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动物文化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动物文化比较
一、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及产生基础
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2]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和动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原始社会,原始人偶然捕捉动物来充饥,到古代的狩猎,到近代、现代人们把许多动物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动物与人类关系的演变使得动物词也随之变化。通常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廖光蓉认为,动物词产生文化意义的基础有三点:一是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惯、作用等特征;二是民族的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历史、文学、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三是联想,联想是指把动物和另一事物联系起来,而民族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文化心理对于联想的产生起着潜在然而也是重要的激发和引导作用。[3]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是一致的,如fox(狐狸)都用来表达“狡猾”。但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有些会有偏差,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如凤凰(phoenix),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 是百鸟之王, 人们曾用凤凰比喻皇后。所以在汉语中凤凰象征“吉祥”。然而英语中phoenix寓意“纯洁”, 还有“再生、复活”的涵义。如 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 (宗教就像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以下分析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文化内涵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汇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公鸡(cock),中英文中都表示“骄傲”。英语里说as arrogant as a cock,汉语是“骄傲得像只公鸡”。再如:
as meek as a lamb――驯服得像绵羊
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 -----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美国谚语词典》)
“I have been like the frog living at the bottom o f the well who thought the world was a little round pool of water, imagining that our girls here were unmatched; but now, without searching for a field ,here on this very spot I see others who surpass them.”
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曹雪芹:《红楼梦》)[4] 又如,汉语中“猪”给我们的印象常是“愚蠢、笨拙、脏乱,好吃懒做” 。下列有关猪的成语体现了人们对猪的轻蔑:
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泥猪疥狗: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比喻人出名后就会招致麻烦;
一龙一猪:喻二人相去悬殊;
指猪骂狗:犹指桑骂槐。
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 a greedy, 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He is been a pig about money.
他对钱贪得无厌。
(二)、同一动物词在英汉文化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鸡(chicken)在平常生活中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由于它的体积较小,所以常被人忽视,如“宁为鸡头,无为牛后”突出鸡的小与平凡。但鸡也有它褒义的一面。如“闻鸡起舞”——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典出《晋书·祖逖传》和《晋阳秋》。说祖逖和刘琨少年而有壮怀。半夜听见鸡叫,便起床操演武艺,以备报效国家。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又如“牝鸡司晨”——牝鸡,母鸡也。司晨,报晓。打鸣本是公鸡的“专利”,而母鸡啼鸣则被认为不吉利,旧时认为这预示着家庭的败落。封建时代用以比喻妇人专权。古人除了常用鸡来守夜报时外还常用于占卜、驱邪、祭祀等,可见鸡对人们的重要性。鸡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吉祥之物,深受人们的喜爱,故“金鸡牌”频繁用于现代的商品。
chicken在英语俚语中却象征“胆小鬼,懦夫”,如:
He is not a chicken! He just doesn’t want to offend anyone!
他不是胆小鬼,他只是不想得罪任何人。
cock (公鸡)因其打鸣不时吵到人,所以被称a cock –and –bull story(无稽之谈),如:
He told us some cock-and-bull story about having lost all his money.他鬼话连篇,告诉我们他把钱都丢了。
但毕竟报时“有功”,因此是cock of the walk (领头人),可以live like fighting cocks(吃得好),未免cock-a-hoop (得意洋洋的)。[5]
三、一些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没有相关文化内涵
(一)、一些动物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对应的文化内涵
汉语文化中,乌龟(turtle)是长寿的象征,中国人认为龟有千年的寿命。龟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代关于龟的作品很多,且古代墓碑上常以龟为装饰物,龟背上常刻有帝皇的手稿。然而龟也有其贬义。日常生活中,“龟”字是对人的谩骂和污辱。而在西方文化中它不过是行动缓慢的动物而已,无此联想。
汉语蝙蝠的“蝠”字与“福”同音,“五蝠”与“五福”同音,象征幸福、吉利。再如汉语“鱼”会让人联想到“结余”、“年年有余”,“鸡”会让人联想到“妓女”,这是因为汉字可以谐音而转承同音异形字的语义值,而英语词汇音节过多,谐音概率低,通过谐音获得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6]因此,英语中相对应的“bat”、“fish”、“hen”就无法使英美人产生诸如“忠心”、“笨拙,累赘”、“结余”、“妓女”之类的联想。
同样的在汉语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有些动物词汇只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却引不起什么联想。例如,“鹤”与“龟”一样在汉语中都是长寿的象征。鹤常与象征长寿的松树联在一起。人们给老人祝寿的时候,喜欢赠送画有松鹤图案的礼物。因此,汉语中有“鹤寿”、“松鹤延年”的说法。再如, “鸳鸯”(Mandarin Duck)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鸟,雌雄偶居,形影不离,戏水玩耍,过着一种自由而甜美的生活,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里过着幸福美满生活的夫妻的代名词,有“棒打鸳鸯”、“野鸳鸯”、“鸳鸯被”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