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与提高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调查与提高的建议
摘要:调查表明,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在各个维度的表现不一。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夯实基础,强化职前培养;把握关键,重视职后培训;启动源泉,关注自我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现状;建议
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农村小学进行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和对所有有效数据分类进行的统计处理,我们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得出如下认识。
一、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1.分析教学任务的能力
调查表明,农村小学教师普遍重视课程标准的钻研和对教科书本身知识结构的分析,但缺乏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的能力,忽视学生如何运用原有的认知去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92%的人能把握所教学科知识系统的前后顺序和横向联系,85.2%的人能从诸多学习任务中找出关键环节和步骤,85.7%的人能把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达标要求,92.6%的人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86.4%的人能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型。
钻研、学习课程标准时,84%的人能正确制订教学计划,74.1%的人能灵活执行计划,70.4%的人能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但只有67.9%的人善于汲取新信息并将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
2.分析教学对象的能力
教师重视学生在学习前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但忽视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分析和判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但忽视其行为表现的根源和出现的条件;重视对教学决策活动有直接支持作用的学习者的特征,但忽视学生在人际交流方面的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92%的人善于分析学生的测验成绩,72.2%的人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性格特征,85.2%的人能把握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基础水平,83.4%的人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但是只有42.6%的人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等状况,59.8%的人能够预想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情况,68.5%的人能够预想到学生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
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文化背景等状况,探究其行为表现的根源和出现的条件时,其中30.2%的人从不主动了解学生行为表现的根源和出现的条件,通常只有班主任才会经常与家长、任课教师等联系。
3.设计教学目标的能力
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教师普遍重视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
这主要表现在,
90.8%的人在拟定教学目标时能着眼于全体学生德、智、体几方面的整体发展,83.4%的人能确定符合学生实际和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82.1%的人能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以及各目标之间的联系,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91.4%的人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能为以后的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在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过程时,许多教师不善于恰当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只有70.2%的人用表示结果的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68.7%的人表述教学目标时注明在什么条件下完成任务,74.8%的人表述教学目标时使用的行为主体是学生,67.9%的人表述教学目标时说明学生必须达到的标准。
4.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上表现出较好的能力素质,他们在选择教学策略时都非常讲究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这具体表现在:有86.4%的人选择教学方法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85.9%的人能在课前设计好与教学目标、内容符合的板书,86.4%的人能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模式,93.2%的人能设计有特色的导入语和结束语。
当然,也有25%~35%的教师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课堂教学程序缺乏灵活性,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缺乏情感性、创造性和互动性。
5.选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问卷调查显示,有90.8%的人能有效选择教学媒体。
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根据教学媒体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具体教学内容有效选择教学媒体的百分数分别是90.7%、85.2%和81.5%。
农村小学教师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只有45.7%的人能够经常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50.6%的人能根据需要自己制作简易教具,有4.9%的人从不自己制作教具,49.7%的人只是偶尔制作;分别有84.2%和62.4%的人能够在课前筹划好教学媒体呈现的时间和方式,可见他们更重视在何时运用教具,而不是在什么条件下和如何使用教具。
6.课堂教学设计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评价是对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其评价对象是持续一定时间的课堂教学方案,它包含着预测性的评价和结果性的评价。
对教学过程信息测评的调查结果显示:80.3%的人能够认识到形成性评价的价值,把课堂教学反馈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注意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但只有45.7%的人善于观察学生是否在别处应用所学内容。
访谈资料说明,有73.5%的人能够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情感状态,了解学生是否愿意继续学习,77.8%的人能够有意观察学生上课时的注意水平,79%的人善于观察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的行为表现。
对学习成就信息测评的调查结果显示:93.3%的人每节课都能够提供给学生适量的课堂测试题,79.8%的人编写的测试题与课堂教学目标规定的行为和条件相匹配,87.6%的人编写的测试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89.0%的人能编写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及时获得反馈信息,88.9%的人能根据反馈信息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材料,并不断改进教学。
二、建议与对策
1.夯实基础,强化职前培养
传统师范教育目标,往往面向基础教育对师资的要求,很少考虑到农村小学的特殊要求,致使许多师范生既缺乏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思想准备,又缺少从事农村小学教育的技能和能力。
这就要求农村师范学校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真正植根于农村,立足于农村小学。
教师职业素质是由德智体美全方位构成的,教学设计能力仅是教师智能结构中的一个方面。
目前多数农村教师包班、跨年级教学,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更要具备承担多门学科教学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师范学校的课程结构中能直接体现“师范性”、有效影响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教育类课程一般恪守“两学三法”等传统课程,这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今后师范学校应完善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课程门类,加开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学设计等教育分支学科。
目前师范教育见习、实习一方面时间短且脱离实际,很难让师范生获得为其教学生涯奠定基础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实习通常放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种做法似乎说明“实习被认为是教师培养过程的补充,而不是此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
此外,实习看上去似乎被认为是对理论的说明,而不是作为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部分和获得特殊教学技巧的手段”[1]。
这种“源”、“流”不分,本末倒置的状况使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跟随于实践之后,使师范生难以在身临其境的实践或经验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这要求师范学校要建立必要的、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使学生能长期融入到农村小学教学中,赋予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
同时要求师范学校的教师应是教学的多面手,了解和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体系,准确把握师范和小学两套教材的内在联系,科学地找准知识融合点,把小学内容引入师范课堂中来,为学生从教超前进行准备。
2.把握关键,重视职后培训
“由于一般知识和教育知识以及教育活动的持续变革和发展,所以不大可能为教师提供其终生职业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职前教育、职业开始准备及职后培训看,师范教育只是“教师持续的教育过程中的第一个基本阶段”[2],职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应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为他们的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保持教师的知识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职培训,不应当是有意安排的时断时续的活动,而应是持续不断的经常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
校本培训应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缺陷,使教师培训在与本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启动源泉,关注自我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变化中的教师作用》的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自我教育应被看做是他们自修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3]。
教师是具有自主选择、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和培训活动都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也应成为教师希望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
当我们对一些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的成功事例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他们之所以出色,固然与他们执著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有关,但我们以为,更与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者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
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小学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比修正具体的教学设计行为更为迫切和重要。
所为应帮助他们树立以下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1)“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报告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Life long Learning)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人的一生就应该是不断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一生,那种“培训一次、就业一生”的情形正在成为历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职业)也毫不例外。
而且,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面对学习化社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革新将是经常的,教育对象和资料也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2)“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学习设计教学”,这是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加涅的教学设计观,只有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分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以及最终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都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怎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来进行设计。
(3)系统的教学设计理念。
相对于传统备课时编写的“教案加点评”的教学设计而言,现代教学设计有着更加广泛而新鲜的内涵,其最根本的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相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来说,不仅要考虑课堂中的各种要素,把课堂看作一个整体,同时要考虑这堂课与本单元教学甚至本课程教学的关系,具体设计时从建立目标——导向目标——评价目标的角度看待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优化问题。
这些具有时代精神的理念是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总之,通过对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力求将其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益建立在教师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和精确化之上,走一条内涵增长的教学现代化道路,从而达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这不只是教学设计理论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设计所追求的理想价值。
参考文献:
[1][委内瑞拉]埃莱奥诺拉·比例加斯·赖莫斯,费尔南多·赖莫斯.6000万教师在何方:被世界教育改革忽视的声音[J].教育展望:中文版,1996(9):30-50.
[2]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赵中建,
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97.
[3]万福.校本老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