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悲剧研究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9104(2001)03-0013-05

中国古典:悲剧F研究反思

张平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9博,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中国古典:悲剧F研究没有建立起公认可行的独立理论体

系,在具体作品的鉴别上也成效甚微,表明古典:悲剧F在理论和作品区

分上都不具备独立文体品格.:悲剧F研究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根本原

因在于:悲剧F观念与古典戏曲的创作实践及理论总结不符,:悲剧F研

究对古典戏曲研究意义不大,应予放弃.我们可以在模糊意义上使用

:悲剧F一词.

关 键 词::悲剧F;研究;放弃;模糊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识码:A

The rethink on The Research in China Classical Tragedies

ZHAN G Ping-ren

(L iterat ur e scho ol of N anjing N or mal unifersity,N anjing,210097,China)

Abstract:T he resear ch in china classical trag edies hasn't established an independent and theo retic sy st em that w as accepted,and the differ entiat ion on w o rks has no thad a mar ked effect,w hich show that t he classical tr ag edies do no t belong to independent st yle o n theo ry and differ entiation.T he basic reaso n for ha ving not made substantiv e pr og ress o n r esea rch in tr agedies is the sense of tr ag edies don't ag r ee with the creative pr act ice and the t heo ry of classical o pera.Resear ch in tr agedies means no t quite to t he classical t rag edies,and it is better to abandon.W e can use"t rag edy"o n fuzzy sense.

Keywords:china classical t rag edy;r esearch;a bandon;fuzzy

:悲剧F自王国维引入中国后,便给学术界吹进了一股劲风,特别是近20年来,学术界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一些专著,对:悲剧F及其中国化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悲剧F研究已成为古代戏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方面之一,也成为西方文论转化研究中的一场攻坚战.中国古典:悲剧F研究的目的在于说明古典戏曲中有具备文体独立性的:悲剧F,探讨其特征并构建其理论体系.但我们回顾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发现在许多问题上都没有取得一致意见,预计也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该说的话似乎都说了,中国古典:悲剧F 体系却始终没有建立起来,:悲剧F研究离我们的初衷还有相当距离.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不反思::悲剧F的引入卡在了什么地方?它对古典戏曲研究到底有多大意义?

中国古典:悲剧F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上,研究者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中西比较,试图总结出中国古典:悲剧F的特征和规律,但至今我们看到的,却仍然是许多针锋相对或进退两难的观点.

一些研究者在西方悲剧观的影响下,从哲学层面把握人类的:悲剧性F,认为行为与效果、理想与现实、欲望的无限与满足的有限、挑战与应付挑战等之间的矛盾,是:悲剧F总的根源,并力图把中西:悲剧F统一在这一:总根源F之下.这种认识对中国古典:悲剧F来说显然过于:高远F,恐怕只有理论上的意义而无法落实到具体作品中.鉴于此,有人又提出了折衷的定性::悲的根源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中所遭遇到的失

收稿日期:2001-05-11

作者简介:张平仁(1974-),男,甘肃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败和不幸.F[1]:个体与整体的分裂是中国悲剧意识的核心F.[2]=梧桐雨I中逼唐明皇杀掉杨贵妃、从而导致李、杨爱情:悲剧F的士兵很难说是:假恶丑F的力量,=桃花扇I结尾虚无的人生体悟也无法简单地用:个体与整体的分裂F去框定.对于西方悲剧,中外理论家们大体上能找到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如:我们之所以认为他们(埃斯库罗斯、索福可勒斯、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是悲剧作家,是因为他们的剧作——尽管形式上千差万别——表达出了人类状况的悲剧性本质,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是:我们注定要失败;我们生下是要死的.F:所有的悲剧作家都把生命看作是与必然性所进行的命中注定要失败的斗争.F[3]纵观悲剧的历史,关注个人命运及其在历史境遇中的生存,是悲剧一以贯之的东西.F[4]中国古典:悲剧F却难以找到一条一以贯之的线索,定性过紧,无法包含所有的:悲剧F作品,定性过泛,则又会失去意义.什么是中国古典:悲剧F的内涵,至今还没有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关于:悲剧人物F,许多研究者认为具有世俗性、伦理性、被动性、软弱性等特征.这种人物模式与西方悲剧差别甚大,一般认为是中国古典:悲剧F 的弱点.但也有人持相反意见::不能把包含积极理想主义成分这一民族悲剧意识的特点当弱点F,:不要把人生生不已的追求主体自由的生命激情与主体自觉接受某种有价值的伦理规范的约束对立起来.F[5]哪一种说法更合理,恐怕很难简单地作出判断.

:悲剧冲突F与:悲剧人物F相关,多数研究者认为其主流是伦理典范人物与伦理邪恶人物之间的冲突,善恶力量对比悬殊,:悲剧人物F:为他F使冲突的尖锐性不强,没有在冲突中表现出人与命运无以化解的矛盾.但也有人认为:在中国悲剧中,邪恶势力和正义力量的对比是悬殊的.但是,他们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是异常激烈的.F[6]有人认为=清忠谱I有着:尖锐激烈的悲剧冲突F,[7]这也就是说,正与邪、忠与奸的斗争具有很强的:悲剧性F.有人却否认这一点::忠奸斗争初一观之,似乎是最具有悲剧性的,进而察之,是最没有悲剧性的.它以最激动人心的形式,避开了悲剧意识最本质性的东西:对现存的反思和询问.F[8]大团圆结局是探讨最多的话题.由于结局决定冲突解决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戏剧风格和类型的判定,而大团圆结局又和西方悲剧结局迥异,因而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悲剧F最大的障碍.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团圆结局削弱了:悲剧冲突F,是中国古典:悲剧F的一大短处.有些研究者还对大团圆的结尾方式作了区分::大团圆的古典戏剧一般分为二类:一,主人公在仙境或梦境等超现实世界相聚;二,主人公在现实世界欢聚或冤仇得以雪恨.F[9]:对团圆结尾应分清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非现实的,虚幻的,不是真正的团圆.另一种是现实的,活生生的真正团圆.F[10]实际上两种团圆方式产生于同一种心理土壤,恐怕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有些研究者对大团圆作了谨慎的评价::9悲喜混杂剧E既能激发观众的多种情感体验,又能给痛告的心灵以抚慰.这恰好就是我国古典悲剧结构的长处.如果单纯着眼于社会功能,9大团圆E结局恐怕既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_…迷恋这一结构模式的我国古典悲剧虽然确有宣扬折中调和,起麻醉作用的剧目,但其多数仍是健康向上、鼓舞斗志的佳作.F[11]有些研究者则肯定这种形式,认为是中国古典:悲剧F的独特性::中国戏曲追求团圆之趣,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审美需要,而且是中国戏曲悲剧不同于西方悲剧的独特特征.真正的中国戏曲悲剧的大团圆_…是中国悲剧内在主题的完成和深化,是现实世界的必然延伸,是历史进步和道德进步的完美统一.F[12]以西方悲剧为参照,大团圆自应否定;从中国戏曲的创作和接受心理出发,大团圆又有可以肯定的地方.

本文无意对中国古典:悲剧F研究情况作细密的梳理,但通过以上概略的扫描,我们发现,对于:悲剧F 的各个要素存在许多矛盾的诠释和判定,这些诠释和判定或偏向于西方悲剧理论,或偏向于古典戏曲自身,大多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而无法完全统一.:悲剧F研究简直就是一片泥淖,走进去便寸步难行.

与理论探讨相应,对:悲剧F作品的鉴别也困难重重.按照戏剧的划分方法,大体可以分为:悲剧F、:喜剧F和:悲喜剧F,:悲剧F的鉴别与:喜剧F、:悲喜剧F的鉴别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2年、1985年、1989年分别出版了=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I、=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I和=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I,之后又有一些出版社出版了类似的分类集子,对一些较优秀的作品作了初步鉴别.就算我们认可三个:十大F的划分,也只鉴别出了三十种,其他绝大多数古典戏曲作品怎么划分?如果像我们经常做的那样,研究仅仅局限于三个:十大F,对其他作品是不负责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