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亲王等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奉国将军
1爵名。明、清时代,宗室封爵之第十一位,有一、二、三等之别。2散官名。明代,武散官三十阶之第八阶,秩从二品加授。(《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奉恩将军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十二级,为最低级。武官正四品。
满语“多罗”,其义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罗郡王,简称礼郡王或理郡王。
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清初,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而高于固山贝子。亦用以封蒙古贵族。
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
不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辅国公(或者称为奉恩辅国公,简称辅国公)不同,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镇国将军以上,为第八等爵。八分是爱新觉罗家庭内对分配与待遇的规定。终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谓“八分”。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据宗人府事例封爵载: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清代定宗室爵位为十二等,自贝子以上四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显而易见,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镇国将军
爵名。明用以授郡王除被封为郡储以外的诸子。清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镇国将军品级为武官正一品。清制,镇国将军分三等。分别为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
始见于汉代末年,汉献帝以皇后伏寿之父伏完任之。南朝宋曾改为辅师将军,旋复旧称。梁不用为将军号。北魏、北齐仍置。明、清为爵名。明代用以授郡王诸孙。清代为宗室封爵第十级,在镇国将军下,奉国将军上。
固山贝子
固山贝子,简称贝子,清爵名。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有王或诸侯之意。清建国后,成为宗室爵位名。崇德(顺治)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固山贝子为宗室封爵第四级,低于多罗贝勒,而高于奉恩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五级,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上。
奉恩辅国公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六级,在奉恩镇国公下,不入八分镇国公上。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镇国公(或者称为奉恩镇国公,简称镇国公)不同,在入八分镇国公以下,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为第七等爵。八分是爱新觉罗家庭内对分配与待遇的规定。终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谓“八分”。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据宗人府事例封爵载: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清代定宗室爵位为十二等,自贝子以上四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显而易见,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1爵名。明、清时代,宗室封爵之第十一位,有一、二、三等之别。2散官名。明代,武散官三十阶之第八阶,秩从二品加授。(《中国历代官称辞典》)
奉恩将军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十二级,为最低级。武官正四品。
满语“多罗”,其义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礼的、道的”意思。所以,多罗郡王,简称礼郡王或理郡王。
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清初,天命年间置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多罗贝勒为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而高于固山贝子。亦用以封蒙古贵族。
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外藩中只有蒙古“汗”一级的领主才可以获得这个爵位。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银一万两,岁米五千石。
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封之,和硕亲王世袭者,承嗣者封多罗郡王。
不入八分辅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辅国公(或者称为奉恩辅国公,简称辅国公)不同,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以下,镇国将军以上,为第八等爵。八分是爱新觉罗家庭内对分配与待遇的规定。终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谓“八分”。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据宗人府事例封爵载: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清代定宗室爵位为十二等,自贝子以上四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显而易见,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镇国将军
爵名。明用以授郡王除被封为郡储以外的诸子。清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镇国将军品级为武官正一品。清制,镇国将军分三等。分别为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
始见于汉代末年,汉献帝以皇后伏寿之父伏完任之。南朝宋曾改为辅师将军,旋复旧称。梁不用为将军号。北魏、北齐仍置。明、清为爵名。明代用以授郡王诸孙。清代为宗室封爵第十级,在镇国将军下,奉国将军上。
固山贝子
固山贝子,简称贝子,清爵名。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有王或诸侯之意。清建国后,成为宗室爵位名。崇德(顺治)元年(1636)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固山贝子为宗室封爵第四级,低于多罗贝勒,而高于奉恩镇国公。
奉恩镇国公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五级,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上。
奉恩辅国公
清爵名。宗室封爵第六级,在奉恩镇国公下,不入八分镇国公上。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是清朝爵位,与入八分镇国公(或者称为奉恩镇国公,简称镇国公)不同,在入八分镇国公以下,不入八分辅国公以上,为第七等爵。八分是爱新觉罗家庭内对分配与待遇的规定。终清之世,宗室之待遇,有所谓“八分”。恩礼所被,以八分为最优。据宗人府事例封爵载:天命年间,立八和硕贝勒,共事议政,各置官属。凡朝会、燕飨,皆异其礼,赐赉必均及,是为八分。天聪以后,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亲王余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贝子,准入八分。如有过降至公,仍不入八分。清代定宗室爵位为十二等,自贝子以上四等皆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入八分者,得与满洲亲王、贝勒等一体分左右翼列班,不入八分者,各随旗行走。显而易见,入八分与不入八分,在待遇上有鲜明的差别。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和硕亲王(亲王)、多罗郡王(郡王)、多罗贝勒(贝勒)、固山贝子(贝子)、奉恩镇国公(镇国公)、奉恩辅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