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意境的营造
一.意境的营造
影片名叫《小城之春》,本应是一幅叫人遐想联翩的春意盎然的美丽图画,但是作品的内容却是令人伤感之作。
这伤感不单单靠故事,靠语言,更要依仗场景的营造来表现。
费穆在这一点上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和洞悉力,他所采用的众多景象,无论是自然的抑或社会的,都隐含着一股伤春之情。
据编剧李天济所说,费穆是按苏东坡《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意境和韵致构思全片视听形象的。
词中写道,“花褪残红青杏小,子燕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境中的哀怨感伤,黯淡怅惘,化为《小城之春》的淡墨山水小品。
“色淡而隐然可见内里颜色,味苦正如离乱年代坎坷人生”。
费穆说,“必须是使观众与剧中人的环境同化,如达到这种目的,我以为创造剧中的空气是必要的”。
此中“空气”,即为“氛围”。
影片的开始,是一组广角镜头的长镜头。
将这个衰败的小城盎然的春意显露出来,也暗暗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而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戴礼言的家,也是一片残垣断壁与蓬勃生机的交融。
观完全片,经常令人感知那片茂盛的枝丫花草,带着满心的生的欲望,却只能徒然杂乱的生长,无人理睬,无人呵护。
只有花草树木之间相互的纠葛,诉说同类的怜悯与无奈。
这正好与主人公周玉纹相仿,年纪正是风韵十足之时,年轻貌美,却与丈夫戴礼言没有夫妻之实。
她的美丽其实便是小城中花草孤芳自赏的写照。
无人欣赏,于是整日游荡在残败的城墙之处,盼望有人欣赏,盼望有人关心。
内心的苦闷与寂静,其实是如同花草一般,无人可诉,也无从说起。
而戴礼言何尝不是如此,按照影片看来,他应当是戴家的独子,却眼睁睁看着家产在战争中败落,只剩得残羹冷炙。
奈何自己又无法振兴家族,于是终日郁郁寡欢,徘徊在自己的衰败花园中。
在老黄寻找戴礼言的一场戏中,镜头随着上推透过破坏的墙壁,看到做在一片废墟中的戴礼言。
这一推有着柳暗花明的意味,在这样一个没落的家庭,有着这样一个杂乱无章的后花园,主人公空对着衰败景象。
既展现了人物无奈的内心,又在空间上加深了景深,使得二维画面上的纵深感加强。
二.视听语言的运用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不同于文学不同于音乐绘画,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而这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即是视听语言。
然而费穆在这一点上似乎并没有更多倚重画面的功能,反而强调人物旁白在情节推动中的作用。
周玉纹在片中的旁白之多令人乍舌,无论是开篇时内心空虚的自白,还是她与戴礼言不合后的心境,抑或是章志忱到来后她内心的疑问,都由她的旁白完成。
个人认为这是有悖于视听语言的运用。
画面的推拉摇移以及蒙太奇的剪切绝对可以构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完整段落,演员的种种表情与肢体语言对于情节的提示也有着莫大的作用。
然而此片中大量女主人公内心的独白以及旁白的运用,个人认为破坏了导演极力营造的哀伤氛围。
比如周玉纹在想章少爷是否是自己的初恋情人时,若去掉内心的台词,表情与动作其实已经提示了她内心的波澜。
依靠语言说出自己内心的猜疑时,那种犹豫的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就得到了破坏。
再比如周玉纹与戴礼言争吵后的一场戏,周玉纹回到自己的房中时,“推开自己的房门”,“坐在自己的床上”,这些个人认为有些话实在是不说为好。
在音乐的运用上,本片堪称经典。
在表现妹妹的活泼可爱时,跳跃的音乐随着房门的打
开,随之出现了活蹦乱跳,满脸单纯笑容的妹妹。
音乐更是随着她的步法以及动作展开,是典型的“米老鼠音效”。
而在展现周玉纹与章志忱的关系时,音乐成为不可获缺的重要因素。
在妹妹歌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赛过玛丽亚。
那天我在山上打猎骑着马儿,正当你在山下歌唱婉转如云霞。
歌声使我迷了路,我从山坡滚下。
哎呀呀,你的歌声婉转如云霞。
强壮的青年哈萨克,依万都达。
今天晚上请你过河到我家,怀抱你的马儿带着你的冬不拉。
等到月儿升上来,拨动你的琴弦。
爱人呀,我俩相依歌唱在树下。
”时,章志忱的眼光一直不曾离开周玉纹的身影。
我们无从探究两人之前的恋情究竟如何,但从这首新疆情歌中,也许我们可以猜测当年两小无猜的两人青春忘我的相爱场面。
当然,我们更是可以看到,章志忱在这多年以后,对周玉纹不变的念念不忘与满怀深情。
在四人出游的一场戏中,妹妹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
周玉纹与章志忱几乎是哭丧着脸听完这首歌,他们心中复杂的感情没有出口,但随着妹妹动人的歌声,和打动人心的歌词。
影片通过声画同步很好的展现了两人满心的爱意和无处喷薄的淡淡忧愁。
河水不断的向后流去,如同时间一般一去不复返。
然而两人心中曾经的爱却并没有消逝,周玉纹死寂的内心更是被缓缓的流水滋润,复苏起来。
只是如今重新相见的两人,一个已为人妻,一个是丈夫的好友。
爱情,仍然冲不破伦理道德的束缚。
当章志忱喝醉时,妹妹之前唱的那首新疆情歌再度从他嘴里溢出。
他含情脉脉的拉着周玉纹的手,眼里无法熄灭的爱火和难以逾越的屏障。
周玉纹此刻却只能低头神伤,她不想拒绝章志忱,那是违背她的本意的。
然而现实又使她迈不出出轨的那一步。
欲拒还迎之际,她内心的矛盾得到很好的体现,张力十足,不扭捏不夸张,丝丝动人,慑人心魄。
镜头的调度上,费穆的使用很有讲究。
在展现人际关系时,通常使用中全景来表现人们之间的关系及感情。
这样的好处是,在空间上可以看到说话者的心理地位,同时从人物表情中可探究深层内心。
固定镜头的使用,淡漠而有力,静静诉说着动人而伤感的故事。
在这一点上,个人认为他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有着如出一辙的淡定与勇气。
似乎是直面惨淡而无望的人生,又不时透露出一丝人暖人心的情感。
构图是静默与安详的,甚至让人觉得可以看到时间的流逝。
在四人场面多运用横移镜头来展示空间,似乎是打开了时间的卷轴。
导演运用镜头规范人们的视点,同时又不动声色的展示四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段落之间的切换更多运用了叠化与影黑的手法,而没有采取生切的方法。
这使得电影的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同时也升华了情感,展现了时间的跨度。
在影黑的使用上,通常与两人之间的感情有关。
章志忱一出场便是影黑后,似乎从一开始便预示着两人之间悲剧的爱情,像是导演从一开始就在引领观众对两人的关系产生凄凉的联想。
甚至可以说,影黑在电影中的使用是对两人感情的哀悼。
三.古典主义的爱情
《小城之春》无论是从画面到构图,意境的营造,还是人物的内心,都带有古典主义的强大浪漫情怀。
故事虽然是现实主义的题材,却带着浓重的悲悯情怀。
它所表现的爱情并不激烈,只是一个拉手一个拥抱,两人之间的爱情却深入人心,令人惋惜不已。
这爱情看似清淡,实则浓烈,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
可以说,是依靠了细节打动人心。
周玉纹与章志忱在墙头上关于“随便你”的对话便是如此。
当周玉纹问“真的么?”时,我想许多人都感到一种不动声色的强烈冲击。
章志忱恐怕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无言的转过身去。
纵然爱情仍然存在于两人心间,然而物是人非,到底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去追求这错过的爱情?影片的爱情就这样在寂静中展现着力与美,其悲痛是绵绵无绝期的,然而却并不歇斯底里。
而影片中的人物也并不是没有追求爱情的勇气,而是更多的承担了秩序,规则以及责任。
周玉纹最终没有离开并不相爱的丈夫,而是在城墙上指给他看章志忱离开的身影。
那种心痛恐怕是无法言说的,然而大全景的镜头似乎又在提示我们,这心痛与哀伤在天际中不过是一阵过眼云烟。
小城的春天来了又走,然而爱情的春天何时才会来到?
《小城之春》关于道德与伦理的讨论是如今看来仍然无法解决的难题,带着全人类的思考与困惑,费穆并没有把此片拍成道德论理的捍卫者,也没有讨论孰是孰非,而是带着文人的诗意与思辨,讲述了这样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
这也是影片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被奉为经典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