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笔下的人物“立”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让笔下的人物“立”起来
【魔法讲堂】
魔法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魔法学校作文学习班,这里是人物描写秀秀场。首先请回答老师一个问题:一根细铁丝,在不用外力(手)的作用下,如何使它立起来?下面有请“魔法大师”入场。
“魔法大师”拿出一根条形磁铁,凑近铁丝的一端。铁丝随着磁铁的引力,从桌子上慢悠悠地立了起来。
学生(瞪大眼睛。惊讶地):哇,好厉害哟!
(全班鼓掌)
魔法老师:看了“魔法大师”的表演,可能有同学会说,魔法老师葫芦里要卖什么药?那么恭喜你,猜对了。今天,老师要讲的就是与这个表演有关。因为老师经常看到,同学们在描写人物时,就像跟这根铁丝一样躺着,毫无生气和活力。如何让笔下的人物“立”起来呢?
一、外貌树形象
描写人物离不开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部特征,包括容貌、服饰、神情、体态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老班长的外貌描写就很有代表性: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金色的鱼钩》)
作者抓住老班长的年龄“快四十岁了”;体态“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容貌“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刻画了老班长的人物形象,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使得他“未老先衰”。透过老班长的外貌,我们窥见老班长那颗忠于党的红心。这样的外貌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中心。
二、言行见性情
言为心声,行为心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最容易“泄露”一个人心灵的秘密,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鲁迅作品的特点。在这篇短文里,鲁迅先生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我”谈碰壁的事情,透出顽强斗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四周黑洞洞的”,这是比喻,指鲁迅对旧社会的讽刺与抨击;“碰壁”指与反动派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因为当时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因而反动派对鲁迅先生恨之入骨,想把他置于死地。作者把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通过对话的形式,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地表现出来,实属酣畅。
在《泥人张》这篇课文中,泥人张被海张五取笑找乐,泥人张便将他找乐时的丑态捏进了泥人中: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
泥人张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伸”“抠”“端”“饮”“瞅”“摆弄”“捏弄”等一系列准确的动词极具表现力,娴熟的动作表现出泥人张超凡绝伦的技艺,特别是最后一个“戳”字,更是写出了泥人张内心的愤怒及对海张五的鄙夷与不屑,如此,一个艺高胆大的人物形然跃然纸上。
可见,精当、传神的动词会给读者很强的感官冲击力,读来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三、心理显本质
如果说人物的肖像、言语、行动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
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支配着人的语言和行为,显示出人的性格精神。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穷人》)
桑娜为什么会这样想呢?因为家境本来就很穷困,又有五个孩子,丈夫的担子已经很重了,现在再加两个孩子,能养活吗?所以,桑娜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可是她又想:“嗯,揍我一顿也好!”可见她更坚定了收养孤儿的决心。是什么原因形成桑娜矛盾复杂的心理呢?是罪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穷困,是穷苦人民在现实情况下一种真实心理的写照。它不但不会减少桑娜善良性格、纯洁心灵的光彩,反而在思想斗争中,增添了她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光辉形象!
四、细节显神韵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在写人的文章中,细节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细小的神态动作、服饰打扮、周围的相关景物等来表现人物的手法。细节描写的核心是一个“细”字,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细节描写运用得好,能使人物形象鲜明,血肉丰满、立体感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的一句“我来迟了”,貌似给人爽朗、热情地感觉,实则表现出她张狂放肆的性格特点和在贾府的特殊地位。接下来,作者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王熙凤的穿戴及容貌,既使读者看出了一位贵族少妇的尊贵,也在珠光宝气之中露出了她的俗气,表现她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处事圆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