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优质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题来组合课文的。选编的课文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预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学情分析】
学习文言文《伯牙绝弦》,学生已有了《杨氏之子》作为基础。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了解文章大意;指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揣摩作者表达方法,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名句导入,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指导“弦”的读音和写法。
3.质疑: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绝弦?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文言文学习方法。读通课文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明确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生配乐合读,找找古人读书的感觉。
三、读懂课文,领会情感
1.课文读通了,还要把课文读懂,就用这个办法(结合注释、结合上下文)请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大意。读懂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二步。
2.学生自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大意。
3.合作探究一:高山流水遇知音。
(1)从哪里看出二人是知音?
(2)知音相遇,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从中你读出伯牙什么样的心情?
(3)感受赞美
1、赞美高山
2、赞美流水
3、老师来当伯牙,学生当子期,对话来完成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练习。
4.课件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质疑:伯牙当时已经是着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交流)
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是啊!知音欢聚,情投意合,将是何等的其乐融融!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快乐。
(5)故事过渡。二人相见恨晚,相约一年后中秋之夜再在这里相聚。第二年中秋,伯牙兴冲冲前来赴约,但未见着子期,得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
5.合作探究二:出示破琴绝弦祭知音
质疑:痛失知音,伯牙做了什么?从中你读出伯牙什么样的心情?“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6.出示《警世通言》中的记载。在子期墓前,伯牙留下的一首伤心欲绝的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警世通言》)
4.回归课题。伯牙为什么“绝弦”?知道了吗?
四、积累古文,尝试背诵
1.放《高山流水》,请同学们伴着这首曲子,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再把课文读一遍,把你的感受读进去,读出知音欢聚的乐,读出破琴绝弦的痛……
2.尝试背诵。
五、拓展文本,推荐阅读
课外推荐阅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作业设计】
1.熟练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板书设计】
25伯牙绝弦
伯牙钟子期
知音(乐)所念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