。
思考题
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下节课预告
01
主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02 03
主要内容
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学习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特点 和意义,以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生背景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 展的关键期,需要正确的 引导和帮助。
2024年高一政治生产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政治生产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生产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是理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下面将就高一政治生产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社会生产的基本概念社会生产是指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通过利用自然物质和社会劳动力,生产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的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活动。
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二、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生产方式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特定的劳动和生产关系,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和形式。
生产方式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对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三、社会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力与劳动力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的多样性等。
四、生产关系的概念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
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关系的生产力适应性、生产关系的历史性、生产关系的革命性等。
五、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商品经济是指社会生产中物质产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交换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商品经济的特征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属性、等价交换、价值量和价格等。
六、货币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货币经济是指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货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和价值尺度作用。
货币经济的作用包括财富储藏、商品流通、价值尺度、支付手段等。
七、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中,占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社会组织。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包括私有制和公有制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的变革等。
八、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上层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共同决定社会经济体制的性质。
教科版政治八年级下册第九课知识点
第九课人类的需要1.劳动对人类及社会的重要意义?(1)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文明。
(2)劳动,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为什么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是由古猿经过千百万年逐步演变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是劳动促进了从猿到人的转化,最终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
因此,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
3.劳动创造活力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物质文明的含义?物质文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5.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文明又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1)劳动使我们丰衣足食,让我们住的舒坦行的方便。
(2)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发明,改进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的发展。
6.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精神文明?(1)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劳动是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2)很多精神文明的成果起初大都是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3)在劳动过程中,人类不断的探索和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
(4)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精神财富的生产逐步从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体力劳动中独立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劳动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在人类精神生产领域中艰苦劳动。
辛勤的创造着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等精神财富。
7.为什么说劳动促进了人的成长与发展?(1)劳动不断提高着人类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了人的精神与发展。
(2)通过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人类延伸了身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加强了在自然界中谋生和发展的能力。
(3)劳动是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4)劳动与个人的成才,事业的成功紧密相关。
(5)劳动可以锻炼我们的能力,磨砺我们的意志,强化我们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
(6)通过劳动我们不但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必修1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练习:
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经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但是,也要看到, 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也有盲点。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 距,它往往是一根失灵的杠杆。这需要政府伸出那只看 得见的手,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 济效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和魔力? (2)为什么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 一根失灵的杠杆,而需要伸出“看得见的手”?
的误区何在?
1.从我国空调行业的所有制构成中可以看出,公有制占 主体地位,这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上述观点混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市 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既不姓“资” 也不姓“社”,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生产资料公有制式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坚 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你 想 知 道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
A、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①不能调节: 如国防、治安、环保、 消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
②不让调节: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
健康的书刊等
B、市场的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 (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
①自发性
{ {
{
原因: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产生不正当的经济行为 后果: 易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 原因: 分散经营 后果: 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原因: 市场调节是事后调节 后果: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经济的手段。
C、从减免服务行业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下调成品油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 价格等具体措施,到出台稳定农业生产、加大投资力度、培育 新的消费热点等8项对策,国务院出台了宏观调控经济的一系列 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政策;(什么手段?)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知识点(2024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作出了哪些努力?(P3)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P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阳阳老师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对于“改革开放是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存在争议。
尽管目前国家重要文件中并没有出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句话,但是包括2022年在内召开的好几次国家重要会议讲话中都有提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现在很多教辅书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视为错误观点,我认为这一做法欠妥,建议命题老师在出题时要尽量避免上述这一有争议的表述。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有哪些?)(P3-P5)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相关链接)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2014.1.3.1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1、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2、怎样实现社会生产目的 (1)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 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3、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关系(P38)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 化、规范化
政府的角色: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指挥着经济活动的 大方向; 另一方面,是服务者,直接掌管着一定的社会经济 资源,用来向社会大众提供各类公共物品和服务。
政府担当的责任:一方面,科学管理和决策,使整个社会经济的 运行有良好的态势,直接造福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2、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1)要使每一经济主体(企业、单位与公民)的行为纳入社会生 产目的的轨道
(通过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获得自身经济利益改善人民生活)
要靠内部与外部因素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 外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约束; 内部:要培养好人们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 法习惯
如果一个社会经济增长停滞、 物价大幅上涨,失业人口居 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能够 提高吗?
2、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P36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生活,使全体 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的喻示图
东部发展是开奔驰
中部发展是骑摩托
西部发展是踩自行车
2、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 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的成果。
课题: 第三节 发展生产 改善生活 1-3-1 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4. 如何使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
的的轨道呢?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 第二: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和
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要通过城乡之间、地 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
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 会进步的成果。
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
发展生产是改善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人民生活是发 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当前社会中有哪些现实情况违背了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千方 百计地降低成本
5月4日《济南日报》披露:今年初广东省质监局曾对珠三角商品房进行抽查,结 果显示,总体上有15%左右的产品不合格。一位质监局的工作人员劝告说: “2007年底到2008年广州建的商品房,最好还是不要买。”因为据他了解,这个 时间段建成的楼盘,普遍质量不佳;有承建商承认,应当6毫米厚的钢板在建筑中 只用3毫米的,28毫米的钢筋也被私下换成25毫米的。这已经是普遍现象,更有甚 者将劣质螺纹钢直接用于主体工程;除了钢材,地坪厚度(不含楼板)等工序也都 “缩水”……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湖北省黄冈市 建设“形象工程”东方广场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二、社会生产目的 如何实现?
第一、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
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请同学们从书上寻找答案?
1. 经济主体是什么? 2. 什么行为符合社会生产目的?判断标准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西部大开发
• 西电东送工程 • 西气东输工程 • 交通干线建设 •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我们一年中所创造的财富可否 都用于消费?(P39操作平台)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9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央视8月19日报道的杭州市经适房质量问题,某小区一期工程已交付的800多套房 子中,有约500户业主要求维修。这些房子存在空鼓裂缝、楼顶渗水等质量问题。
《华商报》报道称,西安北郊宏途星城的业主对新房内“填纸隔墙”产生了疑虑, 而开发商解释这是新型材料“FT蜂蜜复合轻质墙板”。同一报道还提到,陕西商 洛市一栋在建的住宅楼被建筑专家鉴定为危楼——严重沉降、倾斜、裂缝。该楼 主体今年2月份刚刚完工,北单元一层墙上就出现裂缝,且越来越严重。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 目的
2020/12/9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十一五规划
•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
• 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
第九课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
一、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