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桑代克联结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桑代克联结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是什么?

它产生在机能心理学之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在对动物

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笼内情境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桑代克称它为联结,以便与观念联想区别开。1911年他在《动物智慧》中提出:动物由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练习律);一个成功动作得到满意效果印入机体加强联结(效果律)。桑代克应用联结主义于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影响极大,也引起许多批评和争论,促使他提出“相属原则”(意义联系)修订练习律,用奖赏补充效果律。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联结主义是指人类信息加工的神经网络机制,又称平行分布加工,以别于串行加

工理论。

A.培因说过,儿童学说话,散乱动作偶然得到满意结果便被保持,不满意动作

中止;重复多次,满意动作便形成有意动作。动物学家L.摩根曾用培因的联

结思想解释动物行为,提出“尝试错误”术语,设想过动物实验。桑代克在

学习方面几乎全用培因的理论而首创迷笼实验,总结出以“试误-偶成”方

法和联结概念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联结主义心理学体系。1905年他确定心理

学对象为“心理行为”,其基本单位是情境(刺激)或心理状态和反应动作

的联结。

4如何做到为迁移而教?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为促进迁移而教学?(1)精选教材。要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必须精选。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即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以有助于迁移的产生。(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意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总之,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迁移规律。(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使学习产生迁移且因迁移而产生积极的结果,还需要克服思维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6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道德行为的认同和鼓励显然是不同的。社会文化积淀在民族心理意识中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准则,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方向与速度。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风气、习俗、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作用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制约着社会道德观念,因而也从根本上影

响着青少年品德的发展。

当然,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道德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道德发展的某些方面,而总体的发展水平大体是较为一致的。正如柯尔伯格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跨文化研究所发现的那样,所有的群体都表现相同的发展模式,阶段顺序有普遍性,但发展阶段出现的迟早以及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则会受到一定文化差异的影响。李伯黍等人(1987,1991)对国内九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所做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各族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公正观念、惩罚观念、公有观念和行为责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从发展的观点看,所有社会中家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年幼者并促使其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中长者所认为重要且适当的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显然,家庭与其他一些社会化机构一起给儿童提供了情感支持,并促进了儿童的道德社会化。当然,由于早期经验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至关重要,因而有必要将家庭作为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首要动因。

当代心理学把家庭视为一个社会系统。将家庭视为一个社会系统意味着:任何两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都会受到第三个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间接效应或第三方效应(indirect, or third-party, effect)。研究表明,当夫妻双方能够合作养育,也就是相互支持对方的教养活动,以合作而非敌对的方式发挥作用时,儿童能够获得最好的发展。当然,儿童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父母。

三)学校与集体

学校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不仅通过德育途径来实现,还通过诸如集体舆论、班风、教师的工作作风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来实现。

林崇德对先进班集体作用的系统研究发现,集体道德心理从两个方面影响着集体成员——个体的品德诸因素,即知、情、意、行的发展。第一,良好的集体的道德品质促使大部分正常儿童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品德;第二,良好的集体的道德品质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

李皮特和怀特(R. Lippit & R. K. White)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作风与学生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如果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们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如果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对待学生,将易于导致他们的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与不能自治;而如果教师采取放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将易于使他们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

(四)人格因素与学生品德发展

1.理想与品德发展

学生的理想,尤其是道德理想,构成了学生道德信念的基础,并与道德信念一起成为道德动机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制约着学生的品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校风、班风都可以视为集体意义上的道德理想,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自我意识与品德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效能,学生可以在原有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经验上有选择的同化新的道德认识。

3.认知能力与品德发展

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从某个角度讲也是学生对道德规范认知的过程。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国外学者鲍姆(L. Boehm)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哪一种学校(教会的还是公立的)、哪一个社会阶层的儿童,凡是聪明的儿童,在幼儿阶段(8岁以下),行为动机的道德判断的得分,都比智力中等儿童高。这说明一个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同其智力水平、文化素养是有关系的。柯尔伯格也指出,原则的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