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训练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个知识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朗读的随意性表现,往往造成朗读的能力较差,如果教师再忽视朗读的训练与指导,会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通过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思想也会起到很好地导航和激励作用。学生会在读中体验文章的美感产生丰富的联想,同时也使听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功,朗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好的朗读训练能很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所以课堂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读书声。教育家张田若提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许多的课堂上,却很少有朗朗的读书声,很少听见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不少学生的朗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或者是结结巴巴、语如断珠;或者是声音细小、不重节奏,乱断词句。这些常见的现象,可以归结说是学生的朗读能力太差。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有人还存在
许多误区,必须通过有效的实验研究加以引导。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是学习语言知识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朗读不同于唱读和念读更非死记硬背。朗读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的重要途径。感知课文,使朗读者自身生活经验参与到朗读的作品中去,对语言推敲、揣摹、分析和理解,使作品的情感在朗读的时候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达到一种“美读”的境界。叶圣陶认为:“读得很美了,也理解得差不多了。”
三、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新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而且在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的课后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首先应要求字音读正确,然后是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流利:是指做到正确之后,要速度适中,口齿清晰,不断读,不重复,掌握好换气。有感情:建立在前二者基础上,是正确理解课文的结果,通过有声语言把文本、作者、读者的
情感合为一体,真挚地表达出来。古人云“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才能获得思想的熏陶。
四、研究目标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实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2、立足课堂,精心指导朗读,提高朗读训练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能,力求达到大纲中提出的要求。
3、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的朗读习惯有较大的改变。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有所提高。
4、语文知识面有一定程度的拓展,能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主动进行朗读说话练习,促进朗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研究内容
1.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能力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和探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研究朗读能力对小学语文高效学习的影响。
3.研究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4.研究以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为主要平台,挖掘学生的朗读兴趣。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调查观察法、
评比激励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参考大量文献,对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综合研究者们分析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策略。结合本班和其他几个班学生的朗读能力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针对本课题研究,在阅读教学中边实践边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3.调查观察法:调查我校几个班级学生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筛选,从中寻求解决的朗读训练方法。
4.评比激励法: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从而激励其他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
5.案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记录课堂内发生的真实故事或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记录选择要研究的对象,对于他的进步及时给予评价,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每堂研究课有实践个案,并做好小结工作,结题阶段写好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研究报告。
准备阶段我主要采用调查观察法、文献法等,多方收集资料,通过师生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朗读兴趣及方法,还有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应用等情况,并归纳分析出朗读训练的特征,找出研究的突破口。在通过网上搜集和文刊杂志找一些有关朗读
训练的好文章进行学习,为课题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
七、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6年5月——6月)
1.调研观察学校学生朗读状况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要求,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了解师生在朗读训练方面的现状,整理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方案, 完成课题论证、申报准备工作。
2.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刊物中有关资料,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料,认真研读,学习理论知识,确立课题主题。
我利用各类刊物和计算机网络学习了吕叔湘《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语文课程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的重要性》等许多论文和科研成果,做了大量笔记并参考运用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
3.撰写了理论学习心得和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6年7月——11月)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设计课题研究前期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朗读方面的基本状况,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形成分析报告。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照新课标的具体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朗读能力发展水平,展开小学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具体研究,探索小学朗读训练教学策略。
3.针对师生在朗读方面的不良现状,抓住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流程,形成可灵活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