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今年3月10日,国务院公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将宁波、上海、南京确立为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三大中心,同时将宁波等21个城市确立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这对于宁波来说,既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竞争挑战。为更好地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结合全市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要求,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如何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调研发现,经过多年努力,宁波物流业在物流需求、市场主体、基础设施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物流效用、组织化程度、资源整合力度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一)物流需求持续增长,但社会物流效用仍然较低。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物流总额超过1.2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6%;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15%;2006年以来宁波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3年超过10%,高于杭州、青岛、苏州等城市约1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约2个百分点;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业的需求继续增大,物流总额与GDP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006年的2.95提高到去年的3.05,即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05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促进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但与此同时,2008年宁波本地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仍然达到18.5%,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比率相比,宁波单位GDP的社会物流费用仍然居高不下,整体物流业的运作效率还有待提高。
(二)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但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据市物流协会统计,全市现有从事运输、仓储、货代、海运业及相应的物流业务服务的企业近4000家,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0多家,国际航商50多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400多家;培育了浙江中外运、宁波中远物流、金星、中通、海联等一大批在长三角及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地物流企业;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竞争相对充分的市场主体。但是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道路货运业户平均车辆规模仅为1.6辆/户,远低于日本的23.2辆/户、台北的9.4辆/户;另据市物流协会统计,目前宁波市仅有29家物流A级企业,其中4A级2家,3A级14家,2A级13家,而且这些企业相对宁波整个物流市场主体来说货运量和货运产值在全行业中所占份额非常有限,宁波物流整个市场集中度还是较低,行业竞争仍以低层次的同质竞争为主;同时,大部分物流企业由于资金来源、经营理念的限制,经营模式也比较简单,主要提供运输、仓储或货代等单项服务,能提供物流综合服务的企业
较少;企业一线(专线)一户式、单车承包、挂靠经营等传统的经营方式仍较普遍,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
(三)物流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体系,但物流资源整合度有待深化。经过多年建设,宁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在宁波市现代物流领导小组领导下,全市积极推进“一主六副”物流中心建设,完善物流节点网络,建成运作了宁波保税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一期)、宁海物流中心等项目,余姚中国塑料城物流基地、杭州湾新区物流中心、陆港物流中心等项目也在全面启动。体系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使得我市的物流企业的网络服务能力不断发展。但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我市规划的物流基地从总面积上来说,并不算少,但是基地设施配置仍然简陋,功能过于单一,真正能发挥物流资源整合效应的少之又少。例如江北环城北路和329国道周边集聚了500多家物流企业,物流场站大大小小面积加起来超过2000亩,但这些场站大都设施简陋,经营方式落后,管理不规范,主要以场地租赁、停车为主,不能有效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如何整合、提升、积聚市场资源,提高市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也缺乏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整合机制。另外,我市40多家集装箱场站中,配备先进拆拼箱作业设备的不到一半,开展综合集装箱物流服务的少之又少,大块土地的平均产值大大低于一般工业用地,物流资源在物流基地里虽然得到集聚但并未得到有效整合。
(四)港口物流发展强劲,但国内物流衔接需要加强。在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前提下,宁波港口物流业仍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8年宁波港域货物年吞吐量已达3.61亿吨,同比增长4.7%,继续稳居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世界港口第四位,其中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6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在刚刚出炉的200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中,宁波港以年吞吐1084.6万标准箱的优异成绩跻身世界前十强,并超越荷兰鹿特丹港等知名港口,排名从2007年的第11位上升至第8位。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步入了“快车道”:年集装箱吞吐量从2000年的90.2万标准箱增长至2008年的1084.6万标准箱,世界排名从2000年的第67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8位,年均增幅高达36.7%,创造了令国内外航运界瞩目的“宁波港速度”。但相对较为先进的国际物流来说,我市国内道路运输体系显得较为落后,主要表现为道路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化运作程度不高,信息化配备率较低,大部分企业只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操作工具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单证和表格处理,未能作为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和运作的信息系统;物流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协同和充分利用,车辆配货配载速度平均需要2-3天。道路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问题,已经成为我市整个供应链发展的“短腿”,使得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之间的对接产生隔阂,长此以往,将无法有力支撑我市港口物流的发展。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重大意义
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要求,从区位上看,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国家综合性的交通枢纽,它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交会点,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便捷的海、陆、空运输条件;从功能上看,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物流业,
可提供高效的国际和国内物流服务,具备了运输、仓储、中转、分拨、配送、货代、加工、信息处理等综合服务功能;从作用上看,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大规模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具有广泛的辐射范围,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实体经济和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从战略上看,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对国家甚至全球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顺畅链接和高效运行都具有全局性作用和影响。可以说,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定位大大提高了宁波在全国物流业布局中的地位,也对宁波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一层面来说,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宁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部署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不断加深,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积极应对这种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现代物流业由于对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可以说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宁波的重要使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着力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促进《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宁波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较低是宁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提升产业结构是宁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服务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全面进步,增强现代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工业进步,推动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因此,对产业结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正是宁波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前提和核心内容,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中央大力支持宁波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战略机遇,迅速壮大现代物流业规模、优化现代物流业结构、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改善宁波产业结构,推动宁波科学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是实现宁波传统物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推进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物流城市建设的需要。宁波物流业经过多年培育,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看还是处于传统物流业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