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通胀类型及凯恩斯式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中国通胀类型及凯恩斯式政策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经济社会常见的问题,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很多,本文旨在综述现有主流通货膨胀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主要的通货膨胀类型和原因,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政策性、长期性、全面性,既有典型的货币超发原因,也有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原因,这和中国的财政政策紧密相关。

凯恩斯在上个世纪中前期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即是这种政策模式。

本文论述了哈耶克对凯恩斯的通货膨胀观的批判,以及对凯恩斯式通货膨胀的现实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制型通货膨胀;凯恩斯;哈耶克
中图分类号:f8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8-0002-02
引言
从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增长和低通胀,如果不考虑绿色gdp等概念,总体数据上看是健康的。

对外顺差的逐年加大,特别是从07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了10%左右的gdp增长率。

但人民币币值一直处于强烈的上涨预期和缓慢增长当中,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变的非常明显。

从近12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在经历了1998和2002年的物价下降之后,迎来了物价缓和性和波动起伏性上涨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周
期。

2003到2006年,我国的cpi(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较小,分别为1.2%、3.9%、1.8%和1.5%。

而进入2007年3月份以后,cpi一路攀高,达到百分之六点几,七点几,到2008年2月份达到8.7%的高位。

2010年,官方统计全国平均cpi不超过5,但民间统计cpi一度达到10。

在解决通货膨胀之间,我们要先认清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对症下药。

一、通货膨胀定义
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采取了莱德勒和帕金的定义:“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

”详细一点说就是:1.通货膨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也不是复苏时候的价格上升,而是当价格不断上升且趋势在一定期间内不可逆转时,才可以认为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所有商品,至少是重要商品的加权平均)的上涨。

一些经济学家对通胀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如布朗芬·布伦纳和霍尔兹曼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四种特征:
1.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的过度需求形势,在这种形势下,过多量的货币追逐过少量的商品;
2.通货膨胀是不论以总量计算还是以人均计算的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大量增长;
3.通货膨胀是一个具有附加特征或条件的价格总水平上升。

这些附加的特征是:非完全预期性;它(通过成本)导致价格的再上涨;它不增加就业和真实产量;它快于“安全”率;它产生于货币方面;它由减去间接税和补贴之
后的净价格来测度;同时(或者)还可以说它是不可逆的;4.通货膨胀是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是以汇率、黄金价格来衡量,或者指在官方价格下,对黄金和外汇的过度需求。

可以看到,在常见的通货膨胀定义中,货币过量发行、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是作为三个同等的要素被予以确定的。

但一般的定义不说明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通货膨胀的主要分类
使用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一般有以下四种分类方法。

1.以市场机制运行的程度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openinflation)和压抑型通货膨胀(repressed inflation)。

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显形的通货膨胀和隐性的通货膨胀之分,区别在于前者没有被人为控制,后者被人为压抑。

2.以通货膨胀率的不同程度来划分:见下表:
在恶性通货膨胀中,货币完全丧失了储藏职能,部分丧失了交易媒介职能。

一个例子是1948年的中国国统区的金圆券,另外二战后的拉美一些国家中也出现过。

3.以通货膨胀的预期性来划分:
分为预期通货膨胀(anticipated inflation)和非预期通货膨胀(unanticipated inflatoin),这是当代通货膨胀理论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重大区别。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才具有真实效应。

4.以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划分:
有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inflation)、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inflation)和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被认为是总需求过度的结果。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则被认为是总供给函数移动的结果。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纯粹的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常见的,长期的通货膨胀都是在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种观点中所指的通货膨胀就是混合型的通货膨胀。

而结构性通货膨胀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因素的变化j也会使物价总水平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三、中国目前主要的三类通货膨胀
1.强制结汇导致的通货膨胀
我国的强制结汇制度规定所有外汇上缴中央银行,然后按汇率换成等值人民币。

近年中国的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十一五”末,我国外汇储备为8189亿美元,而截至2011年已达3.2万亿美元,短短5年多时间增长了数倍。

我国每年上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要增发近万亿人民币。

造成中国内部的货币超过所需要量,形成缓慢的通货膨胀。

2.输入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的根源是由于外国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
的形式传导进入国内的。

而对中国而言,通货膨胀主要是由美国传导进来的,这主要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输入的。

因为国内商品的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可以通过国内生产以及国外进口两条途径满足,若国外进口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必将推高国内相关商品的价格,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元贬值,造成以美元为交易中介的石油或是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而中国的紧盯美元的货币政策,因此,当美元贬值引起商品价格上涨时,以人民币计价的这些原材料价格也就同时上涨。

如果为了压制物价上升,压制住国内原材料价格不随国际价格上涨,对以出口为主要支柱之一的中国经济来说,实际上是在贱卖国内的资源,也就是说,出口部门暂时的繁荣是通过国内资源的贱卖换来的,这从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途径就是通过资本流动而输入的。

我国长期的偏低估汇率政策,造成人民币长期缓慢升值的预期,造成每年注入我国的热钱达上千亿美金,据一些机构估算,2005-2007年流入中国的热钱分别为2282亿、2078亿和3851亿美元,三年热钱流入的累计规模为8211亿美元,约占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的54%。

这些投机资本进入中国国内并不会从事周期过长的投资,因而它们总是涌向资本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当中国国内的证券价格以及房地产价格在他们的带动下炒高后,热钱带着巨大的收益退出,而为它们买单的都是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中国人民。

3.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通货膨胀(凯恩斯式通货膨胀)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口的充分就业,可以靠总需求的提升来达成:而总需求的提升则有赖于“货币量”经由“政府”的支出而增加。

2008年-2010年下半年,中国大规模基建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倒逼大规模信贷和人民币货币发行,人民币总量从2008年年初的40万亿猛增到68万亿元(约合10万亿美元),两年半时间里,净增量28万亿元,年均货币供应增速高达20%以上,是2008年年初的1.7倍,这意味着,人民币增发70%,内在价值已贬值40%以上。

我们的经济总量和“gdp”,是美国的1/3,我们的货币总量,是美国的1.2倍,我们的货币增发速度,是美国的5倍。

凯恩斯主义政策经世界各国政策实践表明,可引发通货膨胀。

哈耶克指出,这是因为这种思想的核心总是着眼于短期的经济结果,却忽视了长期的生产能力的限制,导致了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提升。

四、凯恩斯政策的“存在理性”
尽管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危害众人皆知,理论上政府不应过多干预经济,哪怕是在经济危机时期,但但现实世界中,几乎所有的政府都会干预经济,而且都或多或少采取凯恩斯式的政策。

笔者认为原因基于几下几点:
1.应急作用及政治推动。

缓慢的通货膨胀引起的痛苦,比失业和萧条引发的社会痛苦要慢和轻微。

于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权重就比印
发货币增加就业低。

而且,现代政府很难做到坐视经济危机而不采取任何行动。

2.争取时间,调整结构。

一般认为,经济活动有其自身规律,经济危机可以自发调节,时间长了,它自己会调整经济中结构不合理的部分从而渡过危机。

就像人生了小病,大概有35%的比率会自愈。

在这种希望下,用国家项目争取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3.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作用很难估量,也许在开始的一段时间不显著,但长期来看可能存在巨大的经济带动作用,足以弥补之前的投资。

在经济正常时期人们因前景不明投资巨大而不去做。

以日本新干线为例,1955年,十河信二被任命为日本国有铁道总裁,当时日本的铁路发展水平连印度都不如。

国际上,铁路成为典型的夕阳产业。

但是71岁的十河信二从一上台就决定建造一条新的高速铁路,把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路程从8小时减少到3小时。

这就是“新干线”。

此前日本没有先例,甚至没有试验,全国上下一片质疑。

十河一面辩护说“只是在进行原有铁路的改造工作”,一面利用媒体大作广告,十河甚至命令会计师做一份假账交上去,欺骗国会说只需要1900亿,而且有办法借到世界银行的贷款。

同时十河欺骗世行,顺利拿到贷款。

新线于1959年开工建设,总投资3800亿日元。

建成后新干线仅运营8年就收回投资。

另外,根据一项运用了所谓“动态地区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对1966-1970年的统计计算结果表明,当时的东京到大阪的新干线对日本全产业经济效果的贡献率为0.23%。

由于新干线因素1970年
度的全产业增加额为2238亿日元,也就是说间接利益仅两年不到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而这样大风险的投资,在经济平稳时期是不会做出的。

五、总结和结论
总之,凯恩斯政策受到经济形式所逼的产物,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于长期投资回报。

风险与回报是正相关的,这也是“危机促成进步”的哲学依据。

经济刺激的方向和限度受到风险评估和收益回报模型准确度的影响。

也要受科技,经济发展规律的限制,如果过了这个度,则有两个结果:1.刺激结束,立刻陷入更大的衰退。

相当于人造了一场经济危机。

2.相当于加速消耗本国资源,因为原来靠出口,靠国外资源的发展,在经济危机时期全靠本国资源支撑。

哈耶克的通货膨胀理论对谨防愈来愈高涨的通胀预期有其现实意义。

从心理层面上来看,一般人都认为通货膨胀的反面——通货紧缩更为可怕:两害相权,宁可偏向于通货膨胀。

他认为这种心理是不健全的。

为维持物价水准于相对安定,我们必须矫治涨跌两方面的波动,如不惜任何代价,一味地来避免紧缩,其结果必是加速的膨胀。

而且从长期看,紧缩是否真的比膨胀的害处更大,也很难判断。

为此,哈耶克告诫我们在顾及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应该着眼于长期利益。

毕竟,从长计议并非意味着不考虑眼前利益:“长期分析,一定充分地包括短期分析在内”,“不可能为了明天的佳肴而让你今晚饿死.倒是只重视短期的人,可能不管明天的死活”。


此,我们必须从政治层面上走出“凯恩斯的通货膨胀”。

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哈耶克强调必须用法则和制度严格限制金融当局的货币发行权。

他认为在现代币制下,货币供给本身并不会自动调整。

要想停止或减缓现在的通货膨胀必须给货币当局一面坚强的挡箭牌,用以抗拒那些要求更多货币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夏道平.夏道平文存第2册[m].自由经济的思路[m].台湾: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2]夏道平.夏道平文存第3册[m].自由经济学家的思与言[m].台湾: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3]米塞斯,著.夏道平,译.人的行为[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4]哈耶克,著.藤维藻,等,译.物价与生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5]凯恩斯,著.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高鸿业.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谭崇台.谭崇台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郭熙保,肖利华.梅纳德凯恩斯[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
社,2005.
[9]罗卫东,姚中秋,主编.中国转型的理论分析[m].浙江:浙江大
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