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心肺复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脉搏——
按部就班
2015: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评估呼吸、脉搏,之后立即启动
应急反应系统或求助——减少启动EMS的延迟。
4.按压深度变更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 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 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 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认识“猝死”
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外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 或意外的发生非暴力性死亡。(1小时内) 原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 物或毒物中毒、 过敏、精神应激、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感染 等,原因不明的。
时间就是生命!

在常温情况下,心跳停止3s时病人感到头晕; 10-20s后即可发生晕厥或抽搐; 60s后瞳孔散大,呼吸可同时停止; 4-6min后大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
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
以下为该指南的更新要点:
1.快速反应,团队合作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如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
短开始首次按压的时间;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分
别由施救者实施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进行通气或取得球囊 面罩进行人工呼吸、设置除颤器同时进行)。
2.生存链
2015版心肺复苏术
长安医院急诊科 刘勃
内容
01 概念 02 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变化 03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2
概念
心肺复苏术又称CPR,是针对患者停止呼吸和心脏骤停时,用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进行抢救的一种技术。当人在心脏病、溺水、 车祸、药物中毒、高血压、触电、异物堵塞时都会导致心跳骤停, 呼吸停止,均可用心肺复苏术来抢救。
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
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回弹。
7.通气

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
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
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8、除颤

2010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内容,即单一施救
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减少首次
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
感谢聆听

黄金4分钟
永不休息的是心脏
心肺复苏开始时间与时间关系
4min内复苏者可能有50%能救活; 4-6min开始复苏者,10%可能救活;
每 延 迟 1 分 中 成 活 率 下 降 10 %
白 金 十 分 钟
超过6min开始复苏者存活率仅4%; 10min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可能更为减少。
高质量CPR要点
BLS中成人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施救者应该
以100至120次每分钟的速率实施胸外按压 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的停顿 给于患者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超过1秒,每次使胸部隆起)
施救者不应该
以少于100次每分或大于120次每分钟的速率按压 按压速度小于(5厘米)或大于(6厘米) 再按压间隔依靠在患者胸部 按压中断时间大于10秒 给予过量通气 (即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
9.加压素被「除名」

2010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髓腔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可替代 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而新版则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 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 予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 名”。
(在开放气道情况下,沿下颌骨向下滑行至喉结处),
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 肌内侧缘凹陷处。
按压要求




按压部位: 1.成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2.儿童:胸骨下半部 3.婴儿:胸壁中央,乳线正下方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按压深度:胸骨下陷5∽6厘米 按压放松比例:1:1 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呼吸比:30:2(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 尽量不要中断(中断时间<10秒) 尽早除颤(只要除颤仪准备好即可) 除颤前后均需CPR

如果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
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10.及早冠脉造影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
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
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
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5.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 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于有人目击成人
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
脏骤停,或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转变 AED 的时
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有心电监护的患者,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 等待过程中同时进行心肺复苏。
确认现场环境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时感受,眼睛观察、
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对异常情况判断。
事发现场,先想安全,防止事件扩大
迅速判断
突然的意识丧失或抽搐或呼吸不规律 大动脉搏动消失(室颤、无脉性室速、无脉电活动,心室停搏)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
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 院外急救体系。
院外急救
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 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 反应 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11.及早PCI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 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 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 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 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
高质量CPR要点
按压位置
按压方法
按压要点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
2015年指南更新要点
2015 年 10 月 15 日,新版《美国心脏学会 CPR 和 ECC
指南》隆重登场。时隔 5 年,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
改?是否提出了颠覆性的观点?在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强调如何
做到快速行动、合理培训、使用现代科技及团队协作来增加心脏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 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 持续时间,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6.胸廓回弹

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应避
免双手依靠在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
转诊。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 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32到36度之间, 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3.及早EMMS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
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14.C-A-B 顺序仍需坚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