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时期的政治抒情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郭小川和贺敬之
一、十七年时期的政治抒情诗
五、六十年代,反映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的“政治抒情 诗”,“以强烈的感情直抒结合政论式的理性表达,以高屋建 瓴的方式俯瞰生活和概括生活,而不粘滞于具体生活场景和细 节的描述。强烈的政治性和鼓动性,使它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 的浪漫色彩。这种以理性思辨和激情宣泄为主要特征的抒情方 式,构成了始发于五十年代,而在六七十年代中居主导地位的 政治抒情诗潮流”。在这一诗歌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 郭小川和贺敬之。
贺敬之画像,罗雪村画
贺敬之也是一位谨慎的诗人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时间 里,他只有一本薄薄的《放歌集 》,他所创作的题材决定了他不 能不慎重。他驾驭的重大政治题 材毕竟不同于普通的描述生活场 景的小诗,对每一重大的政治事 件他必须有充分的理解和领悟, 并需要时间积聚他的情感和气势 。因此,贺敬之的慎重显然也来 自于题材把握的相对困难。贺敬 之明确的创作目标,使他创作心 态上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 明显地具有稳健和自信的特点。 他从没能过犹豫、彷徨或动摇。 于读者说来,他们只需要在给定 的希望和承诺中获得鼓舞和激励 ,它的职责就给人们以感召、呼 唤和对没有经验的未来的想象与 承诺。
Leabharlann Baidu
《甘蔗林青纱帐》1963年版
郭小川对情有独钟的“
新颖而独特的东西”的向往始 终是留有余地的,是有限制的 。郭小川虽然没有再直接抒写 类似《向困难进军》之类的政 治抒情诗,但从他六七十年代 的创作来看,他显然有意识地 向诗歌主潮回归。《厦门风姿 》和《林区三唱》、“新边塞 诗”等,是郭小川60年代最 重要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生涯 中的又一高峰期的代表作。但 阅读这些诗歌会让人明显感到 郭小川在创作上的谨慎。
《放歌集》封面
《雷锋之歌》被普遍认为是贺敬 之的代表作。作者以不可抑制的激 情在一个普通战士身上挖掘出了一 个重大的时代命题,这就是雷锋的 一生回答了:“人,/应该/怎样生? /路,/应该/怎样行?”诗人进一步 发挥了他在这类抒情诗中纵横开阖 、汪洋姿肆的想象力。通过对雷锋 成长为英雄的赞颂和向往,诗人把 这一形象提炼为一种绝对的“精神 象征”。雷锋的道路和他的死,成 为一种人生的启示:“人啊,/应该/ 这样生!/路啊,/应该/这样行!” 《雷锋之歌》同作者的其他政治抒 情诗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义 系统,这就是“革命”、“鲜花” 、“大海”、“天空”、“光华灿 烂”、“滚滚沸腾”以及“百”、 “千”、“万”等表达“宏大叙事 ”的修辞语汇。这样的气势显示着 作者的诗歌观念和他认同的时代的
二、郭小川的诗歌
在红色文学繁荣的时代,郭 小川无疑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抒情 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独特的诗人。 他的独特不只是说他以自己的天 才创造了他的诗歌时代,显示了 比同时代诗人更杰出的艺术才能, 同时也包含了这位天才诗人内心 曾产生过的精神痛苦和试图偏离 中心、实现“突围”的欲望和努 力。当然,郭小川最终没有实现 自己的努力,从本质上又回到了 原来的立场。
郭小川有着延安一代青年共 有的个人履历,有延安精神培育 出的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解放 后,郭小川创作的主要作品有: 《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 斗争》、《闪耀吧,青春的火 光》、《致大海》、《山中》、 《望星空》、《林区三唱》、 《甘蔗林——青纱帐》、《厦门 风姿》以及叙事诗《白雪的赞 歌》、《深深的山谷》、《一个 和八个》等。这些作品受到了读 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喜爱。。
郭小川《两都颂》1961年出版
三、贺敬之的诗歌
贺敬之1940年到达延安,在延安读 高中,16岁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中文 第3期,接受的是最正规的延安教育。他 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新 中国成立以前,他出版过三本诗集: 《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和《朝 阳花开》,但他却是以剧作家名世的。 他参与创作的新歌剧《白毛女》是新歌 剧的奠基作品,白毛女这一形象曾在不 同传媒中出现,作品因“旧社会把人变 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而名 重一时。他以诗人闻名是50年代中期。 1956年,他创作了《回延安》,接着又 先后创作了《放声歌唱》、《十年颂 歌》、《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 口》、《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 等,从而成为有突出地位的“政治抒情 诗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