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消费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第一章消费心理学概述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经营者 必须首先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实际消费需要和购买行为过程。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一门基础科 学.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尽管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韵心理现象十分复杂, 但是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两个基本部分。
(_)心理活动过程 § 1简述心理活动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在认识过程中,人们 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像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形成大概的了解.认识 是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也是首要的心理功能;在认识的基础上,不同的人必然会 对客观事物产生独特的体验或态度.如出现精意、喜欢、反感、厌恶等心理活动。
由此形成人们的情感过程;经过情感过程,人们需要对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处理,并 为此而采取一定的措傕.以便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这一阶段的心理过程即为意志 过程。
人的心理现象中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彼此独立的。
而是统一的心 理活动过程的不同方面。
每十人都会产生上述心理现象,有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 成这三种心理活动过程。
(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以不同的方式联系和组织起来,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表现在行 为之中的人的心理活动。
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 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
§简述个性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过程的关系。
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即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的。
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心理活动过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同时又对心理活动过程 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此。
只有把对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分析结合 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的心理。
揭示心理活动规律。
二、 消费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运用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由普通心理学与社会学、人文科学、经 济学、市场臀镑学等其他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人数一直保持10% 以上的上升趋势,并在2016年达到44.4亿人次。政策的利好,旅游 服务机制的完善,未来旅游市场规模将会持续上升。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2016年中国在线度假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2.9亿元,增长率为 39.8%,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预计 2017年在线度假市场的交易规模会继续增长,突破1200亿元。
旅游刺激物
刺激过滤
对信息的敏感度
第二部分:购后评价
注意和学习
树立信心
抑制因素
搜集 理解 感知偏差 认知结构
态度
家庭影响
意图 激活的一组 备选方案
购后信息 充分评价
证实
成本——收益分析
继续使用产品
第三部分:未来决策制定
期望 事实 满意/不满意
非证实
强化认识不一 致
接受 不表态
拒绝
选择标准 认知风险
决策 购买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2016年在线周边游市场交易规模中,景区门票交易份额达到60%,相 较2015年提升7.4%。2016年景区和目的地资源整合仍然是投资热点, 并且随着迪士尼的开园营业,门票作为周边游的核心产品增量放大,并 带动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
2017年中国景区旅游消费研究报告
(一)旅游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 (二)旅游态度与旅游偏好
(一)旅游者决策过程模型(玛蒂森和沃尔)
旅游者特征:社会经济背景和行为特征 旅途的特征
旅游愿望 信息搜寻
旅游意识
对旅游中介的信任 旅途花费/消费价值
旅途持续的时间 旅游者感觉中的旅游风险和不硬实性
消费者行为学(第3版)第2章 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气
质
气质 类型
主要心理特征
喜形于色,主观易于冲动,情绪变 胆汁质 化激烈,行为干脆利索,购物决策
果断,兴奋型
热情活泼好动,情绪易于转换,反 多血质 应机智灵敏,实现沟通迅速,言行
举止快捷,活泼型
情绪变化缓慢,安静稳重踏实,固 粘液质 执多疑怯懦,反应从容不迫,言行
拘谨自制,安静型。
(3)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 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人的心理活动状态体现着主体 的思维激活程度和大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4) 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就是人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 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 力、气质和性格。
1)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能克服困难、促使活 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包括顺利完成活动的 方式和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分类
消费者行为学
第2章 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2 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2.1消费者行为学的产生
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创立了心理实 验室,进而创立认知理论、学习理论、态度改变 理论、个性理论等。
•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D•斯科特提出将 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并出版了《广告心理 学》,开辟了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先河。
弱 不平衡
弱型
心绪消沉于内,反应迟钝犹豫,冷
(抑制 不灵活 (抑制型) 抑郁质 漠孤僻寡欢,多疑内省仔细,言行
◆按不同的倾向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创造性程度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顾客的购买能力分为认识商品能力、商业活
动能力和购买商品的特殊能力
■影响顾客购买能力的因素 ◆顾客的智力与勤奋 ◆顾客的知识与技能 ◆顾客的实践活动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1、观察法2、访谈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4、测验法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
(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2、情感过程和3、意志过程(大体看一下)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的构成)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是指旅游消费者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倾向。
体育经济学概论课件(骆秉全)体育经济学概

体育经济学概论骆秉全编著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体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一节体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体育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体育商品第一节体育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第二节体育商品的属性和特征第三节体育商品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体育资源、体育资产、体育资金第一节体育资源第二节体育资产第三节体育资金第五章体育市场经营的成本与收益分析第一节体育市场经济效益的概念与分类第二节体育市场经营的成本核算第三节体育市场经济效益分析第六章体育市场的供需及体育市场机制第一节体育市场的供给分析第二节体育市场的需求第三节体育市场机制研究第七章体育市场价格第一节体育产品价格的决定第二节弹性理论及其在体育市场中的运用第八章体育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体育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基础第二节影响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分析第三节体制转轨时期的消费者行为第九章体育产品生产者的劳动报酬(分配)第一节运动员的劳动报酬第二节教练员的劳动报酬第三节体育教师的劳动报酬第四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劳动报酬第十章体育产业政策第一节体育产业政策的作用与目标第二节体育产业政策的体系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回顾了体育经济学的产生以及国内外研究的情况,介绍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属性,阐述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向读者展现了体育经济学完整的理论构架。
第一节概述一、体育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体育经济学的产生体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体系结构,其兴起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
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体育经济学是现代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经济学和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消费就会有生产,进而就会有投资、产品、市场等一系列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体育经济学也不例外。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以及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参与体育消费活动的可能性。
消费者行为学教学资料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一)[编辑:陆卫平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2183 更新时间:2006-7-1 文章录入:oson2000 ]编者按:整个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文献综述由06春博士高杰友情支持,再次感<谢高杰>博士的支持,我想对于消费者行为起源以及演进到目前的研究方向,大家可以关注我们的连续文章,这有助于您了解整个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进展和各个方向的轮廓。
由于最早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并不是营销学者,而是经济学家,所以,这里是从“与营销有关”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开始溯源的。
“与营销有关”的提法取自于《消费者行为》(R·W·劳森(R.W. Lawson))。
对于“与营销有关”的认识,我们可以用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来解释:所谓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指“研究个人、集团和组织究竟怎样选择、购买、使用和处置商品、服务创意或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营销管理》第10版)。
关于是谁最早开始关注消费者以及消费者行为,据考证,T.维伯伦1899年就有研究消费心理的个别论著(见卢泰宏《消费者行为学:中国消费者透视》前言)。
消费者行为研究开始兴起并引起营销学者的普遍关注是在20世纪50年代,而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John C. Owen and M. S. Minor, Consumer Beh avior: A Framework. 4TH ed.)。
现有的资料普遍认为是在营销理论研究中开始运用“消费者导向的研究方法”开始的。
在郭国庆所著的《市场营销理论》一书中(第94页)有这样的阐述:“首先打破陈规,放弃传统模式,编写出与众不同的教材的人是查尔斯•菲利普斯,他的《市场营销学》于1938年出版。
其成功之处在于以消费者为导向,加进了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大多数作者对消费者表示关注,而菲利普斯不只是对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影响消费者的条件感兴趣,对于指导消费者明智购买、节约消费等问题,也倾注了一定的心血。
消费者行为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P32: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满意的选择。
P33: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消费者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P34: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
P65: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P4: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P377.评价标准: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
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
P56:消费者对具有相同属性但不同水平的一系列产品做出整体偏好评价,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属性及各种水平的相对重要性。
P59:消费者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行比较,在该属性上得分最高的品牌成为备选品牌。
P6310.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点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P125: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
P127:人在对刺激物进行组织的过程中,倾向于把刺激物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形或图,即在知觉范围内最受关注的那些因素;另一部分是刺激物中其余部分或对特定个体来说具有较小意义的那些因素,构成了知觉背景或底色。
P15513.完形原则:在要素不完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将刺激物发展成一幅完全画面或图景的趋势。
第一章 消费经济学绪论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 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 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 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 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消费经济学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能从消费者行为出发,来解释和说明微观消费 现象和宏观消费现象。
2、能看懂经济类文章。 主要内容:
微观消费研究: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 消费信贷决策、劳动供给决策等。
宏观消费研究:消费函数理论、消费与经济增长、 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政策、消费者保护等。
(4)生产理论:站在生产者(企业)角度,其 在一定的资源价格和产品价格的情况下,生产什 么决策,如生产衣服,教育,房产,食品等,生 产什么?生产多少?②
(5)成本利润理论:生产成本和利润的规律,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的关 系的。②
(6)厂商理论:关于一企业面对它所处的市场 结构类型,如何决定其产品(劳务)的产量(销 售量)和价格,以使其所得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的 理论。②
魁奈对于中国的《论语》评价:“一部《论语》即可以打 倒希腊七贤。”魁奈的理论受到中国经济思想的影响,当 时他的门人称他为“欧洲孔子”。
西斯蒙第,小资产阶级代表,他认为生产的目的 是满足消费,消费决定和创造生产,。因此,生 产者必须面向市场,必须了解消费者的需要和收 入状况。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经济浪漫主义的 奠基人。原籍意大利。
《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 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 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 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最经典 的反驳,在这本书于1776年出版后,英国和美国 都出现了许多要求自由贸易的声浪。这些声浪还 认为当时经济的艰难和贫穷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 所造成的。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被说服相信了自 由贸易的优点:英国政府和议会依然继续维持重 商主义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