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宗与唐诗之融通
禅与唐诗的互动
禅与唐诗的互动一、禅宗篇佛教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经过长期的传播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的佛教传自于印度,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不断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影响,渐渐的,形成了与印度佛教有一定差异的中国化佛教,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禅宗——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产物,它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文化传统的长期熏陶下孕育出来的中国佛教派别。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初祖),故又称达摩宗,禅宗在中国的传道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改革创新的过程。
二、唐诗篇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
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我们都知道唐朝是一个相对来说思想非常开放活跃的朝代,同时唐朝的强大兴盛也是中国历史上一直让我们华夏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一段时期,正是唐朝的经济, 政治, 文化, 历史这几方面都极为适合诗歌的发展, 从而使得诗歌创作在唐朝达到一个空前绝后的顶峰。
三、禅与唐诗的互动其实我们知道禅是佛教的一个派别,也可以说一种佛教的修行方法!而唐诗是我们对唐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的一个称谓。
我的理解是:禅其实是一种人的内心的心态,而诗歌是一种文学表现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白方式!两者是有着各自的历史与发展的,当达摩祖师传佛法到中国创立禅宗后,禅宗在中国开始生根发芽成长起来了,在禅宗发展至公元600—700年左右时,当禅宗势力蓬勃发展并普遍地推广传授禅法的时候,就禅法的局限性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了,于是便促使一部分禅宗信徒探索新的解脱途径,寻找更为有效的宗教修行实践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六祖慧能创立了“南禅宗”,大胆改革扭转了禅的发展方向,这种改革成功了!而这个时期正是唐代开放,唐诗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并且唐朝在唐玄宗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这一动乱造就了许多失意落魄的诗人,在这种情况下,禅的思想也被当时的许多文人所接受了。
2021年唐宋时期诗禅交融现象形成的内因分析
唐宋时期诗禅交融现象形成的内因分析唐宋时期,诗禅相融现象发生的动因是 ___多向的,下面是搜集的唐宋时期诗禅交融现象形成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面对最为繁荣的唐宋诗歌,面对唐宋时期趋于鼎盛的佛教禅宗,面对它们在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那些相交合的部分,总会让人想到元好问“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的诗句。
其实,这精粹诗句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内容,牵扯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莫过于———唐宋二代诗禅交融的动因是什么?佛教和禅宗中的什么吸引了诗人们并令他们趋之若鹜的?据此,本文不揣冒昧,拟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禅宗能深入诗人内心与其精神契合的原因,在于它是心的学问。
它承袭了佛教的本体论,又改造了它的方 ___。
佛教认为世界的本性为“空”,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和合生成,也因因缘和合而灭,都空无自性。
佛教这种对现世世界的本体论解说,是颇能引起共鸣的,即使是在唐朝盛世,又有几人能如愿以偿快乐一生呢?李白漂泊终生,杜甫困顿一世,王维躲进了山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相对于正置身其中的今日烦忧,昨日不可留的忧愁是淡薄的,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每个人仿佛都置身于一个无边的大泽难以解脱,而这大泽的名字即是愁苦。
李白的诗句有切肤之感。
宋代官场之争甚剧,诗人们更是热心参禅问道,与佛教过从甚密。
苏轼、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大都具有官场受挫、党争失败的经历,“一生做官今日被谪,觉见从前但一梦耳”(《丛林盛事》卷上,安相国语),佛教所宣扬的这种人生如梦、朝夕异世的故事真切地发生着,他们的失意和痛苦“不向佛门何处销”?诗人是一群痛苦的精灵,痛苦的原因是他们不能停止对生命意义的追寻、追问和追求,是操修心灵者。
佛教以另一种方式解答了诗人追问的问题,不论赞同与否,都可以让心灵稍事休憩。
于是李白说“天以震雷鼓群动,佛以鸿钟惊大梦”(《化城寺大钟铭并序》),“宴坐寂不动,大千如毫发”(《庐山东林寺夜怀》);杜甫也说“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余亦师粲可,心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咏诗爱而有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唐诗宋词与禅宗文化交融
唐诗宋词与禅宗文化交融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着丰富文化的国家。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文艺创作领域中留下了众多的经典之作。
而唐诗与宋词,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两座瑰宝,无疑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
同时,禅宗文化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与精神信仰的交融,对于唐诗宋词的创作和韵律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唐诗宋词与禅宗文化之间的交融关系,并探索这种交融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禅宗的兴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起源于印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传播到中国。
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进入中国的土地,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热烈追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众。
佛教讲究修行与悟道,强调个体的超脱与解脱,深受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
禅宗的兴盛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兴起并兴盛起来。
禅宗强调内心的寂静与觉悟,通过冥想与静坐寻求心灵的解放。
禅宗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的兴盛不仅引起了文化上的追捧和热潮,也被一些文人士子看作是一种追求真理和人生理想的方式。
唐诗与禅宗文化的交融禅宗的审美观与唐诗的创作禅宗注重的是内心的体验,追求真实与超脱。
这种精神倾向在唐代的文人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唐诗以其纯粹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感受和直接的体验。
禅宗的审美观影响了唐代文人的创作,使得他们更加注重表达内心的感受和追求真实。
这种审美观念与禅宗追求真理和超脱的理念不谋而合,促使了唐诗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禅宗的哲学思想与唐诗的主题禅宗是一种强调内心觉悟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是追求真理和解脱。
而唐代的诗歌作品亦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唐诗的主题包括禅宗的哲学思想,如生死、空灵、无我等。
唐代诗人以他们独到的文学才华和对禅宗的理解,将禅宗的思想与诗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宋词与禅宗文化的交融禅宗与宋词的心境表达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珍贵瑰宝,其独特的音韵、婉约的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诗歌与禅宗的会通观(一)
诗歌与禅宗的会通观(一)摘要:作为一种抵达艺术与人生至境的独特修持方法,诗与禅秉持“悟”、“妙悟”而抵达般若妙境。
禅宗不藉文字、否弃概念,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而超越对立,以情尘意垢的遣除而洞见自性本心,其进入诗学领域,对诗歌发生的艺术思维与个体审美心理体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自见本性、直指本心的超验意识,与文艺创造活动圆融、会通。
关键词:诗禅一致艺术精神思维形态会通观诗论中的活法是在禅宗活参的启发下提出来的。
活法、无法之观念,均由彻悟中来,彻悟之后,有法皆活,死蛇活弄,故能运用自如。
承认有法,又注重活法之重要,由有法而倡活法,由活法更进而主张无法,亦出自佛禅。
禅人未开悟之先,有修有证,必依于法;大彻大悟之后,则无待于法。
诗人作诗,非无法度可寻,然成诗之后,无法度可窥,如刘禹锡称白居易之诗是“行尽四维无觅处”,谓无法得其成诗之法也。
《五灯会元》载谷隐与金山昙颍的一次对话,隐曰:“语不离窠臼,安能出盖缠?”师叹曰:“才涉唇吻,便落意思。
尽是死门,终非活路。
”①以无法建立万法,关键乃在一悟字,“栗太行曰:诗贵解悟,识有偏全,斯作有高下。
古人成家者如得道,故拈来皆合,拘拘于迹者末矣。
”②由无法而建立万法,成其无法之用,亦在彻悟,“诗人未开眼,不知有自心自身自境,堕于声色边事者,皆循末而忘本者也。
”是以禅人之“开眼”(彻悟),以明诗人彻悟。
诗人悟后,方知有自心之为本,遂不外求,亦不从人之后,无取法用法之观念,发声为诗。
只有对艺术作品的深刻参悟,才能达到圆融无碍、澄澈两忘的境界,这不仅是审美顿悟的极致,更是审美创造的终极境界。
一悟是中国本有的概念,是审美认识由事理不明到豁然贯通的飞跃。
钱钟书引陆世仪《思辨录辑要》中语:“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
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
然得火不难,得火之后,须承之以艾,继之以油,然后火可不灭。
故悟亦必继之以躬行力学。
”悟本是禅学术语,《说文》释“悟,觉也。
浅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禅相融
文 化 长 廊
浅 论 中 国 古 典 美 学 中 的 诗 禅 相 融
柯 星怡
( 茂 名广播 电视 大学 广 东茂 名 5 2 5 0 0 0 )
【 摘耍 】 诗禅相融,是古诗文化精神 中一个极具魅力、奇妙绝伦的一个艺术元素。中国古代诗人 ,大多数都不 同程度地受到禅 宗的影响。本 文从诗与禅 的关系、诗禅相融的形态及其发展等方 面,探析 中国古代诗歌的禅宗智
“ 妙晤”抵达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的审美境界的彼
句诗 , 道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与禅密切相关的玄机。诗 岸 ,这种境界可感而不可见 , 可 晤而不可言,不可穷尽 ,
9 7
难 以强求 。至 此 ,以禅 喻诗作 为一面 旗帜树 立在 了诗 坛之 上 ,影响了后世 无数诗人 。
机 ”I 1 ] ,这里 的 “ 天机 ”就是 他所说 的 “ 如 壶公 瓢 中 ,自 有天地 日月” 】 ,显然 ,是不可名状的禅理玄机。后来的
论的禅意化 ,更使禅宗 同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 ,血肉
不 相连 ,绽放了辉煌的画卷。除众多佛僧外 ,大量的文学 司空图继承了这一思想 ,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 “ 家如唐朝的王维 、孟浩然和宋朝的苏东坡等 ,都有上佳 著一字 , 尽得风流”_ 3 显得愈发令人难以把握。以诗喻禅
集大成者当属严羽。他第一次集中而系统地借用禅理来探 的禅诗禅作。 禅宗所追求的极境是人的本 『 生与宇宙本体绝对冥契 讨诗歌艺术的特征和本质问题。他在 《 沧浪诗话 》中提出 妙语 ”说和 “ 兴趣蜕 ” ,与禅 宗 “ 不立文 合一的境界~ “ 涅磐” ,诗人所追求的极境是 “ 天人合 了 影响深远 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代禅宗与唐诗探讨
唐代禅宗与唐诗探讨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其文化和艺术成就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历史进程。
在唐代文化和艺术中,禅宗和唐诗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禅宗起源于印度,从印度传入中国,至唐代达到鼎盛。
禅宗强调内观自省,通过禅修实践,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达到解脱的境界。
禅宗内涵简洁而深刻,禅语经典悟道,成为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崇尚清静,却又融于生活,以渐进的方式辅助修行,这种方法不同于其他佛教流派,距离了生活的真实感受。
唐代的禅宗士人,深入于禅的精神和境界中,在创作诗歌时,常常注入构思和人生哲思,在唐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
禅宗认为“心即是佛”,意思是人们的真实意识和佛陀是一体的,诗歌的创作也是生活与思维的一体,把人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唐代著名的禅宗诗人,如白居易、杜甫、陆游、李白等,他们的诗歌中常有禅宗的思想和禅境的描写。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道西风瘦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中,反应出禅宗哲思——隐遁自我,追求自由的气氛,深刻表达了禅意。
禅宗的哲思与唐诗的艺术形式相互交织。
禅宗提倡的“生活即禅”哲学融入诗歌中,使得唐诗不再是生活体验的抒发,而是把人与自然或精神合而为一,呈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
唐代很多著名的诗篇如《春夜喜雨》、《将进酒》、《登高》等是对自然和生命力的暗示和赞扬,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豁达、超脱的心态,充满了禅宗的哲学理念。
以“须尽欢”“莫使金樽空”来表现生命的卑微与短暂,以“一饮三百杯”来表现超越生死的境界,表达了“心即是佛”的禅宗思想。
再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指画禅机:诗词与禅宗思想的交汇点》
指画禅机:诗词与禅宗思想的交汇点介绍禅宗思想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宝库中一块重要的瑰宝,而诗词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
这两者的交汇点,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内涵,也呈现了人类灵魂的高度诗意。
本文将探讨《指画禅机:诗词与禅宗思想的交汇点》,深入剖析禅宗思想对于诗词创作的影响,揭示禅诗中蕴含的禅宗智慧。
1. 禅宗思想概述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派,起源于6世纪的中国,是通过直接体验来实现觉悟的一种修行方式。
禅宗强调无我、觉知和直击本质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追求直接的体验和超越理性思维的境地。
禅宗注重内心的冥想和禅定,通过觉察此时此刻的存在,超越对外在事物的执着,达到超越世俗的境地。
2. 诗词的独特魅力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精炼的语言和独特的修辞手法吸引着人们。
诗词是一种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方式,通过优美的韵律和形象的描绘展示内心世界。
中国古代诗词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话题,既有歌颂自然的田园诗,也有抒发悲愤的边塞诗,无不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
3. 禅宗与诗词的相互影响禅宗思想对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同时,诗词也对禅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禅宗的“即境一心”和“以意指境”等核心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和诗词的意境追求相契合。
禅宗强调觉知和直击本质的方法,而诗词则通过表达情感和思想,使读者意识到内心的涵义和人生的意义。
4. 禅诗的禅宗智慧禅诗是禅宗思想的艺术体现,它以简洁、意境深远而著称。
禅诗的创作目标是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意象,传达禅宗智慧和对生命的思考。
禅诗强调即境一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的观察,揭示其中的禅宗哲理。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两句简洁的诗句表达了禅宗的空灵和超越世俗的境地。
5. 词与禅宗的结合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饱含情感和婉约的风格著称。
禅宗思想的影响使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更多地探索内心的深处。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以禅入诗,以诗寓禅——论王维的禅宗思想与其山水诗的关系
以禅入诗,用诗寓禅——论王维的禅宗思想与其山水诗的关系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
他被誉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有“诗佛”之美称。
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故他的诗中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其中又以他的山水诗为甚。
禅宗赋予了王维静观、内省型的美感心理结构和了然顿悟、淡化时空观念的审美方式。
而他又以禅宗悟道的方式体验山水,梵我合一,我之“思’’消融于物之“境”中,使其山水诗形神兼备,意境空灵,禅意盎然。
不可不谓是以禅意禅趣嵌入山水之诗中,而又以山水之诗来寓所悟所领之禅意。
一、禅宗的发展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自东汉传入我国,然后不断发展蔓延,逐步与中国传统学说相融合,嬗变为具有特色的中国佛学,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唐是我国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相继成立了许多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和禅宗。
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已大不同于印度的佛教。
禅宗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唐代建立起来的禅宗,分北宗和南宗。
神秀的北宗主张“渐悟成佛”,要求打坐修行,称为“渐悟派”【1】。
慧能的南宗主张“心性本净,佛性本有”【2】。
强调“以无念为宗”,认为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
主张修行不要拘泥于形式,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修禅。
如玄觉禅师在其著名的《永嘉证道歌》中所唱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禅宗吸取了印度佛教的思想,又融儒、道为一体。
二、王维信佛教的原由唐朝的士大夫崇佛形成了风气。
早在唐祚初建时;太史令傅奕在给唐高祖的一份奏疏中就曾指出:"捂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儒士学中,倒说妖胡浪语。
”而且在唐朝,儒释之间的交游成为一种时尚。
柳宗元在《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中总结说:"昔之桑门上首,好与贤士大夫游。
"唐朝的统治者对佛教亦是备受推崇。
唐太宗晚年,他亲自披阅了玄奘所译的《瑜伽师地论》,敕令写成九本,颁与九州。
试论禅宗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
试论禅宗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STU摘要:禅宗与诗歌的关系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
盛唐时期是禅宗成熟发展的一个高潮期,也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样一个时期中,禅宗与诗歌的互相影响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从禅宗为何能影响诗歌入手,着重探讨禅宗对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的影响,最后则分析在禅宗的影响下,诗歌的整体风貌所呈现出来的东西。
关键词:禅宗;诗歌;意境文学与宗教一直以来都有着不解之缘。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佛教自汉代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就在中国的土地上蓬勃发展,到南朝时已经随处可见僧侣与寺庙,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
”可见佛教在中国的繁荣景象。
禅宗原先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后来逐渐成为中国佛教中的主流派别,在隋唐之后,禅宗甚至成为了佛教的代名词。
关于禅宗的创始人有多种说法,多数学者认为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当为六祖惠能。
当时五祖弘忍座下有两位得意弟子:神秀与惠能。
禅宗的发展直至五祖,都是强调坐禅。
到了弘忍之后,禅宗开始发生了分化:一是在北方继续坚持“坐禅”的神秀,二是逃到南方强调“顿悟”的惠能。
形成了“南能北秀”的局面,这个时期也是禅宗文化发展的一个高潮。
南禅宗的创始人惠能打破了达摩以来“不出文记”的惯例,为禅门留下了一部《坛经》,这部《坛经》即为禅宗的宗经。
因此,现在多数人都认为惠能才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
狭义上的禅宗是指以惠能为首的南禅宗。
惠能去世时,北禅宗的实力依旧很大,惠能的弟子神会为惠能争取了六祖的合法地位,这之后,北禅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而南禅则由于惠能弟子们的大胆发挥,变现得身份繁荣,理论上也趋于成熟,到后来甚至直接用其来指代佛教。
但禅宗从佛教中的一个派别发展成为了影响力深大、中国化了的禅宗是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禅宗始终对文人士大夫们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讨论禅宗对诗歌的影响这个问题中,我们将“禅宗”这个概念模糊化,而并不仅仅用来指代惠能所创立的南禅宗。
论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禅作为古代佛教中教外别传、直指人心的特别 法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些出家 离俗的大德大智之高僧,他们所作的禅诗多是指借 诗指禅,以开悟诗、警示句、示法诗、述怀诗、辞世偈、 禅门偈等抒发他们对禅意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禅虽然是一种修行方法,但通过禅定之修炼,我们可 以理解禅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超越自我、回归自 我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生命的体悟,是一种审美的 情趣和艺术的意境。
在唐代诗人中,王维受到禅宗思想影响比较深 刻,反映到他的山水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对禅 意的这一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曾有所反映。如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 照青苔上。”句中的“返景”,“复照”,看似写出静中有 动、动中有静之景,其实正好拓展了诗的意境—— —返 照,体现了禅家极重视的内省功夫。又如他的“明月 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深林人不见,明月来相照”等 诗句,都含有浓重的禅味,达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与 王维同时或较晚的诗人,如李白、储光羲、韦应物、白 居易、元稹等,他们的诗也曾受到禅的影响,仅仅是 数量有多有少,程度有深有浅罢了。到了宋代,以禅 入诗,蔚为风气。诗人与高僧为友,论诗谈禅,互相切 磋,互相启发,诗情禅理,各臻其妙。如苏轼与佛印的
名作 欣赏
古代文学
筅
古代文学
论禅与古典诗歌的融合
□朱俊海(广西梧州学院中文系, 广西 梧州 543002)
禅理开诗境――浅谈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唐诗
禅理开诗境――浅谈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唐诗2019-10-08【摘要】禅宗思想⼴泛⽽深远地影响了唐代诗歌创作。
正是由于禅宗思想与唐诗在本质与特质上有共通之处,使⼆者有了交融的可能。
诗赋予禅以更为理想的思辨形式,禅则深化了诗的深层意境。
诗与禅成功地实现有机结合,使传统的重修饰、雕琢与铺陈的诗学审美风尚,向着重⾃然天真、富于情趣的⽅向发展。
【关键词】禅宗思想;唐诗;融合;意境作为中国独⽴发展的三个本⼟佛教宗派之⼀的禅宗,是由初唐僧⼈六祖慧能结合印度禅学与中国⽂化⽽创⽴的。
这是⼀种符合中国⽂⼈阶层⼝味的教派,不可避免地对唐代诗歌创作产⽣了极⼤的影响。
唐朝是佛教⿍盛与成熟时期,诗歌在唐展到了顶峰,因此“每当宗教意识以及宗教上层建筑统治社会的时候,宗教也必然对⽂学产⽣强烈的渗透与促进” [1]。
⼀、诗禅相融的基础唐代是诗歌发展极致灿烂的时代,⽽禅宗思想亦在各个佛教宗派的发展衍化下⾄唐代兴盛。
唐诗便在禅宗思想的⽆声滋润下,其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顶峰。
诗词的艺术魅⼒源于其“⾔有尽⽽意⽆穷”的韵味,⽽禅宗思想亦更是注重⼀个“悟”,“悟”则直指内⼼,⽆以⾔表。
由此,诗与禅内在相通,诗之⾔辞可为禅理表达添⽂采,禅之奥义可为诗词添境界。
孙昌武《诗与禅》认为:“禅宗的发展,正越来越剥落宗教观念⽽肯定个⼈的主观⼼性,越来越否定修持⼯夫⽽肯定现实⽣活。
⽽⼼性的抒发、⽣活的表现正是诗的任务。
这样诗与禅就相沟通了。
” [2](⼀)本质相通《⽑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为志,发⾔为诗。
”[3]从本质上来讲,诗歌的主体是精神,诗歌通过具有韵律的语⾔⽂字来表达情感与思想。
⿊格尔说“(诗)是精神的⽆限领域”,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诗是注重⼼灵世界与精神主体的⼀种⽂学形式。
同样的,禅在本质上也是属于内在精神领域的。
禅宗的“禅”字是由梵⽂“禅那”⾳译⽽来的,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指的是由精神集中⽽进⼊有层次冥想的过程。
苏 轼的诗歌与禅宗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苏轼的诗歌与禅宗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更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
而禅宗思想,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歌与禅宗思想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
首先,苏轼的诗歌和禅宗思想都强调对内心的关照。
禅宗主张通过冥想、内省等方式来洞察自我的本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
苏轼在其诗歌中,也常常展现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反思。
例如他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通过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没有被外在的繁华和喧嚣所迷惑,而是将目光转向内心,探寻生命的真谛。
这种对内心的关注,与禅宗的修行理念不谋而合。
其次,两者都倡导对自然的欣赏和感悟。
禅宗强调在自然中领悟佛法的真谛,认为自然是一种无言的启示。
苏轼的诗歌中,有大量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且这些描绘往往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是借景抒情、借景悟道。
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对庐山景色的不同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容易受到自身局限的道理。
他从自然中获得启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与禅宗在自然中寻求智慧的思想是相通的。
再者,苏轼的诗歌和禅宗思想都具有一种超脱和豁达的精神。
禅宗追求超越世俗的烦恼和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在诗歌中却始终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
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即使在风雨中,他也能保持从容和淡定,不为外界的困境所动摇。
论王维诗歌的诗禅融合
论王维诗歌的诗禅融合王维是唐代文坛上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歌风光典雅,充满了禅宗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他的诗歌深受当时的文人雅士和后人的喜爱和赞誉,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将探讨王维的诗歌如何融合了诗与禅两种文化。
首先,王维的诗歌体现了禅宗的思想,如“物华天宝,而祇园之花,其状虽稀,而所化之气,可充华表”,这句话表达了王维对世间善美之物的淡泊态度。
他认为,世间的繁华与美丽,虽然珍贵难得,但只是短暂的美好,最终都会消失。
他倡导人们应该拥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实现“禅”的境界。
其次,王维的诗歌注重表现自然之美,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句诗通过“茱萸”一物的描述,表现了中秋佳节的氛围和人们团聚的思念之情。
他的诗歌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使人穿越时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他认为,自然是世间最大的艺术,人们应该像自然一样自由自在,寻找心灵的超越与升华。
最后,王维的诗歌表现了禅宗的生命哲学,如“两岩俱峙,峰如削成。
无人过处,径自通幽。
”,这句话表现了一种坚定和自信,也透露了对生命的追求。
王维的诗歌给人一种力量,鼓舞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珍视,追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他的诗歌融合了禅宗的思想,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认识,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悟道的途径和启示。
总之,王维的诗歌是诗与禅两种文化的结合,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价值的体现。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与画作,抒发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影响了后人的诗歌创作。
他的诗歌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传承。
王维的诗歌在唐代文坛上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充分融合了诗与禅两种文化。
在王维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禅宗的思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生命的价值观念,这些思想的融合使他的诗歌更有内涵,更具有思想深度。
禅宗哲学在王维的诗歌中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他的禅宗思想体现在他对世间事物的淡泊态度上。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与表现形式
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与表现形式禅宗思想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唐代,对唐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禅宗思想对唐诗尤其具有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并在唐诗中体现出多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探讨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以及其在唐诗中的表现方式。
1. 禅宗思想对唐诗创作理念的影响禅宗思想鼓励人们超越尘俗之执着,追求内心真实自我。
这种精神内化为唐代文人创作理念的一部分,使得他们在写作时更注重内省、超脱和自我觉察。
这种内省和超脱意味着他们试图通过平静的心态来达到对世界和生活更深层次的洞察,并将这种洞察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2. 禅宗思想对唐诗情感表达方式的影响禅宗强调直接体验与感知,追求超越语言和逻辑的直观体验。
在唐诗中,禅宗思想对情感表达方式产生了一定影响。
许多唐诗以细腻的笔墨描绘自然景物或日常琐事,通过这些微小而富有意义的细节来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
这种直接、简明的表达方式正是禅宗强调的“言物不二”的表现。
3. 禅宗思想对唐诗修辞手法的影响禅宗注重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哲理。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在很多唐诗中找到。
比如,许多诗人运用太极图、山水画等图像来隐喻生命、空灵和无为等禅宗核心概念。
同时,他们也借鉴了禅宗教语中使用的比喻、对偶和反讽等修辞手法,使得他们的诗作兼具丰富性与隽永性。
4. 禅宗思想对唐诗审美观念的影响禅宗启发了唐代文人对审美理念更高层次的思考。
禅宗注重“寂静无为”与“以物喻道”的观念,使得唐代文人追求到了一种雅致、简约而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
这在唐诗中表现为对于形式、音乐与情感等方面的高度把握,让读者在品味唐诗时能够沉浸其中并获得灵性上的愉悦。
综上所述,禅宗思想对唐诗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并通过影响创作理念、情感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以及审美观念等方面,在唐诗中体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这些禅宗思想的独特贡献使得唐诗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和哲学的体验。
禅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融合
禅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融合禅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融合源远流长,两者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禅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而古代文学作品则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禅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融合之美,以及二者相互交融所带来的文化价值。
禅宗是中国独有的佛教宗派之一,强调顿悟、悟道,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禅宗注重禅修、打坐,通过冥想与参悟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禅宗的核心理念是“无我”、“无相”、“无念”,主张超越物我之别,超脱生死轮回,达到心灵的解脱境界。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摒弃繁琐的礼仪与文字,追求直截了当的心灵体悟。
禅宗的禅语、公案、和尚法语等都是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富有哲理性与启发性。
古代文学作品则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智慧。
古代文学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如《红楼梦》、《西游记》、《诗经》等,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影响深远,流传至今。
禅宗与古代文学作品的融合,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对禅宗思想的借鉴与表达。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融入禅宗的思想内涵,通过作品展现禅意境界,引导读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比如在唐代诗歌中,不少诗人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创作了大量具有禅意的诗作,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
这些诗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给人以启迪与感悟。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禅宗元素也体现在作品的意境与情感表达上。
禅宗注重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古代文学作品也常常通过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来体现这种禅意。
比如在《红楼梦》中,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禅宗所倡导的超脱尘世的境界。
作品中的诗词歌赋、对联对话等形式,也常常融入禅宗的意境,给作品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息。
《唐宋文学与佛教禅宗思想的交融》
唐宋文学与佛教禅宗思想的交融
引言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佛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唐宋文学与佛教禅宗思想相互渗透、交流并融合,共同推动
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演进。
本文将探讨唐宋文学与禅宗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交
融所带来的影响。
一、唐宋文学对禅宗思想的接纳和借鉴
1.唐代文学中的禅意表达:探讨唐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禅宗思想
的认同和体悟。
2.禅宗艺术对唐代绘画和剧作的影响:分析禅意在唐代绘画和戏曲中的呈现,
并探讨其对艺术形式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二、佛教禅宗思想对唐宋文学创作的影响
1.禅宗“顿悟”理念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讨论禅宗思想如何激发了唐宋诗
人创作灵感,丰富了其表现手法与主题内容。
2.禅宗思想对小说与散文的影响:分析禅风小说和随笔体散文中禅宗思想的
融入以及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塑造。
三、佛教禅宗思想在唐宋文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1.心灵舒畅与超越生死的追求:探讨禅宗思想如何帮助唐宋文学家超越物质
束缚,追求心灵上的安宁和解放。
2.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分析唐宋文学中蕴含的佛教禅宗思想对社会现象和
人性弊病的批判,并探讨其中可能引发的社会变革。
结论
唐宋文学与佛教禅宗思想的交融,不仅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为后来文学艺术作品提供了重要借鉴。
这种交融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尘俗、追求内心真谛的精神路径和审美理想。
通过在文学中融入禅宗思想,唐宋文人更能深入人心,传达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唐诗中的禅宗思想影响
唐诗中的禅宗思想影响简介禅宗是佛教中一支重要的宗派,起源于中国的唐代。
在唐诗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融合了禅宗思想的作品。
本文将探讨唐诗中禅宗思想的影响,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禅宗思想概述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追求通过内心体验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其核心理念包括定、静、虚无等,提倡寂静与思考的结合。
禅宗对唐诗创作的影响1.境界表达:禅宗注重直观的境界体验,而唐诗中常常以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状态,并通过细腻、典雅的语言传达出禅意。
2.淡泊情感:禅宗主张超脱尘世欲望,并追求内心平静,这种情感也在一些唐诗中得到体现,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淡泊意境。
3.空灵意象:禅宗思想强调无形无相,唐诗中常用虚幻的意象来表达禅宗的观念,如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河欲落九天羞,飞度中庭云影稠”的描写。
影响的主要作品1.王之涣《登鹳雀楼》:该诗以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对浩瀚世界的超越和淡泊情怀。
2.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描绘寂静而祥和的秋夜,展现了禅宗强调的人与自然、心与妙境的统一。
禅宗对唐诗创作风格的影响:1.言简意赅:禅宗注重直指人心,唐诗中常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
2.抒发内心体验:禅宗倡导直接属于个人内心体验,并通过唐诗展示出了内在体验的思想。
总结禅宗思想对唐诗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通过境界表达、淡泊情感、空灵意象等方面,禅宗思想为唐诗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唐诗中融入了禅宗思想的作品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更展现出人类追求内心升华和超越的精神追求。
感谢您阅读本文!。
佛教禅宗与唐诗的启示与影响
佛教禅宗与唐诗的启示与影响简介佛教禅宗和唐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修行方式,深受中国文人的追捧;而唐诗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探讨佛教禅宗对唐诗的启示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
1. 佛教禅宗对唐诗创作的启示1.1 心境与情感体验禅宗注重内心与自我觉察,强调静坐冥想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清明。
这种超越常人世俗的心境和情感体验也影响了许多唐代诗人。
他们在写作时常常追求内心深处真实的感悟和审视自我,表现出独特而深邃的情感体验。
1.2 自然意象与修辞手法禅宗注重观察身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通性,通过直接而纯净的形式来表达意境。
类似地,唐诗中出现了许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借此来抒发思想情感。
禅宗对唐诗的启示使得诗人们更加注重运用具象的自然意象和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造诗歌形象。
1.3 莲花与空灵在佛教禅宗中,莲花被视为纯洁而超越尘俗的象征。
唐代诗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来表达内心追求净化与解脱的愿望。
这种寓意丰富且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唐诗中一个重要而独特的主题。
2. 唐诗对佛教禅宗的影响2.1 禅院文化唐代出现了许多以佛教禅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禅院。
这些寺庙不仅是佛教信仰之地,也是学问交流和文化盛会之所。
许多文人墨客亦常在其中修行、创作、笔耕不辍,并将其修养经验融入到作品中,进一步推动着当时文学艺术的发展。
2.2 思想交流与影响唐代的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宗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他们将禅宗的修行理念与自己的文学创作紧密结合,使得唐诗表现出一种更加内省、超脱世俗的审美倾向。
2.3 语言与艺术表达唐代诗歌以其简练、高度凝炼的形式而闻名。
禅宗对于追求虚静和意象纤细之道有着深刻见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唐诗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达手法。
唐诗中那些抽象、充满意境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禅宗思想对诗歌造成影响的直接体现。
结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与唐诗之间存在着相互启示和影响。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表达的。特别是禅宗,号称“不立文字”,实因其超越语言
概念和理性逻辑之故。所谓“说似一物则不中”、“直是开口
不得”,(《古尊宿语录》卷四)就因为实相真谛之不可言说性。
因此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摩诃迦叶可以会心,后世宗徒,
借教悟宗只好透过象征、譬喻、暗示的直观方法来提示。
语词,可以看出唐人广泛汲取佛典语言入诗的现象。
2、诗寄禅理,涉禅趣
以禅入诗粗者用禅语,精者入禅机。入禅之作,都寄禅
理、涉禅趣,很能突显出禅门心性的风光与趣味。
王维诗是唐代诗人中最能传达出禅悟的过程、体验与境
界者,这已是历来诗家公认的。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杜
相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
吸引力,如谢灵运就曾著《辩宗论》,引用竺道生的理论,阐明
所谓折中孔、释的顿悟说。到唐朝,禅宗的势力越来越大,禅
理的影响越来越深,有不少文人的生活和作品中带有或多或
少的禅味(如王维和孟浩然)。从质实到空明,是中国古典诗
歌艺术上的一个跃迁,这个跃迁的实现,主要是体现在以盛
唐时期王孟为代表的山水诗人中。这方面王维的诗作是最
1、以禅语、禅典入诗
由于唐代文士普遍有习禅风气,因此以禅语、禅典入诗
的情况相当多,这种以禅学内涵或语言入诗的情形,后人统
称之为以禅入诗。
唐代以禅入诗的作品无法胜数。如岑参《出关经华严寺
访华公》诗: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元稹《悟禅三首寄胡
果》:手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白居易《在家出家》:中宵
(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的本质是以精神主体为主的,诗是情志的咏叹与抒发
透过韵律化的语言而成。《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
志,发言为诗。”[5]吴战垒《中国诗学》说:“诗从本质上说是抒
情的,抒情诗的产生是人意识到自己与外在世界的对立,独
诗的表达也需注意“含蓄不露”的特质。司空图《诗品》
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卷二“含蓄”品)严羽《沧浪诗
话》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诠”,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
者,天下之至言也。”杨仲弘《诗法家数》所谓“诗有内外意,内
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妙。”凡此可以看
出诗与语言文字之间不即不离的诗性与禅相似。这是禅悟
少也是富于禅味的。例如:
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冲淡———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纤———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缜密———是有真迹,如不可知。
飘逸———如不可执,如将有闻。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显然
是士人熟习之内容,随手拈掇禅语入诗,或撷引禅典,已是习
常之事,即以诗圣杜甫亦于一诗中数用禅典禅语,如《望牛头
山》诗: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此中
用景德“传灯”录记载之“牛头”法融禅师“鹤林”寺,并涉及
“天河”、“黄金”为地的净土、“不住心”念佛的禅理等等佛典
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
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
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
曰意境,亦张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则得其真矣。
这三境之说似青原惟信禅悟道“见山是山”的三阶段,由
形象直觉进入理性直觉,悟宇宙与艺术的真谛,同时也是佛
昌武《诗与禅》认为:“禅宗的发展,正越来越剥落宗教观念而
肯定个人的主观心性,越来越否定修持工夫而肯定现实生
活。而心性的抒发、生活的表现正是诗的任务。这样诗与禅
就相沟通了。”[3]袁行霈《诗与禅》一文指出:“诗和禅都需敏
锐的内心体验,都重示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这使
它们有互相沟通的可能”。[4]
与诗法起了汇通作用的基础。
二 禅宗对唐诗融通内容之实践
魏晋以后,尤其在唐代中国文人生在绝大多数人信仰佛
教的社会里,不知不觉会受到佛教教义的熏陶。唐朝大诗人
王维,字摩诘,连命名都来自《维摩诘经》。有更多的文人同
僧人有深厚的交谊,我们翻阅唐代的诗集,到处会嗅到佛教
的气息,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心云相逐。”也正是“不于境上生心”的禅学观念的形象显现。
“淡远”“平淡”的风格,实际上是与无所挂碍、无所系缚、任运
自如的主体心态有密切关系的。
3、禅宗对唐诗艺术思维之渗透
学佛,目的在于求解脱,度一切苦厄(这自然是幻想)。
能不能解脱,关键在于能不能彻悟。晋宋之际,佛教大师竺
道生们宣扬顿悟拂义。这在佛教史上是破旧立新之功一件
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诗禅沟通之实质,一言以蔽
之曰:将经验之世界转化而为心灵之世界”。[1]周裕锴《中国
禅宗与诗歌》认为:“诗和禅在价值取向、情感特徵、思维方式
和语言表现等各方面有着极微妙的联系,并表现出惊人的相
似性。”即“价值取向之非功利性”、“思维方式之非分析性”、
“语言表达之非逻辑性”及“情感特徵表现主观心性”等。[2]孙
大事。比竺道生的时代稍后,到南朝宋末年,被推为禅宗初
祖的菩提达磨来华,讲《楞伽经》,传禅法,也主张“不随于言
教”。菩提达磨的禅法一传再传,吸收竺道生的理论,融会贯
通,发扬光大,到六祖慧能之后,成为在中国势力最大的佛教
宗派———主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顿悟成佛的禅宗。
这种超乎象外、直指本心的玄理对教外的文人有很大的
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
雄氏(指释迦牟尼)之学,字字皆合圣教。”(《而庵说唐诗》)如
王维《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云:“龙锺一老翁,徐步谒禅
宫。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王右丞集笺注》卷7)白居易
诗:“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
教“境”的概念输入诗论的表现。
皎然《诗议》云: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而不可取,
景也;可闻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
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
皎然诗学以心为宗,取“境”虚实之说显然也得力空王之
道。《诗式》辨体一十九字,是唐诗风格论,为晚唐五代“诗
立反省的意识,一面通过意识的反光镜认识世界,一面又从
反射到心灵的世界图像中省视内心的秘密。”黑格尔说:
“(诗)是精神的无限领域”,它关心的是“精神方面的旨
趣”。[6]由此可知诗是注重心灵主体与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
(二)性即是心,心即是佛
禅在本质上也属精神内在领域的。“禅”一字可作多层
意涵了解,就宗教发展与演变来看,禅可泛指佛家,也可特
唐代是诗歌与佛教新变繁荣的时代。诗在六朝的发展
下至唐代成熟而诸体均备,禅在各宗衍化下至唐代禅宗兴盛
一花五叶,于是佛教与诗歌有了新的融合。就禅僧方面来
看,从晋代支遁、慧远的禅理诗开始,至唐代形成诗僧辈出的
现象,由佛经翻译的偈颂到禅师颂古、示道的禅诗,以诗寓禅
在唐代有了大步的发展。就文士方面来看,文人礼士与方外
格”之发端,对诗论中这种“诗格”形式影响深远。
2、风格学之集成
司空图《诗品》廿四品属风格学,可说是对皎然《诗式》进
一步的承继。其中“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韵外之致”、“味
外之旨”之说更深远影响到宋、明清代。司空图在其名著《诗
品》中把诗的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自然”等二十四种,
每种用一些美丽形象的四言诗句加以解说。这诗句中有不
都在本然之中,一切都是淡然无为,而不应是牵强著力的。
强调淡然忘机、不系于心的精神。“僧问:如何是僧人用心
处?师曰:用心即错!”(《五灯会元》卷11)禅在自然而然中,
不可以用心著力。又如:“问:如何是学人著力处?师曰:春
来草自清,月上已天明。”(《五灯会元》卷11)意谓一切都是
自然而然的,如春日青草、月上天明一样自然。
指禅宗,就修为内涵与方法来看,禅可指觉性(佛性)、禅那
(静虑)、或禅定(三摩地)。达摩《血脉论》云:“佛是西国语,
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
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
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慧苑音义》卷上云:“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简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
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白氏长庆集》卷65)王、白
二人之诗语涉禅理,都显出他们对禅的某种程度的体悟。其
他唐代诗人亦不乏禅机之作。如,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
云:“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王建
是用禅境来说明诗境,因为作诗不能“不著一字”,也就难于
“超以象外”了。“冲淡”的风格,来源于一切不系于心的主体
心态,任运自在,不执着,不刻挚,如天空中的游云一般。山
水派诗人,多有如此心态。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是禅家“不住心”、“无常
心”的象征。柳宗元《渔翁》诗中:“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
为典型的。如《终南山》一诗:“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