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脾病辨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脾病辨证

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统血,其气主升,喜燥恶湿。

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迟,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

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等证。

一、脾气虚证

脾气虚证是指由于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亦称脾失健运证。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机理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

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食后脾气愈困,故腹胀愈甚;食入不消,清浊不分,注入肠道,则见大便溏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不能充达肢体、肌肉,故肢体倦怠,形体消瘦;面部失荣,故面色萎黄。脾气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宗气亦虚,故少气懒言。若脾气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可见浮肿、体胖。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本证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证为主要辨证依据。

二、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是指由于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又称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常伴见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机理分析〕本证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太过,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等原因损伤脾气所造成。

脾气主升,能升发清阳,举托内脏。脾气虚衰,升举无力,内脏失于举托,故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中气下陷,故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清浊不分,反注膀胱,故小便浑浊如米泔。清阳不升,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脾气虚弱,健运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乏,机能活动衰退,故见气短乏力,倦怠懒言,面白无华,舌淡白,脉缓弱。本证以体弱气坠,内脏下垂等症为审证要点。

三、脾阳虚证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机理分析〕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故腹

痛喜温喜按。若脾阳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见肢体浮肿;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则见女子白带清稀量多。阳虚温煦失职,故形寒肢冷,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水寒之气内盛之征。本证以脾虚失运,消化机能减弱与虚寒之象并见为辨证要点。

四、脾不统血证

脾不统血证是指由于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并见出血,或便血、溺血、或肌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脉细无力。

[机理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气虚统血失权所致。

脾统血,责之于脾气。脾气亏虚,统血无权,则血溢脉外而见出血诸症。溢于胃肠,则见便血;溢于膀胱,则见溺血;溢于肌肤,则见皮下出血(亦称阴斑);冲任不固,则妇女月经过多,甚或崩漏。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故食少便溏;化源亏少,失于滋养,机能衰减,故见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无力,为脾气虚弱,化源不足之象。本证以脾气虚证和出血表现为审证要点。

五、寒湿困脾证

寒湿困脾证是指由于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在六经辨证中,一般归属于太阴病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

[机理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因阻中阳所致。

脾喜燥恶湿,与胃相表里,寒湿内盛,中阳受因,脾胃升降失常,脾气被遏,运化失司,则脘腹痞闷或痛,纳少,便溏;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呕。若阳气被寒湿所遏,不能温化水湿,泛溢肌肤,可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流注肢体,阻遏清阳,故头身困重。寒湿困阻中阳,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则见面目肌肤发黄,其色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可见妇女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本证以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的表现为审证要点。

六、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是指由于湿热内蕴中焦,脾胃纳运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又称中焦湿热证、脾胃湿热证。

[临床表现] 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溏泄而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出不解,或见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机理分析] 本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因过食辛热肥甘,或嗜酒无度,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湿热蕴结中焦,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热势急迫,且湿又为阴邪,易阻气机,故便溏而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性重着,脾为湿困,流注肢体,故肢体因重。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口渴多饮,小便短黄。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见身目鲜黄,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本证以脾胃运化功能障碍及湿热内蕴表现为审证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