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船歌》的创作历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苏里船歌》的创作历程
作者:尤雪松
来源:《奋斗》2017年第18期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每当这悠远激扬的旋律出现在耳畔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一起哼唱,这就是在1980年被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的《乌苏里船歌》。

这首来自乌苏里江畔的船歌,带着饶河的山水风情蜚声海内外,也让人们知晓了乌苏里江、大顶子山和勤劳朴实的赫哲族人。

1962年,为筹备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为了能够推出歌颂祖国歌颂党充满正能量的新歌曲,省内的音乐创作者纷纷到各地采风。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民族,也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以渔猎为生,吃鱼肉、穿鱼皮衣、信萨满教,有语言但没有文字,民族文化全靠一辈辈的口传心授,世世代代在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生息繁衍。

新中国成立以前,赫哲族饱经苦难,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新中国成立以后,赫哲族人民当家做了主人,生活得到了迅速地改善。

这个典型的事例引起了作者们高度关注,胡小石和汪云才来到了乌苏里江畔的四排(当时是自治大队,现已为赫哲族乡),在这里和赫哲渔民同吃同住,走街串户广交朋友,赶上渔汛,就和赫哲打鱼汉子一起挤住在网滩的窝棚里,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胡小石回忆,民间艺人葛德胜演唱的伊玛堪和能歌善舞的付万金演唱的各种赫哲族民歌,给两位作者带来了不少灵感,特别是作曲家汪云才,把当时流传的嫁令阔、伊玛堪的旋律用手记谱的方式全都记录下来,胡小石形容汪云才几乎将那时能搜集到的民歌一网打尽,哪怕只有一两句曲调他也记下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時间,两位作者深入了解和感受赫哲人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也亲眼目睹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赫哲人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词曲作者感同身受,于是便融入了赫哲人的新生活,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曲调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创作,《乌苏里船歌》就这样在四排“诞生了”。

当时在全国歌坛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的郭颂,并不满足现有的成绩,想要突破想要创新,想演唱一些别有风味的民族艺术歌曲。

回到哈尔滨后三人一聚头,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推敲、碰撞,写了多少稿无法统计,成型后又修改过多少次也很难说清。

郭颂是一个对艺术特别认真的人,有时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用胡小石的话来说“跟他合作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今天刚叫了好,明天又会推翻”,就这样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差不多有半年多才完成了这样一首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

歌写好了,还没来得及亮相,郭颂便受文化部派遣,随武汉歌剧院出访日本,行前郭颂把新歌揣在行囊里,想在出访闲暇时间多琢磨琢磨。

因为对这首未经实践检验的新作品心里没底,在回国途中,香港有演出安排,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新歌唱了出去。

出乎意料的是台下反响强烈,掌声雷动,香港唱片公司还要求录制唱片,所以《乌苏里船歌》的第一张唱片是在香港录的。

这下郭颂觉得托底了,到了北京正好有一场民族唱法歌唱家(郭兰英、胡松华、
郭松)的联合音乐会,郭颂便在首都舞台上第一次正式推出了《乌苏里船歌》,反响依然热烈,作品受到一致肯定,当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将此歌录制成了“每周一歌”,向全国播放。

那时中国城乡有线广播喇叭无所不在,而每周一歌与新闻联播紧连,占据黄金时间,1964年1月通过电波很快便将这首新歌送进了广大听众的心中。

接着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了唱片(且获首届“金唱片奖”),天津的音乐刊物又第一时间刊发了歌词曲谱。

从此《乌苏里船歌》就完成了从创作到传播再到传世的全过程。

缓缓流淌的乌苏里江不言,却珍藏着所有的过往;巍峨的大顶子山不语,却一直在展现着歌中所描绘的景象。

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饶河人民对《乌苏里船歌》的情意永远不变,这首歌曲将永远地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中。

(作者系饶河市文化局局长)
责任编辑/徐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