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之光复与出任都督 胡 汉 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之光复与出任都督胡汉民

八月十九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蔡济民、熊秉坤起义于武昌,推黎元洪为湖北都督。时余适在西贡筹款,乃急归港,而克强则已以应湘、鄂党人之请,由港启行矣。当三月廿九之前,统筹部已使英士、钝初、觉生、石屏等入长江,为广州革命之应援。广州虽败,各省以怖于革命党,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党人进行武汉之运动尤力,武汉新军参半为党人。适遇铁路风潮,端方调兵入川,湖北总督瑞澂以最富于革命思想之步兵第三十一、三十二联队予之,以分散其势力,所余仅炮兵工辎等营,而子弹亦为瑞澂没收,每人仅余五颗,军中仍跃跃欲动。忽而机关破坏,捕去三十余人,并搜出党人名册。(时胡瑛尚在武昌狱,闻耗即设法止陈英士等勿来。)士兵之投入革命党者已多,于是为自存计,迫不及待,是夜九时草湖门四马路民房失慎,城内工兵队熊秉坤等集合同志,弃肩章,各卷白布为号,鼓噪而出。队长阮荣发出阻,枪毙之,即袭楚望台,毙旗人百余,转占军械局,取子弹,攻督署;城下辎重队即放火响应,破城门入,与工兵会合。十时许,炮兵队已据蛇山,以机关炮助战。瑞澂命张彪等率所部御敌,而己则走避楚豫舰中,布政连甲等从之,张彪亦走汉口。夜半炮声止,全城已定,而吾党重要人员均未及期到鄂,蔡济民等不得已,拥清二十一混成协协统黎元洪为都督。湖南、江西次第响应,张鸣岐乃通电宣布独立,欲以缓和人心。既数日,又取消之。余急使同志密散传单,斥张罪状,一面运动军队逐张,而使执信、毅生潜入内地,起各路民军,以逼省城。

初,三月廿九之役,张鸣岐实只身走匿李准处,李颇挟功凌之,张不能堪,而惧夺其位,则奏调龙济光全部到粤,龙为张巡抚广西时之部将。龙至,则兼为广东新军镇统,位势在李上,李渐不平。余诇知其情,则使人离间之。李自被刺伤,虽医愈,然知革命党势力已大,不敢更与结怨,故为陈敬岳求免死;护送但懋辛等回里;中路清乡之任务,李亦以让之他人。张更疑其与革命党人通,遂夺其中路所统三十营,且收取虎门要塞大炮撞针,李益不安。然虑革命党不能容赦之也,则托其幕友谢义谦至港,征探革命党意旨。义谦,良牧之叔也。十五日良牧偕与来见,余曰:“革命党不报私仇,特为汉族请命耳。清廷大势已去,李当知之,李果能反正,而尽忠于革命,所谓以功赎罪也。李固识精卫,犹不能信革命党之行动耶?”谢归报。十六日,李又使电报职员黎凤墀至港,因韦宝珊求见。(当时同志颇有虑李不可靠,与之交涉,不免危险者。余廉得其情,实知李已丧气,而又受逼于张,从其个人立场,必不敢存不利于我之念,余收李,广州即可不战而定,故坦然应接其来使。)余见黎,即曰:“今为李策,只有两途:若欲为满州尽节效死,则当与民党再战;如其不然,则当即从民党;首鼠两端,祸且在眉睫,今但问其决心如何耳。”黎谓:“李已有决心,若不见疑,请示以条件,将惟公之命是听。”余乃要以:(一)李须亲书降表来,同时去满清旗帜,用青天白日旗帜,通电反正。(二)即逐张鸣岐,且迫龙济光投降。(三)欢迎民军。(四)李势力范围内之要塞、兵舰、军队,皆须交出,由革命政府处分之。黎如所教上省。翌日复来,则李果为书上同盟会南方支部,表示降服,愿一一依所开条件执行。

十八日,李以明电来,言:“张鸣岐已走,咨议局开会,已举公为都督,盼即来省。”已而咨议局公电及省中同志陈景华、邓慕韩等电皆到,且言蒋尊簋(伯器)为副都督,于余未至省时,暂由蒋代理。盖咨议局先一日开会,宣布独立,举张鸣岐为都督,龙济光为副,舆论哗然,张亦不敢就。而李则直以电话告张,谓己已通款于革命军,四江兵舰之炮,实比他部队为利,即他舰亦已集中省城,请其好自为计。张得电,召龙济光谋。时云南已独立,龙亦已受李运动,故张问龙,能即扑灭李否?龙告以不能。张知已陷于孤立,且得沪电,只:“京陷帝崩”四字,而南海、番禺、顺德之民军渐逼,香山驻屯新军一营已变,南路、东江皆告急,张故立逃;于是各界再就咨议局开会,而限于革命党人为合被选举资格矣。其时在港同志尚有劝余不即上省者,以为李固新降,龙济光尤叵测,新军在省只两营,且执信、毅生尚未到省,手无一兵,不如且待。余曰:“不然,此时革命空气已笼罩全国,广东

屡起义师,且在凤山被杀之后,官僚尤为丧胆,吾人所恃,不仅在兵,若稍涉犹豫,适以示弱;况此时事机,顷刻变化,我辈为革命党人,万无持重求全之理,我意必速行。”逐与淑子、宁媛、君佩、良牧、应生、黄大伟、李郁堂即晚上省(濒行,何启约相见,何曾撰西法真诠及驳张之洞劝学篇。余询以外交之事,何云:“湖北首义,已以关税所入存贮汇丰,为偿还外债之备,因而得列国之好感,此可效也。”余此时无暇与何深论,但觉授人以柄,实开恶例;而何反以为得计,何也!)余等抵省,果见省河兵舰悉已悬青天白日旗,同行者皆欢呼:“中国人真见天日矣!”登陆,李以所部迎余,即步行至咨议局,受各界之欢迎。伯器即日交代。

咨议局在前清,等于省议会,其分子纯为绅士。此时大会已非原有性质,乃为城市民众代表,萃广州之商会、善堂、报界、教育界及咨议局议员若干人为之;析其分子,则小资产阶级与知识阶级,皆属于第三阶级者也。满清盛时,以贵族官僚专制,绅士与官结纳作威福,竟若代表一切,而他无敢言者。迄于末造,经所谓维新变法及预备立宪,乃始承认商会、教育会等为合法团体。通都大邑贸易繁盛,商人渐有势力,而绅士渐退。商与官近至以“官商”并称,通常言保护商民,殆渐已打破从来之习惯,而以商居四民之首。(从前四民,谓士农工商。)斯时法律上固无工会,即实际上亦未有其萌芽。至若农会,乃知识阶级讲求农事改良之学会,与农民无关也。广东善堂为特产之慈善团体,初亦凭借绅士,继则附庸商人,其名义乃独立,而常与商会共进退。张鸣岐在粤反革命时,使七十二行商会、九善堂通电诬诋革命党,畅所欲言,指此为广东舆情之代表。及反正以后,而七十二行商会、九善堂又通电颂扬革命,惟恐不及,此亦可以见商人之性质矣。各省反正固以民族思想战胜为最大原因,而党人拼死进攻,使满清官僚日夜陷于恐慌之境地,而不敢与我抵抗,亦为制胜之由。

余受任之际,全城官吏尽空,等于无政府,余乃即日任陈景华为民政部长,先使理警察之事;任李郁堂为财政部长,收藩运两库;陆军部长、参谋部长于十八日由新军宣布反正时所公推者,则仍之;创军政府雏形于咨议局,使君佩、汪宗洙等为秘书、参议;为安民布告,并通电内外。时财政问题颇形棘手,括全城官库,仅得万元,(查知由张鸣岐临去时发龙济光部军双饷,而与属吏席卷其余以逃,且告人云:革命党即得广东,不能守三日也。)而新军及旗营等部,立需饷二十余万。余乃使郁堂与杨西岩、陈赓虞等商借港商款四十万,许以三个月倍数偿还;一面将库存官钱银局纸币千二百万,(此项纸币张鸣岐曾发行于市,及不能流通,发生纸币风潮,张乃借汇丰银行款收回存库。)加盖军政府财政部印发行,而使商会承认通用之,嗣后乃不虞困乏。军事问题则更为复杂,新军全协向为革命之中坚;然此时则黄仕龙领一团在高州,留省之一团,又分一营在香山,故其势甚孤。巡防营共六十余营,人数至多,但其武器与训练,远不如新军,且散布全省。只中路三十营,向为李准所辖,张鸣岐削李兵权,仅留其六营,余则置分统二人,使直接于己;然统领偏裨,为李旧部,故李犹有号召指挥之实力。龙济光以济军九营来粤,并合桂军三营,为十二营,视他军为集中,又新至粤,其受革命影响至浅。龙虽从李准反正,而实存观望;即李亦只以一时之利害,归命于革命党耳。民军分子,以赤贫农民与其失业而流为土匪者为基本队,更裹胁乡团及防营之溃散者,以成其众,其气甚壮;然仓猝啸聚,其军实固逊,其行列形式亦较防营为更差。民军以首义自居,视他军如降虏;他军则薄视民军,为起自草泽绿林。余审察各部分之性质,因定计先巩固新军,使其居中不动,作诸军之监视,而张民军之势,以压迫降军与防营。时执信、毅生已到省,由二人平日运动之部分,如李福林、陆兰清、谭义、陆领、张炳、黎义等,皆极服从,则亟施以组织训练,并稍资以军实。其余如杨万夫、周康、万锦泉等,则为民团督办处,使皆受成焉,而为之编练。(此着独无效果,因为民军首领性既跋扈,而余用刘永福为督办,何克夫副之,本意刘曾于安南抗法,及于台湾抗日,俱有名,为两广会党游勇平时所倾服,用刘,民军当易就范,克夫左右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