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合集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09 测绘2009092503 程志山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

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所以,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案例)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案例)

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根本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所以,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论,并没有用条条框框和模式去规范社会主义,而是从宏观上、从发展方向上,提示了社会主义是一个通过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越来越走向社会化、现代化,生产力已发展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但是生产资料却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就使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日益发展的生产力之间产生了极其尖锐的矛盾。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所缓解,但并没有真正消除,而且仍在逐步积累、发展着。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阻碍,要求建立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便解放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因此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

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得很慢,甚至停滞,就无法显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无法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在经济建设上不仅超过与我国水平差不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这才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少数人垄断着生产资料,多数人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这样,少数资本家就可以占有多数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剥削。

在这种剥削制度下,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少数资本家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尽管生活水平也提高,但与少数资本家简直无法相比。

这种人剥削人、两极分化的制度,使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最不平等、最不合理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实行按劳分配,从而消灭了剥削制度。

两极分化是剥削制度下的产物,消灭了剥削制度,就能消除两极分化。

[精华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精华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而强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中,生产力的发展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这是因为: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的要求,当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革时,上层建筑也要随之发生变革。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的,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所以,生产力是全部历史发展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由于社会产品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只有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增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杜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把生产力从旧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就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从党建立第一天起,就把消灭剥削、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宗旨。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要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目的是不同的。

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工人劳动的剥削来发展生产力的,其目的是为了少数人富裕起来,结果只能导致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公有制为主体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013版毛概 第6章第2节

2013版毛概 第6章第2节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导入新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提问学生)通过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廓清了不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讲授新课】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2、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图片说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使生产关系超越了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这不但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图片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简答题及答案

1、什么是资源配置及资源的配置方式?答:资源配置指由资源的稀缺性引发的三大问题,被称为资源的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两种:计划配置方式及市场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他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市场配置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2、比较计划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

答计划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占主体地位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实现资源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中央计划机构,配置的手段是以行政指令形式层层下达的计划指标,产品稀缺程度的显示信号是计划平衡决算的差额或缺口。

为了保证资源的计划配置的实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供销、劳动工资、投资、物资、统计、商业、技改、福利、医疗等机构。

它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完成总体战略;有利于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并在国民经济粗放经营阶段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在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时,有利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

它的缺点是:1、信息问题,难以及时把握市场信息;2、动力问题;3、失衡问题,经济过程中失衡得不到及时调整;4、配置成本问题,暨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下降;5、条块分割和政企不分问题,降低效率。

市场配置是指通过市场、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他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如何分配这三大基本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有三大特征:(1)决策的分散化;(2)资源流动和生产结构及规模的市场化;(3)资源和产品的分配竞争化(资源所有者收入的多少由要素的供求决定)。

但也有其局限:3、简述价格机制及其作用。

价格机制是指价格变化同商品或资源的供求之间的有机联系。

价格机制有四大作用:第一,传递信息功能。

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

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

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上两种主要的社会体制。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

而当今资本主义正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妄图将社会主义扼杀于襁褓之中。

那么究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何不同,他们的生产关系又有何本质上的区别呢?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区别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

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同时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居于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

要了解他们的本质区别我们必须先对其进行认识和了解。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运行的前提条件。

劳动者拥有劳动力所有权与丧失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重要条件。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过程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被资本所有者占有。

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土地,资金,生产技术等生产资料掌握在占人口绝对小比例的资本家手中。

他们凭借所掌握的生产资料雇佣社会上的自由劳动力进行生产。

他们进行生产的资本流通公式为g-w-g·(g·既是资本家们追求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教案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他们在开始投入社会斗争洪流的时候,就明确地意识到不能抽象地、随意地谈论未来社会,不应该到哲学家们的书桌里去寻找谜底,而应该首先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马克思明确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它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平等的,但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一方面,它默认“劳动者的不同等的个人天赋,从而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因而导致劳动能力不同的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另一方面,它撇开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只把人当作“劳动者”看待,而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它所体现的平等权利“还是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关系上将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恩格斯指出:“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名言:“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将实现社会直接占有。那时,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联合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至于这种联合体具有什么样的形式,有待于历史发展来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简答题详细答案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先验的,而是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列宁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3)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

1)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

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

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

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

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

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资本论》习题答案.doc

《资本论》习题答案.doc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是怎样阐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的1."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句话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给予了极其严密的科学规定.《资本论》全书就是按照这个研究对象的规定进行研究的,是对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论证•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对此,可从以下方面理解.第一,《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不是一切生产方式,而是其中一种特定的生产方式, 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就从纵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第二,《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研究它的一切方面,而是研究从它产生出来的(或者说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又从横的方面确定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第三,《资本论》中所要研究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为特征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建立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基础上的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与交换过程中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第四,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出分配关系,是因为分配的形式完全取决于生产的结构,分配不过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马克思之所以要把交换关系明确表述出来,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最发达的商品经济,它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它以前时代所不同的特点•虽然研究对象的表述中没有提到分配关系,但在《资本论》的实际内容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研究•第一卷"工资篇"分析了工人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资本积累"和"所谓原始积累"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的分配;第三卷论述了剩余价值在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的分配.同样,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没有提出消费关系,但《资本论》的实际研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消费关系的分析•消费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属于直接生产过程, 后者是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消费关系是属于生产关系总和中的内容的•马克思在阐述劳动力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都分析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可见,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包括了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只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狭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所以马克思研究对象的表述,突出了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2.《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体现在商品,货币,资本,市场等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以下必然性上:第一,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因为投资额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是为了在价值形式上增殖即获得利润,从而追求价值增殖或利润的投资额就成为资本.第二,资本的生产经营追求价值增殖即利润必然展开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实现价值增殖或获得利润.第三,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因为资本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及人才的竞争,资本的生产经营只有力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第四,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第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的历史阶段过渡.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新旧交替•这在现代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资本论》就是从这些必然性中展开论述的.二,怎样理解《资本论》中"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的含义及其实践意义1•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提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含义在于:一是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经济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二是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自然史的过程". 由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从来就有和永世长存. 它是历史的产物,它必然在历史过程中消亡.这一观点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而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在《资本论》中, 从商品分析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来龙去脉,步步深入地充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确实"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2•实践意义这一观点指导我们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 人类社会从原始开始,一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出发,经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并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正如封建社会必然被资本主义社会代替那样,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要继续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发展规律上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要坚信无论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经历何等曲折过程,都逆转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界定商品的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马克思,恩格斯从以下4个方面界定了商品的含义.一个物品成为商品,既要有使用价值,又要作为劳动产品由劳动形成价值.一个物,虽然是劳动的产品,也有使用价值,但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 则不是冏品. 要成为商品,必须为交换而生产,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中.一个劳动产品,如果是废品,没有使用价值,其中包含的劳动,不能形成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前提.总之,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构成商品.四,试述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及其实践意义1.商品的二因素原理商品的二因素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直接由商品体自身显示出来,反映各种商品的个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交换价值来表现•价值反映各种商品的共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使用价值不符合社会需要或价值量超过社会承受能力的现象,从而导致商品二因素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的实现•这个矛盾,只能通过商品交换过程来解决•因此,市场问题特别是销售市场,是实现商品二因素和解决其矛盾的关键所在.2•实践意义第一,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强化市场观念,把开拓市场作为第一任务,必须把商品的二因素统一起来•一方面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提高质量,力求花色品种齐全, 做到物美,另一方面在商品的价值上降低成本,做到价廉•从而使商品适销对路•实现好的经济效益•第二,运用商品二因素原理评价企业,总结商品生产经营的经验教训•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好而盈利,或者经营管理不善而亏损,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必有一个原因,盈利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较好地处理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使经营的商品物美价廉;亏损企业则没有按商品二因素的要求搞好生产管理,因而经营的商品,物不美价不廉.五,劳动二重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劳动二重性原理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从其具体形式看,称为具体劳动;另一方面从其抽掉了具体形式看,称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是由特定的生产目的,操作方式,劳动对象和结果决定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斧别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2•实践意义从宏观上看,由于具体劳动回答的是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体系和社会的产业结构状况;由于抽象劳动回答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因而它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分工的劳动比例和社会劳动的总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按劳动二重性的要求,在质上不断扩大合理的社会分工,在量上保持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关系.从微观上讲,劳动二重性原理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在具体劳动上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在抽象劳动上缩短劳动时间,减少劳动耗费,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占领市场,实现效益.六,试述商品生产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及其现实意义1•条件第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有了社会分工,才有产品交换的需要.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力方面的原因•第二,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这是指原始共同体之间和内部产生的商品交换的萌芽•"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指商品交换萌芽出现以后几千年都存在的私有制基础上的冏品关系.考虑到马克思的这两段话,不能得出私有制是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而只能得出条件之一是不同的所有者关系(包括不同的私有者关系,也包括不同的公有者关系), 这是产生商品交换的生产关系的条件.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各方是不同的所有者,对各自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所有权,才决定产品交换必须按等价的原则进行,从而形成商品经济关系.2.现实意义马克思关于商品经济产生根源的分析方法对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部分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多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商品关系,这类商品关系在马克思的分析中得到了原则的说明•然而,难点在于如何认识全民所有制内部的商品关系•从实践来看,这种商品关系存在的深层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相对不发达,劳动还具有特殊的谋生性质,人们付出劳动要计较得到相应的报酬,这一客观的,特殊的性质,不仅表现在个人劳动上, 还表现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联合劳动上,这就必然要求实行按劳分配,要求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坚持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结合我国的情况,商品关系产生的共同的原因是: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利益主体关系•这样,就可以更加完整地,深刻地认识包括公有制内部商品关系的一切商品关系,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性,全面性和长期性.。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迄今为止,有人的历史已有七十万年,自有文字的历史也有六千年。

人们对此莫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也会感到困惑和疑问。

推动社会发展的的究竟是谁,谁才是历史的主人?有的人把历史的发展归功于精神;有的人把国家当作“绝对意志的体现”,从而认为国家是历史的主角;还有的人把历史的辉煌归功于伟大人物的英明决策。

那么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自有人类以来,人类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角是人。

是活生生的,出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而非隐匿于精神世界中的“人”;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社会推动的而非虚幻的“国家”;是普普通通的人而非万人歌颂的伟大人物(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伟大人物的作用,这里指的是其主要作用的还是普通人)。

生产力是历史的动力,人是历史的主人。

人类文明进程就是普通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或者说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从不平等、不自由、不全面到平等、自由、全面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由不平等、不自由、不全面到平等、自由、全面。

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没有人感到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以及实现了全面发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自由呢,为什么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呢?在我看来,归根结底在于分工,是人自我异化的结果。

在原始社会,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人们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两个,一个是尽可能的是自己生存下去,也就是要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尽可能的繁衍后代,以防种族灭绝。

而在解决这两个任务的同时不自觉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和对劳动工具的需要引起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为了更有效的发展,分工出现了。

毫无疑问分工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起初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存在于家庭成员之间,而后家庭之间的分工也出现了,继而部落之间也出现了分工。

生产资料与劳动的分工,也就是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而另一部分人专门负责劳动,即私有制。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毛泽东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候,多少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人们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呼,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而喜悦。

建国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辛和曲折,也经历了成功,更是经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年代,在贫穷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用事实向全世界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但是,我们仍然不时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一般来说,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确实是一种历史进步,一些国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确实走向了富强。

但是,在近代中国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总是行不通,中国人民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其中深刻的原因要从中国社会具体的历史发展来说明。

一、资本主义行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势力。

在中国,这个革命的对象除了封建势力外,还有帝国主义。

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

因此,他们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通过这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把中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殖民体系内。

因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不允许的。

2.仁人志士的探索证明资本主义行不通。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如何救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浅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浅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浅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地、反复地强调和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发展生产力科学改革共同富裕引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社会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最终动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至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列宁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明确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以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列宁看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新制度最终战胜旧制度、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主要是因为:其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停止了生产,就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变化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在这一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曾经,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

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

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国家几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

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

(党史)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史)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党自始至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根底上,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开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一一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1.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开展的第一阶段。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

”这个本质特征分别说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能够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 并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确实定,是资本主义所达不到的,是受到广阔人民群众拥护的。

但要看到,社会主义的开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果只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而不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就不能解释发生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一些曲折和反复。

因此,每一个共产党人在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要注意把共产主义当作现实性的运动,努力把阶段性的目标同共产主义结合起来。

对我们来讲,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从当前的一点一滴做起,靠的就是我们扎实的努力。

2.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的描述,概括起来是:①社会生产力提高开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③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那么;④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异和重大社会差异;⑤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⑥国家消亡;⑦劳动已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些社会特征,尽管只是描绘了共产主义的大致轮廓,但这已经向我们说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我们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阔劳动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而且也说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自豪的理想。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在社会主义理论中,最终目标被称为共产主义,是指通过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逐步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

首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量的人被剥削、压迫,财富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划分成了富人和穷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两极分化状态。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除这种阶级对立,使所有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资源和权益。

其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有制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及剥削的产生。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公有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共同需求,实现资源和财富的公平分配。

再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和幸福。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和尊严。

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条件去发展自己,不受经济地位、种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力求实现人民的全面幸福,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足、精神生活的丰富、社会环境的和谐等方面。

最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际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的实践是为了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各国都实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将逐渐消失,国际关系将以和平、友好、合作的方式发展。

全人类将共同拥有地球上的资源和财富,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总之,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

通过消除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公有制经济、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最终达到国际共产主义的目标。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的愿景和前景,值得我们不断努力和追求。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革命亦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指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认清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现的。

在革命前途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把中国革命过程中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割裂开来,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没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要在两个阶段之间硬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阶段。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道法社会主义是上海市教育系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独特诠释,旨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作为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我们应当努力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公民。

我们要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他们能够正确评价事物,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的公民。

我们要通过法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精神和法治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他们能够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通过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创新实践任务。

沪版初中道法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积极心态。

我们要通过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这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运动习惯,使他们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保持良好的体魄。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第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第一,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搞两极分化;第二,把消灭剥削看作是一个过程,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任务,逐步进行;第三,对于将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平也做过一些原则设想。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要求;第二,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从长远来看,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第四,共同富裕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一个历史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富裕,不同于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有机整体。

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

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所以,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就要看到它的三部分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是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固有属性,是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为此,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

首先,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社会生产活动由无数企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的经济活动构成。

要让成千上万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生产目的的轨道,必须通过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和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等内部因素;通过建立健全如《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等经济法律和完善的制度,使创造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真正一致。

其次,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政府通过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使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保持良好的态势。

比如通过税收等手段使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持续、稳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这样直接造福于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后,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使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得更好、更快,让那里的人民更多受惠,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坚持进一步发展生产,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最终实现社会生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