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一)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始 点或可能性。可能不等于现实,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 品质,需靠学习与教育。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孟轲以为,教育的 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尽管孟轲强调了教育是扩充人固有的善端,但他承认这种扩充也 借助于外力,外界环境对人性善的形成同样不可缺少。 依孟轲的看法,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 到国家的治理。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轲以为仁义礼智这些人的“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其一,“性善论”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 质属性,人之需要社会伦理与政治,这是为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 了的,学习的可能,不在于其他,而首先在于人之为人。基于此, 孟轲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人皆可以尧舜”,并以之贯彻于其教 育和政治实践。

(三)“教亦多术” 孟轲很强调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他说: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 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四)“专心致志”
孟轲以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六、社会分工与教育

分工思想是孟轲的重要经济思想,也是其教育理论中重要的基础思想。对于社 会分工及其必要性的认识,孟轲认识之清晰,在古代学者中是很少见的。 当时农家许行提出“并耕而食”论,这种主张有批判剥削的合理因素,但从社 会生产的发展看,却是倒退观点。孟轲以为,许行的荒谬在于他毫不懂得,无 论是“贤者”还是“百工”,都无法凡事躬亲。如果以“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 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不仅难以自给自足,还使人疲 于奔命。只有通过分工,使人分居不同的职业,尽其所能,然后“通功易事”,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相互交换其劳动,“以羡补不足”。所以说:“或劳心,或 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义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

四、理想人格

孟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理 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孟轲对他所追求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决不向权势低头,决不无 原则地顺从。 其次,“大丈夫”还有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连孟轲自己也感到说不清,可以理解为受信 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这是一 股凛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 量。


四、理想人格

如何实现“大丈夫”这一人格理想呢? (一)持志养气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 无暴其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配义与道”就是“养气”的方法 。 (二)动心忍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三)存心养性 (四)反求诸己 也就是“厚于责己”。孟轲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 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三、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二)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孟轲在此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 ——“ 明 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人伦”就是“人道”,在孟轲看来,“人伦”是人类的本质表 现,也表现了人类生活的特点。具体说来,“人伦”就是五对关 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称为“五伦”。“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 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பைடு நூலகம்


我们应当指出并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所宣扬的剥削阶级意识,
但必须承认孟轲关于社会分工与协作思想的深刻。当人类劳动还不能够提供足 够的物质产品时,体脑分工就是不得已的,也是必须的。

处在战国中期严酷的兼并战争时代的孟轲,其
思想表现出对人的问题的注重和对人的价值的
肯定。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 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作 用的阐发,对“大丈夫”人格理想的议论,对 教学过程的表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
的提倡。孟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气节、民主
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
的启蒙作用。孟轲关于社会分工的论述,也是
人类经济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出色一笔。

思孟学派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充分肯定人的主观作
用的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颇有造诣,像《大学》、 《中庸》、《学记》等一些著名先秦教育论著都与他们有关。思
孟学派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特别大的影响。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孟子的政治主张

孟子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
第六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孟 轲 ( 公 元 前 372— 前 289 ) , 字 子 舆 , 世称孟子,战国时期 邹人。中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 大师,被尊称为“亚 圣”。 前372—前289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一)思孟学派 孟轲得孔子学说嫡传。他曾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 人也。”《史记》明确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况也认为: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把子思与孟轲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 的思孟学派。

其次,“性善论”还包含着一个人类种系发展的前提在内,换言 之,“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 性本初称不上善,所谓善性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积淀而成。 这也就是孟轲为何要把性善解释为“端”,把教育过程视为“扩 充”本性的过程的原因。
其三,“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而且还揭示了人之 “故”。 孟轲的“性善论”指出了: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 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


“盈科而后进”指出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孟轲以为“其进锐 者其退速”,进程的过于迅疾,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 确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洼坎之后再注下一个洼 坎,未注满时决不下流,由此渐次流入大海。这就是“不盈科不行”, “盈科而后进”的道理。
五、教学思想


五、教学思想

(一)“深造自得” 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轲更倾向于强调思维。他以为扩充善性就应“从 其大体” ,“大体”即“心之官”。因此,人们的学习就应有一个基本 要求:“深造自得”。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逆志,是为得之。” (二)“盈科而进”
的统一。 其一,“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其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三,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
治手段,而是教育。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针对当时告不害一派的观点:“食色,性也”,孟轲以为,食色 仅仅是人性的底层内涵,严格地说这甚至不能算作人性,人性应 当是指“仁义礼智”之类道德属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 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